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大武汉”和“小武汉”
第一节 城市的主动规划——“大武汉”的功能区划
一、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城市是人类未来居住的主要群落形态。城市化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早期工业城市往往是工业化自然演化的结果,城市规划相对较少。例如英国的城市,街道狭小,地铁凌,管线复杂。年轻的工业化城市如果不注重规划,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城市病,而治疗这些城市病的成本往往比新建一座城市还大,例如墨西哥城等。而规划得宜,城市生活将会给人类带来方便。新加坡和德国等国家城市规划就相当成熟,其城市十分宜居。在国内,肯在建设新城市之前做完整长远规划的地区屈指可数,而一旦完成先期的城市规划,后期的城市建设和维护将会省不少力气。例如,上海浦东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等新城区,在建设之前都是花重金做过完整的城市规划的。苏州工业园区建设之前,花了100万美金做了城市规划(当时国家外汇储备才区区几亿美金)。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国家新城区的一个典范而为当地市民津津乐道。 随着社会整体经济的日益发展,城市化也出现新的特点。与早期城市化那种以单个大型城市为目标,产业自然演化、自行发展,一味追求更大的经济规模等发展模式相比,区域性城市圈或城市带的作用将会更加凸显。怎样打破单个城市发展的地域视野,做到一揽子城市群的整体规划,从而构建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功能完善、交通便捷、布局合理、互补共生、人口均衡、安全宜居、文化多样的城市群落,这已成为中国新一轮城镇化的重大课题,也是中国新型城市规划的重大课题。目前的中国,城市功能性残缺和混合效用匮乏是突出病症:城市和产业布局失当、公共服务资源匮乏、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就业不足、投资效率低下等。在这种情况下,将整座城市进行长远完整规划的,还少之又少,更谈不上以城市群为单位进行整体规划。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