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69|回复: 0

丁丁:李克强总理为何感叹“公章束缚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4 11: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11日,李克强总理赴天津考察,。在李克强的见证下,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109枚公章被永久封存在箱子里。李克强总理表示,这些公章“不知束缚了多少人”,并赞许109个章变一个章是政府自我革命的大动作。

  一个公章代表一项权力、代表一套审批程序,无论谁,一生都不可避免的要与各种公章打交道,而公章的作用对于老百姓来说何其重要,如果没有这枚公章,就有可能办不了事,甚至涉嫌非法,还有可能因此犯上官司进入班房,公章之苦,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深有体会。在过去,有的项目需要盖上上千枚公章,而且有的技术项目因为盖公章由先进变成毫无意义,因为三五年还没有盖完,等到所有公章盖完,新的技术又出现了,过去的技术已经毫无意义。而我们通过央视报道的,某人工作在北京,回家乡办理身份证竟然回来六七次办不下,原因就是一个公章盖不下来,而有人想办个工商执照带回11次也没有办下来,同样是因为一个公章。许多人想起进入各部门办理盖章的过程恐怕想起就心有余悸,不但要费时间,更要费精力、金钱,尤其要说尽好话,看尽脸色,甚至要花上许多潜规则的钱,可以说公章害人已成为老百姓对公章的最大共识。

  当然,必要的审批不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也是法制中国的根本体现,是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少不了的程序,但是,当公章过多过滥时体现的多是公权力的泛滥,是官民对立的根本体现焦点,现在,天津滨海新区109枚公章变成一枚公章,看着满满一箱的这109枚公章,作为总理怎能不为之动容,一个老百姓过去办一个事有可能需要这么多公章,该要花多少精力、多少金钱?谁想谁害怕,现在,终于只要办一个公章就行了,想到这里,李克强总理怎能不为老百姓办事遇到的阻力变小而高兴啊。

  其实,中央政府为了减少行政审批程序,减少人民群众的负担想了很多办法,出台了很多文件,也废止了至少上千的审批文件,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废止一批审批文件刚刚到位,而且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有些地方和部门马上又变着法子增加新的审批项目和程序,老百姓办事程序多、办事复杂的局面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李克强总理甚至发怒“政策不出中南海”,现在,能够看到在天津滨海新区落到实处又怎能不高兴?

  尤其是减少行政审批一方面确实方便了群众,减少了群众负担,另一方面确实保护了我们的各级干部少犯错误,因为在以往繁杂的行政审批过程中,一枚公章下的腐败是多么的触目惊心,许多官员的倒下其实就是倒在这枚公章下,现在,如此大幅度的减少审批程序那是挽救了多少官员啊,这样至少也缓解了官民对立的紧张程度,为后代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想到这里,李克强总理又怎能不感慨万千啊。

  然而,大幅度的减少行政审批在天津滨海新区做到了,但是,中国这一级的行政区域又有多少呢?其他区域是否能够做到如天津滨海新区这样简政放权呢?全国都如同天津滨海新区一样做到如此一步到位的简政放权还有多长的道路要走呢?那里的人民群众是否还被公章束缚呢?想到这里,李克强总理又怎能不沉重起来?看来,要想让公章少束缚人,减少公章的泛滥,方便人民群众,减少官民对立,确实还任重而道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8 10:39 , Processed in 0.17193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