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52|回复: 0

谭根林:恐怖袭击、互联网金融、反腐败。。。改革开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5 09: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用自己头脑思考的人,不会被现象迷惑,对世界的未来有自己清醒的认识和判断。没有头脑的人,把自己的意识浪费在媒体、商业、政客的宣传里,他们到死都不知道自己一直被人利用。他们会非常高兴自己被人利用,因为“他们还有利用价值”。现在,这些荒谬的逻辑在社会流行,什么不能改变别人,就只好“改变自己”,你不能把别人改变成人,就只好把自己改变成“狗”。

  一个社会的问题是什么?权利结构问题。权利结构一旦失衡,社会轻则动荡,重当然是内战。权利结构失衡的直接反映是:社会没有凝聚力,大家都相互欺骗,群众斗群众。权利是分层次的,上层权利失衡表现和下层权利失衡表现有不同特点,前者是政变后者是黑社会。一个社会,如果政变频繁、黑社会泛滥,这样的社会,整个社会全部权力失衡。

  恐怖分子应该谴责,问题是:是谁把人变成恐怖分子?恐怖分子真不怕死?恐怖分子是私有制给逼的。资本家、分裂分子躲在安全的地方,而那些被利用的群众,就成了恐怖分子。杀一个人的是杀人犯,杀无数人的是将军,前者叫刑事犯罪,后者叫战争。恐怖主义靠打是打不完的,因为制造恐怖事件是资产阶级和分裂分子的需要,它们属于统治阶级,恐怖分子和受伤害的群众是工具,他们是“群众斗群众”的牺牲品。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宣传,2个目的,一是把瓜分到的财产私有化、永久化,二是权贵资本和新兴资本之间的斗争。充当工具的是“群众”,一群贪婪、势力,没有视野的“群众”。

  中国的改革、开放目的是把人民的财产转为个人,标志性事件是《物权法》。眼下的一块肥肉就是银行。银行现在在权贵资本手里,打着“国有资产”的旗号,实际完成了“集体私有”的转变。怎么将银行从“集体私有”转变为“个人私有”,这是资本掌握的媒体炒作“互联网金融”的根本原因。

  发达国家不炒作“互联网金融”,中国炒作,因为发达国家不需要将银行从“集体私有”转变为“个人私有”了。

  在炒作“互联网金融”这个事件上,权贵资本和新兴资本在瓜分人民财产上是一致的,在“份额上”是有矛盾的,这个矛盾,将会以“反腐败”的方式演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反腐败,都是权贵资本、新兴资本“分享改革成果”的斗争,这是越反越腐的根本原因。

  中国是在“反腐败”还是在“制造腐败”?从本质上看,中国在“制造腐败”,从现象上看,中国在“反腐败”。中国制造腐败的原因是:市场经济,中国反腐败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产生的权贵资本与新兴资本之间的矛盾。

  怎么判断中国真正反腐败?看改革开放的方向。如果改革开放以建立社会主义,否定市场经济、否定私有制为方向,这个时候是真正反腐败,其他的,都是假的。

  贪污、腐败的基础是:改革开放下实行的私有制。没有私有制、物权法,贪污来的钱没有“放”的地方和法律基础。在纯粹公有制的条件下是无法贪污腐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 17:32 , Processed in 0.32824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