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85|回复: 0

刘著民:其实,“扫街”领导真不需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4 21: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习李新政下,各级官员纷纷效仿,频出亲民之举,原本也算是一件好事。无奈,总以“巧遇”、“偶遇”之类词语进行宣传,让人感到作秀的痕迹过于明显。反向思维,领导连做个地铁、公交车都能成新闻,可见以前这些领导根本就不坐这些交通工具的。

  效仿有度,作秀也应该有度,可有人还说乐此不彼。

  媒体报道,22日清晨5时20分,抚顺市委书记王桂芬已带好手套,穿上环卫服,开始与环卫工人一起认真清扫路面。一名的哥在路口等车时认出,“这不是‘芬姐’吗?”,随后迅速推开车门向“环卫工人”举手致谢。

  这明显又是一场意外的“邂逅”,看得出的哥是长期看电视,关注领导的人。不过有人对领导扫地不以为然,认为一个不打扫办公室卫生的人扫什么马路??

  我感觉这位网友说得在理。其实,“扫街”领导,我们真的不需要。

  “巧遇”也好,“偶遇”也罢,你领导一定要微个服,私个访,那是好事啊。领导们一定要悄悄咪咪的,不要打扰当事者,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民意,了解真实社会的现状,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才是正道。问题是,你要坐个地铁、坐个公交车,甚至凌晨5点过来扫个大街,查看民意,了解底层劳动人民现状,但你随身带几名记者,拍下“现场场面”,随后以路人甲乙丙丁的名义,写下一篇领导“感动”群众的报道,有意义吗?形式主义害人啊。

  我不认为,市委王书记是在抢环卫工人饭碗,因为一年她可能仅此一天而已。而且我不认为一个的哥可以在那几位环卫工人中敏锐地就认出了王书记,而且遇见王书记,不叫“书记”,而叫“芬姐”,我认为有点不符合常识。这一切都像是策划的活动,丝丝入扣,没有破绽。其实,没有破绽就是最大的破绽。

  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领导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看望这些最低层人群,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这才是最主要的。你拿一天去和他们扫街,能解决什么问题?是在解决领导面临的问题还是环卫工的问题?领导们完全可以通过内参、媒体报道渠道了解,何必大费周章?硬是要在媒体上露一面才爽?

  老百姓的幸福感不是从领导们坐了公交、扫了大街,甚至深入贫困家庭握手慰问获得的,把老百姓生活改善了、社会保障覆盖了、安居乐业了,才是领导们最最本分的工作,切勿本末倒置。如果,老百姓吃得没营养,穿得不体面,住得不踏实,行得不通畅,每天都哀声怨道的,就算领导们天天看望贫困户,天天扫地、天天赶公交车,这有何用?

  领导们的工作只需要实实在在地干事,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为老百姓谋福利,两袖清风,才是为官之道,千万不要再弄那种某省副省长头天发表长篇大头文章,第二天就被中纪委调查的闹剧了。

  把辖区内的经济搞上去了,居民生活提高了,社会稳定了,才是领导们最应该做的,不要摆设,只要实干就行。习总书记不是才去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吗,实干比作秀更受老百姓喜欢。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话不过时。

  其实,“扫街”的领导,我们真不需要。因为,只会“扫街”的领导,要是扫久了估计就真的只会“扫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6 06:08 , Processed in 0.2031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