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大参考

橡谷智库:房产观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18: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产观澜11:房地产业的选择

  我从人口城镇和农村的数量收入等等方面看了一下房地产业,也和一个同事交流了对房地产的看法,我们感觉不太能在房地产业的中国市场,能做一些什么咨询,或许帮助他们到欧美投资会是个方向。

  因此我不再寻求在房地产业的国内市场开拓咨询业,这里给大家一些我个人的看法,房地产业后面的选择是怎么样的。

  前面9篇叙述了我对房地产业的综合分析,我这里说一下我个人的观感。

  很多房地产公司在转移到三四线城市吃了药,然后再选择刚需领域再次吃药。对于房地产投资来说,最重要的只有一个词语:位置。

  也就是说中国房地产投资的核心在北上广,包括杭州、深圳等地都算一线城市;各省的核心是省城和港口城市;地县级市的核心在当地的经济商业中心。

  另一方面,房地产业是一个区域型的市场,很多房地产公司都是基于本土的,原因不外乎人情,因为在当地有千丝万缕的人脉关系,政商关系比较通达;其次是大型地产公司,可以纵横四海。但是大型地产公司重心在开始的时候,都是放在核心城市;二三四线城市都是本地房产业耕耘。

  发展中段开始,大型地产公司开始渗透到二三三线城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到后期一些地产公司想要转战三四线城市时,已经是大错特错,因为当地购买力已经被开发殆尽。

  此时由于人口随着产业集聚和城市化进程,财富向大城市聚集,有实力的公司应该继续拓展核心城市市场才对。所以,我看到前两年大型地产公司向下面发展时,曾写文章说:三四线市场已经不行了,核心城市才会继续涨。不幸而言中。

  而对于核心城市,主要是因为政策的导向问题,很多地产公司开发刚需市场,抢到第一的都算是赌对了。13年最后猛烈的购买都是刚需。

  但之后进场抢刚需市场都是错误的。

  我在研究人口收入数据时,发现底层的购买力都被透支了,城市的底层购买力已经差不多消失殆尽,农民工进城十几年积累的财富都在家乡县里的房子上,即使将来放开户籍也不会带来很强的购买力。

  只有一个市场是未来的趋势,那就是改善性和舒适性居住需求。

  这十年的房地产黄金年代,已经让许多城市的自住率超过70%,剩下的底层购买只能依赖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了。但是早期许多基于自身购买力,而购买了80-100平米的中产阶级,他们的购买力正在提升。所以,对于这批人的购买力,被中国的限购政策压制了。

  我写过很多文章抨击中国经济架构的失衡,货币资源的错配导致中国实体经济缺血,房地产绑架中国,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房地产业不是经济的核心之一,也绝不意味着限购是一个可以持续保持的好政策。

  限购的确可以限制资本外流,许多沉淀在里面的流动性不会在人民币持续高位的时刻,套现出国,从而导致中国经济被掏空。但是随着货币汇率和利率的改革,进入自由浮动,人民币如果能够做到动态平衡,且货币政策能够以另外的安全资产替代房地产,央行能够以国债、slo、逆回购等等货币政策调配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时候,限购就应该取消。

  非市场化的政策只能短时期内起作用,长期无益于市场本身的运行,甚至有害。

  房地产业的泡沫化不是房地产本身的问题,还是货币政策和经济架构的问题所在,或者说是政治架构的问题所在,最重要解决是要依靠经济架构和货币政策改革。

  不过,形势比人强,经济处于一个极其危险的状态,或许也会迫使庙堂做短期回到过去的策略。

  那么,假如房地产业在后面的十年内持续下滑,不管是房地产业本身,还是房地产不同的产品,都会分化。很多房地产业会破产,这对有现金储备的是好事;而另一方面不同的房地产产品会走势不同。在一个大趋势下走熊市,但不同区域的不同产品线会走势不一样。

  这中间,改善性住宅,是重要的市场。有购买力的刚需甚至可以从改善性住宅替代的二手房市场获得房源。这部分需求,在全国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无论核心城市,还是省城地市。

  2014-05-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18: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产观澜12:核心地带的房地产有多坚挺?

  我们常讨论房地产的三要素是:地段、地段、地段。

  于是我们把学区房和市中心的核心地带列入抗跌的区域,但实际上有很多人是把这些地段列入不跌的概念。

  然而在去年房价暴涨的数据里,核心地带上涨趋缓,以上海为例,中外环才是突飞猛涨的区域。从全国市场来看,三四线城市跌,一线城市涨。细节是三四线城市的乡镇价格涨,一线城市的环外涨。

  根据社科院的数据,可以判断人们的收入比,去年在中外环买房子的,大部分都是以全家人身价全力以赴的刚需,乡镇买房的都是在县市没有买房的农民刚需。

  但是县市都在下跌,一线城市的核心地带涨幅趋缓。

  在二季度呈现的,二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环外下跌,核心地带滞涨,成交量下降。

  我也几乎没有分析内在的逻辑,只是从反腐和富人资本出逃的角度来分析,说核心地带的很多业主已经转移资金到欧美,不再购买,炒房者也不介入。昨天和朋友饭局,聊起中考,其中一个参加中考孩子的父亲谈论选择学校的细节,我恍然大悟。

  以上海为例,核心地带原来有六七个名校,现在已经实际排名滑落,原因在于生源缺乏。今年外围可能有一两万生源,核心只有二千多生源。以致于要向外围学校求援,孩子的父亲就被班主任要求直升核心某个重点学校,但并没有答应。核心地带的学校随着生源的不够丰富,进而降低要求,就开始形成恶性循环。你可以想像父母们对学区的精通和无所不知,只依靠口口相传,已经把全市所有学校排出个清晰的队伍来。

  而市区生源的减少,则原因在于很多购房者仅仅是做资产配置,另一个原因是有能力在市区买房的人,都把子女送去了国外。

  所以,市中心抗跌的因素只剩下土地稀缺和医疗便利。

  但随着人口的变化,医院未来也会面临患者资源流失的危险,目前由于人们对名医名院的追逐,郊区的甚至也会跑去市中心看病,没有问题。

  从这些方面来说,未来真正属于富人的资本正在全球布局,环外刚需衰减,核心地带不跌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环外下跌是必然的。

  回到上一篇文章,我提及改善型类型才是以后地产公司发展的方向,很多人不解,说很多中产已经拥有了多套房子。

  首先能够拥有多套房子的,在市区拥有的,绝大多数已经不属于中产;在郊区拥有的,他们有替代这些房源向市区迁移的可能。

  真正的需求在于学区房,而目前在上海发生的变化,是好的学校正迅速转变为原来非主流社区的地段,拥有庞大中产市民人口的杨浦、浦东、松江、普陀、宝山的部分地区等地。

  我相信在其他一线城市也存在这种现象。对于开发商来说,如果你准备以此基业长青的发展下去,可以考虑的区域是学区房和生源集中的区域,有野心和实力的,可以投资民营学校,集中好的师资来自己打造学区。

  对于私人投资者,选择则非常简单:寻找中产市民集中,且年龄段拥有学龄儿童少年的学区房投资。但避开核心地带,记住,那里的富人孩子都不在当地,而他们的购买力又去了海外。

  这是橡谷智库给你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作投资之诱导,责任自负

  2014-06-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18: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产观澜13:大部分死扛的房产商将会扛死

  我不知道财经媒体说的房地产商死扛价格这类消息有多少可信度,假如这是真的,这些房产商都会扛死。

  正确的做法是尽快低价销售,降低负债率和库存,盘活现金流,以等待更糟糕的冬天。

  无论地方政府是不是救市,中央政府是不是伸手,后面都是夺命逃亡的时间段,而非寄希望于重演08年和13年中之后的超级反弹。

  这种机会不会再来了,当地方政府确定开始救市的时候,微弱的反弹,是所有人离场的唯一一次机会,而这种高度不会太高。

  由于许多人都是在这样考虑,以至于很可能无法形成高度。

  但在人们有这样一个预期,能够维持房价不会快速下跌,还有人入场买房的时候,才是投机者和开放商逃命的时间节点。

  原因只有二个,一是中国经济,二是美国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在2011年之后已经进入了长期下跌的熊市周期,制造业创造的增长力遇见了瓶颈,货币双轨制形成的恶果到了末期,实际高利率已经让整个经济的增长乏力,虚拟经济仅依赖货币套利活着。

  这是个经济转型的时段,制造业升级换代未能为中国创造新的增长点,低端制造业处于饱和状态,并受到新兴市场争夺和国内货币成本劳动力成本上扬的双重打击。欧美日韩仍旧占据高端制造业市场。

  而各经济体之间的博弈,来自于体制红利、货币策略和人口增长。

  长期来看,中国人口处于下滑通道,人口红利正在消失,这是大趋势,也就是房地产真正发展的潜力不存在。

  短期趋势是美元正在美联储的收缩政策下,全球笼罩在货币流动性即将紧缩,而利率即将上扬的前夕。虽然耶伦是非常鸽派的领导者,但市场比耶阿姨强得多。美国核心通胀正在急速上扬,一旦让美联储措手不及,美国则不得不被迫加息。

  对于中国的房地产投机者来说,他们正在做一个反向套利,那就是卖出高汇率高利率的人民币资产,买入相对低汇率低利率的美元资产,押注美元汇率上扬。虽然我认为他们也会吃药,但这是题外话。

  仅仅对于以中国为主的人民币资产来说,未来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后,利率加速上扬,汇率反向贬值的趋势是很明显的。此时是卖出中国房地产,更换成预期强势货币的最好时间,当然我不建议你买入美国地产,而是应该持有美元货币下的安全资产。

  中期趋势是中国未来会进入债务扩张周期,即使你认为中国目前债务已经很高,实际上中国的债务还会更高。因为中国目前的债务是无法收缩的,许多坏账将永远坏下去‘同时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更多的福利支出需要覆盖缺口,中国未来必定进入赤字剧增的时代。

  在土地财政铁定无法持续的大背景下,财税会转向房地产税和遗产税,并大规模扩展地方债和国债规模。

  这就意味着持有地产将成为一件成本非常高昂的事情。

  另一方面,试图依赖城镇化来消化地产投资的供应,已经终结了,参见房产观澜系列的解读文章。

  所以,从今年往后,是一个房地产市场衰退的时代,至于是阴跌还是暴跌,只是取决于政策的支撑力度而已。

  即使有政策支持,你去大宗期货市场,看看那些收储支撑的品种是如何断崖式暴跌的曲线,就可能清醒一点了。

  2014-07-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18: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产观澜14:限购,既然错了就错到底!

  上周陪女儿去看病,这周陪媳妇看病。我从医生那里得知小女病症的时候,非常伤心和抱歉。我知道那些年创业,没有条件照顾好家人,飘来荡去,以至于更换数个幼儿园,任何一个上海的幼儿园都会正常做的检查,居然忽略了小女。医生也告知尽可能治疗的方法,但在幼儿时期矫正是最好的。

  愤怒几乎立即充满了我的心肺,我问老天爷:你他妈干了什么?让一个个辛苦奋斗的人付出无数代价?

  我已经很少脾气暴虐了,在过了这么多年之后,心平气和,连挑衅的人我也只是笑笑拉黑,然而创业过程的后遗症蔓延了十年之久,我的孩子十岁了,还受这些影响。

  所以,我告诉大群的同学们,能够打工就不要创业,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投机取巧胜过一切勤奋努力的自我奋斗。

  然而对于我来说,既然错了,已经难以回头,就这样错下去吧。我们一家为创业付出的身体代价,都要用数百倍的金钱来得到后,去慢慢治理。

  很多时候,无论此时是非,既然错了,就要错下去。

  上次橡谷论坛,谈及国家收储棉花的事情,当时功亏一篑,导致棉花暴跌,无论是中国棉花业还是纺织业都巨亏,而国储也巨亏。

  但朋友DU有个见解,说道,干涉市场是错误的,但既然国储已经决定这样做了,他们应该持续做下去,不能半途而废。当时已经收了国内棉花,却忽略了海外棉花。只要国储有强大的毅力去把海外棉花收掉同样的数量,海内外价格拉成一致,那么棉花的定价权可以说暂时就在中国手里了。

  那么之后,再根据国内需求,做周期性调节价格,释放储棉的节奏就可以帮助国内纺织业打击海外纺织业,同时也保障了新疆棉农利益。

  这的确是个危险的游戏,然而骑虎难下的时候,是不要下老虎背,而是骑到老虎驯服或死为止。

  映照在房地产限购这个问题上,最初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过往不谈,但是到了今天,轻易停下限购,却是让中国房地产和经济瞬间崩溃的临门一脚。

  何解?

  因为中国在2008年以来的宽松货币政策,将房地产刺激上高峰之后,限购让资金堆积在地产池子里,一个大盘股的禁售股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流通,你能够理解为何最终13年会在再次货币短期宽松后推上高位的一个构成了。

  但是货币扭曲的极限也已经到了,此时高利率时代的来临,人民币和美元汇率利率错位的节奏即将更换的时候,市场对货币和利率都是非常敏感的,只是因为限购地产约束了投机资本的逃亡,一旦放开限购,绝对不会有热钱会留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而是会借着许多接盘侠的盲目信仰政府又托市的货币宽松希望,夺路而逃。

  黄金十年积累的所有浮赢财富,就瞬间完成了大转移,这就是财富腾挪的所有奥秘所在。

  人类的财富螺旋上升的基础是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遍布其中的是财富转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然而财富的积累需要时间,转移只要瞬间。真正的牛逼的人物造势,借势,让大多数人辛苦的为你工作,积攒财富,他们会在短短的时间里拱手相送。

  过去的十二年里,炒房族和房奴们共同吃草孵蛋,创造了纸上财富;许多错过过去购买房屋,中国近一百年来最简单蓄积财富的机会,在未来的几年里,就可以设法承接这些人拱手想让的财富。

  只是问题在于,如果中央政府和各地政府放开限购的话,投机者瞬间就可以席卷财富而走,得意的就是欧美各国富翁了。

  那个时候,哭泣的不只是阿根廷人了。

  2014-07-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18: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产观澜15:买房还是卖房?

  这几天老有人问我政局,说实话,我这个博客虽然叫海滨政经述,大部分还是偏经济类。政治综述只是扯淡,为经济综述添点酱油,实在是讲不了什么。

  我只能这样说,晚上我带一家人在外吃饭,父母均口齿不得力,只能吃些软的鱼虾和粥,喝些白水。当我们老幼中年慢慢走出店堂的时候,而我觉得就这么一家人终老相伴也很安宁平和。只要这个政府还能维持对老人的退休金,维持国民福利,至此乱世征兆明显的日子,希望庙堂能稳定国家,控制住不要四分五裂,那就是老百姓的福分了。

  还能指望什么呢?

  所以尽管任大炮又跑出来胡说八道,我也觉得情有可原,让人家业内老总说吧。说实在的,我也希望房地产直上青云万万年,人人富足的可以到全世界示威:美国佬,欧洲佬,日本鬼子,你们特么算个球球?我家里两室一厅可以买你们一个镇了。

  ok了,多爽。就像今天一个警察老大哥给我们上课:这十年是一百年来最好的机会,你特么2000元一平米的时候不买,涨到4万了,你特么还买,你脑子进水了?你以为能涨到100万去?

  噢,这个不对,好像说的话意思有点反?

  算了,这段删掉。

  我和妻子偶尔也讨论养老的事情,虽然我们俩都做期货交易,收益也算马马虎虎,但我们均对期货的风险心知肚明。对于家庭资产配置来说,可能最好的是交易+房产+黄金+现金,比例分别为2成+4成+1成+3成。

  但我们家买房的策略只针对一点:租售比。

  如果我们算下来,一套房子的租售比能够跑赢利息,我们就买,不管现在是什么世道。

  你想告诉我:中国压根就没有能跑赢利息的租售比物业?

  其实也未必,很多商铺类是跑赢的。

  只是我们也可能不是购买国内的,实际上是世界某个角落。

  我告诉许许多多问我房产是否应该购买的人:如果你只是买一套自住,就当消费品,就像汽车,落地跌一半,买吧。

  如果你是要投资它的上升价值,那你可得悠着点。

  如果你是要投资它的租售比,能跑赢利息的现金流,这是正确的路,取决于你怎么买了。

  好吧,你要是想真正像我学习点投资的知识,我告诉你世间套利的秘密,那就是:时间的套利,空间的套利,制度的套利,人口的套利,货币的套利。

  你要是浏览我文章几年下来,还不能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我也觉得没必要解释了。

  我真心希望地产四平八稳的过渡,你要相信我真的是这么想的,尽管我租房子住。

  2014-07-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18: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产观澜16:中国有5000万套空关房吗?

  研究pp过程中停下来室内五十米跑了一会儿,浏览了一些文章,关于美林经济学家陆挺支持任志强总的意见,反驳CHFS的研究:中国5000万空关房。

  任志强总的意见基于一个错误的数据,根本不值得驳斥,而陆先生的数据剖析,犯了理论经济学家的通病,不做实地研究,完全纸上谈兵,误入歧途。

  具体剖析,见我所做的房产观澜一系列文章,关于城镇化和房产面积分布的逻辑,不再重复。

  我只告诉陆先生,您所说的统计错误,恰恰是您分析逻辑的致命错误。

  实际上,中国城镇化的过程中,城镇区域的所谓地产商很多已经根本不造房子,而是和政府联手给出一块地来,由农民自己在镇上造,这根本进不了国家统计数据。

  我们的家族有很多人生活在镇上,我曾经领导过几只工程队做活,也就是包工头,我的办公室今年装修,又来了不少工人,平时我家附近有几十辆黑车,整个区域有一两千量黑车,家旁边一条街都是外地人做的餐饮。

  我告诉您一个事实吧:无论你问哪个农民工,他们家都在镇上或者县里有了一到两套住房,大多数空关着。

  我再告诉您一个你们从来不做的调查,因为这种属于歪门邪道的研究。我经常去一些全国屌丝聚集的论坛,看与房地产相关的帖子。包括与小镇生活、砖厂、运输等等相关的帖子,看来自全国各地的底层和中层发言。他们在闲谈,从来不隐瞒。

  我告诉您:城镇化已经结束了。

  我这里有些数据,叫做橡谷中国妓女指数、兰州拉面指数、地沟油指数、运输指数、航班指数、京东指数、淘宝天猫指数诸如此类的歪门邪道指数。

  您要是能补充到自己的分析系统,就不至于完全依赖不靠谱的数据分析了。

  5000万空关房存在吗?

  或许没那么多,3000万-5000万这个数字够多少人居住呢?

  2014-07-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8: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产观澜16:房地产会跌多久?

  上图是日本房地产走势图。

  有个朋友曾和我争论,为何你不选用香港的地产图?香港97年泡沫崩裂后,下跌了10年,很多房产腰斩,但在这两年已经回到前期高点。

  我告诉您几个基本常识:

  1,香港只有几百万人口,经济依赖于金融和地产,受土地供应影响巨大;中国是个庞大的复合经济体。

  2,任何资产沉淀资金暴跌一半后,过了十几年才重新回到原价,货币已经贬值了。财务的基础知识,现值是什么概念呢?

  3,沉淀资金上的时间成本是巨大的。

  4,香港仍旧有许多楼盘至今没有超越97年的高价。

  5,最重要的一点,后面香港跟进了大陆货币急速膨胀的十二年

  日本在87年之后采取了许多错误的货币政策,导致房地产泡沫巨大,91年开始下跌,到2005-2006年附近,接近二次腰斩。

  二次腰斩是什么概念?也就是日本人曾经拥有100万的房子,这中间没有抛售的话,已经只剩下二十几万了。

  对于无数自住的人来说,这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但对于投机者,尤其是几乎所有者都是通过杠杆投资的人来说,他们已经破产了。而相应的银行业就遭受了巨大坏账。

  日本人没有舍得立即处理银行业的坏账,一直持续了十几年,导致日本经济持续滑坡,失去了二十年。

  中国经济在所有的迹象上,都与1991年时的日本经济非常相像。固定投资过剩,生产过剩,房地产供应过剩,人口红利接近失去,货币实际利率上升,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创新不够......

  关于人口结构和需求分析,请参考房产观澜系列里的分析,不再累述。

  几乎所有的巨型房地产公司到目前都已经意识到了危机,李嘉诚持续三年抛售国内地产;恒大立即多元化发展矿泉水和粮油;万科内部转型,走向更关注现金流和租售比的房地产模式。他们通过房地产证券化方式,引入房地产信托基金和债券来转换资产配置。

  由于15年起,中国人口就接近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慢慢消失;城镇化--如果是指水泥化的话,已经完成;房地产持续下滑,按照日本经验在前五年跌掉一半的概率是存在的。普通投资者会不断抄底,直到失去信心,进入正常的消费阶段。这个阶段会持续一至两年,比如今年仍旧有人会去抄底买房,他们不会放弃“房子永远会涨的”梦想。

  对于业界来说,上半年业绩公布时,由于记账体系允许他们把过去12月的销售收入列入,所以是比较好看的;可惜现金流露了马脚,大幅度下挫。同时各大企业在外部以12%以上的利息借贷,并改变了债券的方法。此债券允许被记载在资产项目之下,所以很多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较低,只是如果你意识到这是债务时,很多企业的债务已经超过了200%以上。

  未来的岁月里,不仅仅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有些你我都知道的巨型房地产企业也难以逃离破产的命运。

  对于银行业来说,房地产业的杠杆太高,他们的经营模式是买地抵押给银行借贷,建筑公司带资入场,封顶后销售,通过按揭贷款释放整个项目的债务,并获得收益。

  由于是循环开发,实际上这样的模式中,房地产业的借贷几乎是100%的。房地产价格下跌30%,银行就只剩下一堆房子了。

  对于按揭贷款来说,2008年前卖掉的房子几乎没有什么风险,2011-2013年的投机盘短期风险也不大,因为首付较重,刚性需求也谈不上风险,反正要住的。

  但长期来说,这些投机盘最终会大量弃房,留给银行。

  金融体系来说,预计需要计提数万亿的坏账准备金,或者不止。因为房地产链条上还有整个建筑业和建材业,融资体系还有影子银行说不清道不明的十几万亿存量。

  至于说没有产出的地方政府投资债务,是左口袋和右口袋的问题,展期给未来是唯一的选择。

  当然银行业也可以学习日本,将坏账展期给未来十几年,使得整个金融业成为僵尸般的存在,那样中国经济要重新启动的希望,就跟日本过去二十年差不多了。

  其实,对于房地产投资来说,坏年景也会有大量机会。随着标的物越来越便宜,专注于现金流和投资收益回报率的投资会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问题在那时,过去十年投资在地产业尝到甜头的人,会绝大多数来不及逃脱,资金僵死在现有的地产上,以至于即使他们看到机会,也无法投资。

  而就房地产业的细分来说,最惨的是办公楼宇,其次是住宅楼,酒店业和商场会好很多。

  地域来说,许多城镇都会成为鬼镇,随着大城市群的形成,集聚力越来越强,就业机会和教育医疗机会积聚,三四线城市的地产很难有重新崛起的机会。三个城市群未来会好一些,但并不意味着价格不会大跌。

  至少20年内,中国的地产要回到前20年的辉煌是不太可能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4 14: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经济危机中,是真正赚钱的好时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0 05:5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