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76|回复: 1

永新人:由周老虎现形想到贪官是如何练成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30 11: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段时间中央打老虎的力度加大频率加快,有时候一天打几只。昨天,最大的老虎也现形了。周师傅,周滨他爹,原来就是周永康。尽管大家都懂的,但一旦正式宣布还是给老百姓一阵震动。

  据说周老虎和其他老虎一样,也是贪吃。

  每当捉到一个大贪官,老百姓在切齿痛骂的同时,还会百思不得其解:做这么大的官荣华富贵享用不尽,怎么还要去贪呢?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无法理解这种疯狂的行为。

  是呀,一个农民,又是种又是养,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纯收入能有个五万六万就很满足了;一个工人,早出晚归加班加点,一年能赚个七万八万就很了不起了。可是那些县长市长省长们,不要说别的,就是过年过节笑纳下属单位进贡的那点小意思,一年下来也不得了,再加上职务消费,一家人一年到头几乎不需要买什么东西,一年的纯收入总在平民百姓的十倍以上。这都是合情合理甚至合法的收入。因为按照我们的法律,收受他人财物必须要有“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一条件才构成受贿罪。人家过年过节给领导“随礼”,并不指望随这点小礼就能获得什么特别的关照,领导也不会因此而失去原则,所以这就不算违法,从没有听说仅仅因为这样的灰色收入多了,哪个官爷被查了。虽然按照党纪要求,这是不允许的,但现状如此,法不责众,多年来也就成了潜规则,被默认了。其实老百姓也理解。古人言,千里来做官,只为吃喝穿,如今的官员虽然是先进分子但也是要吃喝穿。老百姓不能理解的是,做官的为什么还要利用手中的权力,在人事、土地、工程甚至司法方面点对点地大捞特捞呢?从打死的大老虎他们的罪状看,都是在这些方面成百万上千万地收银子呵!这不是自寻死路么?俺的一个朋友说,我要是做了市委书记,就好好干,笑纳那点随礼就够了,一分钱也不贪,何苦呢,找死呀?

  老百姓不理解是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本老头做过一点小官,但又基本是一个小民,长期处于亦官亦民的灰色地带,既知道老百姓的困惑,也能够理解官员们的心态。

  这些官员并不是天生就是贪官,不是,初入仕途的时候多半心地善良豪情满怀,是想为老百姓办事的,并不是只奔着自己的利益去,但慢慢滴就变了,在官场这堆烂泥里沤几年,大多数都会变,出淤泥而不染者也有,应当说不多。为啥呢?这有唯物主义的哲学根据,叫存在决定意识。

  本老头在这里就官员贪腐的一般情况说一些感性的认识,有专家路过千万别拍砖头。本老头年纪大了,头顶骨很脆,经不起一拍。

  第一、社会的不良生态迫使官员改变。

  我们的社会存在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呢?是个贪腐比较普遍的存在。在这样的环境中,做个不贪的清官很难。老百姓赞扬清官,但真正一个清官来做他的顶头上司,他又不会欢迎。为什么呢?因为清官必定反贪,不允许下属乌七八糟。这就妨碍到他的利益了,能不反对么?所以,清官一般在单位的民意不会很高。尤其是在大家都有职有权的公共部门,你要做黑脸包公,大家就恨不得你早点滚蛋。另一方面,清官对上不送礼,不仅不送礼,上级要他变通一下规则通融某项事情他都不干,认为有违公平公正。于是,上级也不待见。一个上下都不满意的官员,当然不是好官。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清官要么改变,要么死亡。不管怎样,反正清官是没了。这叫自然淘汰,可怜的是逆淘汰。许多原来的清官变成后来的贪官,多半有点无可奈何的成分。

  第二,官场的贪腐之风引领官员改变。

  官员的贪腐,都是隐蔽的,能有多隐蔽就做到多隐蔽。所以许多贪官东窗事发的时候,老百姓都大吃一惊。但这种遮掩伎俩对官场的人不发生作用。尤其是那些直接下属,对你贪了多少,怎么贪的,大家心里明镜儿似的。这就发生榜样效应了。下属的小官就想,天呐,他的胆子这么大?一个亿一个亿地往家搬?看来,我的思想不够解放。人家能拿一个亿,我拿一百万可以吧?而且他还会这么想,看来这是大形势大气候,大家都这么干,就没风险了。这个时候不吃点喝点,还等什么菜么?许多贪官就是这样跟风上的。等到查他的时候,他傻眼了。心里想,谁谁谁比我贪多了,怎么不去查他?但,他能说么?他敢说么?

  第三、权力的神奇效应诱惑官员改变。

  公共权力在我们这个国度,就是魔杖,可以点石成金。最近被查的那个副国级,只是老婆一句话,那个老板就以70万一亩的价格拿到了一宗价值400万一亩的土地,据说这里面的差价是10个亿。我们的许多领导,每天在办公室用三毛钱一支的学生笔在报告上签同意,然后龙飞凤舞署上自己的名字,好了,在远处办公室电话等候的老板百万千万甚至亿万财富就来了。对这一点,手拿学生笔的领导心知肚明。放下笔之后,他就会想一个问题:是我给了他巨额财富,就这样白白给他?有此一念,很正常;有此一念,妖孽也就来了。老板提着一袋子钞票来感谢的时候,他就会笑纳了。有的领导心里不平衡,还会计算一番,要一个比例,那就不得了。人的贪欲一旦激发出来,欲壑难填呵!

  第四、反腐的另类含义催生官员改变。

  以往的反腐,在老百姓看来是声张正义,但在官场上有另类的解读。某某官员被查了,倒台了,老百姓拍巴掌,说好呀好呀,贪官又死了一个,要都死光光就好了。但官员们的心态不同,并不认为是正义的胜利,而是有别的因素。有的说,该他倒霉,谁叫他埋头自己吃,不往上送,结成一个利益链求得保护哩。有的说,他的倒台不是因为腐败,而是因为路线,他跟错人了。要查腐败,谁也逃不脱。查谁不查谁,这里面有讲究,就看路线对不对了。这种论调不一定对,但很有市场,对官员的影响很大。有些官员就接受教训,不是接受不贪的教训,而是接受如何贪的教训,在跟对人上下功夫,在罗织腐败网上下功夫。这么一总结一用心,腐败起来就更猖狂更肆无忌惮了。

  如今打虎的力度空前,把培植贪官的土壤也搅动了。但愿搅得再狠一点,最好连根铲除它;但愿从今以后贪官的成长不会像唐诗里写的那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了。

  好了,周老虎这只鞋子也掉下来了,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好好过日子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30 12: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连根铲除培植贪官的土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0 05:18 , Processed in 0.15629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