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076|回复: 0

王鼎杰:中国历史上的千年大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3 19: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天,由于央媒在报道雄安特区时,使用了“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措辞,瞬间引发刷屏级热议。在人们纷纷猜测究竟是何等重要的事情方能称为“千年大计”时,也有一些声音直接质疑了“千年大计”本身,旁敲侧击地提出,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千年大计。所谓“千年大计”,如果不是个传说中的吹NB,就一定是个吹NB的传说。

  然而,历史却告诉我们,这世界上确实有千年大计。下面就让我们看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五个王朝与他们的八个千年大计:

  1,周:两京特区

  夏商周三代之更迭,实质是黄河流域的文明实体,在东西地缘轴线上不断竟合的过程。西周起兵于西北,以关中平原为根基,却在灭商的过程中,深入到太行山以东地区,难免鞭长莫及。于是,周在维持固有的以丰镐为中心的“宗周”特区的前提下,又以洛邑为中心设立了新的“成周”特区。日后的长安-洛阳两京(都)格局,就此奠基。无论是汉之两都,还是唐之两京,都是以这两个特区为核心,展开争夺、控制、建设、发展。
黄启方、洪国樑编绘,《史记地图汇编》

  西周的强大,就在于能同时掌控这两个特区。东周的衰落,则在于失去了宗周故地,成为坐井观天之势。而秦就在宗周故地上崛起为新霸主。从西周开国到唐朝灭亡,前后历时近两千年。直到五代十国的大混战彻底摧毁了两京特区的生态体系,这才终结了其使命。

  北宋之所以国运不振,就是因为内失去了两京特区的核心,外丢失了幽云十六州,只能建都在无险可守、无障可屏的汴梁。从宋太祖到范仲淹,有识之士多次谋求通过迁都复兴两京特区,可惜均为庸碌之辈所阻。最后宋人议论未定,金兵已渡黄河,留下惨痛历史教训的同时,也反证了两京特区的价值。

  战略有效期:近两千年。

  2,秦:建长城·立仓储·兴水利·设郡县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帝国的创举最多。光是千年大计就搞了四个。分别是:

  建长城:大致沿十五英寸等雨量线展开,也就是在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上,打造了一条攻防一体的国防带。弱则闭关自守,强则开关击敌。直到火器革命才终结了长城的价值。战略有效期:一千五百年。
参阅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立仓储:在民以食为天、农靠天吃饭的时代,战略性粮食储备,是战争年代克敌制胜、和平年代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从秦始皇创立大规模官营仓储制度,到朱元璋靠“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夺取天下,再到十余年前那场“谁来养活中国”的争论。这一制度对中国的发展稳定起到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战略有效期:超二千年。

  兴水利:如果说仓储制度是农业文明时代维持天下安定、王朝富强的消极保障,战略性水利体系的打造就是积极保障。秦在大型水利工程领域的创举,同样影响深远,至少在农业文明时代发挥了超王朝的作用。战略有效期:超二千年。

  设郡县:从封建制到郡县制,不仅是中国政治体制发展的革命性巨变,也是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创举,影响至今不息,而且对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影响深远。战略有效期:超二千年。

  3,汉:河西四郡的设立

  河西四郡的意义首先来自河西走廊的独特区位价值。如下图所示:
  传统中国的历史,本质上是农业文明时代的四大文明区的陆权竟合史。这四大文明区就是农耕文明区、游牧文明区、绿洲文明区、高原文明区。河西走廊的独特地位,就在于它是四大区域的枢纽。谁能控制、发展这个地区,谁就可以掌握文明融合、军事冲突的主动。汉武帝与其继承者的历史贡献,就在于本着“断匈奴右臂”的思路,先控制河西走廊,再经略西域,让中原文明得以掌握主动,从而使得汉文明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文明。这一伟大工程,由汉武帝、张骞启动,由赵充国、傅介子、陈汤、班超等英烈共同奠定,由唐太宗君臣继承发展。形成了从汉武开疆到贞观之治的大历史传承,是中国版的西进运动,是改写东亚历史的伟大传奇。直到大航海革命和全球化风潮彻底改变陆权文明结构,才终止了河西走廊的大战略地位,但其在内治和文明融合领域的地位,仍不容置疑。

  战略有效期:超二千年。

  4,隋:大运河的开通

  在铁路出现之前,河流在人类陆上交通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河流的天然走势往往并不符合人类的需求。通过人工运河的方式进行改造,进而将固有运河体系进行网络化,形成运河体系,对一个国家的国防和建设均具有巨大意义。这个工作,从战国时代就开始启动,经秦汉、三国、南北朝,而最终在隋朝得以集其大成。事实上,隋从事的三件大事(分化突厥、开凿大运河、东征高句丽)均是极具大战略眼光的创举。可惜炀帝急功近利,一时并举,又穷奢极欲、好大喜功,造成了资源与目标的断裂,但并不能就此否定其毕生功业的价值。这也就是晚唐学者皮日休所说的:“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铁路与现代海运的出现,结束了大运河的大战略地位,但在对内治理和传统文化发扬、地区特色建设层面,仍有余热可挖。

  战略有效期:一千年。
  5,唐:大唐律令颁行

  从北魏“麟趾律”改革,到大唐律令颁行,中华法系进入迅猛发展阶段。这套律令体系所饱含的人文情怀和法理深度,至今仍令后世法学家汗颜。其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影响至今不息。近代西洋法体系的传入,终结了中华法在东亚的传统主导地位。但事实证明,一味按西洋法系生搬硬套,并不符合东亚国家的独特国情。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制定现代法律时,无不要从传统律令制度中汲取平衡元素。从这一点上说,大唐律令至今仍有现实价值。

  战略有效期:超一千年。
  以上所说,挂一漏万,只是例举,并非我中华国史中只有这八大千年大计。通过这些历史,不难得出结论,所谓千年大计,是一种本着大战略思维进行的大格局设计。兼顾内政外交、战争和平,是攸关民族发展、地区稳定,具备千年战略有效期的伟大工程。

  这和我以前讲的“战略运筹不能过远”并不矛盾。战略运筹不能过远,是从行动的层面来讲,就是要只争朝夕。假如当年汉武帝以经营河西走廊是千年大计为理由,让一百、二百年后的后人去解决,恐怕就不会有雄汉盛唐了。

  但是,格局、情怀、眼光、气度要够大。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的风吹雨打、天灾人祸,却能一次次倒而复起、衰而复兴,不正是因为曾经有过很多伟大的中国人,能够跳出一家一姓之得失,摒弃一时一地之利害,甩开炒作与噱头,真正建立百世不朽的基业吗?

  确实,大型工程往往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但这并不能构成不搞大型工程的理由。这就像计划和现实总是有出入,连老毛奇也说“再杰出的计划也只能维持到两军接触的那一刻”,但却不能构成不要计划、不要预案的理由。

  今天的中国,无疑又到了一个关键时刻,是比以往更需要大格局、大胸怀、大智慧、大战略的时刻,是最有可能再造千年大计的时刻。但是,我们的教育和传媒,还没有做好准备。中国故事,继续被别有用心的势力扭曲,或疯狂棒杀,或巧妙捧杀。这里无疑另有一个千年大计,值得我们一起沉思、一起努力。

  本公号“王鼎杰战略智库”的同仁,一直在致力于创建中华战略学派,在推广战略思维、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一扫两宋以来精英阶层文艺化、文弱化的积弊,复兴文武合一、出将入相的传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参与其中,共同助力这个千年大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2 18:34 , Processed in 0.07813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