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65|回复: 0

百忍成金:证监会IPO新政的红与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5 12: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股市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IPO政策。以前写过几篇博文,指出IPO市盈率过高的问题,证监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然而政府解决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行政命令,硬压着上市公司和风投,降低IPO的市盈率,简单粗暴,这就是和老子的“无为”相对的“人为”,仓颉造字,人为=伪。天道是无为,按马克思共产党的话说,就是按客观规律做事,主观服从客观,这就是无为。如果违反规律,那就是人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客观事物,是人为,是有为,也就是“伪”,最后必然失败。

  IPO最大的问题在于供需失衡,中国是一个大国,股市最惨淡的时候,依然会有几千万账户在交易,因此当一两只小盘股发行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像小米手机刻意营造的饥饿营销一样的效果,导致市盈率居高不下。

  然而,证监会采用行政命令打压市盈率的做法,正好和规律相反,因此导致了更加饥饿营销的效果,结果就导致了中国股市史上非常奇葩的一幕:新股上市,疯狂炒作,连续涨停,一连十几个涨停板,连番好几倍,其实并非庄家在操作,而是散户就能把它干上十几个涨停板,证监会的新政策才是始作俑者。

  中国经历过两次造福运动,一次是文革结束之后,改革开放,下海做生意的一波;二是2000年之后的房地产;现在可能是第三波,当属股市,像阿里巴巴上市创造无数个亿万富豪,许多小的IPO也造就无数的千万富翁,因此这一波暴富的主要是原始股东,股民也能跟着喝点汤。但是无论如何,等待上市的大大小小的公司,处于爆发期,因此最近几年,会有几千家公司等着排队上市的,不知道证监会意识到没有。

  当年鲧治水,采用“封堵”的方法,结果失败;鲧的儿子大禹吸取了他父亲失败的经验,才用“疏导”的方法,取得了成功。“水往下流”是一个客观规律,大禹治水成功在于顺应规律,符合天道,因此才会成功。

  1.证监会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只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让风投和上市公司让利于股民,可能觉得这些钱让股民赚了会更好一些。证监会是好心,股民应该谢谢证监会。实际效果上会吸引大批资金打新,谁都知道打新是0风险,一旦中了就能赚一笔不小的钱,而股民赚了钱,行情又好,赚钱效应显现,赚钱的自然不会离开,会把赚的钱继续投入股市的,形成正循环。

  错误的政策,但是短期内会有好的效应出现;

  2.上市公司融到的资金少了点,但是原始股东手中的股票会大幅上涨啊,所以也乐意。其实融资做更大的生意是假,能流通升值是真;

  3.毕竟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必然不能长久。如果指数上了3000、4000点,那么到时候会出现连续20多个涨停的更奇葩现象,证监会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思,自己也会受不了。

  4.有的目的是无,有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无为。现在肯定不是。天道向左,证监会向右。其实一个政策的提出,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并能兼顾所有人的利益。现在的政策是牺牲部分人的利益来补给另一部分人,会引起市场的扭曲,而不是疏通市场。解决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美国式的拍卖定价,允许一只股票上市前就有不同价格分歧,但是违反证券法“IPO必须同一个价格”的规定,有法律障碍;二是我建议的从供需关系入手的“IPO超市计划”,证监会不妨考虑之?

  总之:IPO新政违反客观规律,但是短期内会吸引场外资金,形成正循环,短期内是好事,但必然不能长久,早晚会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4 08:35 , Processed in 0.14072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