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连载之一
在一定时期内,大国行为,因内在逻辑而具有延续性。只有当力量对比严重失衡时,才会打断延续性而发生转折或剧变。因此,若干国际时政新闻,看似偶发、孤立、突然,实则深具内在逻辑和连续性。本律师时评的特质,正在于:正确把握历史走向和时代趋势,挖掘看似独立事件的内在联系,展现大国博弈中国际时事的延续性。
本期时段的重要新闻,以及我对它们的解读,依然如此。
如果看不到相关新闻事件的内在联系,只知道就事论事,则无异于瞎子摸象,缘木求鱼,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或自圆其说的。
一,中美就“搭便车”而展开的“文戏”
1,奥巴马散布中国“搭便车”论的背景及其意图所在
在以往多期,我反复提到:美国近期及以后相当长时期,中心任务是策划、组织、动员世界各主要国家,参与围猎俄罗斯。美帝的“五兄弟”英国、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起着“帮凶”作用,而德法日及整个欧盟,则在美帝胁迫下,不得不参与对俄制裁。(当然,这个以削弱俄罗斯为目标的制裁,长远而言是符合德日的战略利益的)。但是,决定制裁俄罗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则是人口最多、第二大经济体、与俄罗斯比邻而居的中国。历史表明:一个衰弱的俄罗斯,比一个强壮的俄罗斯,更符合中国根本利益。换言之,在制裁俄罗斯直至其衰弱为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国家过程及结果中,中国将是最大赢家。正是因为俄罗斯的衰弱,极大符合中国、德国和日本这三大颠覆战后秩序主要国家的战略利益,且从根本上符合人类共同利益(重新分配地球资源),事实上也符合俄罗斯根本利益(正如一个叱咤江湖杀人如麻的武林高手,如能逐步退出并安享晚年,是其福分一样),美帝才设计、策划了制裁俄罗斯这一堪称鸿篇巨制的世纪大剧本。但是,在当前,崛起途中的中国还需要有相当实力的俄罗斯,一起对付不甘霸权旁落的美帝。中国也不希望以人为手段(即“制裁”),造成俄罗斯的急遽衰退,因为这不符合中国利益,甚至会影响中国顺利、正常崛起。这是在对俄制裁的手段、时机和目的诸方面,甚至在要不要进行对俄制裁这一基本问题上,中美两国的根本分歧——美帝劳神费力制裁、削弱俄罗斯,可不是为了日本和德国,更不是为了让中国早日崛起、称雄世界,它只不过意图藉此干扰乃至打断中国的崛起过程,而延缓其霸权统治。
正是中美两国上述分歧,以及中国至今身受美帝西方军售制裁的耻辱,再加上美帝为迫使中国参与制裁俄罗斯而悍然炮制的MH370 失联事件,中国在制裁俄罗斯上,至今超然独立,不闻不问,完全对其熟视无睹。美帝西方,因上述两大因素(对华军售制裁、MH370事件),失去了公然要求中国参与制裁俄罗斯的道德资格,而不得不在中国威严冷峻目光的逼视下噤声——中国在此问题上,对美帝强硬下达了“封口令”。
美帝怎么办呢?作为世界霸主和本次制裁俄罗斯大片的总导演,它既不能坐视中国“消极怠工”而导致猎熊功亏一篑,也必须适当顾及中国的面子与尊严,以劝诱中国“配合”。于是,在制裁俄罗斯的初始阶段,美帝一力胁迫德法及欧盟(尤其是先拿法国“祭旗”),随后胁迫东方的日本。在德法日及欧盟一次又一次被迫跟随美帝采取逐级上升的制裁措施,围猎俄罗斯的大环境初步形成之后,美国才调转枪口,开始施压中国。而它采取的手法,就是我此前多次提及的“旁敲侧击”法。包括:7月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美战略对话会上,克里要求中国“起而行”;8月12日,在东盟峰会上被中国出其不意猛击而“孤独求败”,落荒窜至澳大利亚之后所说的——美中“新型大国关系”,不能只“靠空喊”,而是要“务实合作”;以及8月8日奥巴马的中国“搭便车”说。(详见以往各期分析。尤其上一期。因想着照顾新来的网友,所以对以往分析稍多回顾。)
也就是说,奥巴马只是以“搭便车”做借口,目的依然是敦促中国参与制裁俄罗斯——奥巴马在说了中国搭便车30年之后,还有一句:中国“什么事都没做”。呵呵,这句话,才是奥巴马的意图所在——现在要做什么事呢?全世界都知道,就是美日欧闹得满城风雨的制裁俄罗斯呀!腹黑兔,你可不能再像从前那样,由我们出死力制裁俄罗斯,而你站干岸落好处捡便宜呀。你搭便车都搭了三十年了呢,是该做点“什么事”了啊!
为使中国参与到猎熊大戏中来,华尔街的编剧们,真的是煞费苦心。
2,中国揣着明白装糊涂,高调反击“搭便车”论。
中国的反应,主要包括两方面:
1)舆论猛烈回击。奥巴马“搭便车”论甫一出台,大嘴尚未合拢,中国的舆论,就轰轰烈烈闹开了。人民日报几度刊文,斥责奥氏“搭便车”论是“狂妄”、“荒唐”、“片面”、“不公正”。。。对奥巴马和美国大兴问罪之师,并有穷追到底,一定要讨个说法之架势。弄得美国智库的“砖家”也不得不出来为奥巴马解释、解围——他说:奥巴马此话的本意,不是贬损中国,其实是称赞中国人“聪明”。。。呵呵呵。
中美决策层,及相关智库专家人等,难道真不明白奥巴马“搭便车”论的真意所在吗?当然不是。中国清楚奥巴马此言真意,却故意将其忽略——正如忽视正闹得不可开交的制裁俄罗斯一样,而只是就“搭便车”与美国人争辩一副非要争一个是非曲直高低的样子。大家想:对当前美帝发动的制裁俄罗斯,中国的基本态度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大家也不妨回顾下,至今中国有哪个人,在公开场合,提起对俄罗斯的“制裁”二字?现在,美国迫于情势,也不得不在中国的“封口令”之下,由克里、奥巴马等人,绕着弯子跟中国比比划划地“打哑谜”,心里想着的是制裁俄罗斯,口里说出来的却是“起而行”、“莫空喊”、“搭便车”。。。就是不能吐出“制裁”二字!这难道不正是中国想要的效果吗,如果我们由各大报、各发言人当即戳穿它——诸如“甭废话,你山姆其实是想要我大中国参与制裁俄罗斯”——的话,那就真是脑子进水了。
所以,中国的媒体,起劲地数落奥巴马的“便车”论,发泄对它的不满。——这其实就是存心“歪楼”,恶心山姆啊。
(至于有些时事“解读员”不明就里,胡乱解说,就另当别论了)。
2)习近平欢迎各国搭中国“顺风车”。
8月21日,习近平“点对点”出访蒙古。这次访问的主要意义,就是中国开始打破蒙古多年来在中俄两大邻居以及“第三邻居”美国(甚至日本)之间,竭力保持平衡的传统态势,而突出中国主导地位。这是世界发展趋势(包括对俄罗斯的制裁及其衰落),及中国实力持续强劲增长的必然结果。虽然,蒙古总统也强调希望与俄罗斯也签署“战略伙伴”协定,这不过是其余波而已。
而奥巴马的“搭便车”论,为中国免费送来一个极好的宣示自己理念的广告语,中国将其发挥到了极致——习近平说:中国欢迎蒙古及地区周边乃至世界各国,免费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顺风车”。
习近平的话,其实与美国的价值观一致——在美国文化中,“搭便车”从来就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而是一种传统的时尚。但现在,奥巴马的“搭便车”被中国人紧紧揪住,将其弄到了这一正向价值观的对立面。而奥巴马本意,又并非是要指斥中国搭便车。奥巴马被中国顺手牵羊,在蒙古大草原,免费做了一次“活体广告”,且是“反派”男一号。山姆的心情,岂是一个“郁闷”了得!——兔子,你能不这样腹黑么?我明明在跟你说毛熊,你丫却非咬着个“便车”不放!你要总不按牌理出牌的话,我们以后还能好好地玩么!
中美对搭便车的异见,在这里所体现出来的,并非两种不同的价值观。而是我在第26期中所指出来的:中国的行为,越来越多超越了华尔街的编剧们的想象。这其实可视为中国在中美大博弈中,正逐步取得平衡地位,乃至一点点积攥优势至逆转攻防。因为大国博弈,根本上就是思维能力的较量。
大嘴奥哥,不是我们中国人听不懂你的话,实在是你的编剧们水平太次了,没有与时俱进。呵呵。
二,美国按捺不住,终于公开要求中国制裁俄罗斯
1,打破“默契”,美国公开要求中国制裁俄罗斯
中国不允许美帝及其他国家与中国公开谈及制裁俄罗斯。而对美国在公开场合对中国的“暗语”式呼吁(虽属“暗语”,但中国及相关国家完全明白其用意),中国要么完全不理睬,不接茬,要么故意曲解,借题发挥,“误入歧途”。这山姆可就不淡定了——一则,其号令天下的世界霸主的尊严,不允许它在制裁俄罗斯问题上一直“听令”中国,任由中国“逍遥法外”;二则制裁俄罗斯的国际情势发展,要求美帝尽快“摆平”中国——法德日及欧盟,在制裁俄罗斯问题上,其实都还在“拥兵自重”,它们都在眼睁睁看着美国如何处理中国的“例外”,以决定各自下一步的动向。事实上,欧盟上周以“反对中国增加对俄出口以填补欧盟制裁俄罗斯所造成的市场缺口”之形式,将“例外”的中国,直接抛到了美帝面前。
这样,美国无法再继续与中国的“哑谜”游戏,不得不打破中国的“封口令”,直接公开要求中国参与制裁俄罗斯。请看新闻——
“美国务院代表:美试图说服中国加入制裁俄罗斯”——据“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8月22日报道,美国当局因乌克兰局势欲说服世界上其他国家加入制裁俄罗斯的行列。据俄塔社报道,美国国务院协调员丹尼尔?弗里德大使在接受立陶宛媒体采访时宣布了这一点,并提到了中国。美国国务院于21日证实了该报道的真实性。弗里德在回答关于除了美国及其盟友以外,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欲参与制裁的问题时,这位美国外交官提到了挪威和瑞士。据他说,这些国家,不是欧盟成员,但它们“一般是支持欧盟的制裁的”,而且“在现在情况下,它们也是这样做的”。弗里德补充说:“我们还同韩国和新加坡谈过这个问题,也跟中国举行过磋商,我们还将继续磋商”。
阅读这条新闻时,我们首先要注意到它的发布者:俄塔社和“俄罗斯之声”;其次,要注意到该新闻丰富的“信息量”——比如:“也跟中国举行过磋商,我们还将继续磋商”。所谓“也跟中国举行过磋商”,当主要指7月底,在“美国副助理国务卿访问韩国讨论制裁俄罗斯问题”幌子掩盖下的哈勒尔来华“磋商”。再次,我们也要注意美国人推出此一重大新闻的技巧——美国大使在立陶宛接受采访,并以欧洲的挪威、瑞士,和亚洲的韩国、新加坡作为陪衬,以淡化公开点名中国时,世界的注意力。
当然,我们主要还是应充分认识到这条新闻的重要性。它是美国在制裁俄罗斯问题上,由私下里协商劝说和公开的“旁敲侧击”,到公开直接点名要求的转折点。此前我反复提起过:除了中美竞争性所导致的根本分歧,中国置身于美帝发动、领导的对俄制裁这一全球主要国家集体行动之外的道德理由,一是美国西方延续至今的对华军售制裁,二是MH370失联事件。美帝也正是基于此二者,而一直默认了中国的“封口令”,没有公开要求中国参与制裁俄罗斯。而现在,美国似乎在没有做出明确对华让步的情形下(至少,要对上述对华军售制裁和MH370有所交代),就“擅自”单方面破除了中国的“封口令”,这当然是无视中国利益,甚至可视为触犯了中国的利益与尊严。必然遭致中国的严厉反击。
2,中国的反制措施。
1)中美军机危险接近。
在8月22日俄塔社有关“美试图说服中国加入制裁俄罗斯”的新闻面世后,8月23日及随后几天,中美两国曝出一下热点新闻——
——“美媒:中国战机拦截是挑衅美军很不安”。。。
——“中国军方强硬警告美军:抵近侦察小心发生意外”。。。
——“国防部敦促美方减少直至停止对华抵近侦察”。。。
。。。
在中国东南海域空域,中美两国的军机,“突然”之间,又“异常危险”地“接近”起来!——悬挂导弹的中国战机,在美军侦察机上方,“翻滚”前进,双方最近距离,只有区区“15米”!
看起来,这是单独、偶发事件,且只是中美两国之间的“纠纷”。其实不然。中美双方军机、船舰的类似接近,在中国东南海域空域,应是经常发生。但是,何时将其曝光、为何将其曝光,却是大有讲究。——这次的军机“接近”事件,发生日被双方确定为8月19日,但却在22日,“美国国务院协调员丹尼尔?弗里德大使在接受立陶宛媒体采访时宣布”“美试图说服中国加入制裁俄罗斯”之后,才突然曝光,并迅速得到大肆炒作。
也就是说,这一事件,不是单独、偶发、局限于中美双方,而是“弗里德大使”公开点名中国参与制裁俄罗斯之后,中国的必然回应。它是中美围绕制裁俄罗斯的博弈。
在美国看来,既然制裁俄罗斯最终的最大获益者是中国,那么,中国就没有理由“搭便车”,只由美欧等制裁,而自己不出力。何况,美国在很长时间内,“尊重”了中国的对俄制裁“封口令”,而中国却毫无反应。现在,公开点名要求你中国制裁俄罗斯,不仅合情合理,也正是行使我山姆世界霸主的权利。有何不可?
中国却不这样认为。——山姆,你要我现在制裁俄罗斯,这无异于让我自裁自残。我岂能轻易从你?你丫毫无诚意,只是“空喊”,又岂能如愿?你先在亚太放权让利,我们再别作计较。。。
中国不满美国在未做任何实质性让利前,擅自单方面打破“禁言”的默契与平衡,强硬要求美帝在亚太放权让利。这就是本次军机危险接近的意义所在。
中国强硬要求美国在亚太放权让利的意图,在杨宇军的话里展现无遗——他说:军机接近,是在距离中国海南岛220海里处,而不是距离夏威夷220海里,更不是距离弗罗里达220海里!是非曲直,于此可见!而“小心发生意外”的言语,更是要求美帝让出亚太的赤裸裸的威慑警告。
对中国的“要价”,美国是如何反应的呢?——“美军方回应中美军机事件:无意减少对华侦察飞行”。呵呵,它还嘴硬呢。
2)有关马航MH370的新闻,又突然增多——
——“新西兰空难调查专家:MH370机长故意让乘客缺氧死亡”: 英国《每日邮报》19日报道称,MH370事件发生后,基维国际航空公司创始人、新西兰资深空难调查专家伊万·威尔逊率先展开了独立调查,经过近4个月的取证分析后,作为成果,他与新西兰记者杰夫·泰勒合作推出了新书《晚安MH370》。在新书中,威尔逊称,机上239人在飞机坠海的至少4个小时前就失去了意识,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机长扎哈里有意降低舱内气压,让机上乘客缺氧。。。大家看,类似的“新闻”和调查“结论”,都是山姆的亲兄弟炮制。
——8月21日,“马来西亚内阁讨论MH370客机下阶段搜寻工作”;
——8月25日,“马来西亚官方:搜寻MH370仍是首要关注事项”:中新社吉隆坡8月25日电 (记者 赵胜玉)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25日称,“搜寻马航MH370客机仍是马来西亚政府首要关注事项”。。。
——8月28日,“澳马中三方就搜寻MH370客机举行部长会议”。。。在该条新闻中,耐人寻味地出现了如此语句——“目前的搜寻工作面临很大困难和挑战,但三方都表示,对搜寻保持谨慎乐观,以最终找到马航MH370飞机”!“谨慎乐观”、“最终找到”等字眼,透露出一丝曙光。
同日,“马来西亚与澳大利亚签署备忘录 加强合作搜寻MH370”——廖中莱当天重申,搜寻MH370客机仍然是马来西亚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搜寻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我们将继续努力以找到飞机”。。。
——8月30日,“马政府:绝不放弃搜寻MH370”: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30日在此间重申,“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马来西亚不会放弃MH370搜寻工作,直到找到客机为止。。。
。。。
在美帝打破“默契”,公开施压中国参与制裁俄罗斯之后,中国也打破中美此前在MH370 上的“默契”,而开始加大对失联客机的“搜寻”力度,以抗衡美国日益强化的要求中国制裁俄罗斯的压力。——当然,中国的意图,都是藉由大马之口传递出来。现在,马来西亚的华裔交通部长廖中莱,居然说出了一句经典中国话:“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它所透露的,正是中国绝不轻易让步的意志。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