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31|回复: 1

与心幽欢:孔子的偏执与圆滑交互统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2 16: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著名作家@曹宗国说,《论语》是可以当文学作品来读的。这话一点都不假,它觉得不是什么教条主义的哲学。首先,从论语这本书的定义就可以看得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既然有言行,他就最起码是散文了。其次,书本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非常的简洁有力度,只要粗略一读,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就会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今天就让我拿孔子身上两点比较矛盾的地方来说事吧。

  首先,孔子是偏执的。大家知道,儒家对于圣人的崇拜是达到了极致的。人们崇拜孔子这个圣人,而孔子呢,也崇拜历史上的一些圣人。譬如,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除了帝王,孔子也十分的崇拜一些臣子,也是对他们推崇有加。

  微子去之,箕子之为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也。

  这句话中的微子、箕子、比干都是殷商的忠臣,为了社稷朝廷,都被纣王所迫害。其中微子谏言被废掉了贵族的身份;箕子是纣王的束缚,因为进谏,后来也被贬斥为了奴役;比干就更惨了,因为妲己,心都被纣王给挖了出来。因为这些事迹,孔子就非常的赞许崇拜他们,觉得他们是殷商时期的三位仁者。诸位可要知道,想要达到儒家所说的仁者的境界,可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子贡那么优秀的人才都没有达到。所以成仁取义应当是孔子的原则吧。

  接下来就要谈到柳下惠的例子了。柳下惠,历史大名人,坐怀不乱,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其实孔子看重的不是他的中色即是空的境界,而是为官的直道。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这句论语讲的是柳下惠身为法官,执法严明,经常得罪人,仕途三起三落。于是人们就为他抱不平,说他为什么不离开鲁国,到别的国家去。但是柳下惠就是不去,死忠于鲁国。孔子听说后,非常地感动,重复柳下惠的话说:“一个人为官始终行直道,做事正直,焉能不得罪人被罢黜?一个人为官整天歪曲心思,阿谀奉迎,不干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那有何必离开自己的父母之邦——祖国呢?

  不知道诸位有没有理解柳下惠的意思。柳下惠是说,做正直的清官,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会遭到排斥,做个善于阿谀奉迎的贪官,里不离开鲁国就变得无所谓了。后者,譬如就是如今的裸官,父母老婆孩子都走了,他一个人还留在国内干什么呢?

  以上语句,让我们感觉到孔子是多么忠君爱国,但是这《论语》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越往后读,你就会越觉得孔子和儒家并不是那么回事。

  齐人归女乐,季恒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这就非常有意思了,之前孔子还是那么的大义凛然,到这,他就如变色龙一般,变成了逃兵。等我说完此句话的意思你就很清楚了。

  当时,孔子在自己国家担任官职,诸侯国齐国为了使鲁国衰败下来,于是就送了一批美女给鲁国国君季恒子享用,呵呵,美人计。孔子极力劝阻季恒子别接受这批美女,因为她们可能是齐国的女间谍。但是季恒子不同,而是欣然接受了。之后就一连三日都不上朝,孔子非常得到气愤,于是一气之下就离开了鲁国,跑到了他的敌对国齐国去。呵呵,你说孔子的这一行为与柳下惠一比较如何?

  或许是这孔子过于圆滑,他一来到齐国,可是齐国的国君却怎么也不愿意用他。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有一次,齐景公谈到怎么对待孔子说:“像季氏一样对待孔子(殷勤而不给实权),我做不到。我还是用介于季氏和孟氏之间的态度对他他吧。”后来,孔子又听到齐景公说:“我老了,没有什么大理想了。”这可是把孔子又气得吐血,二话没说,孔子又悄然离开了齐国。

  哈哈,这就是我们既偏执又圆滑的孔子了。于己于人,标准可真有点不一样啊。当然了,我并不是说孔子是伪君子,而是在说孔子也是人,人性,是很复杂的。况且,孔子也有着大的理想,其为了理想而奔走不息,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偏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3 22:26: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吹毛求疵之徒!自以为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3:15 , Processed in 0.09379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