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63|回复: 0

雨谷斋:生在帝王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5 09: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在帝王家

  项羽和刘邦第一次看见巡游中的秦始皇时,项羽的反应是:“彼可取而代之!”刘邦则曰:“大丈夫当如是也!”

  项羽出身贵族,他并不把秦始皇的威风放在眼里,相反,他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取代他。

  刘邦出身农民,看见秦始皇如此威风,好不欣羡。我估摸,刘邦看见秦始皇那阵势、那威仪时,恐怕口水都流了一地。所以,他才会有那般的感喟!

  项羽果真就推翻了秦王朝。后人常遗憾,他没有登基做皇帝。他选择做西楚霸王。这就给一心想做皇帝的刘邦预留了机会。刘邦后来果真做了皇帝。不管刘邦施以怎样的手段,他终究做了皇帝。而胜利者是不受惩罚的,也是不受追究的。不仅不受惩罚、不受追究,反而为历史所铭记、所认可。

  历史铭记、认可的结果是:刘邦是皇帝,而项羽只是一个英雄。

  毛泽东评项羽,说项王非政治家。我对此的理解是:项羽不会做小人。

  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农民,他同项羽、刘邦一样,同为农民起义领袖,他就是陈胜。这个人我很欣赏他,更欣赏他说过的一句话——公元前209年,陈胜于大泽乡举旗起义时,对弟兄们说:“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个农民,能道出如此之言,了得!我时常感叹这个农民对命运的这种不屈服精神!不甘于命运和平凡,是陈胜对命运的深度解读。

  但是,做了帝王,真就那么好吗?

  中国历史上,什么鸟都加起来,大约有350个皇帝。不得好死的,约在一半以上。

  实际上,对这些乱七八糟的皇帝,我丝毫兴趣都没有。倒是对他们的家庭,尤其对他们的“帝二代”们有些兴趣。这个兴趣,还要归结于那个崇祯皇帝临死前说的那句话。

  崇祯,是朱由检在位时的年号。朱由检,明朝第16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

  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朱由检在宫中饮酒长叹:“苦我民尔!”大难临头的皇帝,此时心中竟还能想着人民,倒也还算是个好皇帝。只是连他自己都保不住了,想着人民又有什么意义呢?

  朱由检哭着对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也哭着说:“妾跟从陛下18年,陛下没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说完解带自缢而亡。朱由检转身对袁贵妃说:“你也随皇后去吧!”袁贵妃哭着拜别,也自缢而亡。朱由检又召来年仅15岁的长平公主,流着眼泪说:“你为什么要降到帝王家来啊!”说完,以左袖遮住脸,右手拔出刀砍中了长平公主的左臂,接着又砍伤右臂,长平公主昏死了过去。同时又挥剑刺死了自己年仅6岁的小女——昭仁公主。

  朱由检自己,则在景山一棵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

  生在帝王家,结果却是父皇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生在帝王家,父子成仇,手足相残,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与曹植,是手足相残的经典案例。曹植的那首七步诗,也堪称手足相残的绝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曹操死后,曹植的哥哥曹丕继承当上了魏王,后篡位当了皇帝。因为曹丕担心留着曹植和曹雄(曹操第4子)会有后患,便设计除之。曹雄因为害怕,便知趣地自杀了。而曹植因无谋反之心,所以很坦荡。曹丕看到弟弟面对“罪名”如此坦荡,便要求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要求是:这首咏颂兄弟的情分之词,不得有兄弟二字。作得好,便放你一马,作不好,当然是只有死了。

  曹植的这首脍炙人口的五言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曹植以朴素的萁与豆来批判、揭露其兄所谓兄弟情分的虚伪!反映了政治的残酷性。

  政治是残酷的,残酷到没有人性,没有亲情,不管父子、兄弟、夫妇。

  我们非常熟悉的武则天,是个了不起的女皇。她最了不起的地方,便是她一手颠覆了皇帝只能男人做的祖宗法则。所谓祖宗法则,实际是皇帝们制定的法则,更是男人们制定的法则,当然,也是儒家文化制定的法则。

  武则天不服这个法则,她愣是要做一回皇帝给这片土地上的男人们、士大夫们看一看,瞧一瞧:谁说女人不能做皇帝?俺就做了!

  女皇武则天,玩起政治来,一点也不逊于男人。男皇们三宫六院地玩女人,我们的武女皇也养了不少的面首。最厉害的,还在于为了政治,她连自己的儿子都杀。

  被武则天逼令自尽的,是唐高宗李治第6子,武则天第2子,名叫李贤。

  永徽五年十二月(655年1月),李贤出生于父母祭拜昭陵途中,不久封王,自幼得到良好教育。长大后容貌俊秀,举止端正,才思敏捷,深得父皇喜爱。

  上元二年(675年),太子李弘猝死,李贤继位,为太子期间多次监国,得到朝野内外称赞。

  以李贤的表现,继承皇位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宫廷斗争激烈,武则天怀疑儿子别有异心,先是褫夺了其太子资格,后又派酷吏丘神将其拘禁,逼令自杀,时年29岁。

  其后,武则天又后悔,为李贤举哀,并恢复了他的王位。到了唐睿宗时,唐室正式追赠李贤的皇太子身份,谥为章怀太子。

  李贤与母后不和,也有一个类似曹植七步吟诗的故事。

  李贤写的《黄台瓜辞》,也是五言。

  种瓜黄台下,
  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
  再摘令瓜稀。
  三摘尚自可,
  摘绝抱蔓归。

  以种瓜喻母亲生了四个儿子,一摘再摘三摘,摘到最后,瓜绝只剩下瓜蔓了。

  朋友在与我谈说起这首诗时,说,此诗不知是否被武则天所见?若看得到,母后一定很伤怀。我说,未必。不是武则天天生的蛇蝎心肠,而是作为一个政治家,一个想做皇帝的女人,她深谙政治为何物——她若儿女情长,她将死在对手手里。不管这个对手是谁,即便是她亲生的儿子。她之所以下得了这个狠手,就在于她明了政治,也明了一个政治家若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就绝不可有儿女情长,更不可心慈手软。

  若论出身,章怀太子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个皇帝的儿子。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皇权家庭,是今天的官二代、富二代们压根无法相比的。但今天的官二代、富二代们却不必担心会有章怀太子的悲惨结局。今天的官二代、富二代们,尽管口碑不是很好,可他们的生活,却是穷二代、农民工二代压根无法想象的。

  一个不折不扣的皇权家庭的孩子,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荣显贵的生活,而是被自己的母亲扼杀,这不能不令今天的我们百感交集,感慨万千。崇祯那句话,李贤生得太早,没有听到。若是时空倒置,很可能最早说出此言的不是崇祯,而是李贤。

  如此看来,生在帝王之家,可没有什么好炫耀的。一不小心,一条小命都保不住,莫说炫耀,连一点人生幸福也找不到啊!

  至于像崇祯那样死得悲惨的帝王,也委实不只他一个。

  刘邦如此欣羡做皇帝的人,是因为他只看到做皇帝的人风光的一面,而不晓得做了皇帝的人里头,有一些皇帝死得会比普通人悲惨。

  忽然觉得,项羽才是真伟大。谁说他不懂政治?我看他不是不懂,而是非常懂。他不仅懂得政治的残酷,还懂得做了皇帝没什么好,会死得很惨。因此,他在推翻了秦王朝后,自己绝不做皇帝。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些做王侯做将相的人,难道都是天生的贵种?当然不是。但即便就算是天生的贵种,他们的结局又如何呢?他们的后代又如何呢?

  平凡、普通的人们,虽然不是天生的贵种,可他们却不必死得像崇祯一样悲惨。平凡、普通的人们的子孙们,也绝不会遭受曹植那般的兄弟相残,李贤那般的母子仇杀,也不会有崇祯女儿们的遭际,被自己生身父亲刀劈,剑刺。

  改变命运的努力,是值得赞许的,但切莫把做大官作为人生最宏大的理想。小人物的小生活,有时才是人真正的生活。

  二〇一四年七月四日,雨谷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2 14:20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