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73|回复: 0

大国雄心:浅析“马哲睿之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4 09: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俄罗斯当地时间10月20日午夜,莫斯科伏努科沃国际机场,一架准备从莫斯科飞往巴黎的“猎鹰”私人飞机在起飞时,与一辆机场除雪车相撞,引擎起火,飞机驾驶员也曾试图将飞机转弯,不过,飞机最终还是撞上了跑道,事故共造成5人身亡,其中,包括法国石油公司道达尔全球CEO马哲睿(Christophe de Margerie)。

  说实话,最近的网上,有关马哲睿的死亡乃是“阴谋”的猜测非常多,那么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我个人看来,马哲睿死亡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阴谋,毕竟因为交通意外身亡的“名人”不在少数,但随着马哲睿死亡,之后发生的事情恐怕就跟“阴谋”脱不开关系了。

  至于为何如此,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说道说道。

  首先,大家要知道,随着马哲睿死亡,开始恶炒“阴谋论”的,正是某些西方媒体。

  而按照那些西方媒体的说法,正是俄罗斯方面暗杀了马哲睿。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其实,但凡了解“马哲睿个人履历”的人,都不会做这种论断,因为马哲睿本人正是一位亲俄人士。

  事实上,哪怕欧美已然开始制裁俄罗斯,马哲睿亦跟俄罗斯高层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马哲睿曾多次为俄罗斯“站台”,他宣称孤立俄罗斯将有损全球经济,并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呼吁欧洲放弃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念头,而应集中精力保障供应安全,包括绕过乌克兰从俄获得天然气。

  试问这样一个大大有利于俄罗斯的人,俄罗斯方面又怎会暗害他?恐怕保护他还来不及呢!

  所以,西方媒体炒作的“阴谋论”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那么,西方媒体为何要大肆炒作跟“无稽之谈”没什么两样的“阴谋论”呢?

  在我看来,原因有二。

  第一个原因,冷战余毒在作怪。

  众所周知,因为冷战的原因,西方媒体几乎是“逢苏必反”,虽然冷战已经结束很多年,苏联业已消亡,但这种冷战思维,显然依旧影响着部分西方媒体人。

  第二个原因,美国人在使坏。

  呵呵,一直关注我的网友,想必很清楚我为何会这么说吧?

  事实上,在之前有关西方局势的系列文章里,我已经分析的很清楚,随着“人民币和欧元直接交易”这个标志性的事件发生,欧盟无疑自此加入了“去美元化”的行列。

  而从随后的中俄欧三方互动情况来看,欧洲显然已经渐渐“背离”了美国这位传统盟友。

  说实话,欧盟倒戈对美国的伤害实在太大了,因为美国之前的种种布局和谋划,都离不开欧盟的支持。

  换句话说,随着欧盟倒戈,转而跟中俄走近,包括“压低油价”、“打击ISIS武装”等诸多事情,美国都面临着“玩脱”的可能。

  而一旦上面那些事情“玩脱”了,其结果对美国来说,毫无疑问将是灾难性的。

  所以,美国必然要进行绝地反击,以阻止俄欧走近。

  而想要阻止俄欧关系转暖,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无疑就是通过挑拨离间,来令俄欧再次发生对立。

  按理来说,美国挑拨离间的最好选择,无疑是乌克兰这个大坑。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随着乌克兰政府军的有生力量在前期被大量消耗,乌克兰现政府已经很难再掀起风浪。

  换句说说,乌克兰现政府接下来小打小闹可以,但想再度逼迫俄罗斯就范,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而证明这一点的最有力证据,就是顿涅斯克的“机场塔楼之战”。

  要知道,在这之前,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曾经一口气收拾掉了乌克兰政府军“数万精锐”,可到了现在,居然连个“小小的机场塔楼”都拿不下来。

  对于这种“战斗力骤减”的情形,大家难道就不觉得奇怪吗?

  在我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形,不是乌克兰民间武装的战斗力发生了“骤减”,而是那些最为精锐的“俄罗斯志愿兵”,已经撤回了俄罗斯。

  如此一来,事情就解释的通了。

  我想,欧盟对此亦是心知肚明。

  换句话说,随着俄罗斯撤走自家精锐,一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进而取信于欧盟;二来,则是令乌克兰现政府和乌克兰东部亲俄城市的力量对比,再次达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状态。

  而随着这种“平衡状态”的达成,美国除非带领北约参战,否则将很难通过乌克兰的动荡,来再次制造俄欧之间的对立。(说穿了,这种情形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就是说,乌克兰政府就算想搞事,那也得有钱,有装备才行,而从乌克兰政府军“闹饷”一事来看,乌克兰现政府的日子显然并不好过)

  当然,就算无法在乌克兰这里取得突破,美国亦不会死心。

  所以大家不难发现,最近这几天,瑞典在“北约”的支持下,开始大肆渲染“俄罗斯潜艇入侵事件”。

  而在我看来,“北约”这么做,根本就是“居心不良”,“故意找事”。

  要知道,咱们中华家有句民谚,叫“捉奸捉双,捉贼捉赃”,既然你北约说“是俄罗斯的潜艇在搞入侵”,那总该拿出证据吧?

  可结果呢?

  一方面,既拿不出有力的证据,另一方面,又大肆指责俄罗斯,这本身就陷入了“先入为主”的固定思维。

  要知道,有先进潜艇的,可不止俄罗斯,美国人同样有!(贼喊捉贼这种事,美国可没少干,而最著名的例子,无疑就是“斯诺登事件”)

  而此次西方媒体恶炒“阴谋论”,显然跟大肆渲染“俄罗斯潜艇入侵事件”没什么本质区别。

  说穿了,这就是某些国家想通过离间俄欧关系,进而再度把欧盟逼回到自己这一边。

  好了,说完“阴谋”的问题,咱们再来说说其他事情。

  其实,马哲睿之死有一个小细节非常重要,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

  事实上,在出事的前几天,马哲睿曾呼吁在石油结算中增加使用欧元。他说:“尽管不能不使用美元,但欧元应该在国际贸易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没有理由以美元支付石油款项。”

  我想,一直关注我的网友,在看完上面这段背景消息后,应该已能隐隐猜出某些端倪了吧?

  没错,咱们中华家的“第二把刀”,怕是已经悄悄祭出,并进入准备阶段了。

  要知道,在前一阵的《压低国际油价,美国怕是“玩脱”了》一文中,我曾做过推断,那就是……随着国际油价持续走低,俄罗斯想要让自身能源产品贸易结算去美元化,并趁机攫取能源产品定价权的诉求会愈发急迫而强烈,而作为交易条件,俄罗斯很有可能会允许欧盟使用自身的欧元进行“能源产品结账”。

  换句话说,马哲睿生前的那番表态,有很大可能是在为“用欧元对俄罗斯能源产品进行付账”做铺垫。

  而一旦马哲睿的那番表态变成现实,那么对“石油美元”的打击绝对堪称恐怖。

  所以在我看来,如果非要用“阴谋”来解释马哲睿之死,那么这恐怕才是马哲睿会死的真正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7:26 , Processed in 0.1094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