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823|回复: 2

【品味观天下金融时评】之八:揪心的震荡即将破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3 19: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舍得之间 于 2014-6-3 19:42 编辑

【品味观点】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根据对国际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地理等诸因素的分析判断,科学预测战争的发生与发展,制定战略方针、战略原则和战略计划,筹划战争准备,指导战争实施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观天下金融时评将前瞻性地解读国际最新局势、冷静客观的逻辑思维、抽丝拨茧的层层推理、进而剖析中国资本市场之变幻趋势、并保持纯粹的独立客观立场、希望能为投资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战略思考与实用价值;品味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390082892;QQ号:2208979045;




【 大盘趋势】  

2014年5月份中国证券市场的走势再次承现出窄幅震荡的局面,在大盘每次下破2000点整数关的严峻时候,总有那么一股神秘的护盘力量挺身而出,迅速将大盘拉出危险的区域,从而维持大盘在2000--2050点箱体震荡的趋势;不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虽然大盘依然维持着稳健地震荡格局,同时揪心刺激的走势不断地挑战投资者的持股信心与决心;
但不可否认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大盘的高点依然在渐次下移,2014年以来,大盘的高点依次是:2月20日的2177点----4月10日的2146点----5月13日的2061点----5月29日的2057点,这需要引起投资者高度的关注与警惕;大盘即将告别之前的震荡趋势,而极有可能不得不选择未来的趋势,那么大盘到底会选择向上还是会选择向下的趋势呢?这将极大的考验投资者的大局观与盘面的感觉......

在给出品味观点之前,我们再次回顾一下上期观天下金融时评的一组重要观点:

...........................................................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由于中国金融决策层的护盘决心,特别是在IPO重启之前,大盘是很难真正意义上跌破2000点这一重要支撑位的,相信随着4月份各种利多于大盘的制度性政策的不断公布,5月份也有可能会有制度性利好政策的公布,特别是金融管理层口惠而实不至的所谓口头性利好发布;针对以上的种种可能的利好政策,特别是金融决策层并不希望大盘出现大幅度的下跌甚至于暴跌的行情出现,

品味认为5月份的走势相对而言应该是属于宽幅震荡、前扬后抑的可能性偏大一些,具体的运行区间将可能会在2080---1920点左右,品味依然认为,5月份跌破1900点的可能并不会太大,虽然4月底的大盘下跌趋势十分明显且强烈;但由于有金融决策层的兜底利多政策护盘,特别是近期总有一股神秘的护盘资金若隐若现:当大盘跌破2000点后,会被迅速地拉升出重要支撑位;

...........................................................

事实上品味对5月份大盘走势的预测,基本上符合盘面实际的运行轨迹,但相对而言实际走势比品味的预测更强势一些;大盘仅仅是在跌至1991点的本月最低点,就迅速拉出2000点的政策大底,从而再次激活市场的人气与信心;在品味看来,总有那么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忠实地守护着大盘的2000点大关,且近半年来的趋势已经在不断地向投资者强化这种刻意为之的市场预期:2000点就是政策底,也许可能就是市场底!

针对于6月份大盘可能的趋势,品味将不得不再次权衡这股护盘力量的决心与实力:如果没有这股神秘力量的持续护盘行为,相信市场真实的走势肯定会比品味的预期更为悲观!到底2000点的政策底会否再次展现神奇的力量?2000点是否为真的不可破?政策底是否能真正转化为市场底?难道2000点就是中国股市未来长牛行情的最终起点?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再次考验着包括品味在内的所有投资者的智慧与心态......

有一个重要的细节需要引起投资者特别的关注:那就是6月份IPO将肯定重启,而这一重大的变量将极有可能会打破现在不上不下的短暂平衡与震荡盘整的市场格局;到时IPO重启的大盘,是否会再次得到神秘护盘力量的精心呵护,在品味看来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相反品味觉得最有可能的趋势就是:随着这股曾经呼之即来的神秘力量,终于完成IPO重启之前的稳定市场人心的政治任务的结束而同步消失!这一新的不确定因素,必将为现在依然脆弱的盘整平衡市产生巨大且剧烈的变量!

品味依然将沿用观天下金融时评3月份的核心观点:那就是在中国经济基本面开始趋淡之际,特别是IPO肯定重启之现实压力之下;大盘走势将再次进入窄幅波动的箱体之中,也就是以1950为中轴(之前是以2000点为中轴线),上下各100点左右的震荡区域;



【 大盘趋势】  


种种迹象表明,6月份中国股市将迎来巨大变量的政策敏感时期,其中就包括:国际局势即将进入危险的摊牌阶段,必将对国际金融市场注入极大的变量与危险系数;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持续向淡的局面依然很难扭转,更是制约着主力机构做多的信心;中国最高决策层近期频频喊话:短期不准备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而是通过放松管制、推进税制改革,深化服务业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和社保体制改革等提高经济的潜在增速、质量和可持续性,这更是在暗示决策层有可能已经在为即将到来的中国经济中低速增长打起预防针;

西方资本的金融动向更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特别是美国QE政策将极有可能会在未来的1--2个月内出现逆转性的调整,更将极大地刺激现在已经处于历史最高位的美国股市的大幅调整,而这将极大的影响中国股市的反弹空间与做多决心.......


一、市场利多政策的深度解读:


第一,相关媒体表示:中国监管层解压IPO堰塞湖是有不少重量级政策储备的;同时中国证监会官员首次证实,2014年内计划发行上市新股仅仅100家左右,相信对市场的冲击是有限的;从6月到年底,计划发行上市新股100家左右,并按月大体均衡发行上市,将最大限度地考虑了资本市场实际的承受能力,从而尽可能地维护投资者的权益与信心;

在品味看来,本次中国证监会在新股发行的制度化改革是可圈可点的,本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启动之后,证监会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进行了重构;形式上做了精简,逻辑上对“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原则进行了着重体现;

发行环节由原来的十大环节,取消“问核”减少至九个步骤,即受理及预披露、反馈会、见面会、预披露更新、初审会、发审会、封卷、会后事项、核准发行;证监会表示,发行监管部在正式受理后即按程序安排预先披露,这与以往的预披露环节大大不同;

在初审会之前,安排预披露更新。证监会表示,发行部门会就具备条件的项目通知保荐机构,报送发审会材料和用于更新的预先披露材料,并在收到相关材料后安排预先披露更新,以及按受理顺序安排初审会;显然,从预披露到上发审会再到发行上市,还要经历公众及媒体监督、发行部门沟通反馈等多个环节;


第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这是继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布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国六条之后,又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相信这种基于中国证券市场顶层设计的纲领性文件的出台,将极大地增强未来投资者特别是国际投资者的信心,必将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现在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意见对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进行顶层设计、作出统筹部署,将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有利于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多样化投融资平台,拓宽企业和居民投融资渠道,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投融资和风险管理需求,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引导创新创业的功能优势和机制优势,激发各类经济主体的创新活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进一步丰富资本市场的投资产品,拓宽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渠道,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健全金融市场体系,提高直接金融比重,增强我国金融市场运行的稳定性和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防范和分散金融风险;

同时意见也将为释放改革红利、鼓励创新发展、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外部环境、夯实市场基础、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稳定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政策环境;

如果说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一次革命是建立规则和搭建平台,但遗留下了一个不成熟不够理想的市场的话,那么此番新国九条的推出,则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将进入全面规范的第二次革命,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政策举措,勾画了资本市场顶层设计的路线图,传递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对引导形成明确的社会预期,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给出了清晰的政策信号;

细细品味国务院9项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我们看到一系列力促资本市场血脉通畅的办法,加快建设多渠道、广覆盖、严监管、高效率的股权市场,规范发展债券市场,拓展期货市场,着力优化市场体系结构、运行机制、基础设施和外部环境等长远规划,充分体现了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中央战略布局,这些举措将有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激发各类经济主体创新活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资本市场多元化发展提供支撑;

与此同时,新国九条还给出了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时间表,即到2020年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规范透明、稳健高效、开放包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可见,资本市场全面改革已迫在眉睫,各项改革措施都要提上议事日程,要有整体安排并考虑完成时间,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既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闯劲,还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魄力;

十年前,资本市场的国九条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政策红利,资本市场发展随之步入快车道,A股由此进入了牛市通道;十年后,已届弱冠的资本市场更应该借此契机来整理体制机制中所面临的问题,正本清源,从而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动力,给投资者持续坚守的信念和鼓励;

资本市场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啃硬骨头的旅程注定艰辛。只要市场各参与主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直面难题,凝神聚力,就一定能完成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把握好企业融资与投资者回报的平衡,理顺市场与监管的关系;这份沉甸甸的纲领性文件装着资本市场的未来,随着资本市场顽疾的逐步改革以及力度空前的政策支持,市场热情将因此被点燃。


第三,近期中国金融决策层的微调意图重现,特别是央行定向宽松政策的忽隐忽现更是耐人寻味;有消息指出:5月21日下午,一则央行定向放水的传闻奇袭银行间市场,传闻称,中国央行通过国开行和建行投放了基础货币,且称央行再贷款投放规模在3000亿-5000亿间;这则未经证实的消息通过中国数以万计的固定收益交易员和分析师们搭建的新社交网络圈得以迅速传播,固定收益交易员们欢欣鼓舞,心里盘算着,“嗯,如果属实,下个月央行公布5月份货币信贷数据时,可能要超出市场预期了。”

获得流动性“弹药”支持的商业银行,必然表现为可用资金的增多,这是推进各类资产配置的原动力;同时,此次央行定向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角——国开行,从4月份以来,尤其是国开行第43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确立棚改的重要性之后,其棚户区改造贷款投放力度正在迅速推进;国开行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国开行已向棚改项目发放贷款107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8%,国开行称,此举进一步凸显了开发性金融在支持棚户区改造中的骨干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央行在公开市场一改此前净回笼和少量净投放的“作风”,上周实现净投放1200亿,创四个月来新高;同时,一改此前连续8周净回笼之势,从4月份至今,净回笼与净投放“交替上演”,针对不同市况“精准发力”;相信在央行的精心呵护之下,特别是在公开市场的精准“拿捏”之下,去年6月的钱荒今年恐难再演,从而强化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健与安全;


第四,中国证监会在不断推进券商创新发展,进而激化证券市场的活力与流动性,并为未来的大牛市打下扎实的基础平台与制度储备;

在证券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研讨会召开前夕,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证券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推进证券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总体原则、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这是在新“国九条”出台后,证监会落实相关规定的首个举措;

《意见》从三个方面明确了推进证券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一是建设现代投资银行。支持证券经营机构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完善基础功能,拓宽融资渠道,发展跨境业务,提升合规风控水平,促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系统重要性的现代投资银行;

支持证券经营机构拓展投资融资、销售交易、资产托管等基础功能,进行销售交易类产品创新,满足客户对非标准化产品的需求。鼓励证券经营机构为大宗交易、私募产品、场外衍生品等各种金融产品开展做市等交易服务。推进统一证券账户平台建设,建立与私募市场、互联网证券等业务相适应的账户体系;

二是支持业务产品创新。推动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支持开展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业务,支持融资类业务创新,稳妥开展衍生品业务,发展柜台业务,支持自主创设私募产品。

符合条件的证券经营机构可以开发跨境跨市场、覆盖不同资产类别、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和差异化收费结构与收费水平的产品。研究建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制度体系及相应的产品运作模式和方案。拓宽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投资范围,允许投资于未通过证券交易所转让的股权、债权及其他财产权利;

三是推进监管转型。转变监管方式,深化审批改革,放宽行业准入,实施业务牌照管理;甄别清理证券经营机构类审批备案事项。进一步取消调整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一步调整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并逐步予以废止;除法定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外,禁止以任何名义或任何方式实施或变相实施行政审批;

支持民营资本、专业人员等各类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出资设立证券经营机构,进一步放宽证券经营机构外资准入条件。支持国有证券经营机构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社会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委托专业机构投资运营或设立专业证券经营机构。


二、市场利空政策的深度解读:


第一,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近期明确表示:中国经济发展要适应新常态,中国容忍经济放缓;这更是在向全球资本市场表明,习惯了中国经济每年8%以上常态化增长后世界经济,现在应该要逐步适应中国经济放缓并较低速发展的“新常态”了;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作为近年来重要的经济术语,“新常态”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提出。尽管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但“新常态”在宏观经济领域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在品味看来,全球危机即将步入不稳定的“新常态”,传统上,经济危机可能表现为连续若干年的负增长,但是,由于大剂量的调控政策被强力推出,现阶段的危机并不表现为负增长,而是表现为经济增长在低水平上波动、全球流动性过剩、大宗产品价格和资产价格变动不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地缘政治紧张等;

后危机时代,世界主要经济体开始聚焦“新常态”这一概念,越来越多的人士用这一概念来分析中国经济;2012年,国际评级机构惠誉(Fitch)表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符合“新常态”增长率,惠誉同时认为,中国经济将避免“硬着陆”;

考虑到中国技术水平与前沿国家的差距,与过去的常态相比,“新常态”可能会有几方面的特点:增长速度可能会比过去10多年有所降低,但与全球范围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相比,仍然有望保持较高水平;推动增长的主要力量,将转向主要依靠转型升级、生产率提升和多元的创新;经济结构也将会发生新的变化,比如,服务业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投资的比重会达到峰值并缓慢降低;

在“新常态”下,一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放缓到中高速增长,二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从粗放式增长变成创新和消费驱动增长,三是同一般经济增长时期相比,这个时期要把防风险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困难,充分估计风险释放的压力。


第二,近期中国证监会下狠招打击“老鼠仓”,保监会也同步全面排查内幕交易风险,在品味看来,此次中国证监会的措施相比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此次敢于也勇于进取,敢啃硬骨头的气势十分坚决,这将尽可能地净化原本已经黑影重重的内幕交易潜规则,从而为中国资本市场走向国际化、公平化、制度化、透明化打下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法理基础,并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出海远航提供强大的法律制度保障机制;

(1)证监会“捉鼠”行动不断升级,人人喊打的“老鼠仓”再次出没。而近期“沦陷”不仅有海富通黄春雨、还有汇丰晋信钟小婧。捉鼠战火还烧向了保险机构,虽然涉事的两家机构昨日对本报记者否认传闻,但有分析认为,险资规模大,不排除有老鼠仓行为。

汇丰晋信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对于前员工钟小婧个人行为,不便亦不予评论;据查,2009年7月20日到2012年1月3日,钟小婧在担任汇丰晋信平稳增利基金基金经理及备岗期间,使用自己证券账户以及其具有部分控制权的张某证券账户,同步于或者略晚于汇丰晋信各基金买入同一公司股票,共交易股票12只,累计买入成交金额3248511元,亏损84511.94元;

证券行业“老鼠仓”风波不断蔓延,继此前原华宝兴业基金经理牟旭东遭调查后,本周,华夏基金原基金经理罗泽萍、海富通基金原基金经理黄春雨均被传因涉嫌“老鼠仓”被调查;

而来自上海的消息称,数月前被传涉“鼠”的上投摩根原基金经理欧宝林也已于3月31日被相关部门立案调查。对此,上投摩根人士表示,欧宝林此前从公司离职原因是其管理的基金业绩不佳,而对其被调查则“不知情”。

老鼠仓事件持续发酵并涉及到相关保险企业,昨日,有消息传出平安资管、中国人寿、太平资管卷入老鼠仓案。平安资管和太平资管相关人士纷纷予以否认,中国人寿集团公关处相关负责人电话则一直处于未接听状态。据报道,4月中旬,圈内就在流传保险资管查出“老鼠仓”的事情,平安资管投资部负责人张治民被传在接受调查,手机处于关机状态。


(2)A股三大一哥均曝涉嫌内幕交易,赌重组遭打击;

A股中市值最大的保险公司、管理基金资产净值最大的公募基金、管理资金最多、名气最大的私募基金,几乎一夜间全部被曝涉嫌内幕交易被查。
保资“一哥”涉案被通报:5月13日,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通报显示,某保险公司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曾某借职务之便建老鼠仓,目前已被检方批准逮捕。据《21世纪经济报道》等多家媒体证实,该案件中的曾某即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养老)前权益类投资负责人曾宏。目前,他的个人信息已经在国寿养老“专职企业年金投研团队人员”名单中剔除。

而如今,国寿养老的涉案,被业界视为首起保险公司内幕交易案:资料显示,国寿养老是上市公司中国人寿的控股子公司,中国人寿持有其87.4%的股份,享有92.2%的投票权。目前,中国人寿是A股市值最大的保险公司,堪称中国保险界的“一哥”。

就在日前,公募基金界的 “一哥”——华夏基金公司的头号基金产品华夏大盘精选也被曝出正遭受调查。随后,华夏基金相关人士对此予以了否认。
据财新网消息,日前“证监会通过沪深交易所的大数据系统把2009年之后的交易数据进行全面比对,老鼠仓、内幕交易纷纷现形,目前正在调查的38个案件中,前明星公募基金经理王亚伟管理的 ‘华夏大盘精选’也在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前几日,多家媒体报道王亚伟上月中旬被监管部门约谈,原因是在相关股票资产重组前进行了交易。比如,在南风股份2013年11月22日停牌前,王亚伟掌管的昀沣信托计划疑似大举买进。

而资料显示,近年来,证监会通报了多起公募基金经理内幕交易案。比如原上投摩根成长先锋基金经理唐建、原南方成份精选基金经理王黎敏、原交银施罗德基金经理李旭利、原博时基金基金经理马乐、原光大保德信投资总监许春茂、国海富兰克林中国收益原基金经理黄林等均受到了行政或刑事处罚。但是,上述基金公司或基金经理的影响力远不及华夏基金和王亚伟。

据《中国基金报》本周一报道,监管部门对知名阳光私募泽熙投资进行了调查,原因或与其旗下产品泽熙6期在东方锆业资产重组停牌前精准买入有关。随后多家媒体予以报道,泽熙方面进行了否认。虽然对泽熙投资的调查有可能只是例行公事,但在泽熙强悍的操作手法、跑赢大盘的操作结果下所曝出的“被调查”,无法令市场忽视。

泽熙投资早已被视为私募基金界的“一哥”。据官网显示,泽熙投资目前共有六期产品,有统计显示,早在2012年底,泽熙投资管理的资金规模就突破了100亿元。曾经的宁波敢死队“总舵主”,泽熙投资的当家人徐翔以做事低调著称。不过,近年来,随着资金规模越来越大,泽熙投资也开始高调地谋求上市公司话语权。 

“管理1个亿和管理10个亿、100个亿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有私募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私募相比公募的最大优势就是仓位灵活。在资金量不大时,私募可以高比例布局一只股票从而获得超额收益。但在资金规模越来越大后,碍于单只股票持股比例的限制,此时就需要寻求新的操作方法。比如类似公募基金的组合投资,再比如类似泽熙投资控股工大首创这种长期投资。 

最后,相较证监会此前披露的处罚对象,近年来,被处罚的资本市场“大鳄”越来越多。今年以来,去年冠军基金中邮基金经理厉建超、前汇丰晋信钟小婧、前华宝兴业原基金经理牟旭东、原华夏原基金经理罗泽萍、前海富通基金原基金经理黄春雨均被曝出涉嫌老鼠仓被查。如今,随着A股第一大保资中国人寿旗下的国寿养老因老鼠仓被查,公募“一哥”华夏基金、私募“一哥”泽熙投资也陷入被查传闻,一场资本市场的严打正在从“小鱼小虾”到“资本大鳄”转变。


第三,相比较中国证券市场事实上已经处于历史的极低位,且泡沫与风险已经极低;但在品味看来,欧美特别是美国股市已经在历史的最高位积重难返,且风险更是在不断地上涨中极俱放大,而美国股市未来的大幅暴跌甚至于崩盘将是大概率的事件,这将是中国股市随后展开最为剧烈的下跌之最大的因素与诱因;

近期沃伦·巴菲特的最新表态似乎也在验证品味以上的相关预测:巴菲特把衍生品称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接受《福布斯》杂志的采访时,他更进一步,直截了当地预测总有一天(他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会出现一场大规模金融“断裂”(discontinuity)——这个词在词典中的意思是“结束,到期,停止,失效,倒闭和中断”——而且这种情形可能比2008年金融危机还要糟糕;

让巴菲特忧心忡忡的是,他根本不能理解摩根大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大量衍生品头寸。像许多其他金融专家一样,巴菲特不能真正估算出摩根大通银行的衍生品财务健康状况。任何人都不可能猜测到摩根大通银行目前盈利或亏损的程度,以及交易对手身份相关的风险、担保抵押品的质量以及债务杠杆的多少。

巴菲特告诉《福布斯》杂志,“总有一天,无论摩根大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水平有多大,它都不再重要了。在数字足够大以后,风险控制体系就会失效。我不相信他们建立的资金储备能够抵御衍生品的损失。所有的安全措施都没有意义。我不想就大量的应收账款和任何银行密切相连。我不能牵涉其中。”他一个主要的担忧是,针对“大到不能倒”的美国大银行发起的大型网络战攻击会扰乱金融市场。

巴菲特直截了当地告诉《福布斯》,他拒绝和任何机构签署任何长期衍生品合约,并提到了科威特王国多年前因所持衍生品合约出现违约而面临的困境。他甚至不会持有几个星期的短期商业票据头寸,因为他想避免因无法从交易对手那里收回预期应收账款而陷入危机。巴菲特非常厌恶依赖从任何交易对手那里获得大量货币应收账款承担的风险,这些交易对手显然包括摩根大通。

这位美国最知名的投资大师对“金融断裂”的厌恶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样的情形可能导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冻结的衍生品交易中被拖欠数亿美元的资金。他正在避免和“大到不能倒”的银行涉及过多的金融联系。 

作为摩根大通最凶猛的竞争对手之一,高盛集团不敢掉以轻心。高盛集团打造了1,84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以短期现金项目的形式持有,而不是用于该集团的交易业务或投资银行业务。这笔1,840亿美元的资金还在不断增长,成为对抗下次经济大崩溃的保险单,确保高盛能在危机发生后持续运营至少六个月乃至一年的时间,而不必回到资本市场或是求助巴菲特这样的投资人——巴菲特曾在2008年向高盛注资50亿美元。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在2008年9月曾要求获得1,850亿美元的金融援助,该集团现在已经彻底重组,不再是当初那个咄咄逼人的多元化金融服务巨头。在金融危机期间,该集团5,270亿美元的信用违约掉期和债务抵押证券遭遇了价值暴跌。据财务报表显示,美国国际集团在很大程度上结清了衍生品的高风险裸头寸,出售了飞机租赁公司等几项业务,制定了管理严格的风险控制结构,确保这家保险公司对流动性状况拥有更大的控制权,美国国际集团正在重新成为一家纯粹的财产保险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6 14: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期等了很久的时间,分析得还是不错,基本以符合市场信息。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18: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品味最近忙什么 呢?? 从14年 开始 就很长时间 不出评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9 08:3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