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05|回复: 1

刘著民:“空气罐头”,你准备买几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3 17: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2年陈光标推出“空气罐头”,每瓶卖4至5元。以标哥的行为方式,这个“空气罐头”形式大于内容,作秀嫌疑明显,后来也不了了之。

  我还以为这种卖“新鲜空气”的噱头,只是一种行为艺术。结果我发现我错了。

  2013年,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曾说,环境保护是个人选择问题,也可以选择赚钱但呼吸肮脏的空气。就征税,他说要考虑企业税负,而且企业可将部分税负转移给消费者,老百姓不能总想着呼吸新鲜空气却不付出代价。

  2014年,有地方官员就承接这种思路,不是收税,而且把所谓的“新鲜空气”放在罐头里,赚钱开卖。

  贵州省旅游局推广“空气罐头”的消息3月21日引发围观,并让这一概念产品再度火热。事实上,打空气主意的不止贵州,福建、浙江等地旅游部门最近也相继推出了“空气罐头”。有意思的是,网友发现这些区域也曾为陆续出现的雾霾天头痛,以至于有网友就调侃:“卖空气罐头算贩毒吗?”

  至于算不算网友说的贩毒?我不好说。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准备肆无忌惮的把原本属于全体人民的东西,通过各种手段变现,你要用就必须掏钱。现在,我们所面临的的现实基本上就是只要你一挪步就得付钱,没有钱你基本上是“寸步难行”了。

  以前有领导人说,要让人民有尊严的生活。现在,连你想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力都要被拿走了,谈何尊严?

  政府及一些部门,除了一心想到从老百姓身上“刮油”,好像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了。

  我想,空气水源食物被污染,不是老百姓拉屎放屁污染的,而是一些地方政府肆无忌惮的为追求GDP、追求政绩工程造成的,没有了青山绿水,政府及一些大企业应该首当其冲谢罪。从经济学看,政府及一些大企业环境污染不污染,和他们无关,他们是终极受益者,而受害者只有无话语权的老百姓。

  中国一些人沉湎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认为都可以通过征税、收费,把景区一围、把空气一装就可以全部搞定。事实证明,这行不通,如果什么事情都都用钱搞定,那这个社会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现在又有人提出老百姓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都要付出“代价”,中国能人不是没有,简直太多了。但很多能人都是趋炎附势,不管老百姓死活的人。

  我想问,政府盲目发展傻大粗黑的产业,引进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造成了环境破坏,污染了空气,那些政府首先出来对老百姓进行检讨,企业就应该秉着“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治理好污染源,而且要对辖区老百姓进行精神和物质赔偿才行。为什么还要老百姓要出钱买空气?这有道理吗?这不搞颠倒了吗?

  作为一群长期饮用有害水源、有毒食品的老百姓而言,连自由呼吸一下空气的权力都被剥夺了的话,你可能甚至开始“怀疑人生”,质疑存在的必要性。

  有媒体称,实际上早在2012年陈光标推出“空气罐头”时,就有专家提出疑问:这种前所未有的“气体饮料”或“嗅料”的质量技术标准是什么?有生产销售许可吗?由哪个部门负责审批许可、技术质量鉴定?我在想,对能确认新鲜空气被灌装是不被污染?在罐头中的“新鲜空气”要是卖不出去,捂在密闭的罐头里放那么久,空气难道不变“馊”?

  这个疑问,同样适用于立志把“中间空气”管起来卖钱的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这个疑问,谁来回答?

  “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我原以为只是一句笑话,我发现我彻底错了。

  因为,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舞台,生末净旦丑,什么人都有。

  “空气罐头”,你准备买几瓶?这应该不算是调侃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6 06:14 , Processed in 0.1716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