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71|回复: 1

刘著民:从“泥水泡面”的新闻之争说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7 10: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截止目前,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永善县和曲靖市会泽县100多万人受灾,近600人死亡,这是让人悲伤的事件。

  一般情况下,面对灾害,人民群众要做的是“帮忙不添乱”,可是有一些人不仅是添乱,完全在给大家添堵。自以为是的宣传思维,结果适得其反。

  8月4日,一组有关云南鲁甸地震“重灾区龙头山镇物资缺乏,救援人员用泥水煮面”的照片在网络上发布后,引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官微转发,并受到网友普遍关注,很多网友认为这样的后勤无保障部队令人担忧。

  随后,环球时报记者5日就此向前方救灾部队求证时得知这是一则假新闻。一名前方救灾部队的负责人向《环球时报》记者确认,经查证,没有发现救灾过程中出现相关情况。他呼吁,前方部队正在忘己的全力救灾,请后方不要误信这种别有用心的图片,以免伤害救灾部队的士气。

  再随后,中国之声等媒体发声说,前线救灾战士“泥水泡面”是记者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是属实的。当然,再次随后,《环球时报》分管时政要闻的副主编道歉,认为之前报道有误,“泥水泡面”属实。

  我当时也看了看这一组照片,有救灾官兵拿着方便面围坐一锅泥水等待泡面的画面,还有用勺子将泥水倒进战士方便面的照片,但没有看到战士用这泥水泡面开吃的照片。

  看完后这组照片,我感觉有明显的排拍的痕迹。我在想,图片拍摄者主要想给全国民众传递什么样的信息?要表现“救人要紧,浑水也会直接吃”这种大无畏精神?问题是,你是去救人还是准备好被人救?自己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安全,何以给灾民安全感?这是救灾,要是真正的战争,咋办?

  我理解,《环球时报》的质疑,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致歉有点被迫的意思。对于一个时间,如果做媒体、做新闻,都不允许质疑,不能存在思辨的能力,只能用一个腔调说话,这是宣传,不是新闻。真的如果是这样,全国那还用得着存在那么多媒体,完全浪费资源和纸张,其中全国媒体只保留《人民日报》、央视和央广即可。

  我一直在想,对于救灾报道,是不是只有打出“悲情牌”才是正宗宣传套路,是不是当一个生命刚从废墟中就出,就拿着相机摆拍,那个话筒抵近他们的嘴边,问:获救了,幸不幸福?其实,这种所谓的宣传套路,相信对很多人是一种摧残。

  每次天灾,一般都有人祸的影子。很少有媒体去引导人们去思考诸如:鲁甸为何伤亡惨重这样的问题?据了解,当地属国家级贫困县,农村房屋以砖混合土木结构为主,普遍未经抗震设防,抗震性能差,这是导致人员伤亡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家GDP都是世界第二了,我们对外援助遍布世界各地,连世界老大美国的国债咋都买的那是一个多,问题是为何国内还存在这么多国家级的贫困县?为何老百姓还只能住在砖混合土木结构为主?这种结构不要说地震,大风大雨都可能让其垮塌。上述那些钱,为什么不能投在国内改善民生?一般来说,面子固然重要,但里子很难,见得人吗?

  以人为本,不是在嘴巴上说说。关键是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改善社会民生,其实加大对这些贫困地区各方面的投入,让其及早脱贫,住上相对安全的房屋,那还存在“泥水泡面”的新闻,那还需要用很多逝去什么早就什么“英雄”?

  实话实说,很多媒体去灾区只是去抢新闻而已,从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仅仅是天灾吗?多一点独立思辨的能力,我们的媒体会大不同。

  我希望“泥水泡面”新闻之争是好事,如果大家对一个新闻事件高度一致,毫无疑问,也就是媒体消亡之时。

  但愿我的推测是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8 08: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在给国家捣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9 11:40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