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82|回复: 0

杨连宁:我国的债务危机比欧美深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6 07: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有个段子说到动物界的互不服气。一向臭美的马瞧不起角马:“你能算是个马吗?头上还长着角!”角马急了:“我头上长的还是角,驯鹿头上长的还是树呢!”驯鹿听到急了:“那骆驼背上还长着两个乳房呢!”骆驼听到更急了:“那大象脸上还长着屌呢!”只有大象沉得住气,找到这一系列误会的始作俑者,不慌不忙地撒了一大泡尿,招呼马:“你过来,照照自己”——这个“马不知道自己脸长”的故事,是说我们不能“鸡毛掸子倒着拿——硬杆打别人,绒毛抚自己”——我年轻时管这叫“马列主义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总说别人眼里有根刺,没准自己眼里还有根大梁呢!比如我们说起欧美债务危机来,浑身上下都是嘴,我国的债务危机比人家还严重呢,怎么仅有的一张嘴都不怎么张呢?

  其实,人民币20年超过了美元200年的发行量,也就意味着我国的负债规模超过了美国。谁都知道,国内这20年高增长是建立在负债、透支与寅吃卯粮上的——“谁借的钱越多,谁的任期内政绩越大”的潜规则大行其道。表面上看,中央政府的赤字与家庭个人的负债并不多,与欧美日相比,更是这样。中央政府2011年的9千亿赤字仅占GDP的2%,账面负债6.75万亿,占GDP的15%还不到,比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GDP接近100%低多啦。即便加上中央政府的隐性负债约11万亿,也不算高,然而摆在台面上负债只是水面上的冰山。不说地方政府与国企的债台高筑,仅说央行在“外汇占款”借口下的印钱购汇,2002年开始的人民币QE多印了43万亿钞票,全是隐性负债,全都属于没有债主,无须归还的隐性负债。债多不愁,全被扫进地毯底下假装看不见,连个准确数据你都拿不到。

  2011年末国内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4.79万亿元,超过了GDP的47万亿,银行业总资产飙升至120万亿。也就是说,我国贷款已超过产值,资产负债超过GDP的两倍啦。有人匡算过,如果算上国内超过120亿的银行业总资产(其中超90%为负债),在加上28·33万亿的央行总资产(100%负债),全国总负债率早已超过了GDP的200%,远超过欧美了。可见,显性负债不高不代表隐性负债也不高。金融的逻辑是这样的:央行有一个远超过美联储的印钞、发钞规模,我国就必然会有一个远超过美国的负债总规模,这两者是一回事儿。不过与美国有所不同的,是国内的隐性债务作为水下的冰山,是铁定能够被融化的。所谓融化,就是转嫁!

  陈志武算过一笔账,债台高筑的美国政府如果征税强度跟中国一样的话,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马上就会降低至2%的水平,跟我国一样了。2011年美国财政税收2·2万亿,占其GDP的14%。联邦政府赤字1·6万亿,占其GDP的12%,而我国中央政府的赤字仅占GDP的2%,看上去比美国低得多。但不包括土地出让金、国企利润、国企股权出让等收益,也不包括预算外收入,国内仅预算内财税收入2011年已接近11万亿,接近GDP的24%,征税比美国高出了10%。这也就是说,假如美国政府税收像中国那样从14%提高到24%的话,美国政府的赤字也会从12%下降10个百分点,跟国内目前的2%一个低水平了。由此可见,债务高低是可以拿征税多少作比的——征税多的债务低,征税低的债务高——债务是可以转嫁给纳税人的。

  你只知道美国政府有巨额负债,不一定知道这是些什么债。什么债呢?是欠美国民众的福利债:联邦政府公共债务的主体,是医疗、社保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其中最大一笔是低收入阶层的医疗保障支出。不惜高筑债台来保障福利开支,正表明政府在小心伺候着老百姓呢。你知道欧债危机压垮4国总理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养老金,养老金是其债务危机的最后一个火药桶。你也知道国内养老金恰恰是寅吃卯粮地空转的——子女为自己养老的缴费,早已被没钱养老的父母用光啦。我国政府的高额税费花到哪儿啦?你不妨看一组数据:2010年香港GDP是17481亿港元,征税2090亿港元。深圳GDP是9511亿元,征税3061亿元,广州GDP是10604亿元,征税3379亿元。香港税收占GDP的12%,深圳、广州均为32%。香港教育预算540亿,医疗预算399亿,共占税收的45%;而广、深两市的教育、医疗预算累计才213亿元,仅占税收的3%。由一斑而观全豹,我国政府负债高而民生福利支出却低得可怜。譬如国内目前持有社保卡的人数仅1.4亿人,刚超过总人口的1/10。

  两相对照之下你不难发现,欧美的债务危机,危机在对公共财政的监督制约过多,能够转嫁债务的空间太小。而国内债务酿不成危机,在于监督与制约太少,转嫁债务的空间太大。央行发钞远超美联储,并不是一时疏忽,也不是偶有失误,而是近年来执意在做的事。虽有批评,虽有纠结无奈,但并未收手也未缩手。为什么会一意孤行?曾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周其仁认为,“答案要到央行负债的性质(‘央行负债幻觉’)里去寻找——央行的负债根本就无需归还!既然负债无须归还,‘债多不愁’就是很正常的。不但举债人不愁,连债权人也不愁,谁也不愁。”

  债务危机是无力偿债的危机。美国真的无力偿债吗?格林斯潘一语道破了天机:“美国只需启动印钞机即可偿还一切债务”,可见印钞可以化解危机,不印钞才会有危机。没错,格林斯潘这话的原义,说的正是美国无法印钞偿债。恰恰因为不能印钞偿债,才使债务变为危机啦,对不?回到题内之问:国内为什么没有债务危机?因为可以启动印钞机嘛。

  央行负债明明是国家负债,却不纳入国家的公共债务监督管理。也就是说,本质上是公共债务的央行负债,却可以不受公共债务的约束。“央行欠债的时候,不但不需要得到债权人的同意,甚至也不需要债权人知道”。(周其仁语)也就是说,我国政府用加印纸币的方式大笔借贷,用印钞、发钞的方式大笔透支,又可以用超发货币的方式稀释和消化债务,原因是印钱不算欠债。超发货币一举两得,既可以增收又可以减债,避债,政府何乐而不为?

  雾里看花,我们接近真相了:为什么货币超发会愈演愈烈?为什么印钱冲动刹也刹不住?为什么财政赤字不必很高,国债发行不必过多,政府也能大笔增收?为什么不必大笔增税政府也能大笔增收?为什么不必紧缩开支政府也能消解债务?一连串问号,变成一连串叹号了——超发货币的明修栈道,成了政府绕开债务红灯的暗度陈仓!

  用超发货币绕开债务红灯,是政府不必增税也能增收的唯一途径,也是政府不必紧缩开支也能冲抵债务的不二法门。财政赤字不必很高,国债发行也不必过多,是因为增收早已另辟出蹊径了:超发货币就是一条捷径,就是政府化债务为无形的一道杀手锏。什么杀手锏?就是变显性债务为隐性债务,变必须偿还的债务为不必偿还的债务。如果不是这条捷径的被发掘出来,被开发出来,怎么会有近年来愈演愈烈的货币超发?怎么会有刹也刹不住的印钱冲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2 02:28 , Processed in 0.0937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