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13|回复: 0

余丰慧:M2对高房价是把双刃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30 17: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中国M2与GDP的高比值让货币超发的争论此起彼伏,M2增长率与房价涨幅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则让人们将目光聚焦在房地产身上。

  2013年,中国广义货币供给(M2)为110.6万亿元,M2与GDP之比为1.95。而美国去年的M2约为65万亿元人民币,M2与GDP的比率是0.65,这个数字仅为中国的三分之一。  

  GDP总量比美国少的多,而货币投放却比美国多的多,那么,中国这么大的货币投放量都去哪儿呢?总体来时,正是这种货币大投放引发的政府主导的大投资模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这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中货币基因太多,信贷等负债发展包袱太重。其结果是经济中的泡沫太大,根基太不牢固。而经济大泡沫中,房地产泡沫又是主要成份。也就是说货币大投放中一部分都流入到了房地产领域或者涉房行业里。当然,对此有着较为持久的争论。

  以笔者看,20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几年的货币超发是不争的事实,大部分都流入到房地产领域也是不容置疑的。这可以从经济增速、CPI增速、房地产增速、房价上涨和货币增速几个相对指标对比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1990年到2013年,中国的实际GDP平均涨幅为9.9%,CPI平均涨幅为4.6%,而与此同时,M2平均涨幅为21.0%,高于前两项合计数的6.5个百分点。显然,货币增速体现在GDP增速和物价上涨的因素不够充分。肯定有货币从经济增速和物价上涨中的溢出现象。特别是物价水平,按照货币理论原理,货币投放与物价是高度相关的,各个国家在货币政策决策时最重要的参考指标是物价水平。货币投放与CPI的极度不相关导致的这么多的货币溢出流向哪里呢?

  我们再来看看房价增速。1990年到2013年房价平均涨幅为10.7%,高于GDP增速,远远高于物价水平。再次佐证大量货币投放流向房地产,推高了房价的事实。特别是近十年尤为严重。最典型的是2009年,M2的涨幅为28.4%,而这一年CPI涨幅为-0.07%,即出现通缩,房价的涨幅竟然高达23.2%。房价吞噬了货币,好处是无形中起到了平抑物价的作用,而最大的弊端是推高了房价,助推了房地产乃至整个经济的巨大泡沫风险。

  客观事实和具体数据已经充分佐证了严重的货币超发是导致高房价的首凶。最大的恶果是一个高房价使得中国整个经济结构严重失调,资本资源配置严重畸形,这对经济的破坏作用远远大于高房价泡沫。然而,必须看到,货币对高房价是把双刃剑。能够成高房价,也能够扼杀高房价。当货币超发,实体经济对金融资本没有吸引力,股市又低迷时,就像过去十几年成了高房价;而当货币紧缩,实体经济对金融资本吸引力逐渐增加时,高房价的货币基础就坍塌了,高房价将从高点断崖式摔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这个时期已经到来。过去24年来中国货币实际平均增速在21%,最近十年多来大约在24%左右。央行每年确定货币增速目标在18%作用。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低于十几年来平均实际增速10个百分点,低于年初确定的平均目标值5个百分点左右。货币紧缩从增速目标上已经体现出来。

  同时,本届政府正在通过放权于市场,大幅度减税降费,降低创业门槛等市场化取向改革措施,改善实体经济环境,实体经济对资本包括金融资本的吸引力正在增强。加上,互联网金融等普惠式金融的发展,流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资本正在加速。同时,中国贸易不平衡问题正在缓解,外汇占款正在下降,被动发行货币的因素正在谈出。

  从货币发行总量的紧缩,实体经济对金融资本吸引力增强,被动发行货币因素消退,都使得过去流入房地产的资金开始大幅度回流。货币超发成就了房地产和高房价,货币紧缩和流向改变将使得房地产和高房价赖以生存的巨大货币量快速流出,必将抽干房地产和高房价的货币血液,房地产泡沫将会很快破灭,高房价末日已经到来。

  总之,助推房地产和高房价的货币基础已经塌陷,只要卡住货币信贷这个总闸门,房地产泡沫将会逐渐消退,房价不降都难。M2 对高房价正在演绎“成也萧何败萧何”的大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4 04:23 , Processed in 0.0938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