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70|回复: 2

曹宗国:诸葛亮打仗到底怎么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8 19: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舆论一边倒说诸葛亮打仗不行,一来是因为《三国演义》里太把他吹神了,和《三国志》的记述差别很大;二来是一些史家,特别是毛泽东、粟裕那样的军事家都对他这样评价。可是我认为诸葛亮打仗固然没有《三国演义》里那么神,但也并非人们说的这样不行,须得尊重史实正确评价。

  首先,诸葛亮对蜀汉立国开疆在军事上的贡献是很大的。有人说,赤壁之战、取西川都跟诸葛亮无关,他只搞了七擒孟获和六出祁山,而且后者还是徒劳无益,这就不符合史实。

  先且不论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和取西川中的具体表现,但这两件事其实都是在他的总体战略谋划下展开的。毛泽东说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从秦川和荆州两方出兵对曹魏形成钳形攻势是分兵千里、不切实际,从战役上考虑确实有这个问题,但在总体战略上还是可取的。《隆中对》不是战役计划,而是政治军事经济总体方略。

  诸葛亮一出山就遇到曹操大举南下,刘备首当其冲。博望坡之战是不是诸葛亮指挥的,史实不确切,但刘备的大撤退他是肯定参谋了的。当时双方兵力悬殊很大,荆州部队的主力二蔡又投降了,情况相当危急,但刘备的这次撤退就没有像以前那样狼狈逃窜,而是显得很有章法。

  《三国志》里从不详细记载战役详情,但下面的安排还是记载明确的。当时是由张飞断后打阻击,赵云护卫刘备及其家眷,诸葛亮随刘备行动。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只图保命,还派关羽率一支人马先行东去。这既是为了向东吴靠拢,同时去接管驻在江夏的刘表余部,也为刘备到来时渡江往南撤退做准备。这个部署是很有眼见的。不然的话,如果刘备被曹军追到江边,就没有退路了。会不会打仗,不仅要看进攻,还要看撤退,而败阵之下紧急撤退往往更能体现指挥水平。

  至于赤壁之战,虽说主要是周瑜打的,但诸葛亮的作用也不可小瞧。他的作用当然不是什么借东风和草船借箭,而是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并且指挥刘方的一万多人马配合作战。《三国志》里《孙权传》记载:“权遣兵三万与瑜”,而《诸葛亮传》同时记载:“亮随旨并力拒曹公于赤壁”。所谓“随旨”,是说当时诸葛亮初出茅庐,还没有当“军师”,也不宜独立挂帅,只能拿着刘备的令箭在前方指挥作战。当时刘表的大儿子还有一万多部队驻在江夏没有投降曹军,关羽也带了些兵员撤退至此,这些部队就是在诸葛亮指挥下参与赤壁之战的。

  《三国演义》里写了许多诸葛亮和周瑜互相猜忌妒恨斗法,那只能是作者的鸡肠小肚。当时诸葛亮的名气还不大,周瑜不可能嫉妒加害于他。而且大敌当前,生死难卜,哪能尽搞这些个人勾当。当然,赤壁之战主力是东吴周瑜的部队,刘备当时的力量很弱。否则,战后他本来可以名正言顺地接收刘表的荆州地盘,为什么还要“借”,为什么还要联姻,都是因为实力不够强大。后来刘备打下南郡四地要诸葛亮负责收税确有其事,但不能说诸葛亮只干了这件活。

  再说取西川,刘备开始确实是让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都留守荆州,因为西川八字还没有一撇,可不能把荆州丢了,所以他只带了庞统和法正先去试探。后来庞统死于落凤坡,刘备即令诸葛亮、张飞、赵云进川。西川平定后,诸葛亮就被提拔为“左将军府事、挂军师将军”。他从此成为“军师”,成为军事统帅了。可见诸葛亮在取西川过程中是显示了杰出军事才能的。刘备用人绝不是只听你夸夸其谈,而是要看你到底能不能干。

  这里顺便说一下,毛泽东说让关羽守荆州,说明诸葛亮不会用人遣将,这有点冤枉。要知道,让关羽守荆州可不是诸葛亮能决定的,那只能由刘备亲自决定。再说,虽然关羽有毛病,而且由此铸成大错,但当时刘备不派他派谁呢?张飞更毛躁、赵云年轻又疏远一点,这样的重托,当然只能由“自家”老二担当了。事实上诸葛亮后来也没少提醒关羽,关羽因为马超的事闹情绪,诸葛亮就点穿过他的。而魏延的反骨,诸葛亮是看见了的。当然,马谡的事得由诸葛亮负责,他因此而自贬一级。

  以上是说诸葛亮的军事贡献,当然最重要的是后来他征服南方和六出祁山,这就涉及诸葛亮打仗的特点。

  诸葛亮不是那种单纯打仗的将军,而是政治家、谋略家兼具军事统帅,集将相于一身。所以他打仗往往从政治经济军事整体考虑,从大的方略上着眼,从全局上谋划,而不能用一仗胜败和一城一地的得失来评价他的军事才能。

  正史上说他“治国强于用兵”,殊不知“用兵”本来就是为了“治国”啊!鲁迅说:“诸葛一生唯谨慎”,他受命于国,能不谨慎吗?陈寿说:“亮才,于治戎为长”,这话倒是值得重视。诸葛亮亲率大军深入南方不毛之地,七擒孟获征服那一带的少数民族,就充分说明他从“治戎”的高度来打仗的,而且能打赢这场战争也很不容易。从诸葛亮进军之后,后来历代官军很少有人能进入云贵湘交界这个地方,不得不采取的土司制度,让他们自治算了。

  对于六出祁山,这是诸葛亮一生最主要的军事事业,陈寿评价说是:“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这话就是没有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看待这个问题。六出祁山确实耗费人力财力不少,攻城略地成效也不大,但我们应该看到,诸葛亮这是打的政治仗,是以攻为守的积极防御仗。所谓政治仗,就是以“汉贼不两立”的大义,打着汉统讨伐曹魏的旗号,不断给曹操施加政治压力。诸葛亮不同意魏延走子午道偷袭长安,一来是不想冒险,同时也有作为正义之师的考虑。所谓积极防御,就是那一条战线即使不开打,常年驻兵也是少不得的,同样要耗费巨大人力财力,不如打仗保持进攻态势和威慑力。诸葛亮身为丞相,亲自六次出征,临表涕零,岂是无谓之举?当然,他也采取了驻军屯田守边防的办法。诸葛亮如此运作,应该说对保证那一时期的国家安全是很有实效的。至于有些仗打得不怎么样,那倒是兵家常事,更何况对手司马懿也不是等闲之辈。

  诸葛亮在军事上还有治军严明和讲究阵法改革兵器的特点,这是史有所载的。诸葛亮打仗的特点确实不像《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那样奇谋诡诈、神机妙算,而是更有符合他的身份地位更高明的特点,论者不能不尊重史实,轻易否定他的军事才能。诸葛亮不仅死后在蜀汉被封为“武侯”,后来东晋也追封他为“武兴王”,这个“武”字绝不是随便给的,当时人应该比我们更了解诸葛亮的“武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8 21: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的人对历史的认识角度不同,当然就产生不同观点,本就没有同一的答案,故就不能一概而论孰是孰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8 23: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毛若是生在三国时代,应该可以统一中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9 05:1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