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18|回复: 1

文哲:孙悟空成长历程看圈子社会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7 17: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凡有些活泼思想的人们,多是喜欢看《西游记》的。而看《西游记》的人,又多是喜欢孙悟空的。孙悟空的嫉恶如仇,孙悟空的武功高强,孙悟空的革命精神和民主精神,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西游记》的诞生,孙悟空这一英雄形象便在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不仅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中国革命领袖毛泽东也曾经在诗中深情地呼唤:“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 只缘妖雾又重来。”

  从《西游记》这本奇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圈子社会对于孙悟空个人的影响。

  孙悟空最早活动在江湖中一个叫花果山的小圈子里,凭着他的聪明能干,终于混到了猴王或者帮主的地位。说是猴王,其实花果山还有七十二洞妖王,这猴王在妖魔圈里应该混得比较惨的,因为他连长生也不能,更没有神通。那孙悟空,嗯,那猴王还没有叫孙悟空的时候,虽然贵为猴王,其猴群有君臣之分,但也不过是无为而治。自然免不了生老病死。见到有猴子死去,自然心生烦恼。秦始皇当了皇帝,还多次要方士替他到海外寻求仙药。汉武帝征服了西域,打败了匈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威风八面的时候,也奢望弄个神仙当当,据说西王母也被他感动了,千里迢迢跑来教诲他。只是汉武帝不争气,不能舍弃人类的欲望,只好望仙界而长叹了。其实,帝王圈是很追求长生的,要不,怎么会让百姓称他们为万岁呢?

  不过,妖魔圈里也是渴望长生,渴望当神仙的,若不然,带着一身长生肉的唐僧也不会成为一种诱饵,诱惑着那些期盼长生的妖魔灯蛾扑火般纷纷扑进唐僧取经团这个猎杀妖魔的大网中。花果山上有见多识广的猴子给这猴王出主意,要他去海外寻神仙学长生不老的道术。这猴王于是不辞辛苦,跋山涉水,苦苦寻了十多年,才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寻到须菩提祖师。他学会了七十二变和跟斗云等诸多神通,满以为自己已经踏进了神仙这个圈子,不料菩提祖师开的是一家私塾,这个圈子可以提供给你技能,却不能给你提供神仙的地位。既然不能发给他神仙证书,只好变着法地把他赶走。其实,私塾圈是很想给自己的学生发正式的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的,不过那样官学可怎么办。孔子是私塾的祖师,人家混着混着,就把私塾混成了国学,那是因为孔子的后学们做了官府的代言人。而须菩提祖师的身份,他在教导众学生时,是“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他在给孙悟空吃小灶时也曾经说过:“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从他仅教导孙悟空数年,孙悟空就可以称雄妖界,纵横天界,鲜有敌手。很显然,须菩提祖师的神通非常之大,三教合一,没有嫌疑,因材施教,教出的徒弟都是佛和神仙。如来佛和众仙都不知孙悟空师傅的来历,那自然须菩提的神通更大。老子曾说:“道法自然。”许多能人都是从自然中参悟玄妙的。这须菩提祖师,想必就是自然的化身,一位超脱仙佛、自然随性的隐士吧。隐士圈的规矩是“藏金于山,藏珠于渊;不利货财,不近贵富;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孙悟空逞能施展变化,坏了隐士圈的规矩,无怪乎被须菩提祖师驱出师门。

  这孙悟空回去后,便走了邪路。按说,神仙追求的是清静无为,长生不老。他本来也是求的长生之道。可是他却反其道而行之,重新踏入江湖,发动战争,先灭了混世魔王,又去抢傲来国的军火库,扩充军备,俨然是一方军阀或强盗头子。其实,江湖圈是很渴望成为正式政权的,你没看刘邦、刘秀、朱元璋、国民党、共产党,原来不都身在江湖,被官府称为匪,可这匪混着混着,竟然摇身一变,都成为官府了。

  所以到后来,孙悟空竟然开始侵犯到神仙的圈子了。他还曾经说过“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样的话。如果孙悟空在东海龙王那得到金箍棒还有东海龙王勉强赠与的意思,那孙悟空从四海龙王那讨要穿戴就有敲诈勒索之嫌。至于后来酒醉睡梦中,被鬼差捉走,一怒打死鬼差修改生死簿,则是赤裸裸的暴力抗法。不过在他的潜意识中,一定有这种念头:和尚摸得,凭什么我摸不得。州官可以放火,凭什么百姓不能点灯。凭什么你们可以做长生不老的神仙,却叫老子死!老子不干!

  海中的龙王,阴间的鬼差,那可都是天上神仙的衙役。他们执行的是天规,维护的是神仙们的利益。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打了狗,那主人自然要出来给狗出出气。不过呢,一个国家固然有主战派和主和派乃至主降派,天界也不例外。那主和派的太白金星,我怀疑他可能和须菩提祖师乃至西方佛祖都有一腿,你没看唐僧西去取经时,他又是救唐僧又是给他们通风报信。太白金星主张给孙悟空一个小神仙当当,这是历来官府安抚盗匪的一种手段,用而不信。结果孙悟空仅仅弄了个放马的弼马温当,成为了后来妖界的笑柄。孙悟空知道上当,反下天界。天界也不干,认为孙悟空不识抬举,给你口饭吃你还挑三拣四,触犯了他们的尊严,必须讨伐。于是剿匪主战派这次占了上风。一番调兵遣将,一番大战,主战派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却吃了败仗。终于又轮到和事老太白金星再次上场,给孙悟空弄了个有职无权的齐天大圣坐坐,又怕孙悟空四处溜达,拉帮结派,就让他看守蟠桃园来拴住他的手脚。可是天界的怀柔政策也不是万灵之药,等孙悟空终于再次明白,自己不过是一个表面荣耀背地却被天界政府背地里猜忌疏远的角色,那对于神仙万分荣耀的蟠桃宴竟然没有他的份,他不过是天宫中一个太乙散仙而已,他的虚荣心和自尊心爆发了,又站出来说NO。作为报复,他偷喝了蟠桃宴的仙酒,偷吃了道教祖师太上老君的仙丹,又下到下界回到他的花果山做他的山大王去了。

  这一次可不同以往,那些蟠桃宴的客人们,天界各派利益集团可不干了。毕竟孙悟空捣乱蟠桃宴,侵犯了他们的利益和尊严。于是蟠桃宴的客人之一观音菩萨站出来,请了听调不听宣的和玉帝有点家庭矛盾玉帝外甥小圣二郎神杨戬来降孙悟空,后来见杨戬拿不下孙悟空,又想用自己的四海清净瓶来拿孙悟空。蟠桃宴的另一位客人太上老君怕观音菩萨功劳独享,慌忙用自己的金刚琢把孙悟空砸倒。这孙悟空因为坏了江湖圈的规矩,有福时固然疏离了他那六位结拜兄弟;有难时也是自逞英雄,不请妖魔界的朋友帮忙和天界对抗。浑身是铁打得多少钉儿,自然被被杨戬和哮天犬将其捉住。因为孙悟空天生石猴,又吃了太上老君许多金丹,神兵神将用尽方法都杀不死他。太上老君又要把孙悟空在八卦炉中炼化,不过这反而帮了倒忙,成就了孙悟空的铜头铁臂、火眼金睛。结果孙悟空一逃出八卦炉,又疯魔地去找玉帝算账。玉帝看太上老君不中用,只好派人请了蟠桃宴的又一位客人西方如来佛,才把孙悟空压在了五指山下,清净了五百年。

  孙悟空能够不死,真侥幸也。因为,他还要被佛教圈做为一枚棋子运用。在孙悟空被压五指山五百年里,佛教这个圈子在东土也开始扩展。汉明帝时,佛教来到东土,却默默无闻。汉朝末年,太平道兴起,黄巾军因此道而起义,五斗米道兴起,后来它们形成了道教,并逐渐在魏晋时期兴盛。佛教经西来的达摩和鸠摩罗什,以及东土的一些权贵、高僧推广传播,虽然在东土比不上儒教的地位,在宗教的地位,却竟然可以和道教平分秋色。梁朝皇帝萧道成崇信佛教,甚至多次要出家而被赎身。杜牧也曾有诗夸那时佛寺之胜“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可见确也曾在东土阔过。

  不过到了唐朝,唐朝的皇帝李渊和李世民为了鼓吹皇权天授,就把道教之祖太上老君李聃抬出来认作自己的祖先,并大力鼓励发展道教。此消彼长,于是佛教的地位被贬低,手脚被束缚了,难以扩展了。

  这个时候,佛教圈的香火大受影响,信徒减少,自然老大不满意了。如来佛在一次集会上寻借口攻击东土的大唐圈子道:“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诳,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

  于是由如来佛的徒弟观音菩萨出马,拉拢了被仙界惩罚的天蓬元帅、卷帘大将、孙悟空,玉龙,并让转世为唐僧玄奘的佛教圈如来佛以前犯错误的二弟子金蝉子挂帅,组成了大唐取经团。观音为了争取大唐这个圈子的支持,说辞和如来佛的迥然不同,观音对大唐的统治者唐太宗说:“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曾经杀人无数,为了当皇帝甚至干掉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急待化解冤孽的唐太宗果然上钩。他满心欢喜,于是派遣唐僧为取经人,并和唐僧结拜为兄弟。

  取经团这个小圈子起初并不团结,孙悟空自由惯了,他本领高强,经历丰富,识别妖魔的手段高于取经团的其他人,自然心高气傲。他虽被五行山压了五百年,反思却并不彻底,自由主义的尾巴经常会露一露。后来一怒之下,还曾弃了唐僧远走高飞。结果后来被观音施计套上紧箍咒,让唐僧时时念咒教导他:不要逞能,不要连累我,不要抛弃我,不要滥杀无辜。众神仙和猪八戒、沙和尚也鼓励和鞭策他,人间的疾苦也激发他的仁义之心,终于使得孙悟空自觉不自觉地从一个有鲜明个性的个人英雄主义者,一个追求长生自度的自私自利的小乘者,渐渐地转化成长为替大众着想普度众生的大乘集体主义者。猪八戒曾是天宫的一名中层干部,因为生活腐化,酒醉乱性,调戏嫦娥,被贬凡间成妖。后来虽然加入了取经团,但那“寡人好色”“寡人好货”贪生怕死拍马屁打小报告诽谤贪污好大喜功之类的官僚毛病也时不时地露一露。不过在唐僧的敦敦教导下,孙悟空的威逼利诱之下,沙和尚和小玉龙等人的协助下,也终于完成了他的取经使命。唐僧肉眼凡胎,难辨真假善恶,一味的老好好耳根软,做错了不少事,冤枉了孙悟空多次。好在他取经的决心是坚定的,内心的出发点是慈悲善良的,处处为他人着想,不贪色不贪财,在知道自己做错了之后,能够虚心吸取教训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能够把众徒弟紧紧团结在自己的身边,终于为大唐圈取得了真经。

  在《西游记》中,你处处可以见到圈子的妙用。为了维护自己的圈子,唐太宗的旧属下阴间的崔判官可以改写生死簿;唐太宗可以让百姓刘全服毒而死送礼物与阎王报恩。为了维护自己的圈子,天宫圈,道教圈和佛教圈不仅处处袒护和自己亲近的人,还和妖魔圈的妖魔一起给取经团设置障碍来刁难取经团。为了维护自己的圈子,玉帝可以把打碎琉璃盏的沙僧贬下凡尘,并每七日让他吃一次飞剑穿身的痛苦;玉帝可以把烧毁了殿上明珠的龙王之子小玉龙处死;玉帝可以因为凤仙郡郡守推翻了斋天的素供喂狗,就让凤仙郡大旱三年,三停人饿死两停。为了维护自己的圈子,道教圈可以让虎力大仙、羊力大仙、鹿力大仙三个妖魔在车迟国要雨得雨,要风得风,并把僧人当道人的奴隶。为了维护自己的圈子,如来佛可以袒护自己的舅舅,那吃了整个狮驼国人口的鹏魔王;可以袒护向唐僧索要贿赂的弟子阿难,迦叶,说什么“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为了踏进长生的圈子,观音院的主持可以不辨善恶与妖魔为伍;白骨精、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红孩儿、小鼍龙、金鱼精、青牛精、黄眉怪、蜘蛛精、蜈蚣精、狮魔王、象魔王、鹏魔王、豹子精、犀牛精等可以杀人吃人。

  尤其是孙悟空在金兜洞遇见那青牛精牛,青牛精有一个圈子,水火不侵,可以套取任何兵器。孙悟空的武艺是那青牛精比不上的,可是那青牛精一用圈子,孙悟空的金箍棒便被套牢收了去,孙悟空搬去了天上地下诸多神兵神将都不管用。如来知道这青牛精的底细,却不肯说,非要让自己的手下罗汉试一试手段,降不住了那青牛精,才告诉孙悟空那青牛精的主人就是太上老君。从侧面也看出佛教和道教两个圈子间的明争暗斗。

  经过一番取经的经历之后,本是叱咤风云的斗士孙悟空才知道,原以为他们这个取经团是一个反腐败反特权铲除黑恶势力的强势群体,原来在巨大的圈子社会面前,自己固然斗不过那些圈子的首脑,那些圈子首脑的法宝或手下或坐骑自己也赶不上。如太上老君的金刚琢、芭蕉扇;观音菩萨的救命毫毛,清净瓶;如来佛的五指山、降龙禅杖、其舅舅鹏魔王等;玉帝手下的昴日星官,二郎神,捉犀牛怪的四木禽星等;弥勒佛的人种袋;幽冥地狱的幕后老板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九头狮子等等。论力气,自己连观音菩萨手下的一只乌龟也比不上,那乌龟可以驮起一海的水来,自己却会被三座大山压倒。论关系,道教圈,佛教圈、天宫圈、幽冥圈都是经营了千万年,人脉深厚,自己修行不过千年,自是万万不敌。我们来看,那些和大唐取经团捣乱的妖精们,是谁圈子里的,如太上老君的两个童子,观音菩萨的坐骑,太阴星君的玉兔等,自然在其被打败将要被杀时,有那圈子里的人前来说情营救。凡是没有圈子后台的妖精们,要不去像红孩儿、牛魔王、黄风怪,蜈蚣精等等做那些佛教道教天宫圈子里的人的跟班或坐骑,就如白骨精,狐狸精、豹子精、蜘蛛精、蝎子精、六耳猕猴、木妖蛇怪等,都被就地歼灭。也难怪孙悟空看到观音菩萨为了降服黑熊怪变成妖精,不由开玩笑道:“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观音菩萨回的也妙:“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

  所以孙悟空看懂了这些之后,曾经失望地自思自忖,以心问心道:“这都是我佛如来坐在那极乐之境,没得事干,弄了那三藏之经!若果有心劝善,理当送上东土,却不是个万古流传?只是舍不得送去,却教我等来取。怎知道苦历千山,今朝到此丧命!罢,罢,罢!老孙且驾个筋斗云,去见如来,备言前事。若肯把经与我送上东土,一则传扬善果,二则了我等心愿;若不肯与我,教他把松箍儿咒念念,退下这个箍子,交还与他,老孙还归本洞,称王道寡,耍子儿去罢。”

  在这些拥有强大实力的圈子面前,孙悟空这个取经团的圈子不过是一个弱势群体而已。就是那些在百姓面前看似至高无上的帝王高官,一旦得罪了那些更高一层的神灵,神灵的报复也是非常残酷的。乌鸡国国王绑了文殊菩萨浸泡水中三日,如来佛就派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把乌鸡国国王淹死在井里泡了三年,并冒充乌鸡国王。朱紫国的国王射伤了孔雀明王菩萨的孩子,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吼就抢了朱紫国国王的王后做惩罚。

  既然知道这些,孙悟空却不抛弃,不放弃,依然坚持在继续取真经的道路上。但他不再像当初大闹天宫那样自不量力,硬拼各圈子的众大高手。而是学会了能打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以夷制夷,用圈子制圈子的方法。孙悟空在取经途中,真可谓困难重重。一旦遇到自己难以制服的对手,他就不分佛教圈、道教圈、天宫圈,到处求朋告友,打通一切自己可以打通的关系,以智斗智,终于赢得了扫荡群魔取回真经的胜利。

  据说,唐僧取经归来,唐太宗待之甚厚,还亲自写下了《圣教序》道:“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湿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朗金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来庆祝这一盛事。而普度众生的大乘真经的传播,也从此改变打破了我国只知为我自度的小乘佛法局面。

  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实实在在的社会中,免不了会形成以各种利益为中心目的的大大小小的圈子。我们的生活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这些圈子的影响。唐太宗之时,佛教、道教、儒教都得到了尊重,多重文化的存在同时也促进了大唐政治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这是政治各圈子平衡的结果。唐太宗的圣明治世,也是以史为镜的结果。他目睹了隋唐兴亡的整个过程,知道统治者的圈子就像舟船,而老百姓的圈子就像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他能尽力调整官府和百姓之间圈子的平衡。吴兢在其书《贞观政要》中如此称赞唐太宗所经营的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官吏多自清谨,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去年犯死者仅二十九人。又频致丰稔,米斗三钱,马牛布野,外户不闭,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司马光更是将高山仰止一般的赞誉送给了唐太宗:“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而孙悟空这一神话中的人物,在《西游记》故事的尾声里,在人们穿越虚幻的目光中,终成正果,穿上了斗战胜佛的战袍。守护着正义和希望。我们从孙悟空巧妙地运用各种圈子,来实现“玉宇澄清万里埃”的目的经历中,另外也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8:22 , Processed in 0.0937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