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31|回复: 0

黄祖斌:万亿成交量是警报还是牛市特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6 19: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周五,A股两市日成交量终于突破了1万亿元。股市有谚云:天量天价。因此不少人忧虑本轮行情是不是很快就要结束了。

  一般情况下,股市涨幅越大,成交量也越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股价上涨后,相同的成交量,成交金额自然增加。二是赚钱效应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入市,增量资金也会越来越多;同时获利回吐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这两股力量大量的换手造就了越来越高的成交量。股市涨得越来越高,就需要越来越多的增量资金来承受增大的抛压,但显然一个国家能涌入股市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估计占居民储蓄存款的20%都不到。毕竟股市风险高,有很多人终生都不会持有股票,于是往往和尚尼姑或是收入很低的人拿着几千元入市的时候,盛宴往往就结束了。股票上涨的空间是无限的,能入市的增量资金却是有限的,于是在成交量最大的时候,就接近于牛市的顶点。天量天价有一定道理的。

  股市中未必有绝对的真理,天量天价就是相对真理。以2007年为例,在530因为印花税率上调,垃圾股连续暴跌后,市场热点转向大盘股,虽然成交量一直未再创新高,但上证指数却再涨两三千点。

  那么本周日成交量持续放大到前所未有的天量,是可怕的现象,还是可喜的现象?对于这个问题,我看中短期行情可能象本周五一样剧烈振荡,一周最多下跌两三百点都是有可能的,不过就中长期来看,日成交量突破万亿,恰恰是大年市已经来临的迹象之一。需要强调的是,个人目前仓位在100%以上,因此对后市是比较看好的,因此在判断上很容易有倾向性。希望不要误导读者。

  本轮牛市启动之时,中国股市的格局自开市后20多年前所未有。相对于以前的熊市末期,有三大特点:

  1、市场已经全流通。不论是1994年的325点,还是1999年519行情启动时,或是2005年的998点,上市公司只有三分之一的流通股可以上市交易,即使是2008年的1664点,大量的法人股当时仍未解禁,所以事实上流通股占比不高。

  2、股市整体估值前所未有的低。以前几次股市大底,一般整体市盈率是13倍。如果掌握了这个数据,1664点时就可以奋勇抄底。但这个经验在2011年时不灵了,市场估值继续下行了两三年之久。

  3、市场分化严重。虽然以银行股为首的大盘股市盈率在8倍甚至更低,股息率普遍超过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但更多的小盘股市盈率普遍在50倍甚至更高。创业板市盈率在70倍左右。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和以往市场牛市时鸡犬升天熊市时泥沙俱下完全不同。

  决定股市在相对低位出现的上涨行情是反弹,还是反转,除了股市的整体估值外,就要看增量资金是否足够多,多到能够消化在熊市中的巨量套牢盘。而本次牛市,还要消化因全流通和前几年打着市场化之名穷凶极恶圈钱留下的大量以极低成本持有的浮盈巨大的产业资本的抛售。因此如果只是上一轮牛市启动之时的成交量,是远远无法承受这种抛压的。2009年的3478点的高位,沪市成交量曾超过了2007年牛市中的“天量”,但全流通时代多了产业资本的抛压,因此虽然成交量创历史新高了,但股指离历史新高还远得很。

  所以,股市日成交量破万亿,实际上是持续数年的大牛市来临的迹象之一。既然个股低位放量上涨一般是启动的迹象,为什么大盘底部放量大涨就是红色警报?并不需要害怕,需要害怕的是手上持有一些根本没有能带来大量利润的核心技术,经营上没有前途,估值却是好几十倍的股票。2007年的530之后,垃圾股在后来的行情中就再也没有起来过。目前银行股只有少数几只市盈率在8倍,还有好几只市盈率只有5倍稍多一点。还是太便宜了。虽然银行股最近的涨法让很多人一路踏空后悔不已,但从更长的周期来看,银行股连腰部都没到,仍处于底部。对于银行股的股东来说,如果连这一点上涨都值得陶醉一下,那是比较渺小的。这只是万里长征刚刚过了第四道封锁线,未来的路更长,更舒服。

  本轮牛市持续过程中,最大单日成交量是多少,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准确地预测,不过随着行情的发展,在未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日成交量低于1万亿是大概率事件。因为在消化了较多的套牢盘和产业资本的减持以后,市场关于是反弹还是反转的分歧就少了。只有分歧很大,才有必要进行交易。如果牛市前景大好,惜售心理会漫延。这和不少个股的走势是一样的,放量大涨往往在底部和腰部,在头部出现之前,会出现缩量上涨的迹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4 08:43 , Processed in 0.29707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