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762|回复: 1

【品味观天下时事解读】第二十八期:占中清场的标杆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1 17: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品味观点】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根据对国际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地理等诸因素的分析判断,科学预测战争的发生与发展,制定战略方针、战略原则和战略计划,筹划战争准备,指导战争实施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中华文明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品味尝试着从每一个有价值的普通新闻线索中解读新闻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战略信息,因为我相信每件重大事件背后肯定会有国家决策层的战略意图和构思在里面,通过前瞻性的判断、创造性的思维、抽丝拨茧层层推理、冷静而又客观的分析,达到还原事件真相、剖析国家战略构思的最终目的。

希望品味的这块普通的砖能引来更多的璞玉,让我们共同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品味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390082892



【品味观点】近期亚太地区出现一些微妙的标志性事件,且对于未来世界格局可能的趋势演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引作用,本期的观天下时事解读,品味将对这些重大的时事进一步解读,期待从中能点评出有价值的信息;

首先,随着香港政府(背后有着中央政府强大的信心与实力的支撑)强行清场,且大体并未受到占中组织者强有力的反抗甚至没有发生流血事件之后,基本上可以断定,西方国家之最高决策层真实的战略意志与决心,那就是通过占中事件尽可能地牵制中国,干扰中国的意图大于强硬对抗甚至于全面摊牌的决心;品味一直坚定的认为,随着香港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清场措施,作为西方代言人的所谓“占中三子”根本就不敢强硬对抗且没有任何资本可言;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占中组织不得不默认香港政府的强硬清场行动,但其间尽可能地干扰甚至于破坏香港政局稳定的意图依然十分的明显;作为曾经的香港管理者----对香港社会影响极大的英国政府更是极尽挑衅之能事: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英国下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17日举行有关中英联合声明的听证会,强行公然干预香港内部事务,更让人揪心的是,居然有丧失国格的部分香港反对派要员全面配合英国政府的“作证”要求,并声称英国应重启《南京条约》;

在港参与“占领”英国总领馆行动的香港大学学生Hui SinTung及中文大学学生Tang Chi Tak更是狂妄称:中央政府多次违反《中英联合声明》,包括“剥夺”内文订明港人能继续享有的新闻自由、集会自由及普及选举权利,英国应该迫使中国“履行”联合声明并做出谴责,甚至重启《南京条约》及《天津条约》;

此外,民主党主席刘慧卿18日也通过视像向英国国会“作供”,称英国有责任保障香港的自由和生活方式;社民连副主席吴文远早前已在网上透露,他会亲自赴英与委员见面;

与此同时,香港反对派议员17日在立法会大会借题发挥;工党主席李卓人质询时要求特区政府解释英国作为联合声明签署方之一,在回归及之后对联合声明所载中国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有没有角色,以及联合国或辖下机构是否可以监察联合声明的落实情况等;


在品味看来,对香港政局影响巨大、涉猎极深的英国政府,居然敢于公开插手香港内政,且对于香港的内部事务更是指指点点、且不加掩饰,更为可悲的是,香港居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士挟洋自重,且尽可能地配合国外敌对势力全面干涉国家内部事务,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曾经的世界第一日不落帝国----傲慢的英国政府居然敢于公开地调查现在国力空前强盛的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中国,特别是现在极度敏感的“占中事件”已经摊牌之际,这将是一件极度愚蠢、缺少法理依据的恶性事件;

品味有理由相信,现在已经伦落为二流国家的英国政府,居然敢于以卵击石、自不量力的背后,肯定有着极不一般的深刻现实背景,这基本上已经意味着继西方国家全方位经济特别金融攻击俄罗斯政府,且俄政府最后极有可能不得不向西方国家进行战略交换与妥协之后,开始将战略攻击的主攻矛头指向真正的战略竞争对手,而未来中国也将面临着外部局势突然全面恶化的极大险境之中……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面对英国政府(实际上就是代表西方国家)进一步的伴随着战略进攻的战略测试(英国公开干涉中国内政就是极其典型的事件),中国政府更是不慌不忙且异常强硬的表示:希望英国个别议员停止就中国政府拒绝英外委会调查团赴港进行无意义的炒作;

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外国、机构或个人以任何方式插手干预;中国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完全有权依法处置相关问题,希望英国个别议员停止无意义的炒作;品味有理由相信,这基本上就代表着中国政府再次强调绝不妥协的战略立场:不是想玩横的吗,不用再进行所谓的战略测试了,想摊牌就来吧……

有意思的是,香港高官更是指出(同时也是直接拒绝英国插手香港的可行性):英国对回归后的香港无主权、无治权、无监督权,不存在所谓“道义责任”,香港事务属于“中国国家内部事务”,各国不得干涉;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19日,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下称《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联合声明》对中英双方的权利义务作了清晰划分,英方对回归后的香港无主权、无治权、无监督权,不存在所谓“道义责任”;国家对香港的各项基本方针政策已落实并体现于《基本法》,《联合声明》的规定也都已经得到了落实,其宗旨和目的早已完全实现;


品味注意到的是,在国际局势异常复杂的关键时刻,中国政府高调纪念澳门回归十五周年更是令人回味无穷,同时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飞赴澳门慰问60万澳门同胞,并参加回归庆贺盛典,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相信中国政府极有兴趣将澳门做成一个标杆,从而全面折射出香港窘迫的现实背景;

相关资料显示,虽然澳门人口60万,面积30平方公里,均不及上海市长宁区的人口与面积;然而,从1999年回归祖国至2013年,澳门人均GDP由1.5万美元增至8.7万美元,15年来增幅达到4.8倍,年均增幅达16.2%。眼下,澳门人均GDP排名为亚洲第二、世界第四;

而香港1997年回归时人均GDP2.7万美元(远高于两年后回归的澳门),到2013年香港人均GDP才勉强达到3.8万美元,17年积累增幅不到四成;香港回归那年GDP总量是大陆的18%,到2013年已下滑到不足大陆的3%;1997年,北京、上海、广州的GDP之和都远不及香港。如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GDP总量皆已超过香港;十年前,香港人均GDP还超过新加坡一大截,如今新加坡人均GDP则达到了5.2万美元,领先1.4万美元;


在对比度异常刺眼的数据背后,值得有识之士反思:为什么“港人治港”却越治越乱,而“澳人治澳”却越治越好、越好越治呢?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操心事实上要远大于对澳门的操心,但现在还有不少的香港人觉得“一国两制”有问题,甚至于希望英国政府来治理香港;

事实上真正的关键在于:澳门特区政府、立法会议员、澳门居民信任中央政府,并真正地把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从而对治澳基本法的信守,葡萄牙政府、澳门葡萄牙裔居民对中国主权的尊重;

因为澳门特区政府相信:“一国两制”对于澳门政制的基本保障,其核心就是“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这一基本保障有一个根本性前提,那就是负责治澳的“澳人”,首先必须做到“爱国爱澳”;

若做不到这一条,甚至甘愿充当西方势力的代理人,今天的澳门社会就绝不可能发展得如此美满和谐,澳门政制亦不可能作井然有序、健康高效之运行;品味有理由相信,如果香港还在反复折腾自己,那么其经济的前景堪优,其未来依然渺茫……


事实上香港占中清场就是一件标杆性的重大事件,其背后体现出中国政府极其强硬的战略立场,只要涉及到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是绝对不会妥协的,不管西方国家再三反复的进行战略测试,均阻挡不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计划与强烈渴望;也正是在接受到如此强烈且明确的战略信号之后,亚太地区各国再次进行新一轮的排列组合;


泰国的战略动向:


中国总理李克强与泰国总理巴育共同见证中国和泰国铁路合作与农产品合作备忘录的签署仪式,力推中国高铁驶入泰国;“升级版”距离从300公里骤增到800公里,公开资料显示,拟建设的中泰铁路连接泰国北部的廊开和南部港口玛达普,总长800多公里,是泰国首条标准轨铁路,将全部使用中国的技术、标准和装备建设;

在这一“升级”的背后,是李克强总理长时间锲而不舍的努力;去年以来,李克强几次与巴育在外交场合碰面时,都强调要落实好两国已经达成的共识和协议,力促“铁路与农产品贸易合作”;


在品味看来,中泰铁路合作项目的通过,意味着这是泰国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共识,符合泰国整体经济发展需要,可减少泰国贫富分化,这对中国和泰国来说是双赢的;如今这项铁路合作计划是对“大米换高铁”的修正,而不是废除;相比当初的高铁计划,如今的铁路合作协议更加务实,以前4条高铁所需资金数额太庞大,对泰国国家预算影响不小;

品味有理由相信,中泰高铁的顺利签约,其中肯定少不了李克强总理锲而不舍的努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基于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诱人的经济发展前景,才使得之前犹豫不决的泰国政府终于站队了,且是坚定地将自己的国运与未来的发展彻底地绑定在中国身上,其中的积极因素与战略意义非同寻常;

而中泰铁路合作迈出极其重大的这一步,将强烈地引导中国在东南亚推进铁路合作项目,中国政府有意愿将中泰高铁合同做成一个标杆示范,进而加速在东南亚强力推广高铁战略,并为最终将东南亚经济彻底融入大中华经济圈打下坚实的基础;


日本的战略动向:


在泰国方面传来好消息的同时,中日关系却依然处于极端微妙的战略困境中;近期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他对于“今后是否参拜靖国神社”没有明确表态,他强调要“对殉国者抱有尊崇之念”;

关于是否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安倍称,“什么时候去参拜,是否不去参拜,这些我都不会谈”;他还强调说,“对殉国者不抱有尊崇之念,这对任何国家的领导人而言都是不可能的。”

安倍晋三所领导的自民党在12月14日的众议院选举中胜出,连同盟友公明党继续保持国会三分之二的绝对优势,胜选后的安倍一心想要推动修改和平宪法;有外媒称,果真如此,那势必将分散日本政府复兴经济的努力,在国内增加无谓的政治纷扰,在国际制造区域紧张,安倍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当务之急是复兴日本经济;


品味对于中日关系是持谨慎悲观的态度,事实上从安倍晋三再次在众议院选举中胜出,且继续保持国会三分之二的绝对优势的最新情况分析;代表日本右翼势力的安倍政府依然处于极其强势的地位,这基本上可以认定日本依然将继续持战略上联美抗中的战略,并伺机找到最佳的战略节点,从而完成日本成为正常国家的终极战略目标;

而安倍首相近期依然对“今后是否参拜靖国神社”----这一极大干扰中日战略互信的事件持模糊态度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日本政府“对殉国者抱有尊崇之念”,也就是对靖国神社供奉的甲级战犯依然抱有尊崇之念,对于日本的军国主义依然抱有非份之想……


朝鲜的战略动向:


近期不断的有外媒报道称,12月17日是朝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三周年的纪念日,但朝鲜并未邀请中国官方代表团赴朝鲜参加纪念活动,朝鲜仅仅邀请中国驻朝鲜大使参加纪念活动符合2012年、2013年的惯例,但中国是朝鲜的传统血盟国,此前一直受到特别对待;

眼下朝鲜连续三年将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对待显然是在拉开与中国的距离,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中朝关系疏远的标志,金正恩在未访问中国之前将应普京邀请访问俄罗斯出席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更成为金正恩背离中国转寻靠山的最新证据;

在外媒刻意渲染中朝关系可能开始冷淡,甚至于中国可能会出手应对朝鲜的“背叛”的情况之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金正日逝世三周年纪念日当天,前往朝鲜驻华使馆,出席已故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三周年纪念活动,以中共中央名义送花篮;

刘云山表示,金正日同志为继承和发展中朝传统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中朝传统友谊,愿同朝方一道,从长远和大局出发,把中朝传统友谊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


在品味看来,这是一组极其复杂且完全相反的信息的背后,有着极不一般的战略内蕴:在金正日逝世三周年纪念日期间,一边是朝鲜并未邀请有着血盟关系的中国官方代表团赴朝鲜参加纪念活动;一边是十八大以来中共领导人首次赴朝鲜大使馆,也是中共领导人首次参加金正日逝世周年活动;在朝鲜拒邀中国的情况下,刘云山突然抵达朝鲜使馆,示好的意味不言而喻;

品味有理由相信,这一组极其矛盾且复杂的信号,就是中国政府做给“有心人”看的;现在的国际局势已经进入深水区,美国在加速重返亚太(也就是尽可能的军事围堵中国),而日本正致力于脱离二战战后秩序,中国与美日在亚太以及东北亚的战略对碰极其剧烈;


有意思的是,朝鲜并未邀请有着血盟关系的中国官方代表团赴朝鲜参加纪念活动,似乎意味着中朝之间的关系并非传说中的“铁板一块”,如果有一天朝鲜突然悍然核爆了,美国政府可是怪不着中国政府没有提前打预防针噢,到时朝鲜全面冲击美国的西太平洋安全框架,可怪不得中国政府没有提前打招呼噢,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中朝关系不是不咋的吗……

而中共领导人首次赴朝鲜大使馆,也是中共领导人首次参加金正日逝世周年活动,这样的高规格更是耐人寻味:如果美日政府幻想着、天真地认为中朝关系已经冷淡这一最新的江湖传说,想军事干涉并军事打击朝鲜的话,可是要好好地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与能力的;刘云山已经代表中国政府重提中朝传统友谊,实际上就是在强势地表明:军事解决朝鲜是无法想像的,中国对朝鲜半岛的安全保护与屏障作用依然有效!


俄罗斯的战略动向:


近期的俄罗斯政府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极端困难之中,随着西方国家在石油、金融等层面持续的高压政策之后,国际油价持续暴跌,连带着俄罗斯卢布也出现剧烈的下跌;俄罗斯的现行政策将已经无以为继,从而不得不作出最终战略决择的严峻考验;

在品味看来,虽然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的时刻,但由于俄罗斯在叙利亚特别乌克兰持续出现重大战略误判,且对于中俄两国尝试的战略合作一直持有极其谨慎的态度,整体上品味对俄罗斯是否最终做出有利于中国的战略持谨慎悲观的观点,品味从俄罗斯一贯的政策来解读,依然无法真正的乐观起来,中国最高决策层只有立足于自身,并在作出最坏战略谋划之后,才有可能尽量争取让俄罗斯最终作出有利中国的战略……

随着俄罗斯在经济特别金融层面出现重大的压力,似乎俄罗斯有再次向东方靠拢的投机心态,当然能作出有利于中国的动向依然是值得鼓励的(但可惜的是,俄罗斯依然没有在重大的战略上真正与东方相向而行);


首先,俄罗斯已邀请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参加明年“卫国战争胜利日”庆祝活动;此前俄媒体曾报道金正恩可能于明年访俄,会见俄总统普京并商谈两国经济合作项目;如成行,这将是金正恩就任朝鲜最高领导人以来首次出国访问,目前尚不清楚金正恩是否接受了俄方这一邀请;

其次,俄罗斯在哈巴洛夫斯克市建立了标志碑,以纪念朝鲜前领导人金正日访问该市,俄方官员在致辞中说“标志碑是是俄朝友好的象征”;标志碑上用朝鲜语和俄语写着,“朝鲜劳动党总书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于2001年8月17日访问哈巴洛夫斯克市”;

哈巴洛夫斯克边疆区政府礼宾及国际联系局局长在致辞中说,金正日为发展俄朝友好关系建立了伟大业绩。标志碑是俄朝友好的象征,俄朝友好关系在多个领域得到了良好发展;
       

在品味看来,俄罗斯在承受西方国家持续加压之际,再次想到了东方,而与朝鲜保持更加深入的经济合作意愿,就是在向中国的东北亚经济一体化靠拢的重大信号;但品味想强调的是,如果仅仅是在这些代表的未来友好的层面发出信号,而未能加速且不可趋转地全面加入中国经济循环圈的话,意义并非是核心与重要的;

最后,俄罗斯副总理、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特鲁特涅夫1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俄远东地区合作圆桌会”上表示,将把俄远东地区建设成为“俄罗斯的深圳”;他呼吁中国企业踊跃投资,并承诺给予各种优惠待遇;

俄方还决定设立“迎资局”,专门为外资企业提供“行政优惠”;联想到俄高层近年来大力推动的“转向东方”战略、东部开发战略,俄副总理的此番讲话给人们的强烈印象是,俄政府真的要敞开怀抱欢迎中国企业进入了;


品味有理由相信,俄罗斯政府终于逐步清醒了,只有向东方靠拢才是最符合俄罗斯最大国家利益的,以前俄罗斯对于远东地区依然持有警惕的眼光,生怕被中国经济彻底的整合掉;而现在俄罗斯经济正处于极其困境之中,之前的复杂防范心态终于让位于首先要让俄罗斯经济活下去这一最低限度;

但品味依然认为,全面放松并让中国经济全面进入并整合远东地区固然十分诱人,但现在中国政府最希望俄罗斯做的就是全面支持石油人民币,但可惜的是,俄罗斯依然没有表现出与中方全面合作的重大战略倾向与动作,普京政府依然处于分别向博弈双方狂扔筹码、依然幻想着待价而沽、两头获利的投机取巧心态之中……


注:关于中国证监会近期表示原油期货获得上市的信息异常的复杂与敏感,相比较近期媒体与不少时事评论员对此持十分乐观的解读,品味却反而认为并不那么乐观,因为石油人民币注定将面临着巨大的战略压力与挑战,且实施的过程依然会受到巨大的阻力;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全面且无保留的支持,中国原油期货想顺利启航是异常困难的,对此品味持谨慎悲观的态度;本来品味想在本期观天下时事解读中进行全方位解读,但由于篇幅实在太长了,只能在下期的观天下金融时评中一并进行解读了,谢谢各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5 09: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待价而沽、两头获利的投机取巧心态不是大国领导人应有的心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16 07:33 , Processed in 0.1094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