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139|回复: 5

蓝田散人:南海,大国之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5 00: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海,大国之殇

  南海,对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遥远的海域,远到我们的步履很难踏上拜访她的旅途;南海,是一个迷幻般的热带海洋,深邃到我们很难看清她的全貌。多数情况下,人们只是记住了她那湛蓝的海水、雪白的流云;只是记住了那海鸥翱翔、渔帆点点;只是记住那色彩斑斓的梦幻海底,只记住了那烟波浩渺的海水中那多彩多姿的珊瑚礁岩石……

  然而近年来,有关南海,即南中国海的争端,几乎每天都见诸报端。尤其是五月份以来,中国和越南更是在南海几十艘、上百艘舰船的对峙,甚至冲撞,其风头甚至压过了与日本的东海钓鱼岛争端。

  南中国海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片自古就属于中国的美丽海洋怎么会四分五裂?越南、菲律宾等国侵占了中国南海的多少岛屿和海域?美国和日本凭什么要插一手?为什么已经不再是积贫积弱了的中国,却在南海问题上还是如此地谨言慎行?这些是今天不少中国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中国在处理南海问题上必须考虑的因素;更是事关中国下一步发展战略的大问题。

  笔者在伤痛思索之余,在网上搜索学习了一些资料,归纳整理了以下八个方面,试图对南海问题进行一个较为系统分析和探讨,以作为对此关心的朋友们研究讨论的引玉之砖。

  一.南海的概况
  二.南海争端的起源及相关法律渊源
  三.中国对南海的管辖
  四.南海的现状(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家对南海的侵占和掠夺)
  五.目前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中越两国的历史关系)
  六.中国在南海与菲越之间的博弈(中、越、菲的军事力量)
  七.在收回南海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美、日的介入)
  八.回收南海中应该采取的策略的探讨

  一.南海的概况

  对普通的中国人来讲,南海,只是是地图上的几段虚线联系起来的中国领海,是电视里中不时提到的热带海洋;但是对中国的经济学家来说,那是现代中国的经济生命线;对南海的渔民来说,那是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渔场;而对中国海军来说,那是他们突破潜在对手的封锁,走向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一个重要的海上通道。

  1.南海是我国南部一片辽阔的热带海洋

  在维基百科中,我们看到的对南海的描述是这样的:

  南海是一個位于东南亚,被中国大陆、台湾本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及中南半岛所环绕的陆缘海,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南海海域面积有35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超过200个无人居住的岛屿和岩礁,这些岛礁被合称为南海诸岛。除了是主要的海上运输航线外,南海据说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在国际水文局的定义中,南海为东北—西南走向,其南部边界在南纬3度,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南苏门達臘和加里曼丹之間,北边至中国大陆,东北至台湾本島,东至菲律宾群岛,且包含中吕宋海峽西半侧,西南至越南与马来半岛,通过巴士海峽、苏禄海和马六甲海峽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
图1.中国南海地图

  南海为世界第三大陆缘海,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面积约356万平方公里,约等于渤海、黄海和东海总面积的3倍,平均水深约为1,212米,最深处为中部的深海平原,达5,567米左右。

  南海为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重要航道,四周大部分为半岛和岛屿。南海地处低纬度地域,属于热带深海。南海海水表层水温较高从25℃到28℃左右,年温差3℃到4℃,鹽度為35‰,潮差平均2米。

  2.南海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百度百科中有这样的描述:

  由于南海属于熱帶海洋,自然资源非常地丰富。适于珊瑚繁殖,海底高台处形成珊瑚岛,南海诸島的东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均为珊瑚岛屿。南海是一个丰饶的渔场,海中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鲐鱼、墨鱼、海龟、红鱼等。其中的大黄鱼是一种重要的海产资源。这里的鱼类从不游往外国的海域,似乎恋着自己的家乡,因而有"中国家鱼"的美称。南海的金丝燕用海藻和唾液做巢,这种巢就是珍贵的滋补品燕窝。海底高台上多珊瑚礁,大陆架富石油。盛产鱼、虾和名贵海产。

  中国南海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大多数种类在西南中沙群岛海域都有分布,其中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主要有马鲅鱼、石斑鱼、红鱼、鲣鱼、带鱼、宝刀鱼、海鳗、沙丁鱼、大黄鱼、燕鳐鱼、乌鲳鱼、银鲳鱼、金枪鱼、鲨鱼等。特别是马鲅鱼、石斑鱼、金枪鱼、乌鲳鱼和银鲳鱼等,产量很高,是远海捕捞的主要品种。西南中沙群岛的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品质十分优良,而且盛产中国其他海区罕见的大洋性鱼类。如:金枪鱼、鲨鱼等。

  在西南中沙群岛大部分岛屿上,林木茂盛,花草遍地,四时如夏,岛屿周围广阔的海面上有丰富的海洋食料,吸引着大批的岛类在这里繁衍生长。分布在各个岛屿上的鸟类共计有六十多种。比较常见的有白鲣鸟、军舰鸟、海鸥、蓝翡翠鸟、锈眼鸟等等。

  西南中沙群岛岛礁陆地总面积不过10多平方公里,但是由于气候适宜、雨量充沛,生长着200多种高等植物。其中人工栽培的植物近50种。岛上植物具有耐盐、耐高温、耐旱、喜钙、嗜肥的特征。在形成时间较长和面积较大的几个主要岛屿上,都生长有茂密的树林。

  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的海底资源也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数据显示,南海海域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大约有180个,大概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相当于全球储量的12%,约占中国石油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我们称之为“第二个大庆”。仅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和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200亿吨。这个区域里边一半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布在中国所主张管辖的海域之内。同样,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阶地也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披复,这些沉积物与中国北部湾、海南岛的新生代沉积物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也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

  3.南海航道众多、海峡密集,战略位置非常地重要

  南海巨大的海洋面积,周边众多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形态。而随着近些年远东地区在经济上的飞跃发展,使得这里众多的海峡构成了世界海运海路中最重要的区域。尤其以南海南部的马六甲海峡和巴士海峡为最。
图2.南海的航线

  马六甲海峡(MalaccaStrait)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连接南海与安达曼海,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水道。西北至东南走向,长约九百公里。北口宽,南口窄。峡底较平坦,水深由北向南、由东往西递减,一般为二十五至二十七米。航道最窄处在东岸波德申港附近的一点八米浅滩处,宽约五点四公里。主要深水航道偏于海峡东侧,可航吃水二十米的巨轮。两岸地势低平,多红树林海滩,淤积旺盛,东西海岸线每年可伸展六十至五百米。西岸多大片沼泽与广大的泥质岛屿,大船不易靠岸;东岸有零散的岬角或岩岛,便于船只停泊。通航历史远达两千多年,是环球航线的一个重要环节。每年有五万多艘货轮、油轮及其他船只通过该海峡。

  马六甲海峡无论在经济或军事上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国际水道。重要性可与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相比。

  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三个大国:中国、印度与印尼。另外也是西亚石油到东亚的重要通道。

  每年约有5万艘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据估算这数字在20年后将增加一倍。占了世界的海上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份额。世界四分之一的运油船经过马六甲海峡。例如:在2003年,一天估算有一千一百万桶石油(约1,700,000立方米)经过马六甲海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85%的石油依靠水路运送。多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巴士海峡在台湾岛和菲律宾之间,连接南海和太平洋,最窄处95.4公里,最深处5126米。在中国台湾岛和菲律宾吕宋岛之间,有一片宽约370公里的海域,菲律宾的巴坦群岛和巴布延群岛将这片海域分隔成三部分,自北向南分别称为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和巴布延海峡,其中以巴士海峡最宽、最深、最重要,所以人们往往把三个海域统称为巴士海峡。巴士海峡是南海和太平洋的天然分界线。台湾岛与巴坦群岛之间的巴士海峡平均宽185公里,最窄处只有95.4公里台。海峡水深大都在2000米以上,最深处5126米,便于航行。每年7~11月,有强台风经过,影响通航。台湾海峡是南海和太平洋的天然分界线。从新加坡、雅加达、马尼拉等东南亚港口通往远东,从香港到夏威夷、美洲的船只,大都经过巴士海峡,特别是日本人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进口的石油和其他原料大都经过巴士海峡运到日本。巴士海峡的重要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战略上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如果再考虑上南下南印度洋的印尼龙目、巽他海峡,则可以看出,南海南部实际上构成了一个沟通太平洋、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一个北半球的远东交通枢纽。它不仅扼守着东西方的贸易、能源通道,也是相关国家的经济和军事的交通要冲。其战略军事上的重要性,比之苏伊士运河亦不承让。
  1.南海的珊瑚礁
  2.蓝色海疆
  3.东沙环礁
  4.东沙礁群
  5.珊瑚礁海底景色
  6.南海潜水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谨对原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5 00: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南海争端的起源及相关法律渊源

  南海丰富的自然资源、众多的矿藏、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了海域周边国家,甚至是非区域内的国家觊觎的对象。而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也使得南海问题日益地错综复杂了起来。

  1.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海

  南海,也叫南中国海,国际上公认的英文的名称South China Sea,其实这已经从历史和公知方面就说明了问题。

  1)从南海名称的演变看南海的归属

  南海,中国古称“涨海”。谢承《后汉书》说“交趾七郡贡献皆从涨海出入”。东汉杨孚《异物志》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人乘大舶,皆以铁锢之,至此关,以磁石不得过。”三国吴万震《南州异物志》称:“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引三国吴康泰《扶南传》:“涨海中到珊瑚洲”。

  “涨海”之称一直延续到南北朝,而《梁书》卷54《海南诸国列传》:“干陁国在南海洲上”(干陁国故地在今苏门答腊岛),已开始使用“南海”名称,至唐宋时期“南海”之称渐多,初唐被流放越南的诗人沈佺期有“身投南海西”的诗句(《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以上引述说明,远在1500年前中国人民已经认识南海和南海诸岛,把南海称为“涨海”、“南海”;南海诸岛泛称“涨海崎头”、“珊瑚洲”;而以“磁石”指称暗礁暗滩,其含意是南海暗礁暗滩多,来往船只搁浅难脱,象被磁石吸住一样。

  《琼州府志》在解释“涨海”的含义时说:“南溟者天池也,地极燠,故曰炎海;水恒溢,故曰涨海。”清初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也有类似解释:“炎海善溢,故曰‘涨海’。”南海在古代除了称为“涨海”、“南海”、“炎海”之外,还有“朱崖海”、“涨海崎头”、“珊瑚洲”“木饮州”(前引唐李善对《吴都赋》“饮木”一词的注:“朱崖海中有渚,东西五百里,南北千里,无水泉,有木斩之,以盆瓮承其汁而饮之”,按“饮木”当指饮椰子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饮州,珠崖一州,其地无泉,民不作井,皆仰树汁为用”)等。其中康泰《扶南传》关于“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也”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对南海诸岛珊瑚岛礁成因作出的科学说明。

  2)从地图的演变看南海的归属

  1973年12月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古地图,被历史学家谭其骧命名为《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又称《长沙国南部地形图》,简称《地形图》。
  这张地图画在长宽各96厘米的正方形绢上,根据与该图同时出土的一件木牍上“十二年二月乙已朔戊辰”的字样,可以知道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所以成图时间当在2100年之前。《地形图》的方位是上南下北,从全图看,主要区域绘制精确细致,其他部分则精度下降。从主区向上往南直到南海,这是西汉诸侯南越(南粤)王的辖区。这部分图的比例尺变小,绘图精度显著下降,图上画有河流,海岸线象征性地画为半月形曲线。这明显地昭示,2100多年前中国的地图上就已经出现了南海。到了唐代,中国古代航海家在“南海”这一地理概念外,又增加一个新的地理概念:“西南海”,它泛指今日印、巴大陆南部海域,还包括了今日阿拉伯海。很显然,这里的“南海”、“西南海”均是以中国本土为基准,以中国本土为观察中心点而起的。它们都是中国古代航海家——舟师命名的。

  元代史料中将“千里长沙”(即今天的南沙群岛)划入海南岛的管辖范围。明代郑和下西洋曾途经西沙和南沙,并留下了南海海域航海图。

  3)九段线的出现和意义

  到了现代,中国在南海主权的最主要依据是传统疆域线,即“九段线”。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时为国民政府)依据博斯坦公告从侵略者日本手中收回了南海诸岛。1946年,中国政府有感于南海海域地图混乱,展开了南海划界工作。当时负责划界的一艘军舰名为“永兴”——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永兴岛就因此得名。
  1947年,当时的内政部完成了南海划界,确定“九段线”。这条线最南到北纬4°的曾母暗沙,奠定了当代中国南海疆界的基本走向。黄岩岛也在“九段线”中国领海范围内。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另一个佐证是,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时,以东经118°划界,以东为菲律宾领海;但是黄岩岛的位置约为117°48’,在法理上也在菲律宾国土以外。在1947年划界之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周边国家一直没有提出异议。从而在国际法意义上产生了历史性主权。

  南海争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发现。此后菲律宾、越南等国非法控制一些地方,这明显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本原则。

  南海争端的起源与当时的历史因素也有关。其时,联合国正在制定海洋法,而海洋法长期对划界原则定义模糊不清。模糊的划界原则给了一些国家可乘之机。

  2.越南对中国南海的侵吞和资源的掠夺

  越南对我国南沙群岛的侵略始于前南越西贡政权.西贡伪政权在1956至1971年期间多次派船入侵南沙群岛,并发表对南沙拥有主权的声明;1973年7月至1974年2月先后侵占南沙群岛的鸿庥岛,南子岛,敦谦沙洲(沙岛),景宏岛,南威岛和安波沙洲,并派军驻守;1975年2月14日发表了白皮书,声称对西沙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越南与中国双方在南沙群岛的归属问题上本来并不存在争议,在1974年以前,越南方面(当时的北越政府)无论在政府的声明,照会中,还是在报刊,地图和教科书中,都正式承认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可是自1974年后,越南自食其言,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1975年4月越南在解放西贡的同时,占领了原西贡政权占据的南沙6个岛屿;5月越南报纸刊登越南全国地图,把我国南沙群岛划人其版图,并改名为”“长沙群岛”。1982年12月,成立“长沙县”,划归同奈省管辖;后又划归庆和省.越南还于1979年9月和1982年1月先后发表白皮书,声称对我国西沙和南沙两群岛拥有全部主权.其论据主要有两个:一是1933年以后法国殖民当局和南越西贡政权侵占中国南沙群岛的“国家继承”,二是一些越南的所谓古籍资料。

  从1975年4月至1991年11月,越南先后共侵占南沙岛礁27个。它声称拥有南沙全部海域。迄今,越南巳完成对南沙岛礁的军事控制部署;加强所占岛礁的基础建设,增强岛礁防御作战能力同时加紧对油气资源的掠夺。

  越南最早在1978年就和日本达成协议,就开发南海海底石油进行合作。自此之后,越南与50多个外国石油公司,签订石油勘探和开发合同大约有30多个,越南还在西沙和南沙海域非法石油招标120多个。

  1986年冠名为“白虎”的油田在南海正式投产,由此开始越南的原油产量逐年速度增长,到目前为止,仅仅“白虎”油田,已经累计生产原油2000多万吨,创汇250亿美元。2009年前后,越南冠名为“大熊”、“龙”和“青龙”三个油田也相继投产,这几个油田都是在中国南海断续线之内。

  越南曾经是贫油国,但是在霸占了南沙群岛及其附近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后,石油已经成为越南出口最多的产品之一,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了30%。

  3.菲律宾在中国南海的动作

  与越南相比,菲律宾觊觎中国南海的时间则要早得多。

  早在日本投降以后,1946年到1947年间,菲律賓就有所谓的民間人士多次前往南沙群岛海域进行勘察。而在1946年4月29日,菲律宾当局就派海事学院4号船到太平岛进行活动。进而到1950年,民間人士开始开发太平島及其他諸島,并开采磷礦。

  1956年3月1日,菲律賓民間創辦的海事学校帶領40人组成探险队,从马尼拉出发前往南沙群岛海域探险,並登上了北子礁、南子礁、中业岛、南钥岛、西月岛、太平岛、敦谦沙洲、鸿庥岛、南威岛等9个主要岛屿,在这些岛上竖起“占领”牌,並向菲律宾外交部要求宣布对这些岛屿拥有主权。為这些岛屿重新命名,将太平岛命名为麦克阿瑟岛(麦克阿瑟为美前远东军总司令兼盟军统帅)、南威岛命名为拉蒙岛(拉蒙·麦格塞塞为菲律宾前总统)、西月岛命名为卡罗斯岛(卡罗斯·加西亚为菲律宾前副总统兼外交部长),其他50个岛礁也獲得了新的名字。[21]

  1956年3月17日,海事学校創辦人托馬斯·克洛馬將島屿命名為“卡拉延群岛”(FreedomLand,自由地)。这也是西方国家现在经常采用的名称。1956年5月11日,克洛馬在各岛升国旗,正式宣布領有權,并自任自由地总统,

  1956年12月14日,克洛马向菲律宾总统麦格塞塞递交请愿书,请求卡拉延自由领地成为菲律宾的保护国。29日,菲律宾政府宣布接受克洛马的请求。1957年2月15日,菲律宾政府公布克洛馬的书简。

  1974年8月,71岁高龄的克罗马宣布辞去国家元首的头衔,将其传给约翰·B·德·马里维勒斯亲王,其政府班子成员随后宣布将国名改为科洛尼亚王国(英语:KingdomofColonia)。当年11月,克罗马被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下令逮捕,并交付军事法庭审判,原因是他曾经自称为菲律宾共和国的“海军上将”,被指控招摇撞骗。克罗马被迫签下一份证书,以一菲律賓比索的价格将其王国出售给菲律宾,以换取自己的自由。

  2011年,菲律賓政府通過將官方文件中所称的「南中国海」改稱為“西菲律宾海”,第二年九月,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於12日頒布第29號行政命令,正式將南海命名為「西菲律賓海」。此行政命令已於2012年9月5日簽訂完成。

  4.南海争端中的另外三国

  1)马来西亚

  自其大陆架划出领海线,并控制其所谓之领海内的弹丸礁上建机场、发展观光、挖油井,行动积极而获利。占据或主张:弹丸礁、皇路礁、南通礁、榆亚暗沙。

  2)文莱

  虽没有声称岛屿主权,但声明拥有大陆架附近之经济海域,1984年声明中包括了南通礁(LouisaReef)附属(海域与中。马重叠)。

  3)印尼

  没有岛屿之争执,但其大陆架经济海域伸入南海U形线内,包括其天然气油田。

  5.南海争端相关的国际法

  南海争端涉及的相关国际法,主要是国际习惯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

  目前,调整各国之间有关海洋的事项和关系最重要的国际条约主要是被称为“海洋宪章”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南海问题所涉及的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均为《公约》缔约国,这也意味着《公约》对于南海各国具有普遍适用性。似乎它可以为处理和解决部分南海问题提供法律依据。然而让人遗憾的是,该《公约》在岛屿主权问题上———作为海洋法的《公约》本身并不解决领陆(包括岛礁)的归属问题,其序言明文规定:“确认本公约未予确定的事项,应继续以一般国际法的规则和原则为准据”。

  因此,《公约》的相关规定既不涉及也不适用于岛屿主权问题,解决岛礁主权问题还需要适用其他国际法渊源。在海域划界问题上———《公约》第74条和第83条规定,海岸相向或相邻的国家间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界限,应在《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所指国际法的基础上以协议划定,以便得到公平解决。也就是说,《公约》规定了划界采用公平原则,但没有确定划分海域的具体方法,无法给相关国家的划界实践提供明确的指导。根据“以陆定海”的原则,岛屿的主权归属是确定海域管辖的前提和基础,在法律适用上,岛屿的主权归属应适用与国际法有关领土取得的一般规则。因此,《公约》解决南海领土争端问题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这也正是中国之所以坚持南海争端应该由当事国双方协商解决的原因所在。

  国际习惯法对于南海问题的适用主要在于领土的取得方式,即从传统国际法上的领土取得方式,结合时际法原则和禁止反言原则,以确认在争端发生之前的领土归属。传统国际法的领土取得方式中最为常见的方式是先占。先占指的是一个国家有意识地取得当时不在任何其他国家主权之下的土地的主权的一种占取行为。先占的完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要求。著名国际法学家奥本海认为:“在15、16世纪以前,单纯的发现而无需任何其他的行为,就可以取得对无主地的完全主权;但是对18、19世纪,特别是以后而言,领土取得却必须同时符合‘最先占领’和‘有效占领’这两项原则。”

  此外,对于领土主权的行使,应当依据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来确定管辖方式。“为此目的(领土主权)的管辖程度,因具体情况而不同,例如对一块相对落后的领土,就不需要相当文明与发达的领土那样精心管辖和治理。”在国际法实践中,对不适宜定居的土地的主权行使通常要求较宽,这一要求和判断标准同样也适用于南海岛礁。如前文所述,根据国际法,领土主权是海洋管辖权的基础,海洋管辖权是领土主权派生的权益。一国只有先有陆地领土,才能享有对海域及底土的权利。因此,国际习惯在解决南海领土争端问题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领土主权取得最相关的两个一般法律原则分别是:时际法原则和禁止反言原则。1975年国际法学会对时际法原则做出了权威定义,即“……除另有表示外,任何国际法规则的现时适用范围,应根据特定事实、行为或情势必须按照与之同时的法律原则来判断这项一般法律原则予以确定。”也就是说,判断一个法律事实必须按照与之相对应的同时的法律,而不是按照事实产生争端或解决争端时的法律来判断。在讨论南海岛礁主权问题时,首先应该界定援引哪个时期的领土取得规则,这就涉及时际法的问题。

  禁止反言原则是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中被普遍接受的一条原则。禁止反言在领土问题上的效力为,曾经承认另一国对特定领土的权利的国家,不得否认另一国的权利。具体到南海问题上,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得到过南海周边国家明示承认或默认。国际法对于明示或默示方式均给予承认的效力,一旦构成承认,就在国际法上产生禁止反言的义务。而一般法律原则中关于领土取得的时际法原则和禁止反言原则,一个是用来解决法律规则在时间上冲突问题,一个是禁止国家立场的前后不一、自相矛盾。

  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五国主要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开始对南海岛礁和海域提出权益主张,当时的国际背景正是以《公约》为代表的现代国际海洋法正在形成过程中。为此,这些国家便以《公约》为依据,借助《公约》中有关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方面的内容,制定发布相关国内法,对南海提出权益主张,甚至出兵占领相关岛礁和海域。针对上述权益主张,中国政府则主要倚重以国际习惯为代表的传统国际法,主张对南海岛礁及其附近海域享有无可辩驳的主权。这其中包括两个层面的权利,一方面是对于南海岛礁的主权,中国是依据国际习惯法中“先占”的领土取得规则,结合最早发现并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和最早管辖南海诸岛的历史依据,主张对南海岛礁的主权。另一方面是对于这些岛礁附近海域所享有的历史性权利。中国在南海主张的“南海断续线”,其产生远远早于以《公约》为代表的现代海洋法律制度。因此,中国政府所主张的对南海岛礁及附近海域最早发现、占领以及持续、和平地行使了权利,对这一权利从本质上说主要是以国际习惯为渊源的历史性权利。

  从本章阐述的上述历史史实及涉及的相关国际法律,我们不难看出:

  1)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海域,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这个事实在二战日本投降前没有任何人任何国家提出异议;

  2)多数国家是在20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发现南海有大量石油天然气储藏后提出了的领海主张;

  3)《海洋宪章》对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等的模糊概念,为越菲等诸国提供了新的口实。

  虽然中国政府反复强调其对南海拥有主权的法理依据,但是菲越等国全然不听。面对如此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面对如此丰厚的利益,他们不惜罔顾历史和曾经的承诺,如海盗般地疯狂抢掠南海资源。更有美日等国的煽风点火,使得南海问题的解决更是雪上加霜。

  1.越南在南海的“白虎”油田
  2.越南占领的中国南沙群岛双子群礁
  3.菲律宾占领的南沙中业岛
  4.中国控制的南沙永暑礁
  5.越南在南海的“白虎”油田
  6.南沙群岛的形势图(只有红星表示是中国控制的)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上,谨在此向原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5 00: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历史上中国政府对南海的管辖

  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局面,任何人都会问个为什么?既然是中国的领海,那中国的政府怎么能让这些国家闹得如此的乌烟瘴气?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对中国政府对南海的管辖历史做一个简单的回顾,这对我们找出问题的结症及找到解决的办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任何政府,都会对自己的领土和领海实施行政管辖。中国历代的政府,对南海也是同样如此。

  1.中国政府对南海及沿海地区的行政管理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后,在划分全国政区时,就在岭南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在岭南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它们大部分临近南海边缘,自然要对附近海域实行政治管理和防守。东汉建武十九年(43年),交趾女子征侧、征贰率众起义失败后,汉王朝在位于今越南中部的地区建立铜柱,作为汉朝最南疆界[1]。朝廷委派马援,“往来南海、抚珠崖,调立城廓、置井邑”[2]。

  公元581年,隋文帝继承大统,结束了国家南北分裂的状态。并对行政建置作了较大调整。他在今广东境内设置12郡72县。属于南海北部沿海地区的即有广州南海郡、循州龙川郡、潮州义安郡、端州信安郡,泷州永熙郡、合州高凉郡、合州合浦郡,属今广西和海南的有宁越郡、儋耳郡、临振郡、珠崖郡共11郡,约25县。特别在海南岛设置3郡10县,是一个很重要事件。隋朝改变了自西汉以来,在岛上初置郡县以后不及百年即行放弃的情况,在岛上恢复和扩大建置,奠定了海南行政的基石,对岛上和附近海区政治、经济、文化及海洋事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唐代广东在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于沿海地区设广州、循州、等11州48县;在海南设琼州、崖州、儋州、万安州、振州,凡5州22县;在广西北部湾地区设廉州、山州、陆州、钦州,凡4州12县。属边要地区设有广州都督府和崖州(在今海南崖县)都督府。都督府突破州县权限,加强了对珠三角和海南全岛的整体治理,也包括它们涉及的海域。

  2.中国政府对南海的全面管辖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全国划分为10道,岭南地区设岭南道。岭南道范围“东南际海,西极群蛮,北据五岭”[3],相当于当今两广、海南和越南东北部。同年在崖州设都督府,督率崖州、儋州、振州军事。《旧唐书.地理志》载:“振州(今三亚一带)……南至大海,……东南至大海二十七里,西南至大海千里”。此为唐代关于南海,由东南至西南大海的惟一记录。以振州为起点,由海上向西南千里为崖州都督府管辖海域。其边界已达今越南顺化东海岸附近海域。而今越南顺化一带属林邑郡,是岭南道属下一个政区,即振州南面的大海为唐朝政府管辖的海域,而振州以东海域为在海南所设置万安州管辖的海域。

  韩愈写过一篇《送郑尚书序》,说:“隶府之州,离府远者,至三千里,悬隔山海,使必数月而后能至。……其南州皆岸大海,多洲岛。帆风一日,棹数千里。……若岭南帅得其人,则一边尽治”。[4]岭南节度使所辖范围甚广,海中有很多洲岛,其中也包括了南海诸岛。

  3.中国对南海诸岛及海疆的军事卫戍

  到了宋朝,宋政府为了适应南海开发新形势需要,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置琼管安抚司,统辖海南岛、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赵汝适《诸蕃志》说:“(唐)贞元五年(789年)以琼为督府,今因之。……至吉阳(今三亚)乃海之极,亡复陆涂。外有洲曰乌里,曰苏吉浪,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渺茫无际,天水一色。……四郡凡十一县,悉隶广南西路”[5]。宋政府还采取各种保卫措施,设立水军,加强海上巡逻,行使对南海和南海诸岛的主权。如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命王师出戌,置巡海水军”,巡海范围南“至九乳螺洲,……占不劳山,……陵山东,其西南至大食、佛师子、天竺诸国”[6]。九乳螺洲即西沙群岛一带,而占不劳山和陵山即为中越海域分界线。

  到了元代,中国航海事业更加发达。元统治者好大喜功,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派大将史弼领兵5000人远征爪哇,“过七洲洋、万里石塘,历交趾、占城界”[7]。据悉,这支舰队先经西沙,后经南沙发动进攻。这次军事行动虽因路途遥远而未能达到目的,但却是历代中国政府中的第一次派遣海军征服南海。元政府同时在海口港外设置白沙水军,负责海上巡逻,进一步加强对南海水域的管辖。这样一来,宋元就在政治和军事上实现了对南海海洋的有效管辖,有力地保障了南海各项事业的发展,更是将中国中央政府对南海的管控推进到了实质化的层次。

  4.重兵防卫、定期巡守南海

  到了明朝的时候,从朱元璋开始就十分重视经略海南,在给守岛将士敕令中称之为“南溟奇甸”,“必遗仁勇者戍守”。明洪武二年(1369年)海南岛结束了历史上与广东大陆行政上分离状态,第一次划归广东。自此它作为广东一个地方行政区,面目大有改观。

  海南岛有许多优良港湾,成为了南海航线上的停泊所和补给站。明代虽也严加海禁,但变化了的海洋局势,尤其倭寇、海盗活动、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使明廷不得不加强海防。万历《大明会典》曰:“国初兵事,...,沿海者称海防道,兼分巡者,称分巡道,兼管粮者称兵粮道。”[8]按照这一建制,全国设浙江海道、福建海道和广东海道。明代嘉靖年间又在广东海防分东、中、西三路,沿海设置卫、所、水寨。其中海南卫下设清澜、万州、南山、儋州、昌化、崖州守御千户所。[9]这些卫所绝大部分沿海岸线分布,镇守附近海域,特别是险要之处,必派兵防守,海面则有巡哨制度,规定出讯日期、地点,以达到安边目的,故时人评曰:“守队之制,亦云密矣”。[10]

  在明万历二年(1574年)规定在“沿海地方不拘十里十二三里,择其高阜去处,或就山顶可以瞭望四远者,即建墩台一所,……每墩拨军六名,一年一换。”凡遇警报,“日则举烟,夜则举火,仍放铳三个,鸣锣,令一军机小旗,打小锣,将贼船数目,约贼若干,登犯地方情由,毋分雨夜,走报邻墩,一体传报。”[11]

  这样,明代由卫所、水寨、烽堠组成海防体系,相互配合,发挥拱卫海疆功能。它对防犯海盗,打击海上走私,保障南海交通畅通,起了重要作用。

  清代,“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划归琼州府管辖。“崖州协水师营分管洋面,东自万州东澳港起,西至昌化县四更沙止,共巡洋面一千里。南面直接暹罗、占城夷洋,西接儋州营洋界,东接海口营洋界”;“儋州营分巡洋面,南自昌化县四更沙起,北至临高进马角止,共巡海道五百余里,西接廉州洋界,外通越南夷洋,顺风三日可至,南接崖州协洋界,北接海口营界”[13]。这样,整个南海诸岛海域都在海口、崖州和儋州营巡逻、防守范围以内。康熙年间(1622-1722年),广东水师副将吴升率领水师巡海,自琼崖,历铜鼓,经七洲洋、四更沙,周遭三千里,躬自巡视,地方宁谧[14]。道光十二年(1832年)清政府制定巡海会哨制度,规定每年四月和十月的十日为巡海会哨日期,南海巡逻更加制度化和完善有效。这样,南海在行政建制和军事防守上都有了制度化的保障,提供了作为中国领土主权无可争议的证据。

  5.勘定海界、命名岛屿、绘制南海地图

  清王朝达到我国历史版图最大时期,也扩展到南海最南边缘。作为国家领土主权标志的地图反映了这一疆域变迁,也是海洋管理制度的一种表现。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清政府实测绘制的《大清中外天下全图》中,继续绘“万里长沙”、“万里石塘”。特别要提出的是高凉总兵陈伦炯在雍正八年(1730年)所著《海国闻见录》中所附《四海总图》,是现在能见到的关于南海诸岛的较早的地图。这幅图上写的“气”和“沙头”指的是东沙群岛;“长沙”指中沙群岛;“七洲洋”指西沙群岛;“石塘”则为南沙群岛,并把南沙的太平岛叫做“南沙马峙”。该图包括了南海诸岛全部海域,也是明确把南海诸岛划分为四大群岛的开始,以后被各类著作所转载。

  今天南海诸岛各岛礁洲滩等名称,主要是明清时期确定、沿用下来的,并且与我国人民航海、巡防、生产活动、历史人物,以及古代官职和其他地名有关,充分反映南海诸岛与祖国大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宣统元年(1909年)四月一日,清政府派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170余人,分乘“伏波”、“广金”、“琛航”三艘军舰到西沙群岛等地勘察和巡视。因这次巡海而命名的有李准滩、甘泉岛(发现泉水)、珊瑚岛(发现岛上多珊瑚)、人骏滩(张人骏,清末管理、开发南海的地方官,曾任两广总督),以及琛航岛、广金岛等。

  南海中以我国历代著名人物命名的有赵述岛(赵述,明驻三佛齐使节)、嵩焘滩(郭嵩焘,清末出使英法)、鲁班暗沙(鲁班,古代木匠)、屈原礁(爱国诗人屈原,楚国大臣)、大渊滩(汪大渊,元末航海家)、东坡滩(苏东坡,宋代文学家)等。

  以我国古代官职命名的地名有伏波滩(伏波为汉代将军名号)、校尉暗沙(校尉为汉代军职)、都护暗沙(都护为古代官名)、金吾暗沙(金吾,即执金吾,掌管京师治安长官)、华夏暗沙(华夏,古代汉族自称,亦作诸夏)等。而以我国其他地名命名的有漳溪礁(漳溪,韩江支流)、浔江暗沙(浔江为西江在广西桂平至梧州一段)、海口礁(海口,海南省会)、普宁暗沙(普宁,广东县名)等。这类地名绝大部分源于两广,为人类活动产生的制度文化转移方式之一。

  虽然明清以后,中国历代政府加强了对南海的管控。但是随着工业革命后兴起的西方列强,以及明治维新以后崛起的日本,却对已经开始日渐衰弱了的封建帝国的开始了持续的入侵和瓜分。这种入侵和瓜分,不光是在中国大陆的本土进行着,对南海,也是几乎同时出手。

  6.西方列强及日本对中国南海的侵略

  对中国南海的侵略,最早是从西方列强开始的。早在1701年,英船“马恰力士非尔特”号(Macclesfeild)测量中沙群岛[15],故西方称中沙群岛为马恰力士非尔特滩。1800年,英国商船“蓬勃”号(亦译“孟买”号,Bombay)到达西沙群岛高尖石;1807年葡萄牙船“乌拉多”号(Vulador)入侵玉琢礁;1808年英国人罗斯(Ross)与莫汉(Mallghail)擅自测量西沙群岛;1815年英船“调查者”号(Investgator)船主莫汉人侵中建岛[16]。1835年,美国也派遣舰只到南中国海进行所谓“调查”。沙皇俄国为了与英美争夺太平洋霸权,更不甘落后,先后派军舰到南海游弋。

  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列强动辄以航行安全为借口,擅自调查我南海诸岛,编制海图,设置灯塔等。现在南海诸岛许多外文名称,大部分是帝国主义在这个时期擅自命名的。例如1866年英国人蒲拉他士(Pratas)遇风到东沙岛。1894年,英国海军海道测量局便擅自以其名蒲拉他为岛名;1866年英国船主里德(Reed)、沃德(Ward)、堤闸(Tizard)在西沙、南沙群岛擅自测量,故将南海郑和群礁取名为堤闸滩(TizardBank);1867年英船“来福门”号擅自测量南沙,该船人员在太平岛询得我国渔民对该岛的海南名称黄山马,英文名称为依都阿巴(ItuAba)。

  20世纪初以来,日本侵略者开始闯入南海诸岛从事各种阴谋活动,并与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争夺海上霸权。1902-1906年,日本人西泽吉次受日本汤峙樟脑公司派遣,多次侵入东沙岛。1907年8月,西泽再次带领百余人,乘“四国丸”号,明火执仗地强占东沙岛。他们驱逐中国渔民,焚烧渔船,拆毁祖庙,挖掘坟墓,并把尸骨抛人海中,还将东沙岛改名为“西泽岛”。后经清政府多次交涉,并付出13万元的所谓赔偿费,始将东沙岛赎回。在西沙群岛,日本侵略者也采取同样的手段,进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掠夺。例如192l-1930年间,日本“南兴实业公司”在永兴岛偷采去鸟粪磷矿达9万吨之多。

  对于南沙群岛,日本侵略者更不放过。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他们就对南沙进行过几次所谓“探险”。其中一次是1918年底,日本拉沙磷矿股份有限公司派遣退伍海军中佐小仓卯之助到达南沙,寻找所谓“无人之岛”,叫嚣要把它变为“大日本帝国的新领土”[17]。日本人还在1921年和1923年再度探险南沙,并盗采岛上鸟粪数万吨。

  日本在南沙的得手,引起英、法、美、荷等国的眼红和不安其中又以法国为甚。法国侵略者于1858-1884年侵占越南并把它变为殖民地以后,更把魔爪伸人中国南方广东、广西和云南诸省,同时觊觎南海交通要冲的西沙和南沙群岛。1930年4月13日,法国趁日本人暂时离开南沙之隙,派遣军舰“麦里休士”号(Malicietlse)占领南威岛,并擅自将南威岛改名为“风暴岛”。1933年,法舰“亚斯脱洛拉”号(Astrolade)、“阿勒特”号(Alerte)及“达勒逊”号(Delan-essan)又先后侵人南沙群岛。同年7月25日,法国政府非法宣布占领北子岛、南子岛、中业岛、南钥岛、杨信沙洲、太平岛、鸿庥岛、南威岛和安波沙洲。此即所谓“南沙九岛事件”(时称九岛,实七岛)。

  抗日战争时期,南海诸岛全部沦于敌手。1939年,日本政府将南海诸岛划入台湾总督府管辖,南沙群岛被改名为“新南群岛”,西沙群岛也改名为“平田群岛”,日本继续开采南沙的鸟粪资源。太平洋战争快结束时,盟军从南太平洋开始反攻,为控制南沙与日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太平岛遭到盟军飞机的猛烈轰炸,日军以彻底失败告终。

  7.中国政府为捍卫南海主权的努力

  外国侵略者在南海诸岛的一系列阴谋活动,引起了当时清政府的警觉和注意。1883年德国政府派船擅自测量南海诸岛各岛屿,经清政府广东当局抗议后停止[18]。1902年以后日本人西泽吉次多次偷采东沙岛鸟粪磷矿和强占该岛事件发生后,清政府除派员与日方交涉以外,还派人前往东沙和西沙查勘。如1909年3月25日,粤督张人骏致电外务部:“遍查海图及舆地各书,列有此岛(东沙岛),均指粤辖,证据已足。西泽擅自经营毁庙驱船,种种不合,实系日商侵夺,并非华人放弃。”[19]同年11月19日,广东当局派补用知府蔡康为代表乘“广海”舰前往正式收回东沙岛。当天中午鸣炮升旗,以兹庆贺和重申主权。

  1911年4月,英国人莫礼士等到东沙岛勘采磷矿,广东劝业道为此提出抗议。1933年法国“南沙九岛事件”发生以后,立即遭到我国朝野上下坚决反对。7月26日,国民政府外交部专电向法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指出南沙群岛“仅有我渔人居留岛上,在国际间确认中国领土”[20]。1933年8月西南政治会议议决“将九岛在粤版图之位置形势及经纬度证据等,详电回府,请据理向法严重抗议,务保领土完整”[21]。广东省政府“奉命向法当局提出抗议”[22]。各地工会、农会、船员、渔民及琼崖旅京同乡会等群众团体纷纷致电,请中国政府力争并抗议法国侵略行径。。

  1934年12月21日,中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作出了审定中国南海各岛屿的华英岛名的决议。1935年1月审定公布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包括岛、沙洲、暗沙、暗礁及暗滩的名称132个,第一次将南海诸岛明确地分成四部分:东沙岛(即今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今南沙群岛)。1936年我国地理学家河北师范大学教授白眉初著,北平建设图书馆发行《中华建设新图》中第二图《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为第一次完整地标绘有南海诸岛各岛在内归属中国范围线的最早地图,并将位于北纬4°附近的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作为中国最南端范围线。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1946年冬和1947年春,中国政府在各国公认之下,派遣“太平”、“中业”、“永兴”、“中建”4艘军舰前往接收南海诸岛。其中“永兴”、“中建”两舰接收西沙,“太平”、“中业”两舰接收南沙,“太平”舰后又奉命接收东沙岛。中国接收人员在西沙永兴岛举行立碑、鸣炮、升旗仪式,以志庆贺,宣告中外;在南沙太平岛也举行同样仪式,并派兵驻守。与此同时,还实测和绘制了南海诸岛地图。在《南海诸岛位置图》上所标四大群岛名称与今天地图完全一致。1947年4月,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国防部、外交部、海军部开会确定“南海领土范围应至曾母滩”(即曾母暗沙)[23]。1947年12月1日,内政部重新正式审定南海诸岛地名172个,公布中外。原南沙群岛改称中沙群岛,团沙群岛改称南沙群岛,当时并无任何国家对此提出异议。

  上述的1947年中国政府正式出版《南海诸岛位置图》中,即使用11段断续国界线来标示中国管辖的岛礁、沙洲及其附近水域范围。后来取消了在北部湾的两条界线,成为现在9段线断续国界线,称为U形线,或史称南海传统海疆线。

  新中国成立后,南海诸岛的一部分岛屿也获得解放。至今南沙最大的太平岛、东沙的东沙岛为中国台湾军队驻守。但仍有一部分岛屿(主要在南沙群岛)为邻国所占。

  现时形成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越南五国共争南沙群岛局面。中国除台湾当局驻守太平岛外,所能控制的岛礁全部在高潮线以下,所控制海域几乎是少油带,形成严峻局面。中国政府曾先后多次发表庄严声明,指出:“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东沙群岛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这些岛屿具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些岛屿附近海域的资源也属于中国所有”,并一再重申:“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从来不去侵占别人的领土,也决不容许别人侵占我国的领土”。

注释:
[1]班固:《后汉书》卷24,《马援传》。
[2]道光:《琼州府志》卷29,《官绩》上。
[3]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5。
[4]韩愈:《韩昌黎集》卷21。
[5]赵汝适:《诸蕃志》卷下,《海南》。
[6]曾公亮:《武经总要》卷21,《广南东路》。
[7]《元史》卷162,《史弼传》。
[8]万历:《大明会典?兵部?镇戍》
[9]郭棐:《粤大记》,卷之二十七,《政事类?兵
职》。
[10]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02,《广东
六》。
[11]应槚:《苍梧总督军门志》卷5,《舆图三》。
[12]陈忠烈:《明代粤西的海防》,见澳门大学社
会科学及人文学院编:《明清广东海运与海防》澳门大
学出版,2008年,第169页。
[13]道光《琼州府志》卷18,上,《海防》。
[14]同治《泉州府志》卷56,《国朝武绩》。
[15]陈寿彭辑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补编第一
卷。
[16]杜定友:《西南沙资料目录》,1948年编印。
[17]台湾总督府:《新南群岛沿革略记》,见广东
中山图书馆编藏资料第452号及493号。
[18]邵循亚:《西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见1956
年第16号《新华半月刊》。
[19]《清季外交史料》第二卷。
[20]《申报》,1933年7月27日。
[21]《申报》,1933年7月29日。
[22]《申报》,1933年8月2日。
[23]鞠继武:《我国历代对南海诸岛的管辖》,载
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南沙群岛历史地理
研究专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84页。
[24]李明环、林成西:《边疆忧患录》,西藏人民
出版社,1995年,第304-305页。

1.东汉伏波将军马援雕像
2.网友制作的郑和下南洋想象图
3.1946年中国海军收复南海诸岛
4.收复岛礁上立碑留字
5.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永暑礁巡逻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上,再次感谢原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3 10: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中国与越南的历史恩怨及近代纠葛

  如果将南海问题做成一个比例圆,那么中国与越南的纠纷可以占到70%以上的份额,菲律宾也就25%,剩下的三国,加起来也就5%。这从南沙群岛被占领的海域面积、岛屿数、受益程度及历史纠葛来看,都是十分明显的。

  中国中海油981号深水钻进平台于2014年5月2日在中国西沙群岛海域开始钻探,这个再自然不过的举动,却没想到竟然掀起了轩然大波。

  中国外交部网站当时的文章是这样写的:中国企业所属“981”平台在中国西沙群岛毗连区内开展钻探活动,旨在勘探油气资源。目前,第一阶段工作已经完成,第二阶段工作于5月27日开始。前后作业海域距中国西沙群岛中建岛和西沙群岛领海基线均17海里,距越南大陆海岸约133至156海里。

  5月8日,外交部边海司副司长易先良和中海油方面就中方在相关海域钻探作业举行的吹风会上透露,从5月3日到7日短短5天内,越南已经派出35艘各类船只对中方船只进行了171次主动冲撞,中方在现场的只是民用船只,而越南方面出动的船只中包括了多艘武装船。此外,发布会中也提到了越方派出的潜水蛙人释放障碍物干扰航行安全。

  6月5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5月27日以来,越南方面继续出动包括武装船只在内的大批船只,对“981”钻井平台两个阶段正常作业持续进行干扰。累计冲撞中方现场执行护航安保任务的公务船超过1200艘次。

  外交部的文章中还提到,在海上对中方企业正常作业进行非法强力干扰的同时,越方还纵容其国内反华游行示威。5月中旬,数千越南不法分子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在越企业进行打砸抢烧,残酷杀害4名并打伤300多名中国在越公民,并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国人在看到上述消息后不免狐疑,这个小国越南究竟是怎么回事?在当初的得到了那么多的中国援助后忘恩负义不说,现在还占领了南沙群岛那么多的岛礁,还对中国领海内的正常勘探活动如此肆无忌惮地破坏干扰。中国人民还没说什么,他们竟然还在国内掀起反华浪潮,打砸抢烧,这都是些什么人呢?

  其实,这是国人对中越关系的历史和现状不够了解的表现。事实上,越南和中国两国间的历史纠葛远非一句两句可以说得清楚的。

  1.中越之间的历史恩怨

  越南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大约在公元前257年,越南东北部的以游牧和狩猎为生的蜀部族强盛起来,他们迁移到红河两岸,战败了当地的文郎族,建立起一个名为“瓯貉”的国家,这就是越南国家形态的最早雏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平定六国,统一了中原。好大喜功的他,在三年后,开始派兵南平百越。大将屠睢率军侵入瓯貉北部,拉开了中国征服越南的序幕。然而这支由商人、罪犯和赘婿组成的军队并非瓯貉人的对手,加上水土不服、疫病严重,很快,秦军就被瓯貉人击败,屠睢战死。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以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再次南征,灭亡了瓯貉。然后他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开启了越南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历史。秦始皇以任嚣为南海尉,赵佗为龙川令,后任嚣病重,命赵佗主政。秦末战乱之际,已经割据一方的赵佗趁机僭号,自称南越王。

  赵佗的统治很残酷,几乎可与秦末的暴政类似。他尽情地挥霍瓯貉的财富。史载,赵佗一次就进贡给西汉朝廷“白璧一双、翠羽千尾、犀角十座、紫贝五百、桂蠹一器、生翠四百只、孔雀一双”。南越末期,赵氏政权甚至掳掠瓯貉人卖为童仆,牟取暴利[1]。

  公元前111年,汉朝灭亡南越,在三郡设置了官吏。其时,来自中国的移民潮水般地涌入。曾任交趾太守的锡光和九真太守的任延,在当地大力推广先进的铁制农具和耕作技术,并教导越南人使用铁犁和耕牛。这本来是有利于当地民生、促进生产发展的好事,但在越南人眼里,这个所谓的德政却恰恰是暴政。吴士连的《大越史记全书》中指责:两个中国太守强迫(越南)人民挖河、挖沟,把土地分成一畦一畦的,将中国的铁犁和铲锄强卖给人民。越南史学家认为所谓先进的农业技术只不过是使汉朝的官员更放肆地掠夺由貉侯直接控制的村社土地而已。

  与中国传统史书的溢美之词相反,中国在越南的统治,在越南人眼中是完全不受欢迎的。《后汉书-贾琮传》记载:“交趾土多珍产,翠羽、犀象、异香、玳瑁、美木之属,莫不自出”。因此为了满足来自中国的统治者对这些宝物的狂热嗜好,越南人必须轮班到山林和深海里去寻找,“繁重的徭役超出了忍耐的极限”。公元40年,交趾终于爆发了著名的二征起义。征侧、征贰姐妹俩的起义军占领了六十五座城市,建立了定都麊冷(今越南永富省安朗县)的政权。

  然而,二征的运气实在是不好,她们赶上了汉朝的强盛时期,碰到了的对手是东汉的名将马援。马援与扶乐侯刘隆、楼船将军段志率领汉兵八千、蛮兵二万从合浦进军,在浪泊打败了二征的军队,姐妹俩于是投河自尽(中国史书说是斩首)。作为对有功将士的犒赏,马援麾下的很多官兵在交趾得到了封地,相当一部分人留而不返,越南称为“马留人”。在中国史书中,马援是“马革裹尸”的英雄,但在越南人眼中,他就是侵略军总指挥,罪名包括杀害起义军领导者一百多人、残害当地人民,疯狂掠夺土地等等。在越南人心中,二征自然是民族英雄。史载“后三年援还,土人哀慕征女王,立祠奉事之,祠在福禄喝江社”[2]。

  南北朝时期,中国对越南的统治日趋衰弱。公元544年,豪强李贲、并韶、赵光复率众起义,赶走了南梁的刺史萧谘,占领了府城龙编(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建元天德,立国号为万春。这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独立政权,也是越南人非常自豪的一段历史。

  公元555年,南梁朝廷任命杨瞟为刺史,陈霸先为司马,率领大军重占龙编。赵光复军退入夜泽(今越南兴安省快州县)与梁军对抗,在三年的时间里,陈霸先围攻夜泽,但始终无法攻克,公元548年侯景之乱,陈霸先的主力北返,万春军队趁机收复龙编。

  令越南人痛心的是,李贲族人李佛子后来以欺骗手段掌握了权力,与赵光复为敌,公元571年,李佛子的军队占领了龙编。严重的内乱消耗了万春的国力,公元602年,当强大的隋朝派遣刘方率军前来征伐时,李佛子无力抵抗,万春灭亡了[3]。

  越南史书不遗余力地讴歌短命的万春国,他们认为打败南梁军队是持久战的胜利,是保卫国家独立、反抗外来统治的胜利。虽然,胜利果实最后被软弱无能的不抵抗分子李佛子葬送了。

  入唐以后,中国对越南的统治愈加严密,公元679年在越南设立安南都护府。安南,即被安抚的南方,在越南人看来是个贬损性的称谓。唐朝将越南全境划分为十二个州,各州人民除了承担常规的租、庸、调之外,还必须进贡当地的土特产。同时,越南人还得承受中国官吏和地主的额外盘剥,如安南都护李琢曾派人在辖境“购买”牛马,每头牛或马只付给卖主一斗盐(当时由政府垄断)作为报偿,实在是属于强买强卖的范畴。

  同时来自唐朝的各种产品充斥安南市场,安南的手工业者大多被征调去从事繁重的徭役,只留下能够制作贡纳品的工人,导致安南的各种产业急剧萎缩。公元八世纪以后,唐朝的统治逐渐衰落,安南各地起义频发,越南的历史学者以饱含热情的笔触写道:公元906年,正当中国紊乱的时候,我国(越南)人民的倔强精神迫使唐朝的官吏包括节度使在内,不得不狼狈而逃,从此不敢践踏我国的国土[4]。

  唐末,安南经历了所谓“十二使君之乱”,最后牧童出身的丁部领击溃各使君,于公元968年统一安南,自称万胜王,建国号为大瞿越。丁部领死后,十道将军黎恒掌权。宋朝以为有机可图。宋太宗以侯仁宝为交州水陆计度转运使、孙全兴为交州行营部署,与宁州刺史刘澄、鞭辔库使贾湜、祗侯王僎率领荆湖士卒二万人出征。宋军水陆并进,声势颇盛,但丁朝有一支久经战阵、精于水战和射箭的军队,战斗力远非宋军可比。

  公元981年,侯仁宝在支棱遇伏,全军覆没,宋军大败而归。公元1075年,战争再次爆发。
  对于这场战争,越南说是宋朝的侵略,中国说是自卫反击战。越南史料作了如下阐述:中国内部的封建保守派与王安石代表的封建改良派发生了冲突。在国外,宋朝遭受到辽和金的侵略威胁,中国封建国家的财政经济更加窘困,企图侵略我国(越南)以便搜括财物。宋朝在广东集结兵力,准备征服越南,李朝被迫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派兵侵占了邕州和钦州。中国的史书则说,由于李朝的挑衅,宋军才不得不自卫反击。

  公元1076年,宋神宗以宣徽使郭逵为安南招讨使,天章阁待制赵卨为副,率兵八万征讨李朝,先收复钦廉二州,然后进至富良江,与逆流而上的李朝名将李常杰的水军展开一场生死攸关的大战。对这次战役,双方的记载完全对立:中国史书说宋军造抛石机攻击敌舰,将敌军打得船毁人亡,狼狈逃窜,宋军随后乘巨筏猛烈冲击,阵斩李朝太子李洪贞,大获全胜。越南史书说李常杰的军队奋勇死战,将敌人的运兵巨筏全部打沉,阵斩四万人,也就是说宋军被消灭了一半,最后郭逵败退到广源、思琅、苏茂三州和广陵县。

  十三世纪初期,李朝的统治衰落,公元1225年冬,权臣陈日煚篡夺王位,建立了陈朝。由于内忧外患频仍,陈朝非常重视武装力量的建设,平时寓兵于农,允许士兵轮流回乡耕作,实际上是全国皆兵。陈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是一支劲旅[5]。

  公元1254年,蒙古军占领了云南大理,蒙古名将速不台之子兀良哈台派使者到陈朝,要求陈太宗向蒙古称臣,而自信满满的陈朝君臣拒绝了这一要求,囚禁了使者,号称“越南第一名将”的陈国峻奉命到北方布防。当年,蒙军三万沿红河一路进兵,经兴化直扑升龙,攻破了天险扶鲁桥,陈朝被迫迁都天幕以避其锋。但蒙军不耐南方气候,疫病流行,粮草也遇到了困难。公元1258年1月28日,陈国峻精心策划,集中优势兵力攻陷了蒙古军在红河东岸的补给中心东步头(今河东省长信县),蒙古军被迫撤退,残部在归化又遭少数民族武装的截击,最后溃不成军。

  公元1282年,忽必烈决定再次兴师。他以太子脱欢为镇南王,与左丞李恒(党项人,征服南宋的功臣)、先锋乌马儿等人率大军从广西进入越南。

  越南方面,陈国峻率主力二十多万在谅山、万劫部署了多道防线,抵御脱欢的大军。战争伊始,元军进展顺利,势如破竹,占领了越南国都升龙、清化等地。

  面对危局,陈国峻再次收缩兵力,将主力集中在天长和长安,坚守不出。进入夏季后,元朝军队又陷入了同第一次南侵时一样的状况。炎热的天气使元军疫病流行,加上兵力分散,到处受到袭扰,士气逐渐低落。陈国峻认为反攻的时机已经成熟。公元1285年4月,陈军五万在海阳打败唆都,并出其不意地袭击了元军在红河沿岸的据点,各处元军被分割消灭。脱欢亲自率兵来援,也被陈将范五老、陈国瓒的伏兵所败。脱欢最后不得不放弃升龙向北方撤退。5月,唆都的军队在从天长到西结的转移途中,遭到陈军的伏击,唆都中毒箭身死,元军死伤三万多人,只剩乌马儿只身逃回。

  公元1287年,元朝派出三十万精兵再次南征,脱欢从钦廉二州出发,张玉从思明州出发,程鹏飞、奥鲁赤从陆路进兵,樊楫、乌马儿、阿八赤从海路出发,张文虎负责接济粮食;陈朝方面也是严阵以待,陈国峻亲率大军坐镇广安,分派诸将布防。脱欢攻升龙不克,退据万劫,而陈军在绿水洋袭击张文虎的粮船获得大捷,元军军心动摇,脱欢决定分陆路和水路撤军。公元1288年,元军的水军在白藤江被歼,乌马儿被俘,樊楫战死,损失战船四百艘,脱欢在陆路也遭到伏击,张玉、张均、阿八赤全部阵亡。

  越南三次击败了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军,这不仅在当时是绝无仅有,而且也的确值得越南人民足以庆幸和骄傲。这三次的胜利,不仅是在越南史书上得到了欢呼和讴歌,更是延续和加强了越南民族的尚武精神及其对北方的敌意。

  在成功粉碎了元朝的三次大举进犯之后,陈朝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统治者开始逐渐腐朽。后来权臣胡季牦掌握了大权,杀国王陈炜,于公元1399年推翻了陈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大虞,与其子胡汉苍同朝主政。政权的更迭加上胡氏父子采取了一些损害权贵利益的改革措施引,起了陈朝宗室和既得利益集团的不满,也给明朝的武力干预提供了借口,从而引发了一场绵延将近三十年的残酷战争。

  从公元1404年陈朝皇子陈天平到明朝乞兵复国,直至公元1427年,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越南饱受兵灾。战争初期,明军长驱直入,推翻了胡季牦的政权。但是这时明成祖自食其言,不再寻找所谓陈氏子孙之贤者,而是另谋在安南开设三司及郡县。6月1日,明朝正式设立交趾布政使司,并分设官吏,改置17府,自此越南正式成了明朝的一个行政区。

  在记录这个事件的越南史书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弱小民族对占领军的刻骨仇恨。越南人列举了明朝的三大罪状。

  甲、变我国(越南)为中国的一个省,取消越南国家,为了实现这一阴谋,实行血腥镇压;

  乙、搜括钱财、掠夺土地,同时把我国变为一个作为与东南亚和和本欧各国船舶往来通商的根据地;

  丙、破坏我国民族文化的遗迹,并且强迫我国人民要仿效中国的风俗习惯。

  明朝在越南照搬了中国的里甲制度,对未携带户贴出行的越南人,明朝占领军一律格杀勿论。

  明朝在越南各地设立了矿监部门,利用越南的人力资源大力开采贵重金属。并强迫人民贡纳大象、犀角、珍珠等宝物,另将当地的胡椒和香料等特产搜括一空。《大越史记全书》记载:明军统帅张辅一次就向朝廷呈献了112头大象、420匹马、3.5万头水牛和8865艘船只。越南学者认为,正是这种掠夺造成了十五世纪初叶越南经济几乎没什么发展。

  明朝的税收也十分繁重,同时实施盐铁专卖,普通越南人如果携带超过三碗以上的食盐,将会受到明朝占领军的严厉处罚。

  在张辅第二次征服越南时,还将许多越南妇女带回中国,变卖为奴婢,甚至被卖为妾媵或妓女,黄福也强迫很多越南工匠到中国做工。

  在文化方面,胡季牦时代的书籍遭到禁毁,代之以四书五经,并由来自中国的儒生负责教授。越南人还被迫改变发式,改穿中式服装。用喃字写成的越南乡土文学作品被大量焚毁,许多历史典籍被强制运往中国,包括《建中常礼》、《箕裘录》、《陈朝大典》、《葆和殿余笔》、《万劫秘传》、《樵隐诗》等[6]。

  公元1427年,明军最终被赶出越南,起义领袖黎利建立了新的王朝。为了得到明王朝的册封,黎利答应连续三年进贡金象两只,明朝才正式封黎利为大越国王。十八世纪以后,黎朝统治衰落,郑氏和阮氏两大集团南北对峙,公元1771年,著名的西山起义爆发,起义军最后消灭了郑氏和阮氏,也打败了清朝和暹罗的军队的干涉,公元1799年,原阮氏集团的族人阮映在法国支持下以嘉定为基地,推翻西山政权,建立了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阮氏王朝的建立,也为元、明、清三代,历时几百年的中国与越南之间,征服与被征服的战争划上了句号,越南从此成为了独立国家。

  虽然越南成立了独立的国家,但是直到法国殖民者入侵之时,都没有摆脱附属国的命运。

  1666年(康熙五年),安南黎维禧向清缴送明王永历敕印,清封之为安南国王。到了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安南西山阮光平(阮惠)起义军推翻黎朝。次年,阮氏派人叩关内附;后又请求亲自到京瞻觐。乾隆“阅其表文,情词肫切,出于至诚”,于是封阮光平为安南国王。乾隆看到黎氏“优柔废驰,已为天心厌弃,自无复合立国之理”,于是来了个“顺天而行”,承认既成事实,给予阮氏封赠。

  到了1802年(嘉庆七年),原割据越南南方的阮福映推翻了北方的阮光缵,国号嘉隆,建都顺化。是年6月,阮福映派户部尚书郑怀德为如清正使,赍国书、礼物去见两广总督,后又派兵部尚书际光定赍国书、贡品至北京请封,且请改国号为南越。次年7月,清廷因其“恪恭请命,且鉴悃忱,请锡藩封,虔表具贡,特予嘉纳”。准其国“用‘越南二字,以越字冠于上,仍其先世疆域;以南字列于下,表其新锡藩封。且在百越之南,与古所称南越不致混淆”。1804年春,嘉庆派广西按察使齐布森赍诰、敕、印前往宣封,改安南为越南国,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又赐彩缎、瓷器、茶叶诸品物。此后两国的宗藩关系一直继续向前发展,使臣络绎不绝于途,而安南国名也由此正式改为越南,并一直沿用至今[7]。

  从上述对中越关系的历史回顾中,读者不难看出,作者大量地采用了越南方面的史料来诠释。这样做的原因,是想让读者对中越关系从历史上思考的时候,有一个更全面、更客观的评价和分析。

  2.中国与越南的近代恩怨

  在中国人的眼中,新中国在成立了以后,就积极地支持越南的独立和解放战争,付出了大量的金钱、物质和鲜血的代价。然而,在越南人的眼中,尤其是在其所为精英和领导层的眼中,却并非如此。

  2000年,法国巴黎政治科学院当代越南研究小组在河内人民军图书馆发现了一份名为《B同志谈反动的中国集团对越南的阴谋》的档案。B同志为时任越共中央总书记的黎笋的化名,这份档案与2005年越南外交部发布的所谓《中越关系三十年真相》白皮书如出一辙,对越南在抗法和抗美战争中的中越关系多所苛责,披露了许多秘辛。

  事实上从1950年起,中国已开始为越南提供军事援助,1954年奠边府战役后,法国的殖民体系濒于瓦解,处于上升势头的越共有了统一全国的可能,而这一时期美国干涉的危险逐渐增加,为了避免与美国的公开冲突,中苏联手对越南施压。在当年4月召开的日内瓦会议上,越共被迫放弃统一全国的打算,签署恢复印支和平的协议,以北纬17度线以南、9号公路以北十几公里的六滨河为军事分界线,越南被实际分割成南北两部分。

  当时,在越共党内充满了被欺骗和被出卖的怨恨,在《B同志谈反动的中国集团对越南的阴谋》一文中,黎笋在文中说:正是周恩来将我国分成了两部分。我必须说,在1954年,当时我们赢得了奠边府战役的胜利,胡伯伯发电报给我,要我必须前往南越重新集结那里的部队,并向南越的爱国者说明这件事。我乘货车到了南方。一路上,爱国者们出来欢迎我,因为他们认为我们已经取得了胜利。这是多么痛苦!看着我的南方爱国者们,我哭了。因为在这之后,美国人会到来,会以可怕的方式大肆屠杀人民。

  从事后诸葛的角度来看,在南越政权尚不稳定的情况下,中苏的干涉确实阻碍了北越以较低成本统一全国的可能,而在美国军队大批涌入之后,等待越共的将是一场长期的战争。在中国内战期间,斯大林出于某种目的,也曾很乐于看到国共双方划江而治,然而这个建议被毛泽东坚决地予以了否定。

  在1964年底以前,由于苏联对越南抗美战争采取脱身政策,因此北越不得不依靠中国,但对以黎笋为代表的某些人来说,这与其说是心甘情愿,不如说是无奈。

  勃列日涅夫上台以后,苏联采取了更为强硬的外交政策,公开表示愿意对北越提供援助,派遣志愿军事人员。对此,已经与苏联分道扬飙的中国表现得极为敏感。1965年10月9日,绰号甘草的范文同来到中国,周恩来告诉他:中国不支持苏联志愿部队赴越的想法。次年3月23日,周恩来又提醒黎笋:你们从苏联志愿者那里得到的还不足以补偿他们给你们所造成的损失。8月23日,周恩来又以中国的支持部队是正规军为由,正式向范文同提出:中国可以拒绝其它国家派遣志愿军到越南的要求。

  1969年1月,当北越和南越革命政权与美国和南越阮文绍政权在巴黎展开谈判后,就遭到了中国领导人的公开反对。最后,中国政府以一种决裂的语气表示:你们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接受了苏联修正主义提出的妥协和投降的建议,我们两党之间、两国之间已经没有什么更多可说的了[8]。

  当然,中方对苏联出卖越南的指责,并未得到越共的认同。在他们看来,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评判,应该根据客观的国际主义原则。针对越南的离心倾向,中方采取了强硬态度,1966年4月中越代表团会谈时,周恩来和邓小平向越方声明:将苏联的援助与中国的援助相提并论,这对我们(中国)是个污辱。1966年,邓小平又向黎笋、阮维桢提出:越南同志对我们的援助方式有一些其它的想法。这使我记起毛泽东同志曾批评我们对越南的问题“过分热心”了。现在看来他是有远见的。这种“过分热心”是不是引起了你们的猜疑?怀疑中国的援助有自己的目的,是要控制越南?因为我们有13万人在你们国家,还向边界地区派出了1万军队。不过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我们将立即撤走我们的军队,沿边界部署的军队也将受命返回内地。

  在越南抗美战争形势紧迫之时,中国的这种态度几近威胁。此后,本已貌合神离的中越同盟更是危机四伏,最终,越南选择了投入苏联的怀抱。

  20世纪70年代以后,特别是在抗美战争结束以后,越南的外交政策完成了亲苏反华的历史转变。

  在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尤其是珍宝岛事件之后,面对前苏联的重兵威胁,中国出于现实考虑,缓和了与美国的关系。而这却引起了越南人的忌恨。为了防止中美接近带来的危险,越南几乎本能地靠近了苏联。在猜疑和怨恨逐渐升级之后,武装冲突成了必然,1979年的战争让两国关系降到了冰点。

  而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中美苏三角关系曾发生急剧的变化。在此过程中,越南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曾把美国从越南撤军作为缓和中美关系的重要条件之一:“中国政府主张美国武装力量应从印度支那三国、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撤走,以保证远东和平。”尽管中国在对美谈判中充分考虑了越南的利益,但中美关系缓和仍然对中越关系方面造成较大的冲击,这也许是中国为了实现当时的主要目标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1975年越南实现南北统一之后,越南改变了过去采取的“团结中苏”,“保持中立”的方针,开始向苏联方面倾斜,企图以此来增加在大国关系角逐中的筹码。同年,越共中央总书记黎笋访苏,苏越发表“越苏宣言”确定两国、两党要进行全面合作,在国际问题上密切配合。当年,越南在中越边境制造挑衅事件达439次。

  1975年底,中国政坛风云突变,政治形势急剧向左转。1976年,先是周恩来逝世,接着邓小平又一次被打倒,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实际上被搁置起来。但即便如此,中美两国在对付苏联威胁方面仍有共同点。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后,苏联一方面向中国伸出橄榄技,由《真理报》出面发表文章,呼吁改善中苏关系,表示苏联在领土等问题上不对中国抱有野心;另一方面又对中国进行露骨的威胁,10月14日,有特殊背景的苏联记者维克多·路易斯在巴黎发表文章说,除非中国在一个月内采取与苏联更为和解的政策,否则将迫使苏联领导人采取某些“不可逆转的决定”。对此,美国立即做出反应。10月15日,基辛格就此评论说,如果中国“受到外部一个大国的威胁”,美国认为那将是“严重的事件”。在另外一次谈话中,他更为明确地指出:“对于任何通过对中国发动大规模进攻来打乱世界格局的企图,美国不会不予以认真的对待”。这说明,中美两国业已建立,并维持在一定水平之上的战略关系,这在当时,对维护世界和平和东亚的稳定方面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1978年7月,越共中央四届四中全会,通过“新形势和新任务”决议,确定新的战略目标。决议指出:“越南基本的、长远的敌人虽然是美帝国主义,但直接的敌人是中国和柬埔寨”;“进一步依靠苏联的支持,夺取西南(指柬埔寨)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胜利,防范北方的威胁,准备与中国作战”。随后,越共中央向各部队和各省、市下达指示:“中国是最直接、最危险的敌人,是越南新的作战对象,要采取进攻的战略,在边界进行反击和进攻。”

  1978年11月,黎笋再次访苏,越南同苏联签订为期25年的友好合作条约。其中规定:“在双方中的一方受到进攻或受到进攻的威胁时,缔约双方立即交换意见,以消除这一威胁,并采取适当的有效措施保障两国的和平与安全。”至此,越南全身心地投入了苏联的怀抱。正如黎笋所言,在战争结束后保留了一支百万人的庞大的军队以对付中国。这样,苏联就如愿以偿地填补了美国从越南撤退留下的真空,并且迫使中国面对来自苏越结盟所带来的双向威胁与挑战。

  从此,越南的反华、排华举动不断升级。1978年越南在中国边境挑起一系列武装冲突事件高达1108次之多。此外,越南还制造多起驱赶华人华侨事件,诬蔑中国“庇护”越南南方的华侨资本家,利用华侨作为在东南亚“推行扩张主义、霸权主义”的“第五纵队”。至1978年底,被驱赶的华人华侨共有28万人。在苏联的支持和唆使下,越南于还于1978年12月公开出兵侵略柬埔寨,并把中国当作它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的最大障碍。这一切不能不引起中国方面的严重关切[9]。

  而在美国方面,由于苏联一系列明显的扩张行为,卡特总统决定对苏采取强硬态度,进一步加强同中国的关系。1978年12月,中美共同发表具有历史意义的中美建交公报,双方重申:“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这一反霸条款,在当时特定的国际背景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十分微妙地、但又是明白无误地向全世界表明,中美双方将毫无含糊地反对苏联或是苏联集团试图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的一切努力。这样,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同时,在东亚形成了中美联合对付苏越同盟的战略态势,中美两国领导人开始酝酿建立军方的关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三十年后的今天,东亚的形势再次逆转。当年的中美对抗苏越,现在又转换成了美越对抗中国。不同的是,中越的对抗却是始终如一。

  从中越关系的历史上来看,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一个事实,那就是中越双方对历史上两国关系的观点是矛盾的、对立的。中国人通常认为,虽然历史上有些冲突和战争,但是越南是中国一水相邻、一脉相承的邻邦和远亲,所以虽然对方有些什么错误和问题,只要是以后好好相处,就应该不计前嫌,友好相处。但是在越南方面,历史上就认为中国是一个不断侵略和奴役越南的恶邻。“中国侵略和奴役了越南一千年”已经成了越南上下很多人的共识,甚至是在中国的网站上,当讨论到中越关系的时候,也不时地看到类似的留言。

  而在近代的关系中,中国人认为,中国在越南抗击法国殖民者和抗美援越的战争中,在中国人民自己还填不饱肚子的情况下,给与了越南大量的援助。包括超过两百亿的资金、大量的武器装备、数万人的生命。而越南人却并没有感恩戴德,反而认为是他们牺牲了无数的财产和生命,帮助中国抵挡住了美国人。他们认为中国的支援是应该的,甚至是带有控制或影响越南的企图。即便是共同的意识形态,也丝毫没有改变他们对北方的恐惧、戒备和敌视。

注释:
[1]大越史记全书:外记.卷之一
[2]大越史记全书:外记.卷之三
[3]维基百科:越南第二次北属时期等
[4]百度文库:略论古代中国和越南之间的宗藩关系
[5]引自《安南志略》“安南都护府”
[6]参考越南历史教科书
[7]参考百度文库《略论古代中国和越南之间的宗藩关系》等
[8]参见百度文库:《B同志谈反动的中国集团对越南的阴谋》
[9]参见百度网页:1979年越南外交部白皮书《三十年越中关系的真相》

1.抗美援越中的解放军入越轮战部队

2.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

3.越南二征的宣传画

4.抗美援越牺牲的解放军烈士陵园

5.奠边府战役的法军战俘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上,谨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2 22: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殚精竭虑、南海喋血
——新中国为维护南海主权所进行的努力

  看到南沙群岛几乎被菲越等国盗窃已尽,看到这些强盗明目张胆地盗窃我们的油气资源和其他的自然资源,国人无不义愤填膺,甚至有不少人对中国政府在南海的所作所为多有非议之词。愤怒、抱怨、谴责之声不绝于网络之上。其实,如果我们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届中国政府为维护南海主权所做的种种努力,就会明白,目前南海的这种令人伤痛的状况,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的。

  1.上世纪七十年代前中国为保卫南海的斗争

  新中国建国之初,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出于遏制社会主义中国的目的,将南海作为遏制中国和北越的前沿,屡次侵扰南海诸岛,不断制造事端,使得南海地区成为最为敏感的“边缘地带”之一。为了捍卫南海权益,中国政府竭尽全力,采取了多种策略,与西方等敌对国家对南海的侵略展开了不懈的斗争。

  1)建国初期南海疆域面临的严峻形势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欧亚社会主义阵营不断扩大。美国认为不断增强的“心脏地带”(指包括从东欧平原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亚平原的欧亚大陆中心地域)的力量极有可能威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为了巩固西太平洋沿岸业已占领的“边缘地带”,形成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包围,美国、法国等国对南海诸岛战略位置予以高度关注。

  1951年9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还在朝鲜与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军浴血奋战,在由美英主导的旧金山会议上,他们有意将南海诸岛的主权归属问题采取了模糊处理的办法,不给予明确规定。其目的正如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所说: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对日和约”文本不会引申出这样的结论,即“共产党中国”对西沙、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I.美国对南海的入侵及其拼凑的反华包围圈

  为了从海上封锁和遏制中国,美军屡次侵入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1955年5月,美军飞机侵入西沙群岛领空,并闯入南沙群岛活动;1957年5月,美军侵占南沙群岛三个岛屿,建立雷达站;1959年6月23日至1971年12月25日,美机、美舰入侵中国西沙群岛领空、领海达200余次。

  同一时期,美国还于1947年3月与菲律宾签订《美菲军事协定》和《对菲军事援助条约》,1951年签订《共同防卫条约》;1950年10月与泰国签订《共同防御援助协定》;1954年9月与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在马尼拉签订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成立了具有地区同盟性质的“东南亚条约组织”。环南海岛链初步建立起来,南海成为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前沿阵地。

  II.法国对新中国接管南海的干扰

  由于新中国海军力量薄弱,法国趁机侵占了西沙、南沙部分岛礁。1950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永兴岛,法国派遣了一支600余人的部队进驻西沙南部岛屿,阻止中国军队登陆;10月14日,法国将西沙群岛防卫权交给南越当局;1953年,5艘法国舰艇和1艘运输船运载上百人分别于琛航岛、晋卿岛、甘泉岛、羚羊礁等地登陆,非法设立航标;1955年6月,1艘法国登陆舰在永兴岛登陆,并设置了水泥主权牌。法国染指南海地区的目的是从战略上配合美国和南越当局,遏制越南民主共和国(以下简称越南)共产主义力量向南发展。

  III.南海周边国家对中国及南海的态度

  冷战初期,东南亚国家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印支半岛上的国家,对中国基本上采取较为友好的态度(南越当局除外),尤其是越南和中国走得很近;另一部分为其他的东南亚国家,是美国的盟友,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这种状况在南海问题上也有所反映。

  A.菲律宾独立前后对南沙群岛所属问题充满了矛盾态度,一方面承认南沙群岛为中国领土,另一方面妄图侵占南沙群岛。

  1956年菲律宾政府的一个专门委员会在对南沙群岛的法律地位进行讨论后,认为该群岛“并不处在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以内”,而是为中国所管辖。但是另一方面,菲律宾以所谓的“红色威胁”为借口,以“地理靠近”、“国家安全”为托词,妄图侵占南沙群岛。1950年5月,菲律宾总统季里诺说:“根据国际公法,该群岛应该属于最邻近的国家,而距离团沙群岛(南沙群岛)最近的国家就是菲律宾。”

  B.越南(北越)当时对南海诸岛归属中国问题的态度

  1956年6月15日,越南(北越)副外长雍文谦接见中国驻越南使馆临时代办李志民时,郑重表示:“根据越南方面的资料,从历史上看,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应当属于中国领土。”1958年9月4日,中国政府发表关于领海宽度为12海里的声明,规定领海制度适用于中国一切领土,包括南海诸岛。9月14日,越南总理范文同照会周恩来,郑重表示:“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承认和赞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九五八年九月四日关于规定中国领海的声明”,“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尊重这一决定”。然而越南统一后,出尔反尔,挑起西沙争端,对南海诸岛提出无理要求。

  C.南越当局继承法国“衣钵”,侵占南海岛礁。

  在1951年9月的旧金山会议上,南越当局发表了对南海诸岛所谓的主权声明。中国政府和台湾当局因故未出席,致使南越当局的声明未能得到反驳,并在会议上得到保留。1956年8月,南越当局派遣军队侵入南沙群岛南威岛,插上“国旗”,设立“界标”,妄图占据这些岛屿。

  2)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捍卫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在既要面对台湾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威胁,又要在朝鲜抵御美国人的进攻的情况下,也从未放弃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捍卫。

  I.1951年8月15日,周恩来针对旧金山会议发表声明:“草案又故意规定日本放弃对南威岛和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而不提归还主权问题。实际上,西沙群岛和南威岛正如整个南沙群岛及中沙群岛、东沙群岛一样,向为中国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南威岛和西沙群岛之不可侵犯主权,不论美英对日和约有无规定及如何规定,均不受任何影响。”

  II.在我军能够控制的范围内,中国政府为维护海洋权益,对侵略者实行了必要的武装自卫。

  1954年7月23日,一架英国运输机在海南岛榆林港上空被误击。26日美国以“救援”为借口派遣包括2艘航空母舰及若干艘驱逐舰的混合编队进入我国海南岛东部附近海面。“九时二十五分由舰上起飞的美国战斗机四架侵入我国榆林港上空。十时零五分,又一批美国战斗机十二架侵入我海南岛乐会上空,向我国两架巡逻飞机攻击,其后又有两架美国战斗机向波兰商轮两艘及我护航舰进行俯冲射击,经我舰自卫还击后美机逃逸”[1]。这就是当时震惊世界的海南岛事件。中国外交部就此事提出严重抗议:“美国竟借口救援失事飞机,派遣舰队和战斗机公然无忌地在这一地区进行敌视中国人民的侵略行动,侵犯我国领空”。在我坚决抗议和全世界的舆论谴责下,美2艘航空母舰几天后离开海南岛附近海面,回到美国在菲律宾的马尼拉湾海军基地。1957年12月,美航空母舰“大黄蜂”号和4艘驱逐舰在我南海海面进行挑衅,4架海军攻击机侵入广东省汕头地区上空进行骚扰,当即遭到我驻军猛烈炮火射击,击伤其中一架。

  III.面对南越当局的入侵行为,中国政府多次发表主权声明和抗议

  1959年2月27日,中国外交部就南越当局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劫走我国渔民发表声明:“南越当局必须立即全部释放劫走的中国渔民,赔偿渔民的全部损失,并且立即停止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任何活动!”但南越当局在美国的支持下,对中国的主权声明和严重警告置若罔闻,反而变本加厉地侵略中国领土。

  IV.菲律宾是侵扰中国南沙岛礁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对此多次发表了强烈抗议

  1950年5月19日,中国政府针对菲律宾提出的以“国家安全原则”为借口侵占南沙群岛的图谋,发表声明:“菲律宾挑衅者及其美国支持者必须放弃他们的这种冒险计划,否则必然引起严重的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绝对不容许团沙群岛及南海中其他任何属于中国的岛屿被任何外国所侵犯。”其后,中国政府又于1958年9月4日和1959年2月27日发表声明,重申中国对包括西沙、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享有合法主权。此后,菲律宾行动稍有收敛。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菲律宾出版的书刊并没有将南沙群岛划入本国版图。

  在国力、军力都还不能顾及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对美法等国的军舰、飞机侵犯我领海领空所采取的武装自卫措施和抗议是完全正当的;对南越、菲律宾侵略南海诸岛行为,中国政府多次发表主权声明和抗议,指出其行为是非法的、无效的。这主要是要表明中国自始至终拥有南海诸岛主权,不承认也不认可他国在南海诸岛的所谓主权言论或行为,为日后收复被占岛礁奠定法理基础。。

  3)军事与外交两手抓,捍卫南海主权

  虽然南海距离美国本土遥远,且不是美国东亚战略重心所在,但它是美国遏制中国的一个战略支点,为此美国在南海采取有限的军事行动之时,同时也通过支持和怂恿菲律宾、南越当局与中国争夺南海诸岛主权的方式来实施其遏制中国的战略计划。

  由于朝鲜战争和台海危机的相继发生,中国被迫调整了海洋战略,即将东南沿海以进攻为主的解放战略调整为防御为主的防卫战略---近海防御。这就使中国在解决南海问题上面临了技术、物资、军力不足而产生的困扰,在客观上限制了中国捍卫南海诸岛主权行动的进一步展开。

  西方学者在分析1959年中国政府对南越侵扰西沙群岛的反应时说:“虽然措辞严厉,但是中国却未采取任何报复措施和举动,以打击驻扎在帕拉赛尔群岛的新月群岛(即西沙的永乐群岛--笔者注)上的南越海军部队。不难看出,中国谨慎的原因是由于台湾海峡局势紧张,中国海军正全力以赴保卫福建和浙江沿海。”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进行主权宣示、运用有限力量开发建设已控制了的南海诸岛,就成为中国政府无奈和必然的选择。尽管当时中国这些举措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所处的不利局面,但还是确保了对西沙群岛部分岛礁的实际控制;更为今后收复失土奠定了的基础。

  2.《南海共同宣言》

  谈到南海争端,《南海共同宣言》是个躲不开的话题。那么,《南海共同宣言》是怎样产生的?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国和东盟签署了这个宣扬后,南海的情况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

  1)《南海共同宣言》的产生背景

  《南海共同宣言》是在1992年《东盟南海宣言》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东盟南海宣言》却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东盟内部相关国家对南海诉求的一种表述。

  1992年随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前苏联在亚洲军事力量的削弱以及美国从菲律宾苏比克海军基地的撤出,南海地区出现了短暂的势力真空,东南亚国家无不纷纷加强军务。而南海周边的国家,利用此空档期,疯狂地开始了对南海岛礁的掠夺,甚至不惜大打出手。

  此时正值中国发布“领海及毗连区法”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陆地领土包括东沙群、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一切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加之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与美国克里斯顿能源公司签订了一项5年协议,开发南沙群岛西南部万安滩附近的“万安北21”合同区。南海周边有的东南亚国家便乘机大肆进行渲染,宣扬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于是有关南海的领土争议问题突然紧张起来。

  为了避免争端的进一步恶化,东盟在1992年7月召开的第25届东盟外长会议上通过了《东盟南海宣言》,呼吁有关国家“以和平方式而不是诉诸武力”去解决争端,并提出意向性的建议:

  I.强调必须以和平方式,而不是诉诸武力解决与南海有关的所有主权和管辖权问题。

  II.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为一切争端的最终解决创造一种积极的气氛。

  III.决定在不损害该地区有直接利益国家的主和管辖权的前提下,探索在南海有关海

  上航行与交通安全、保护海洋环境不受污染、搜查与救援行动的协调、努力打击

  海盗和武装、抢劫以及在反非法毒品买卖等方面合作的可能性。

  IV.建议有关各方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的原则为基础,建立一个南海国际行为准则。

  1993年,东盟决定接纳中国为特邀代表出席7月召开的东盟外长扩大会议,,并在会上讨论了南海问题。1994年7月的东盟外长会议上,菲律宾、印尼等国纷纷提出有关南海问题的建议,并将南海问题写进会议的公报中。无声无息中,中国被装进了共同讨论南海问题的圈套,从而在事实上背离了自己原本坚持的当事国双方协商解决分歧的原则。

  1992年9月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雅加达召开。印尼和其他东盟国家把南海领土争端问题列入会议的讨论议程,不结盟国家支持东盟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宣言。参加第25届东盟外长会议的中国代表团表示,该宣言的基本原则与中国政府的主张是一致的。中国外长钱其琛在会上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在南沙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他指出:“南沙问题上同我们存在争议的国家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我们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意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同有关国家谈判寻求解决的途径。条件不成熟可以暂时搁置,不影响两国关系...”从后来的情况看,我们只能说,这似乎只是中国政府方面的一厢情愿。

  2)《南海共同宣言》的内容

  1999年,南沙局势再次出现了紧张态势。继1998年11月中国对南沙群岛美济礁上的建筑物进行维修后,1999年6月马来西亚在榆亚暗沙建起两层楼的建筑,装置了一个雷达天钱和一个直升飞机着陆跑道。10月驻守在无乜礁(天兰礁)的越南士兵向菲律宾的侦察机开枪射击,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飞机在榆亚暗沙上空峙...

  为了缓和紧张局势,菲律宾试图说服中国与东盟签订一份行为准则,以使签字国承诺不占据南沙群岛目前未被占据的地区。由于谈判各方观点难于协调,最后行为准则的努力被放弃,改成了没有约束力的《宣言》:

  I、各方重申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它公认的国际法原则作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II、各方承诺根据上述原则,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探讨建立信任的途径。

  III、各方重申尊重并承诺,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公认的国际法原则所规定的在南海的航行及飞越自由。

  IV、有关各方承诺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而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V、各方承诺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行动,包括不在现无人居住的岛、礁、滩、沙或其它自然构造上采取居住的行动,并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它们的分歧。

  在和平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之前,有关各方承诺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努力寻求各种途径建立相互信任,包括:

  A.在各方国防及军队官员之间开展适当的对话和交换意见;
  B.保证对处于危险境地的所有公民予以公正和人道的待遇;
  C.在自愿基础上向其它有关各方通报即将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
  D.在自愿基础上相互通报有关情况。

  VI、在全面和永久解决争议之前,有关各方可探讨或开展合作,可包括以下领域:

  A.海洋环保;
  B.海洋科学研究;
  C.海上航行和交通安全;
  D.搜寻与救助;
  E.打击跨国犯罪,包括但不限于打击毒品走私、海盗和海上武装抢劫以及军火走私。

  在具体实施之前,有关各方应就双边及多边合作的模式、范围和地点取得一致意见。

  VII、有关各方愿通过各方同意的模式,就有关问题继续进行磋商和对话,包括对遵守本宣言问题举行定期磋商,以增进睦邻友好关系和提高透明度,创造和谐、相互理解与合作,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间争议。

  VIII、各方承诺尊重本宣言的条款并采取与宣言相一致的行动。

  IX、各方鼓励其他国家尊重本宣言所包含的原则。

  X、有关各方重申制定南海行为准则将进一步促进本地区和平与稳定,并同意在各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朝最终达成该目标而努力。

  3)《南海共同宣言》签署后的效果

  《南海共同宣言》签署伊始,国内一片欢呼雀跃之声,认为这是中国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主张的胜利。但是十多年过去了,人们看到的是,共同开发没有中国的份,岛屿的被占领还在继续,中国的渔民在南海被周边的国家抓捕、驱赶、甚至枪杀。

  2012年,越南国营石油公司的石油勘探船“平明2”号不顾中方警告,持续在中国管辖海域进行勘探作业,中国海监出动执法船前往阻止,由此引发越南外交抗议以及后续的激烈言行。2012年3月份,菲律宾的油气勘探船在中国管辖的礼乐滩附近海域非法作业,遭到中国执法船的警告。

  类似事件,在南海争议海域时有发生。越南在去年6月13日在靠近西沙群岛的海域举行军事演习,其总理更是发表对华强硬讲话,并签署了“征兵令”。菲律宾日前则派出了它最大的军舰“拉贾·胡马邦”号前往南海争议海域巡航,且将国际通用的“南中国海”称谓,更改为所谓的“西菲律宾海”。

  显然,一纸宣言并未束缚住它们的手脚。据《国际先驱导报》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目前,南海周边国家已在我国南沙海域钻探油井1000多口,每年开采的石油超过10万吨,天然气350亿方。

  在疯狂盗采油气资源的同时,这些强盗也没忘记南海丰富的渔业资源。

  据《国际先驱导报》获悉,越南渔船在南海的侵渔从2000年的21艘,发展到2006年的600多艘和2007年的900多艘;从以前由少量的3至5条船的规模,发展到了现在的30至40艘集团式的侵渔活动。而且据报道,越南渔民到西沙等中国海域去捕鱼,得到了越南政府的补贴。更有甚者,在今年“南海981”事件中,越南总理公开鼓励越南渔民去西沙海域捕鱼。

  除派遣渔船盗捕外,这些国家还对中国的渔民采取了驱逐、抓捕、甚至是枪杀的犯罪行为。2006年10月21日,中国台山一艘渔船在马来西亚与菲律宾交界的公海上作业时,遭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和渔业局抓扣,船上24位渔民被逮捕,8台雅马哈发动机和16,000升用于返航的汽油被抢走。印度尼西亚则在2009年新成立的海洋局下专门设立了一个抓捕局,抓捕局局长由一名海军少将担任,还专门调拨了约30艘海洋监督船实施对他国渔船的抓扣。2012年五月九日,在争议海域,菲律宾海警枪击台湾渔船“广大兴28号”事件,造成了一名台湾渔民死亡。

  2011年,当年5月6日,马来西亚与越南联合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它们各自在南沙海域的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次日,越南又单独提交了西沙海域的外大陆架划界案。如果按照这些所谓的划界案,那么中国的南海海域将被瓜分殆尽。值得注意的是,在指责中国的时侯,南海周边争议国家纷纷祭出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指责中国威慑使用武力打破现状。所以从客观效果上看,宣言不仅没有阻止这些国家侵占南海资源,反而成了它们手中制约中国的“一张牌”。

  3.七十年代后中国海军为保卫南海所进行的五次海战

  虽然由于实力的的问题,长时间以来,中国对南海的管控没有达到全部实兵部署的程度。但是,那怕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中国为捍卫南海主权也是不遗余力,哪怕是付诸武力。

  1)西沙海战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海南岛之后三个月,中国派兵驻守永兴岛。时任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1951年发表声明:西沙群岛一向是中国领土[2]。

  1973年1月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和平协约签定,美国开始从越南撤军,南越政府得到美军移交包括军舰在内的剩余军事装备,认为以其海军实力可以武力占据西沙群岛[3]

  从1973年8月份开始,南越军舰在西沙海域不断驱赶和抓捕中国渔民,企图占领岛屿。当时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中,在北方又与苏联在军事对峙[4]。

  南越当局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1974年1月15日,南越海军的16号驱逐舰“李常杰”侵入西沙的永乐环礁海域,向中国渔民的捕捞作业基地甘泉岛炮击10发[5]。1974年1月17日、南越武装部队侵占金银岛、甘泉岛,并在侵入甘泉岛后强行取下中国旗。

  1974年1月17日,南越增派“陈庆瑜”号驱逐舰抵达西沙群岛海域。18日上午,“陈庆瑜”号和“李常杰”号再次武力威胁中国渔船。

  18日上午,由中国海军389和396两艘扫雷舰组成的396编队与271编队在永乐群岛海域汇合。

  18日晚,南越海军“陈平重”号驱逐舰在“怒涛”号护卫舰的伴随下重新返回西沙海域。至此,双方对峙的舰艇的数量为4对4,但南越海军在装备上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中国4艘舰艇的总吨位还不及南越的1艘,而且南越军舰普遍装备舰炮火控系统,中国舰艇火炮则还是人力操作。双方实力对比优劣显而易见[6]。

  南越海军发现中国只有4条小型炮艇,立即兵分两路占据有利外线,展开战斗队形,想仗着舰艇吨位和火炮优势,南越海军想“速战速决”。

  1974年1月19日清晨,数十名南越军人在广金岛抢滩登陆,向岛上中国军民开枪射击。守岛中国军民立即还击,迫使他们撤回舰上。岛上登陆失败后,“舰坚炮大”的南越海军,便转而进攻中国舰艇。

  19日10时23分,南越“陈平重”号高速冲向中国274号猎潜艇,率先对274艇驾驶台开炮,中国舰艇当即开炮还击。海战正式开始。

  海战格局是2对2,中国271、274艇分别攻击南越“陈庆瑜”号和“陈平重”号,396、389舰则攻击“李常杰”号和“怒涛”号。面对中方态势,南越军舰试图拉开距离,以发挥舰炮射程远的威力。但中国海军舰艇紧紧咬住南越军舰不放,开足马力,抵近攻击。

  中国军舰小口径火炮一阵齐射,重创越方军舰。战斗中,271艇利用“陈庆瑜”舰的火力死角集火攻击,造成该舰通讯中断,军旗落入海中,迫使其拖着浓烟逃逸;396、389号舰则贴近“李常杰”号进行集中火力近射,使南越军舰甲板上多处起火。此时,“怒涛”号趁机向中方389舰偷袭。紧急时刻,271编队两艘猎潜艇向“怒涛”号右舷一阵急射,南越军舰中弹起火。11时49分,中国海军猎潜艇第74大队及时赶到,并进入海战场。

  12时,南越舰队误认为是中国大部队增援,仓皇掉头撤离。“怒涛”号本身航速慢,加上遭受重创,无法跟上逃离的编队。281艇全速上前,向“怒涛”号猛烈射击,于14时52分将南越“怒涛”舰击沉。

  1974年1月20日,9时35分,中国军队发起收复西沙三岛的登陆作战。其中,进攻甘泉岛的部队,到达预定位置后,换乘橡皮舟和小舢板,在海军舰艇炮火的掩护下,按3个梯队在甘泉岛东南滩头登陆。占领滩头阵地后,解放军不给敌人半点喘息,仅用10多分钟就迫使被围的南越军队官兵全部缴枪当了俘虏[7]。

  西沙海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首次海上反侵略作战,持续时间较长,作战样式比较复杂。南越军队4艘舰艇总吨位近6000吨,解放军4艘舰艇总吨位才1700余吨。且舰炮小、数量少,又处于内线不利阵位。但是,由于指挥正确,战术灵活,作战英勇,夺取了海战的胜利。

  战后,中国获得了对整个西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的控制权。这是新中国海军进行的第一次海上反侵略作战,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海军史上首次对外战争的完胜。经此一役,西沙四十年再无战端![8]

  2)南沙海战

  1973年7月至1974年12月,越南统一后,对中国的援助需求减少了,又从南越手中接管了南子岛等6个岛礁,于是便出尔反尔,于1976年6月版的地图中就将西沙、南沙诸岛划入其版图。从此,这个曾经口口声声称中国老大哥的近邻,开始了积少成多的蚕食步伐,而中国政府却是对此几乎没有做过什么实质性的反应。

  1987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通过《全球海平面联测计划》,委托中国政府建立5个海洋观测站。中国将南沙站选址在永暑礁。

  当时南沙附近的战略态势是,苏联在1985年后就金兰湾增驻20多艘舰船,对中国进行威慑。南沙群岛北端距离中国海军航空兵最南部的海南陵水机场还有900公里,当时中国飞得最远的歼8-2作战半径只有800公里,无法提供掩护。

  1988年,中国正急于改革开放闯关攻坚,争取进入关贸总协定,在国际上以缓和为主,对越自卫还击战也接近尾声,边境已经基本稳定,中越高层正在进行关系正常化接触。越南当局一面进行关系正常化谈判,一面加紧抢占南沙岛礁。[9]

  1988年1月14日,中国海军掩护工程部队将部分建站施工器材运上永暑礁。其后数天,越南海军即抢占了附近的几座岛礁。1988年2月18日下午,中国海军和越南海军同时抢登华阳礁,各自插上国旗对峙。

  双方海军舰只在临近海面上对持。越南海军虽然不敢强行攻占中国军队控制的永暑礁和华阳礁,但是从1月15日到2月19日,越南171舰队、125运输旅先后派出武装人员侵占了永暑礁周围5个礁,对永暑礁形成包围。

  考虑到局势危险,战斗随时可能爆发,中国海军决定向增兵南沙。2月22日,海军南海舰队502编队赶到;3月5日,海军东海舰队531编队赶到,加上已在南沙的552编队舰只,永暑礁附近海面集结了中国15艘舰船。各舰逐礁守卫,防止越军继续侵占中国岛礁。

  1988年3月12日,越军从金兰湾驶出两支舰艇编队,一支扑向赤瓜礁,一支驶往鸿麻岛。23时50分,中方派6名舰员驾驶小艇登上赤瓜礁,并将国旗插上礁盘。

  3月14日6时,越南海军604号运输船放下一条木船装载着全副武装的越军和构筑工事用的材料,强行登上赤瓜礁。至7时30分,越军上礁人员共43名,并在赤瓜礁北侧插上2面越南国旗。此时我舰队上礁总人数也增加到了58人,双方在相距210米的礁盘上武装对峙。

  与此同时,海上力量对比上中方占据了绝对优势,502编队有100毫米炮3门、37毫米炮8门;531鹰潭舰和556湘潭舰都是053H1型导弹护卫舰,各有上游1号导弹4枚、100毫米炮4门、37毫米炮8门;越方仅仅505登陆舰上有40毫米炮,火力处于绝对劣势。[10]

  8点20分,海上指挥所发出命令:“把他们挤出礁盘!”我军十几个战士趟着海水,向150米外越军走去,随后与越军护旗人员发生了扭打。8时47分。越军打响第一枪。礁上中国人立即开火反击,礁上一片混战。

  越604船上的高射机枪同时向我502舰扫射过来,502舰上的机枪开火了。紧接着,前主炮射出第一发炮弹,炸飞了敌船上的机枪。502舰上的37炮、100炮一齐开火。射击9分钟后,敌604船起火下沉。8时57分,越军登礁人员打出白旗投降。

  赤瓜礁战斗爆发后,531舰距边机动边射击,当即击中越505舰7发100毫米炮弹,其前炮被摧毁,烟囱被击中,驾驶台起火。556舰对越605船反击,越605船中弹起火,指挥台被击毁,船体倾斜严重,甲板上水。后经查证,越605船于当晚沉没,越505舰抢滩后烧毁。

  此战后永暑礁海洋观测站建设工程一切顺利,越南海军对我多个礁盘建设均不敢阻拦。同时,越南继续侵占中国岛礁,中国亦未有阻拦。永暑礁三面均为越南侵占包围。

  在本次海战以后,中国控制了南沙群岛的永暑礁、华阳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赤瓜礁共6个岛礁,填补了中国对南沙群岛实际控制的空白点。

  3)1994年中菲南钥岛海战

  南钥岛位于北纬10度41分,东经114度25分,道明群礁的最南部边缘。南距太平岛约18海里。该岛呈圆形,岛直径约300米,海拔1.8米,面积约0.07平方公里。周围珊瑚礁环绕,两侧有海蚀出露的珊瑚礁岩。岛上灌木茂密,高3-4米,中部有椰子林,水井及房屋,并有小庙一座,大约是清代道光年间所建。我国渔民向来以此岛为捕捞基地。在岛上种植椰树,建造房屋和神庙,并挖有水井,水味不甚佳,勉强可饮。

  1933年,法国人曾驻军此处,1943年日本侵占了该岛,1950年代,美国派兵侵占了南钥岛,但1959年后放弃。自1968年后,菲律宾侵占该岛。

  1994年,中菲之间在该岛海域发生了一场小规模的冲突,其结果菲2艘炮艇被击沉,数名士兵死亡。岛上的一些建筑被摧毁,包括一个了望塔。此后,菲放弃了该岛,至今无人居住。碍于南海宣言,中国也没占领该岛。在中国威慑下,目前没有国家敢占领该岛[11]。

  4)1995年中菲美济礁对峙

  1995年1月底,菲国防部出示一些中国军舰在美济礁附近的照片,其中包括一艘玉勘级两栖登陆舰和一艘大志级潜艇支援船。另外,菲还出示一些照片显示,中国在美济礁上建造了4个建筑群。当时,我国先后在美济礁4个方向共修建了13座2代高脚屋,这种高脚屋已经具备基本防守能力。

  菲律宾把所有的战斗机调到南沙群岛,在卡拉延增加驻军。并于三月底出动海军,把中国在五方礁,仙娥礁,信义礁,半月礁和仁爱礁等南沙岛礁上设立的测量标志炸毁。甚至派出海军巡逻艇,在空军飞机的支援下,突然袭击了停靠在半月礁附近的4艘中国渔船,拘留了船上62名渔民,指责他们"非法进入菲律宾专属经济区捕鱼","非法破坏海洋自然环境"(注:盛力军:《中菲南沙之争的危险发展》,载《明报》月刊,1995年5月号。)。

  从1998年下半年到1999年初的几个月里我国工人在海军护卫舰的保护下,在美济礁修建了4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3层建筑,使该岛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永久前哨。菲总统埃斯特拉达曾命令菲海军用武力封锁美济礁的,但遭到菲海军方面的劝阻,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力量是敌不过2艘在附近游弋的中国海军"江湖"级护卫舰的[12]。

  从此,美济礁终于回到中国人民的怀抱!

  5)中菲南沙海战

  2003年6月5日凌晨6:26分中国一艘导弹护卫舰和一艘扫雷艇在南海例行巡逻时和菲律宾1艘驱逐舰和两艘护卫舰发生小规模冲突,菲律宾一艘800吨级的护卫舰被中国导弹击沉,中方扫雷艇前仓中弹,拖回海南基地。事件发生后,菲律宾先后出动4艘大型驱逐舰和各类中小型舰艇26艘意图报复,中方亦出动深圳号(167舰)导弹驱逐舰和宋级攻击型潜艇等16艘南海舰队主力出海,双方在中国南海南沙群岛附近于6月6日凌晨4时左右展开了激战。

  菲律宾海军在岸基空军直升飞机和轰炸机的配合下以分散队形包围和接近中国海军舰队,然后向中方大型舰艇发射多管鱼雷和集中轰炸。而中方海军在有限的空军支援下,对菲律宾海军实施超远程导弹打击和水下攻击。菲方有6艘舰艇被击沉,4艘被击伤。中方有5艘战舰被创,其中两艘大型战舰失去动力[13]。

  这场海战,中国方面没有公布,网上还有人说这场海战是不存在的。然而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了这样一条消息:1975年南越覆灭,南越海军全数逃到菲律宾加入了菲律宾海军[14]。更有资料披露,这其中包括了7艘护航驱逐舰,11艘巡防舰,16艘炮舰,10多艘登陆舰等。菲律宾海军实力一时变为东南亚第一。这些军舰在现在的菲律宾海军序列中几乎见不到了。除了菲方保养护理不当以致该批军舰不少损坏淘汰外,在03年应该还是有这样的实力进行一次这样的入侵的。

  此战结束后,南海黄岩礁基本是处于中国控制之下,但也没有驻军,由此酿成了2012年4月的第二次黄岩岛事件

注释:
[1]百度网页:1954年海南岛中国空军击落香港客机事件综述
[2] 中文:新华通讯社新华网——1951年8月15日,中国总理周恩来声明:西沙群岛一向是中国领土?
[3]V?,H?uSan(1995).??alybi?n??ngv?iHoàngSavàTr??ngSa.HoaK?:Nhàxu?tb?nQuêH??ng.
[4]《中苏关系史纲》,沈志华主编,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5]Gray,Randal,Ed.Conway'sAlltheWorld'sFightingShips1947-1982PartII:TheWarsawPactandNon-AlignedNations.Annapolis,Maryland:NavalInstitutePress,1983.ISBN0-87021-919-7.
[6]??中文:1974年西沙海战:美国袖手旁观南越心虚仓皇逃离?.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02-17].
[7]【图库】1974西沙海战:中国海军击沉南越驱逐舰夺回西沙(下)?.哈尔滨工程大学”三海一核“科普网[引用日期2014-04-24].
[8]中文: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479-485
[9]百度文库:1988年南沙海战背后的故事
[10]百度文库:解密档案1988年中越南沙海战
[11]百度文库:南钥岛
[12]百度文库:中菲“美济礁”争端
[13]百度网页:鲜为人知:2003年中菲南海大海战–铁血网
[14]百度网页:越南共和国海军-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1950年入侵南海的美国菲律宾号航母

2. 1950年入侵南海的美国萨拉托加号航母

3. 西沙海战宣传画

4.西沙海战烈士陵园

5. 1988年中越南沙海战

6. 南沙海战的越南败兵

7.南沙海战的功臣舰502

8. 03年中菲海战中方旗舰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在此再次感谢原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5 15: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海,大国之殇”这个标题不合时宜!小不忍则乱大谋,此时并非解决南海问题的最佳时机,当务之急是取得大国博弈的胜利或压倒性优势,南海问题自然解决。当天朝屹立于世界之巅时,宵小还敢向天朝叫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7 18:15 , Processed in 0.15625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