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39|回复: 0

燕梳楼:一个馒头的高光时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7 14: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今天的数字终于回落到2万以下。

  虽然谈不上拐点,但这仍然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昨天有一篇爆文叫《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相信大家都已经看过了。

  早上刚发的时候我就看到刷屏,眼睁睁地看着置顶第一条评论点赞从几千飙至70万。

  我也写过单篇文章阅读超过千万的爆款,但评论点赞数也就几万吧。这篇文章竟然高达70万,总阅读保守也在3000万以上。

  我敢说,这是中文互联网史上的一个奇迹。

  奇迹还在后面。凭借一个职业时评人的敏感,这篇文章不可能活下来。

  不出意外地,下午5点多时文章就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被删除”,我们私下在讨论,即使贴了符咒,一样还是被索了命。

  随后奇迹真的就出现了。晚上7点多我再打刷新时,这篇文章竟然奇迹般地起死回生了。虽然被限制了收藏分享评论等功能,但能苟活于世已经是莫大的奇迹。

  我不能确定背后发生了什么,又是什么决定着一篇文章的生死。我分析过这篇文章,作者并不是什么爆文写手,平时也就偶然更一篇日记类的心灵散文而已。

  作为一名女性作者,突然发这样一篇排版并不考究的愤怒文字,可能身在上海目睹种种之不堪而义愤填膺,于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引发这么大的共鸣,是因为大家被关近一个月,忍耐确实已经到了极限。如此巨大且罕见的转发量,可以看作是一种宣泄,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民意。

  相信监管部门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枪口抬高一寸。

  昨天同这篇文章一起快速刷屏的还有一篇叫上海逝者的短文,统计次生死亡病例,但似乎没有那么好的运气,被毙之后再也没有醒来,至今页面上还一片猩红。

  总之,这些天关于上海的负面越来越多。可能是关的时间确实太久了,而每天数据还在2万左右爆增,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市民们的信心,也击穿了防疫人员的耐心。

  所以这个信号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上海不可能成为一片孤岛,全国的动态清零能否成功首先取决于上海,所以这个时候上海这场仗要打下去,无论多苦都要打下去。

  现在最大的担心就是防疫体系没崩,心态崩了。那我们此前所有的努力都将功亏一篑。

  现在全国都在支援上海。超过20个省市向上海派出4万名余医护紧急驰援,江浙两省一根扁担两头挑,承担起数次全市核酸检测和6万间隔离房间的纾困。苏州还就近建了方舱缓解上海的收治压力。

  而更多的省份则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菜出菜。山东、陕西、安徽等近10省市把蔬菜蛋禽源源不断输送到上海,黑龙江则送来了600万斤大米。就连云南这样的省份,也从牙缝里挤出6600万支援上海。

  说实话,上海人不哭,我都看哭了。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既不想看到所谓抗疫晚会这样的“正能量”,也不建议过度渲染失控无序这样的“负能量”,上海这时正值抗疫的攻坚阶段,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鼓励,是信心。

  如果这个时候刻意放大问题煽动情绪,就是落井下石,就是惟恐天下不乱。

  上海一天不安宁,我们就一天不敢城门大开,与世往来。

  所以说,这个时候帮助上海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当然,也希望上海能放下面子,伸出手来。

  好让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拉你们一把。

  跳出这些让人悲观的信息茧房,其实也有很多正向的信息被冲淡了。

  比如今天上海就要求,患者需紧急处置的,医院不得以等待核酸结果为由延误治疗。

  同样是今天,央行要求金融机构对于受疫情影响的四类人群,要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对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可不作逾期记录报送。

  还有一位能干的女楼长也吸引了大家目光,她建立了一个业主之间的共享文档,对整栋楼的抗疫物资发放、信息传达及楼内消毒进行统计提醒。

  你看,上海的单元作战能力也没那么拉胯。

  还有一位政协委员,化身快递小哥,专门给人送药。

  因为买药的单子平均一单只能挣五六块钱,没人愿意接,但全域静默状态下又有这样的需求,所以这位政协委员就兼职送药,真切感受到了这个城市背后艰难的一面。

  有天晚上他遇到一位穿着防护服骑着自行车的女士,看她骑的很累,便要带她一段。开始她不太愿意,后来才知道这位女士是名护士长,已经在医院坚守十几个天,浑身都馊了。

  因为被紧急抽调到方舱,所以她想抽空赶紧回家换身衣服,于是从黄埔出发,一路往闵行七宝骑,全程差不多有20公里,正骑不动时遇到了兼职送药的政协委员。

  你看,这个城市的夜幕里,也有很多暖人的故事。

  而网络上传出来的呼救以及批评声音,也正在一件件被堵上漏洞。

  虽然所有西安翻过的车,上海几乎都翻了一遍。但现在正在慢慢变好,不是吗?

  除了这些好消息和暖心故事外,今天还看到了一些让人花枝乱颤的趣闻,关键还都是真实的。这些天真的太压抑了,非常需要这些治愈的笑点。

  由于多个区社会面发现阳性感染者,压力很大,所以靠近上海附近的街道很是紧张。于是就在交界处搭了一个瞭望塔,在主要路口每隔250米安排一辆车配3个人警戒,夜晚探照灯全开,360度严防死守。妥妥谍战片的即视感。后来据说是假的,是黑龙江。

  由于上海全域静默,生理欲望已经降到最低,每天眼一睁要做的事就是各种抢菜。然后就有人盯上了这个暴利生意,以每份280的价格在线销售蔬菜套餐,但几十个人付款之后,迟迟也没收到菜,报警才发现原来遇到了骗子。

  有人没米下锅,也有人没锅下米。买来了菜,却发现家里没冰箱放。于是最近冰箱都被断货了,毕竟家大业大也不如冰箱大,一封城这玩意儿就派上了大用场。据说有人抢不到冰箱,已经开始向冰箱plus冰柜下手了。

  疫情中冰箱是标配,大米是必配。蔬菜水果容易坏,只有米面才是硬菜。毕竟菜可以不吃,但不能没米下锅。人家都开始囤冰箱了,你还不赶紧备点大米?

  不瞒各位,这些天,我一口气买了10袋东北稻香米,以备不时之需。10斤一袋五常长粒稻香新米才65块钱,真的挺划算的,我把链接推荐给大家,大家点击蓝色文字即可查看。

  把冰箱塞满,那才是一个家最踏实的安全感。

  听说偷米偷菜的,饿急了嘛也可以理解。但偷核酸采样箱还是第一次。这事就发生在连云港海州,第一反应这肯定是个大案要案。

  海州派出所接到报警说隔离点一只装满核酸采样的运输箱被盗了。这还了得,难道是境外势力秘密盗去用于生物实验?不然谁要这采样箱有什么用?

  案件很快告破。原来,结局有点意外。原来嫌疑人长年在海州租房打零工,一直想找个保温箱把饭菜带到工地吃。路过隔离酒店里,发现特管区围档内有个崭新的手提箱,怎么看怎么喜欢,于是顺手就抱回了家。

  这伙计虽然有点二但也认得字,回家打个箱子一看傻眼了,箱子上标注着“新冠病毒核酸样本送检专用”“生物危险”字样,他吓的一激灵,心想本以为拣个宝,结果是个雷。顺手又把这箱子悄悄扔到了邻居家,来了个栽赃嫁祸。

  什么小偷都见过,但偷唾沫星子的还是第一次。

  唉,又发现引子写长了,最后围绕主题来写吧。

  疫情下的上海,就像一个多棱镜,折射出不同的面。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芒万丈,有人一身锈。

  有人隔离在家菜品丰富啥也不缺半月胖三斤,有人却无人问津一桶挂面吃三天濒临绝境。

  可能为了体现疫情笼罩下的上海人民吃的丰富多彩,然后有部门就组织了一场“上海政企厨艺大赛”网络投票活动。

  这创意估计是来自于长春“晒晒我家蔬菜包”的翻版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然后真的就有很多人参加了,也有不少读者在我群里拉票呢。

  虽然我一向反对拉票。但这个特殊时候搞这活动,脑回路够清奇的,基本上和搞什么抗疫晚会有的一拼,然后就很好奇地点进去看了看。

  好家伙,参赛的作品还真不少,有红烧肉,小龙虾,也有椒盐猪手,尖椒牛排,还有基围虾炒西蓝花,看起来菜色香味俱全,都是冲着大奖去的啊。

  但戏剧性的一幕来了,随着投票率的不断刷新,第23号孙玉门咬过一口的馒头,竟然以144186的票数,以94.21%的总得票率,以领先第二名142709票绝对优势,一举夺魁。

  听说后来活动被紧急叫停,孙玉门的奖自然也拿不到了。但一个馒头所传递出来的民意却值得我们深思与反思。

  可能组织方初衷是好的,但实际情况却是何不食肉糜。

  这可能是继胡戈之后,关于一个馒头的最高光时刻。

  但我一点也笑不起来。因为,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想起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句话:

  如果你感受到痛苦,那么你还活着。

  如果你感受到他人的痛苦,

  那么,你才是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9 01:1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