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55|回复: 0

李清:“零投档”背后的高校办学危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4 22: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24日,四川高招二本投档,天津体育学院、营口理工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等11所学校的招生老师们,遭遇了最令学校尴尬的“零投档”——在符合报考资格的数万考生中,竟无一人报考他们的学校。在7月31日,又有29所三本高校遇到同样情况。不只是四川,在全国各省录取中,今年“零投档”都成为一大热词,山东今年二本批次174所高校出现“零投档”现象。(《成都商报》8月7日)

  由于各学校的情况不一样,考生的喜好也不一样,高校招生出现“冷热不均”,可以说十分正常。但是,在考生基数庞大、完全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一些学校竟然“零投档”,甚至山东二本招生高达174所高校“零投档”,不能不令人震惊。出现这样的不正常现象值得深思。

  一些高校在某个省区内无人报考,实事求是讲,可能有多种原因,并不一定是因为学校太差。比如,有的学校在外省投放招生计划,多数考生觉得离家太远,有的学校没什么知名度,考生和家长没有听说过,有的学校专业比较艰苦、冷僻,还有一些三本学院学费较贵等等。

  但无论是什么原因,有为数众多的高校招生时出现“零投档”,是一件十分严峻的事情。因为一所学校如果“无米下锅”,就逐渐会办不下去。虽然一些学校的“零投档”可以通过调剂招生,但无人主动报考,已经构成现实的生源危机。而在生源危机背后,则是高校的办学危机。

  “零投档”现象的出现,无疑跟高校数量增加及扩招有关,考生有了更多的报考选择。但它更主要反映出的是,随着高校的办学竞争,各所学校逐渐拉开了差距,呈现出“马太效应”,有的学校招生可谓是门庭若市,有的学校却要为招生发愁。计划经济时代,由于能给大学生分配工作,很少有学校会愁招生问题。但今天的形势已经完全不同了,办得不如别人就可能吸引不到考生。

  其实,一些高校招生难的情况,早几年就已经显露苗头,学校也在努力想办法解决。但我们看到的是,许多学校不是把精力放在好好办学上,而是去投机取巧“走捷径”。比如,为自己换一个更好听的校名,“理工”“科技”满天飞,或者谋求升格,专科学校改称学院,学院改称大学。殊不知,大家都改名、升格,还是要在同样平台竞争,光鲜的校名无法持久忽悠考生。

  几年前,就有有识之士提出,中国大学可能会迎来“倒闭潮”。话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很显然,中国虽然需要高等教育大发展,却不需要办学水平低劣、只会误人子弟的高校。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竞争时代的到来,可以想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一些高校被撤并、重组将不可避免。如果不想走向“破产”之路,高校就必须引“零投档”为戒,切实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办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20 09:0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