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83|回复: 0

龙之声经济观察第十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8 11: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之声经济观察
第十期 2014 09 05

综合评论
    本期经济观察我们首先来回顾和鸟瞰下近期全球经济金融的诸多重要看点。

中国:8月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7月份的51.7降至51.1。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为50.2,较7月终值51.7大幅回落。

亚太:日本二季度GDP萎缩幅度创2011年一季度以来最大。受消费税上调影响,日本二季度GDP年化季率萎缩6.8%,萎缩幅度达三年最大。

澳大利亚7月份失业率升至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韩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速降至一年多来最低水平。GDP较前一季度增长0.6%。

欧洲:8月份欧元区按年通胀率从7月份的0.4%下滑至0.3%,通胀水平已降至2009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欧元区到了通货紧缩边缘。

第二季度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跌0.2%。意大利7月季调后失业率12.6% 高于预期。

德国第二季度GDP初值同比增长1.2%,环比收缩0.2%,是2012年以来首次环比萎缩。德国统计局公布,该国7月份PPI较上月下降0.1%,较上年同期下降0.8%。法国二季度GDP环比停滞,低于预期。

三名内阁部长因反对实施紧缩措施,与法国总统奥朗德唱反调,遭到撤换。

在经济二季度增长意外停滞之后,法国宣布放弃欧盟规定的4%赤字率目标。并归咎于欧盟按照德国模式制定的财政紧缩政策,同时呼吁欧洲放松财政纪律。(观察员补充:根据欧元区稳定和增长协议,区内各国都必须将财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以下,并且把降低财政赤字作为目标。同时,各成员国必须将国债/GDP占比保持在60%以下。上述两条也是其他欧盟国家加入欧元区必须达到的重要标准。)

德国央行周一称,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再加上俄罗斯采取的反制裁措施,损害了国内部分经济领域。德国上半年对俄出口额减少15.5%。德国工业联合会预计,今年德国对俄出口可能减少25%,恐失去5万个工作岗位。

欧盟将在一周内决定如何扩大对俄经济制裁。包括禁止俄罗斯出售国债,限制其获得银团贷款和限制其购买高科技天然气设备。而英国将施压欧盟领导人,使其考虑将俄罗斯踢出全球银行业支付结算体系SWIFT。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最近屡次暗示欧洲央行准备实施量化宽松,给欧洲各国政府发出了明确信号:必须通过财政预算的“灵活性”。德国财长认为, 欧洲央行已没有有效的政策工具来拯救欧元区。

美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增长4.2%。

第二季度银行的贷款和租赁余额较前一季度增长了1,785亿美元,至8.11万亿美元,增幅2.3%,为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大季度增幅。

8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92.4,7月份为90.3。8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2007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
7月份美国耐用品订单较上月增长22.6%,至3,001亿美元。攀升至纪录高位。

美国股市道琼斯指数8月走高,创出2月份以来最大单月涨幅。

美国2014财年前10个月,财政赤字总额为4605亿美元,创2008财年同期以来新低,较2013财年减少2010亿美元。同比大幅收缩24%。

美国5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而10年期却明显走低。二者关联度降至历史最低。

【经观分析】以上信息清晰地勾勒出一幅美联储乐意见到的全球经济状况 。数月来,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一个比一个靓丽。(我们暂不分析这些数据的真实性,相比这些数据本身,更重要的是它们产生的影响。)随之而来的,是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越来越强。7月以来美元指数一路高歌猛进,证明资本的定向流动已经开始启动。这种单向流动造成的后果有以下几种:第一,资本规模化流入美国,压低美国国债收益率、抬升美股,同时给其他国家经济造成流动性紧缺。。第二,随着美元资本的流出,特别是未来美联储真正实施加息后,各国以美元融资的企业势必进一步遭受融资成本上升的打击。传导到宏观面上,全球经济增长会整体减速。上面我们看到的各国糟糕的数据,以及美国资本市场的动向,足以证明全球经济金融随美国政策推进而变化的过程已经开始。

为了应对这种减速,各国将不得不出台激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刺激,以防止经济失速。这必将导致各国债务水平提升、货币贬值,而且国际贸易摩擦和汇率争斗将加剧。全球的经济金融风险程度将显著上升,风险的具体来源包括:随着负债率攀升,政府财政负担加重,风险水平提高;因为经济下行压力大、失业率抬升,政府受到的来自国内的政治压力加大,政治稳定性降低(特别是不跟随美国的国家);国家和大型企业的债务违约可能性上升,并引发连锁反应。

同时,由于加息预期已经导致美元相对坚挺,未来加息将进一步吸引美元回流,给各国造成流动性紧缺,导致对投资的需求量和迫切性提升。这正是美国希望看到的局面,接下来,由于美元汇率的相对高位,美元资本可以在全球低价收购他国资产,在今后的全球经济周期中,最大限度的享受复苏带来的利益。

加息后,由于资本逐利的本性,美元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并在美国“相对良好”的经济预期中实现美元的回流。为了防止通胀,美国金融体系必须要有蓄水池容纳流入的货币,或是将其投放到有利可图、又方便出入的他国池子。我们看到的迹象是,美国股市违背了加息(包括预期)引发下跌的一般规律,重新被拉起并创出新高,将这轮资金推动型牛市演绎到了极致。然而美股的风险毕竟世人皆知,若有其他更安全、收益更高的池子后,各路资金随时会流出。这另一个大池子又在哪里呢?希望大家与观察员一同思考。

欧洲经济缓慢但坚实的调整复苏进程,遭到了乌克兰危机的沉重打击。法德这两个欧元区核心国家被拖的筋疲力尽。欧元的危机在蛰伏了数年之后,又渐渐露出水面。7月有葡萄牙危机,如今意大利又陷入困境。欧元区核心法德两国也出现了不小的问题。首先看法国。由于经济增速迟迟不抬头,国内政治力量的矛盾显化,对于继续遵守《欧洲联盟条约》的财政纪律维持谨慎财政政策,还是不顾约束举债刺激,发生了严重分歧,甚至造成了政府人事上的大幅变动。然而法国在剧烈摇摆之后还是选择了加大刺激,将欧元的奠基石《欧洲联盟条约》扔到了一边,甚至还指责德国坚持紧缩的做法。此举将给欧盟的未来带严重的危机。作为欧盟两大主要国家之一,法国自己带头违反条约,若是引起其余还在苦苦挣扎的欧洲国家仿效,《条约》甚至有可能在不远的未来成为一张废纸,进而导致欧元区的彻底瓦解。再看德国。之前为了维护欧元,德国已经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和付出。由于乌克兰危机的影响,如今的德国自身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德国的无奈与绝望已溢于言表,无力地表示欧洲央行就算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也对解决欧洲问题毫无助益。

欧洲的整合一直是法德的政治理想。但从一开始,就遭到了英美的极力阻挠和破坏。英美一直对欧洲大陆实施离岸平衡战略,从埋下希腊这个定时炸弹到军事攻击南联盟,继而引爆欧债危机,直至如今制造乌克兰危机,无不是为了消灭欧元、打断欧洲整合的进程。欧债危机以来,法德已经被极大消耗,如今跟随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两败俱伤的制裁措施,更将它们推到到了无力维持的境地。欧洲各国之间又始终存在着互相博弈,不但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利用法德的理想大占便宜,就是法德之间也是互相算计,不能同心。由于政治和军事上迟迟未能跨出整合步骤,欧洲于是始终无法摆脱美国的巨大影响,亦未能及时有效的作出最有利的经济决策,欧元的支撑力持续被消耗。再度告急之下,欧洲的团结及其象征和代表——欧元,真的是前景堪虞。

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引导下,资金流向已明显偏向美国,欧洲在将要实施QE之后,若不能及时出手在全球收割他国资产,就无异是主动给美国剪羊毛。因为宽松出来的货币同样会因为逐利和避险的原因流出欧洲,使得欧洲国家不但不能获得预期的廉价资金,反而将血液送去了他处。美国对欧洲央行的暗中控制力可见一斑。如此,在美国的计划中的全球资产收购浪潮,基本就没欧洲什么事了。吃独食才是饿极了的美国想要的局面。

接下去我们再分析具体的讯息和其他重要事件。

中国部分

增长态势:
中国8月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7月份的51.7降至51.1。

8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为50.2,较7月终值51.7明显回落。

【经观分析】数据反映出,我国经济景气程度近几个月来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复。这种情况的发生既有外因,也有内因。
从外部看,主要是外需低迷超乎预期。近来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美国需求也不稳定,加上欧洲骤冷,外贸出口下降明显,直接拉低国内企业的活跃度。

从内部看,大型企业表现略好,中小企业景气度波动较大。主要原因是政府的稳增长政策使得国有大型企业受益最为明显。中小企业的复苏相对较晚,且基础不稳固。这主要是因为提振内需的措施尚未看到效果。不过,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钢材、水泥、煤炭等曾经被过度投资的行业不断在调整,加之房地产市场也已经开始转向,整体增速暂时放缓也是情理之中。长远来看,若能通过调整释放进一步增长空间,现今这点代价是值得的。

预计政府层面上,货币方面短期内可能会进一步运用定向降准、再贷款以及抵押补充贷款等“定向降息”工具,以暂时引导部分产业融资成本下行,减轻实体经济的负担。投资方面应会继续在保障房建设、铁路基建、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稳妥推进,带动经济增长。

回到数据值来看,PMI仍保持在50的荣枯分界线以上,意味着稳定增长的经济基本面依然不变。唱空中国的声音不过是有的势力为了实现其战略目的、制造恐慌而有意释放的。

下面我们谈谈拉低增长速度的“罪魁祸首“——房地产。

房地产形势
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31个城市的住宅库存过剩,在综合考量2011到2013年间出让的住宅用地数量及相应的年住宅销售数据之后,消化掉这些过剩库存至少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部分城市的住宅库存消耗将历时五年以上。

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发布的数据显示,由于地产开发商仍面临供应过剩的问题,中国8月份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下跌0.6%,为连续第四个月下跌。

2014年全国的住房销售额下滑,前七个月同比下降10.5%。

上市房企整体资产负债率从去年同期的75.30%提升到了76.24%,接近历史峰值。 同时,98家上市房企的库存从去年同期的3.34万亿元,增加到了3.56万亿元。7月底,35个城市商品住宅累计库存余量为3亿多平方米。

【经观分析】数据最直接的显示了未来的市场趋势。在高库存、高负债的压力下,房地产市场的大规模调整不可避免。 在不同城市,调整表现有较大区别。一线城市中,成交量大幅下调,价格尚未现下行;二线、三线及四线城市已经出现整体降价的倾向,只是幅度略有差异。可以说,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趋势已经逆转,接下来出现普降应不用意外。

媒体上开发商的吹鼓手还在不停的吆喝。从房价还会继续上涨到房子不会降价,如今变成了房价不会快速下调,或是房地产已经见底等等。开发商到底要不要降价,这个问题他们自己最清楚。8月绿城就表示在杭州的房子现在可以打7折。万科则高调宣布和淘宝合作,购房者可以用自己过去一年在淘宝上的消费额,直接冲抵万科在全国12个城市、23个楼盘的购房款,最高可抵扣200万元。名义上这是一次大数据应用的试验,但实际上难道不是变相降价?

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一样着急。在卖地收入以及房地产相关税收收入下降之后,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吃紧。为了提振本地楼市,地方政府在最近几个月纷纷放松了对房地产的限制,购房者可以购买第二套房和多套房产。部分地方政府则对信贷市场进行干预,要求银行降低第二套住房的首付要求,并向提供贷款利率优惠的银行甚至购房者直接进行补贴。但迄今为止,这些举措对楼市的影响有限。原因何在?首先,原来的限购政策打击的是房地产投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炒房”行为。和任何一种投机行为一样,当价格趋势发生逆转时,这种逐利行为将消失的无影无踪。所以现在取消不取消限购政策,对已经离场的炒房客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其次,政府大规模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和拆迁安置房,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住房的刚性需求。再次,剩下的改善性需求价格弹性较高,眼前整体房价趋势下行,消费者显然更愿意持币观望。

数据显示不少房企负债比例很高,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是如此。不同的企业情况不同,大型的尤其是千亿级的大房企,财务状况并不令人担心。比如万科的负债比例已经降到了50%左右。在这场房地产业大调整的过程中,实力较弱的房企会被大量淘汰。优胜劣汰是调整的客观规律。

房地产企业陷入困境,银行会受到牵累。这确实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接下来我们看看银行的相关情况。

银行账目清理
五大国有银行,即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上半年总计冲销和转出人民币469.1亿元不良贷款,是上年同期人民币220.7亿元规模的两倍多。

截至6月底,五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仍总计人民币4,23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五大行的利润增长也所有放缓。上半年五大行净利润合计人民币5,09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但增幅远低于中国经济景气年份通常达到的20%的水平。不过按照国际标准,五大行上半年利润表现仍然强劲。

【经观分析】银行应该以机构预计到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不良贷款,因而纷纷设法清理账目。事实上中国整个银行业内的不良贷款水平从其总的资产组合看依然较低。不过,随着经济增长降温特别是房地产的调整,借款人偿债将能力受到影响,因此坏账水平有可能会攀升。数据显示,上半年银行系统新增不良贷款已经超过了去年总的增幅。

为避免未来可能的银行系统风险,政府一直在推动银行提早清理问题资产。银监会近年来已经敦促银行在收益良好的情况削减更多不良贷款,并放宽了减记管制。已经成立的坏账银行或资产管理公司一直在处理不良贷款。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在今年上半年总计出售了规模达人民币193亿元的不良资产。

以目前的资产组合以及提前预防的情况下,中国的银行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不大。守住了这一底线,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多有助益,也对防范国际金融冲击至关重要。

资本市场
【经观分析】债券市场的情况前几期观察分析较多。近期又有数个债券违约事件发生,这证明债券市场的改革是动真格的。在逐步市场化、规范化之后的债券市场,才能发挥其正常的融资功能。

重点谈谈股市。A股近期延续了强势行情。在结束了20多个交易的横盘震荡整理之后,沪指再度发力向上拓展空间,向2300点进发。观察员认为这波攻势的中线目的地,是至少拿下前高,即沪指2444、深成指8815。舆论对这次上行的推动力有各种说法,观察员认为根本力量还是来自政策面带动的资金入场。价格始终决定于供求关系。而政策面上释放出的各种利好明显鼓励了场外资金的跑步入场。观察员注意到近期市场的资金面比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托底资金多次封杀了空头打压的空间。

政策面上频频释放利好,国家媒体也一致出声鼓励,其原因何在?近年来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企业融资成本过高。一直以来,企业融资的渠道都是以间接融资——信贷为主。信贷融资成本较高,且放贷方向明显倾向央企国企,中小企业要获得融资难度很大。过高的资金成本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削弱了企业发展的动力。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制约经济实体的发展,延缓中国经济新的腾飞。因此,金融方面国家政策的思路就是要改间接融资为直接融资。这就需要我们的资本市场有持续良性的发展。而一熊数年死水一潭的股市根本不具备这个功能。随着股票注册制的渐行渐近,引入场外资金搞活股市,缔造一个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的股市,实现为实体融资的基本功能,成为当务之急。这就是我们需要一个牛市的最根本道理!

有朋友担心金融暗战不断的当下,拉高的股市会成为对手攻击的对象。这需要厘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只有存在泡沫的地方,攻击才会有成效。况且中国对资本出入境的管制向来严格,要调动大笔资金到中国A股市场上来兴风作浪绝非易事。目前的中国股市不是估值过高,而是过低,已经成为全球各路资金趋之若鹜的标的,只是苦于中国的篱笆扎的紧,不能随意顺当的进出,别说要进行攻击,连打个埋伏都是困难重重。

国际部分  

亚太
日本二季度GDP萎缩幅度创2011年一季度以来最大。受消费税上调影响,日本二季度GDP年化季率萎缩6.8%,萎缩幅度达三年最大。剔除与销售税相关的GDP波动,2013年年中至2014年年中日本经济的实际增速基本为零。同时,日本央行的激进货币刺激引发了通胀。尽管今年6月薪资水平略有上涨,但物价上涨幅度更大,实际收入较一年前下降3.2%。

一向支持安倍的《产经新闻》调查发现,不支持安倍政府经济政策的人数超过了支持者。在多项民意调查中,安倍晋三的总体支持率从之前的70%滑落到50%以下。

中国发改委证实已对日本十二家实施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的企业施以巨额罚款。消息称,近日对日本住友等八家零部件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8.3196亿元,对日本精工等四家轴承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4.0344亿元,合计罚款12.354亿元。

【经观分析】如果通胀发生的同时,工作收入能够取得更大的上涨,那安倍的政治压力就会小些。之前的经济观察中曾指出过,日本是个老龄化严重的国家,政府要实现通胀是在要求这部分人口作出牺牲。现如今,不但退休人员的实际收入下降,连在职的劳动人员也受到损害,安倍往下还怎么混呢?经济上的不成功必然导致政治上的压力剧增,日本政坛接下去的变化很值得关注。截至观察员发稿前,日本内阁进行了重组,从人员变化看,已经变得更为右倾,这个在国际观察中会有评论,这里按下不表了。

中国反垄断的重拳在这个时候狠狠的砸到了鬼子头上,真是大快人心。结合之前对欧美企业的一系列反垄断调查,观察员认为,这是中国在经济层面上对破坏欧亚经济带的势力进行了一次有力的反击,测试下美、欧、日,究竟谁还愿意且有能力继续承受如此的损耗?这是对苦撑着的俄罗斯作的有效策应。

澳大利亚央行在8月5日的政策会议纪要中表示,经济增长前景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原因是矿业投资繁荣期消退,同时澳元汇率居高不下。澳央行还重申了近期的立场,即利率很可能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维持在低位。过去一年中,澳大利亚基准利率一直处在2.5%的历史低位。

澳大利亚7月份失业率升至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经观分析】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来自中国的需求下降,导致了铁矿石与煤炭等关键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下跌,澳国的经济因此每况日下。曾经依靠中国大发横财的该国,长久以来在政治形态上一直站在中国的对立面,在对华策略上紧随美国,甘做遏制中国的重要棋子,对中国极为敌视。 自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澳国似乎感受到了被边缘化的威胁。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贯欧亚大陆,没澳大利亚什么事;新海上丝绸之路又似乎会挤压澳大利亚的海洋经济空间。是融入中国的经济战略共同繁荣,还是采取遏制对抗的态度?同样孤悬海外的澳大利亚显然是采取了与美英一致的策略。

印度两名财政部官员称,印度可能会加入中国倡导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前提是印度围绕这家多边银行控制权的顾虑得到解决。一位官员说:“我们需要资金,也需要在机构中拥有话语权,按照这个逻辑,我们应该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7月份,两国同意与其他金砖国家共同组建新开发银行,各国在该行持有相同的股份。与此同时,以印度和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一直在寻求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进行改革,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大话语权。

【经观分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初期资本将为500亿美元,由成员国共同出资。这是中国发起的又一个国际金融机构,对亚洲开发银行有很大牵制作用。亚开行是美日主导的机构,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本一个德性,提供融资时附带各种条件。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2012年的研究,亚洲十年内需要8万亿美元基础建设投资。而印度曾估计,本国在截至2017年3月的五年中需要大约1万亿美元基建投资。如此巨大的投资需求刺激了印度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意愿。金砖各国的合作进展甚大,影响深远。印度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支持如果落实,将增强该银行的实力和影响力,成为亚洲经济金融走向新局面的又一个重大成果。

俄媒称因西方制裁, 全球支付巨头Visa和masterCard响应美号召终止在俄业务;日本的Jcb因为政府跟随美国制裁,也不再进入俄罗斯。中国银联将征服俄罗斯。

普京在会晤中国副总理张高丽时说:“谢钦(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说,他提议你们入股我们在俄罗斯北方最大的石油生产公司之一。政府有关部门支持这个想法,我们将欢迎你们的参股。” Vankor是俄罗斯石油公司皇冠上的宝石之一,去年石油产量达2140万吨。

针对西方国家不断扩大的对俄制裁,普京签署总统令,要求一年之内,禁止从制裁俄罗斯的国家进口农产品、原料及食品。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签署政府令,正式宣布禁止从美国、欧盟成员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等国家进口农产品、原料和食品,为期一年。据了解,俄罗斯从欧盟进口食品和农产品总额每年为100-120亿欧元。

俄罗斯宣布针对欧美施加食品进口禁令后,中俄官员已经达成协议,中国将通过俄罗斯远东的一个特别物流中心向俄直接出口水果和蔬菜。

【经观分析】中俄战略合作关系因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而得以进一步深化。一段时间以来,欧洲跟随美国出台并威胁继续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唯恐天下不乱的英国更是提出要将俄罗斯踢出全球银行业支付结算体系SWIFT。已出台的各项措施已经对俄欧双方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对俄罗斯来说,最重要的是无法继续在欧洲金融市场融资。而限制俄罗斯使用SWIFT则更严重,在短期内将严重影响俄罗斯金融和商务活动。长期来看,大量俄罗斯国际收支活动将不得不选择其他金融渠道。

在这种局面下,俄罗斯选择了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的战略合作。

金砖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得到了俄罗斯的积极支持,因为成立后的金砖银行可以为俄罗斯提供西方以外的融资渠道。

信用卡支付方面,由于关系到微观经济活动的角角落落,一个可靠而稳定的合作伙伴是极为重要的。虽然Visa和masterCard在3月份中断俄罗斯业务只有短短几天,但带来的后果却难以消除。俄罗斯因此决定扩大与中国银联的合作。

能源方面,俄罗斯一向对外国投资非常谨慎,这次却主动向中方打开了大门。Vankor是俄罗斯石油公司旗下第三大陆上产油子公司,中方入股的交易将标志着中国对俄罗斯陆上石油工业的最重大参股。更重要的是,能源出口的结算货币方面,普京已经公开表示只允许使用卢布和人民币。

中国说的不多,却实实在在地配合俄罗斯应对制裁。积极参与俄远东地区的开发、提供俄罗斯因制裁而急需的商品、通过敲打国内的西方公司进行策应等等。应该说,中俄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是国际社会的重要利好。

其他南方国家
阿根廷与“钉子户”债权人和解谈判以失败告终,出现十三年内第二次债务违约。

巴西二季度GDP环比年化跌0.6%,一季度下修为环比年化跌0.2%,表明巴西经济陷入衰退,为经济危机来首次。

【经观分析】阿根廷这次违约事件还要从13年前说起,当时的阿根廷面临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该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债券的偿付,涉及金额高达1000亿美元,成为当时最大的一起主权债务违约事件。随后,阿根廷和其债权人进入了艰难而漫长的司法程序和债务重组协商过程,但现在最终以失败告终。

此次违约后,阿根廷经济可能将进一步陷入衰退。目前,阿根廷经济增速已经连续两年下降,并连续两季度出现负增长。2014年实际GDP增速估计为-0.65%。阿根廷外贸和财政面临严重的双赤字,偿还高额外债势必影响阿根廷的外储水平,导致比索贬值、通胀飙升。阿根廷央行通过加息来遏制比索贬值,但加息导致企业投资活动大幅收缩,对经济增长、就业率、内需消费等方面都造成不利影响。

阿根廷违约为许多新兴市场国家敲响了警钟。目前新兴经济体的外汇储备已经无力扩张。评级机构释放的信息也暗示将下调新兴市场国家和欧洲各国的信用评级。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提前,新兴经济体正面临着破坏性的资本流出。

巴西经济目前存在最严重的问题是“滞胀”现象,即在经济生活中,一方面,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并由此引起失业率上升;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加剧,物价持续上升。 为抑制居高不下的通胀数据,巴西央行在截至今年4月份的一年内连续九次调高基准利率,累计加息375个基点。随后利率一直维持在11%的历史高位,但这并没有降低通胀,却限制了商业活动和居民消费。

对二季度数据影响最大的是投资减少和工业萎缩。投资同比下降11.2%,环比下降达5.3%,降幅创2009年来最大。此外,制造业下滑1.5%,连续第四个季度下滑,服务业产出也下降0.5%。 巴西政府制定的政策过度依赖于刺激国内需求,而没有能够吸引到投资。 随着美国加息的临近,巴西的状况有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到时候能指望的,估计只有金砖应急储备安排了。

欧洲
据欧盟统计局公布,欧元区二季度GDP初值环比增长为0,同比增长0.7%。欧盟28国GDP二季度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1.2%。法国上半年GDP增长为零。德国今年前2个季度的GDP平均环比增长0.25%。意大利上半年GDP增长略低于零。

欧洲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8月份欧元区按年通胀率从7月份的0.4%下滑至0.3%,通胀水平已降至2009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也将欧元区带到了通货紧缩边缘。持续的物价下跌会伤害消费支出,加重家庭、企业和政府偿付债务的难度。

【经观分析】总体来看目前欧元区18国经济增长停滞,且面临巨大通缩风险。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最近已经屡次暗示欧洲央行准备实施量化宽松,同时要求欧洲各国政府加大开支配合央行行动,并同时进行结构改革。

事实上,欧元区要形成有效的经济政策真的是很困难的事。货币政策方面,虽然存在一个欧洲央行,能够形成统一决策,但因为各国不同的利益,决策过程一般都需要经过长期的磋商和反复的讨价还价。财政政策方面,各国是各自为政,仅以自身的状况作为决策依据。因此在遭遇经济困境时,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受到的限制很多,政策空间有限,而且很难做到有效匹配。这是欧元区经济一个先天不足的不利因素。

近期法国的状况很值得注意。

由于银行业的积弱不振,造成法国政府财政疲软,而财政支出削减、投资减少,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在缺乏货币与财政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法国已经陷入财政越紧缩,经济越差,银行业越弱的恶性循环。而且更严重的是,法国失业率高达10%以上,而且失业率趋势上显然还会继续上升,使得法国经济崩溃、社会爆发动荡的几率飙升。

法国社会的劳动效率低的令人吃惊。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排名,法国的劳动效率在14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71位。这实在与法国的世界大国地位无法匹配。

政治方面情况也不妙。如今的法国政府令人感觉很颓废。在遭遇经济和体制危机的时候,政府没有足够的决心和能力推行改革,而是依然优先考虑政党利益,将大选因素看的很重。即使社会福利支出增加的速度,远远高过财政能力,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政府及领导人依然不愿采取行动,而是选择通过增加政府债务来维持选民的高福利,把问题丢给未来。这不但造成了政府预算和债务居高不下,同时也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以法国这种状态,怎么能够指望其和德国一起坚持整合欧洲的理想呢?屈服于美国的压力而苟且偷安,应是顺理成章的情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5 17:18 , Processed in 0.1093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