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92|回复: 1

安邦智库:金融监管需要跟上技术创新的潮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9 10: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高热,令监管层直面技术创新带来的挑战。自那以来,包括余额宝、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及互联网银行等,监管层需要应对的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创新,更是信息技术与金融产品相结合后,所创造的全新的蓝海市场。相比于旧有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在产品的迭代速度与灵活性上都更为突出,这也为金融监管增添了难度。

  面对“突如其来”的技术冲击,监管机构的第一反应是简单叫停。去年3月,央行下发紧急文件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央行叫停的理由是,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线下条码(二维码)指令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质疑。虚拟信用卡则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方面未尽义务。

  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央行的审慎情有可原,毕竟旧有的监管规则无法处理这样的新生事物,甚至于监管层对技术创新的认知,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固步自封显然过于保守。在监管与创新的矛盾中,金融监管需要跟上技术创新的潮流,而非相反,将创新桎梏在旧有的条条框框里。在金融与信息技术结合愈发紧密的当前,各式互联网金融创新迸发,这对监管层的快速学习能力,以及对创新的容忍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互联网银行是考验监管层的一个重要命题。2013年以来兴起的民营银行热潮,近期终于落地开张,首尝螃蟹的是腾讯主发起的一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不久前(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微众银行,并见证了第一笔业务的成交。他表示,“你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政府要创造条件,给你们一个便利的环境,温暖的春天。”显然,这番表态不仅是说给微众银行听的,也是说给陪同参观的部长们听的。对于这样一家刚刚成立,还未经受各方面考验的互联网银行而言,政府能够创造的最好的条件,便是尽量减少对于银行日常经营的干预,并在技术创新方面,尽可能放开空间。

  互联网银行对金融监管的第一重考验,便是面签制度。李克强视察微众银行的次日,即1月5日,微众银行行长曹彤便到北京,与央行支付结算司汇报讨论相关进展,其中包括最为核心的问题:面前。根据相关监管规定,银行开户必须面签,即由个人携其本人身份证件亲自办理,当面与银行确立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得代理。同时,账户实行实名制,必须与身份证的姓名和绑定银行账户的姓名完全一致。央行一再强调银行卡、信用卡的办理要“实名制+面签”,以保证风险可控、可追溯。此前银行网上销售理财、虚拟信用卡及二维码支付被央行叫停,“面签”就是重要原因。

  但对于有志于建设互联网银行的微众银行(以及由阿里巴巴主发起的网商银行)来说,如果因为“面签”制度而被迫设置线下网点,无疑将大幅增加交易成本,降低经营效率。对此,互联网银行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以技术创新达到“面签”的同等效果:微众银行将提交落实实名制的内部制度、具体措施和方法,由央行组织评估后再出具具体意见。据悉,人脸识别技术将是面前的方案之一,这将是一种远程面签方式,通过生物技术来开立账户及保证实名制。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将收集的客户信息(包括面部视频信息)与政府部门的信息打通,通过信息交叉验证等方式建立安全可靠的远程开户有效身份识别机制,同时按照相关规定留存客户身份信息。

  一个积极的进展是,央行近日下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召集五大国有银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几家大型城商行电子银行相关负责人,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筹备组相关负责人,以及监管体系有关部门,就征求意见稿召开讨论会,并反馈意见。目前,相关结果并未向社会公布,但这一举措表明,央行正在积极跟进技术创新,对互联网银行的发展释放出积极信号。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金融监管需要跟上技术创新的潮流,允许互联网银行进行远程开户,将是一个好的开始。随着金融与信息技术结合愈发紧密,这样的创新将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对监管层的快速学习能力,以及对创新的容忍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9 11:31: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抓技术创新潮流的真正意义在于有可能借技术机遇对霉立贱的传统金融体系弯道超车。这才叫种花文明的伟大复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 23:24 , Processed in 0.18755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