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60|回复: 0

[经济视点] 东方-经济视点【第2024-35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17 14: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经济视点》

  【第2024-359期】

  1、【消费税改革的一个亮点——有助于统一大市场的建设】

  【经济视点】上期《东方。经济视点》中,我们就近期市场关注的“消费税改革”提到,消费税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财政(土地财政)吃紧,因此要开税源,而消费税规模达到万亿级别,并且是我国四大税种中,唯一尚未实行央地共享的税种,假如按50%比例下划给地方,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也将超过5000亿,因此消费税改革被寄予厚望。消费税改革,另一层面也说明经济压力较大。

  本期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此次消费税改革的另一大看点,是征税环节后移,将部分在生产环节征收的现行消费税品目逐步后移至批发或零售环节征收。大家试想,如果A地生产的商品,卖到B地才会被征税,B地生产的商品,卖到A地才征税,除了拓展地方收入来源,改变目前各地政府“重生产、轻消费”的情况,进一步刺激消费,更重要的是,这一征税措施的改变,有利于打破地域限制,畅通国内循环,有助于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这才是中国目前正在做的事。

  2、【债市流动性过剩,央行终于动手了!】

  7月5日周五,央行消息确认,目前已签协议的金融机构可供出借的中长期国债有数千亿元,将采用无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国债,且将视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借入并卖出国债。

  【经济视点】央行第一次公告将面向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的时间是7月1日,我们当时给出解读:由于今年以来国债价格走牛、收益率持续走低,我们的债市也出现长短期利率倒挂的问题。

  央行从一级交易商银行手里借入、甚至可以通过买断式回购债券,然后在二级市场卖出,即做空债券,引导债券价格下来,收益率上去。

  长期以来,人民银行一直缺乏一个抓手来直接影响长端利率,现在有了。这一操作就类似央行对人民币汇率的调节,并且提前制造预期。

  这次,央行是在告诉市场,不要赌我们的债券收益率会单边下跌。且效果等同是把追逐债市、也就是金融体系中多余的流动性拿出来、放入实体。

  然而,消息公布后,债市降温了一天,交易就继续上升。

  由于债市日交易量庞大,市场质疑央行每日几百亿的干预,是否有效?央行的意愿是否强烈?

  于是,5日央行再发出“借券”具体操作方式,关键词是“数千亿、信用式、无固定期期限”!

  我们认为,这就是在进一步引导市场预期,并告诉市场,央行的意愿是确定的!但操作的时间、规模、手法、特别是杀手锏(行政手段),是不确定的。主打一个“如果你都知道了,我还怎么玩”?既让你猜,又让你猜不着、至少是猜不准,迫使兴风作浪的资金“心里没底”……

  不得不说,中国央行在预期管理方面现在愈发成熟,已有了美联储的味道……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央行在一级交易商那里借来的国债,没有提供质押品,是信用式借债,说白了就是没有投放基础货币,而在二级市场卖出国债,就是在回收货币,这在操作看似“加息”,是否与我们正在降息周期中冲突了?

  需要指出,这与降息并不冲突,目前债市流动性过剩,央行的一个目的, 就是把债市里多余的流动性,转移到有用的地方,比如转移向实体,这属于“转移”,并非收紧银根。

  3、【中国央行时隔十年重提“正回购”,几个意思?】

  7月8日上午,央行发布公告称,从即日起,人民银行将视情况开展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锚定的利率为7天逆回购利率,在这个基础上减点20bp和加点50bp。

  【经济视点】中国央行的正回购是回收货币,就是把债券卖给商业银行,逆回购操作则与正回购相反、是释放货币,人民银行的正好与美联储相反,美联储逆回购是回笼货币。

  央行的正、逆回购操作相当于把利率“框”在一定的区间,如果利率跌到利率走廊的下限,就采取正回购守住利率下限,如果资金面吃紧利率升至利率走廊的上限,则采取逆回购维护上限。

  央行时隔十年再提正回购,意图之一,就是与上条内容提及的央行要在二级市场卖债“打配合”,都利空债市。

  意图之二,也与二级市场卖债相似,就是将商业银行的“闲钱”收回来,但是又没有收紧银根,而是转移到有用的地方。

  因此,我们再次强调,正回购和二级市场卖债,不等同于加息,也不是在提前预防美联储是否即将到来的降息,事实上,美国金融当局自己恐怕都不清楚何时降息。

  中国央行的“借债”、“卖债”、回笼货币、转移流动性,更多的是着眼于我们自身,特别是更加扎实地预防体系性金融危机,将金融体系内空转的闲钱转移出去,让其服务于实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6:12 , Processed in 0.07815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