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66|回复: 0

天上的小小鸟:财经日报2014-08-0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7 09: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piyanan 于 2014-8-7 09:08 编辑

1、央行明确下半年仍将定向调控 或含定向降息
      8月5日至6日上午,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指出,下半年宏观调控和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在保持货币政策基本取向稳定的同时,贯彻好定向调控要求,精准发力,加大对经济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特别是“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推动落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各项措施。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和经济结构调整。
      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完成前,我国需要定向降准降息工具来加速这个过程,总量调控是个大的目标。现阶段阶段目标还是经济稳定,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在增长速度有保障的前提下,会谨慎增加货币增量。说白了,表态必须要模棱两可,这样才操作灵活,也不给市场误导。


2、同业非标再变异 央行同业监管将再度加码
      距离127号文下发三个月,市场“创新”冲动仍然难以遏制,违反监管规则动作不断。“猫鼠游戏”升级,同业监管亦将再度加码。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内部文件和接近央行人士处获悉,作为127号文的牵头方,央行近期已部署对落实同业业务规范情况展开专项督查。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此次专项督查是同业业务监管“1+N”政策框架的一部分。127号文第17条已明确提及,央行和各监管部门全面加强对同业业务的监督检查,“对业务结构复杂、风险管理能力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的金融机构加大现场检查和专项检查力度,对违规开展同业业务的金融机构依法进行处罚”。
      对于货币的管控和流向,我国会进一步加大监管,以免定向宽松带来的大好局面被“创新”所毁掉。降低融资水平给中小企业,三农方向提供支持,而非货币错配到高耗能高杠杆领域,降低产业结构调整速度。


3、全国土地出让金7月腰斩 限购城市中仅10地未松绑
      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46个限购城市中,已经有36个城市通过明确发文或官方默认取消“限购”。也就是说,仅有北京、上海、深圳、南京、郑州、哈尔滨、佛山、银川、台州、永康这10个城市仍然坚守执行限购政策。实际上,相比松绑限购地方政府的“救市”方法在升级,比如浙江绍兴的既放松限购、又放松限贷;成都、台州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刺激住房消费等。
      限购等政策必然会全部放开,首套房的房贷利率优惠还会不断的扩大。房价要防止的就是剧烈震荡,暴涨暴跌,这阶段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逐步利用政策放开对冲房价下行的冲动,现在房屋成交处于地量,若能到九、十月份成交量上来,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阶段博弈也就完成。现阶段而言整体可控,操作余地和手牌不少,各地房地产市场持续分化,部分地方存在较高风险。


4、中国发改委再度警示企业债风险 考虑提高发债门槛
      路透上海8月6日 - 中国企业债高速供给,今年以来发行规模已超去年全年,同时再度引发监管部门国家发改委的重视。多位消息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近日召集部分承销商机构召开企业债风险座谈会,警示企业债风险。具体内容包括严格确认土地资产有效性,明确加快和简化审核类和从严审核类的新标准,限制发债企业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应收帐款比例,以及将发债企业申报的时间间隔由6个月调整为1年等。
      外媒前段时间唱空我国,说我国负债GDP比太高。笔者也写过专门文章,对外媒引用对比的错误数据进行了指出。不过我国债务组成中企业债的总量的确相当可观,值得警惕,发改委对企业债务风险去杠杆是势在必行,可喜的是此部分监管部门效率很高,反应速度远超笔者预期。


5、发改委公布汽车反垄断进程:多地多公司被查
      中国反垄断调查风暴继续席卷汽车行业,继德国车企奥迪和美国车企克莱斯勒“沦陷”之后,又有12家日本汽车企业卷入漩涡。6日,国家发改委在“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新闻发布会上透露,12家日企涉嫌汽车零部件垄断。
      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汽车反垄断的进程:目前上海市发改委对克莱斯勒、湖北省物价局对奥迪的调查,已经接近尾声,现已查明,两家企业确实存在垄断行为,近期将会受到相应处罚;上周江苏省物价局反垄断分局已对苏州、无锡等五个城市的奔驰经销商进行了反垄断调查;8月4日,上海市发改委、江苏省物价局所属的反垄断局组织力量,对奔驰公司上海办事处进行了调查。奔驰是不是存在垄断行为,目前正在调查取证。
      这次是一打一大片,德美日车企业都榜上有名,过度的解读笔者懒得说。单说此事件操作,在三五年前,我国豪车市场销量份额都不算大,顺带为了保护我国自主品牌车企,价格高也是一种变相的保护,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市场监管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随着我国消费者豪车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特别是我国自主车企的不断强大,前者给了反垄断的理由,后者给了反垄断的操作空间。两因结合,时势变化,时机就相对成熟了。






本文内容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大神们来进行指正交流。如有兴趣订阅,请加“天上的小小鸟”公众微信号,QQ群220756280。本公司网站http://www.whfttl.cn/,多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11:08 , Processed in 0.09382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