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97|回复: 1

姚树洁:武汉崛起折射习近平狮醒之底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 07: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拿破仑曾经说过,‘There, is a sleeping giant. Let him sleep, for when it awakes, it will shake the world’ (那里,是一个睡着的巨人。让它睡吧。因为,如果它醒来,必将震撼世界)。

  3月27日,在习近平访问欧洲四国期间,公开承认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不过他特别强调,中国的崛起,不会震撼和威胁世界,而是给世界带来和平及繁荣。

  习近平的后面一层意思很容易理解,从毛泽东、邓小平,到后来的所有中国领导人,从来没有认为中国会给世界带来恐慌。

  习近平承认睡狮之醒,不仅表达一种自信与坚毅,更是表达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愿意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努力的强烈愿望。他在法国代表中国政府和国有航空企业签署了购买180亿欧元的空客合同,本身就是他的底气,也是中国从未有过的经济实力展现。

  只有中国政府,才能够把经济利益和国家的政治利益挂钩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大国崛起模式。西方人,包括少数中国人,觉得中国这样做,不可思议。可是,本博主却认为,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是不可分的,只有把两者的利益统一起来,才会发出其它国家所无法比拟的爆发力。

  习近平访欧的最后一站,是设立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其目的显而易见。首先,中国支持欧盟。其次,只有欧盟,而不是某一个成员国,才是中国对等的合作伙伴。当然,德国和法国是欧盟的轴心,与德法的关系,就确定了与欧盟的一半关系。

  欧洲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30多年来,中国一直都在向欧洲学习。不过,欧洲的许多国家,却从来没有认真的向中国学习过,而总是抱着一种中国‘必败’的一种极端心态。

  这没有关系。虚心学习的国家,进步才快。不向后进国家学习的发达国家,将会被超过。

  中国和欧盟的关系,就是这样演变过来的。中国从30多年前,就大量的派遣留学生和官员到欧洲学习。其中,许多人回国服务,成了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精英,也有一部分人留在国外,用不同的形式,为自己的祖国,默默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30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算长。但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却在这30多年中,发生了谁也无法预测到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东部开放地带,以广东为先行者,上海等地随后。接着,通过无数的经济增长中心(growth engines),直线传播到东部沿海地区的每一个角落。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似乎走入歧途。东、中、西部地区,被姚树洁和张宗益(2001年,《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认为形成了三个区内趋同(convergence)、区间裂化(divergence) 的经济增长俱乐部(economic clubs)。当时的地区差别,被认为是经济增长中心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受到硬距离(地理与交通条件)和软距离(文化与政策)的阻隔,而无法从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直线式的传播。例如,上海的发展,可以很快拉动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却由于上述两种距离的原因,无法把其经济对外扩张的冲动,传播到中西部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缩小区间的增长差别呢?

  姚树洁和张宗益提出,必须在内陆地区培养多个像上海这样的经济增长中心,然后用这些中心来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缩小东、中、西差别的目的。他们的观点与官方的西部大开发思想,不谋而合。然而,文章在2001年发表以后,却要等到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才出现他们当初预计到的地区趋同的演变。

  3月30日,朋友说武汉的发展很快,想带我到‘楚河汉街’去坐船观赏武汉、乃至国内唯一的市内人工运河。该运河2.6公里,连通东湖和沙湖。在运河的两边,一串串高级楼盘、商铺,以及各种文化风格的建筑物,其气魄之磅礴,令我眼花缭乱。我想,伦敦最高级的地段,不外如此?巴黎、纽约的气派,不外如此?

  武汉有3500年的历史,是古今中外的名城。其地理位置,非常独特。处在长江中游,被长江及其第一大支流汉江,劈成三块,也就是汉阳、汉口和武昌。湖北省地势平坦,全省布满湖泊。武汉更是湖泊集中的城市,其面积8千余平方公里,就拥有166个内湖,水面面积超过全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全国最大的内湖就在武汉,名叫东湖,面积近36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倍。三十年前,我第一次和朋友驾着小木舟,游荡东湖。一望无际的水面,在风和日丽的秋天,一阵阵清风,扑打着脸颊,无比清爽,激励着勤奋读书报国之欲望。那时的水,透明见底,没有浑浊。周围的建筑,寥寥无几。

  30年过去了,我的头发花白。重游旧地,思绪万千。坐在现代舒坦的游轮里,大人小孩百余人,座无虚席。尽管是晚上8时,景区还是热闹非凡。望眼看去,见到东湖四周,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透射出五彩缤纷的耀眼灯光,充分展现武汉崛起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勃勃生机。

  为写本文,我特地上网研究武汉最新的经济社会状况。该市常住人口刚好超过100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60万。2013年的GDP超过9千亿元,在全国所有单列副省级城市中,排行第四。人均GDP用美元计算,高达1.4万,已经到达高收入国家的水平。

  我亲眼见到到处是工地。例如,某大学的新校区,面积900多亩,投资10多亿元,建造面积40万平方米,可望1.5年时间建成。武汉成为在中国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的第三大科研和教育中心,全市在校大学生人数接近120万,位居全球所有城市之首。

  上面说的楚河汉街的高级建筑群落,由万达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额500亿人民币。这个工程,给武汉市的面貌,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加上3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0来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还有未来6年,投资多达1200亿元建成15条新的地铁线,武汉成为世界一流的大都市,指日可待。

  当中部地区快速崛起的时候,西部地区,在西安、重庆和成都等一批大都市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使沿海与内陆地区的发展与收入距离,迅速缩小。武汉的建筑工人工资,每天200-300元已经非常普遍。以前必须远出沿海地区的湖北农民工,现在,在自己的省会工作就很满意了。

  东部地区也正在适应内陆地区崛起的挑战。当出现民工荒的时候,那里的企业必须提升技术水平,那里的国民经济必须去制造化,大力发展低污染、高价值的非制造产业。

  也就是说,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全面性结构转型,是为了今后地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为了三大产业的技术升级,为了实现可持续与高质量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这个时候,应该就是中国必须找到最大自信的时候。用习近平的话说,就是这个巨人,或者是这只睡狮已经醒了。外国人早就认为中国已经醒了,只不过由习近平说出来,就等于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不会退回去,中国人民有能力、有信心,按照这个轨迹发展下去。而武汉的迅速崛起,是中国走向可持续与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习近平睡狮苏醒的底气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4 21:19 , Processed in 0.09381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