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55|回复: 0

文哲:水浒中的女人之娇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26 10: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娇秀见于《水浒传》第一百二回《谋坟地阴险产逆,蹈春阳妖艳生奸》。说的是徽宗宣和六年仲春,娇秀与干办、虞候、伴当、养娘等一行十几人,坐轿车去艮岳(即御花园)游玩,在此地遇上了在开封府内当副排军的浮浪子弟王庆。王庆立刻被娇秀的美貌所倾倒,而娇秀见王庆"风眼浓眉如画,微须白面红颜。顶平额阔满天仓,七尺身材壮健......俊俏风流无限",也是一见如故,由此演出了一场张生、莺莺私会的故事。结果事发后王庆被罚充军陕州,又杀了管营张世开一家,逃到段家庄被段太公招赘为婿,与段氏兄弟联手招兵买马,打破了南丰、荆南等十几座城池,自称楚王,当起了皇上。淮西王庆作乱成了徽宗皇帝的一大心病,后终被宋江率军平定。

  娇秀系何人呢?她可是出身名门,是枢密使童贯之弟童贳之女,自幼被童贯抚养为己女,是太尉杨戬的外孙,并被许配于蔡攸之子,成为当今太师蔡京的孙媳妇儿。北宋当朝蔡、童、杨、高四大豪门,除了与禁军统帅高俅无关,娇秀占了其中三大家,那风光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娇秀生得如花似玉,"丰资毓秀......一点樱桃小口,横秋水双眸......芳芬绰约蕙兰俦,香飘雅丽芙蓉袖"。

  却说那日王庆人衙画卯,干办完了执事,闲来无事,步出城南去玉津圃游玩,不期遇上了前去艮岳游玩上香的娇秀。王庆见了标致异常袅袅娜娜的娇秀,立刻心如撞鹿,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霎时间酥了半边。娇秀去岳庙上香,王庆也挨踅上前,假意与庙祝厮熟,帮他点烛烧香,一双眼不住地溜那娇秀。娇秀在家早听说蔡攸之子憨呆,心中怨恨,日夜叫屈,今日见了风流俊俏的王庆,不禁动了春心,也暗向王庆频递秋波。此事被童府中一个姓董的虞候看在眼里,劈脸一掌向王庆打去,喝道:"这个是甚么人家的宅眷!你是开封府一个军健,你好大胆,如何也在这里挨挨挤挤。待俺对相公说了,教你这颗驴头,安不牢在颈上!"王庆吓得抱头鼠窜,奔出庙门,暗暗地叫:"碎!我直恁这般呆!癞蛤蟆怎想吃天鹅肉!"当晚忍气吞声,惭愧回家。谁知娇秀回府,日夜思念不能自禁,厚贿了侍婢,买通了董虞候,问清了王庆的身世。侍婢与一个薛婆子相熟,同她做了马泊六,悄悄地将王庆从后门引进,人不知鬼不觉地与娇秀勾搭成奸。两人柔情蜜意,如胶似漆,不觉两月有余。

  一日,王庆吃醉了酒,在本府正排军张斌面前露出此事,张斌遂将此事张扬开去,传到了童贯耳中。童贯大怒,欲将王庆置于死地。

  娇秀与王庆的事纷纷扬扬传到蔡京、蔡攸耳中,父子商议,若结果了王庆,反而更教人看清真情,不如把王庆远远地发配掉,以灭其迹。蔡京、蔡攸择日到童府迎娶娇秀成亲,一来遮掩了童贯之羞,二来灭了众人议论。那蔡攸之子左右也是个呆子,也不知娇秀是不是处女,事情就这么稀里糊涂做了了结。

  娇秀出身豪门,自幼锦衣玉食,前簇后拥,出游一次有奴婢、仆人十几人相伴,那是何等的威风!她本人出身贵族不说,嫁的又是大权在握的当朝太师蔡京的孙子。蔡京的女儿是皇上的宠妃,蔡家也算是皇亲国戚了。

  娇秀也是被当成水性杨花的荡妇来描写的,不信请看:"那娇秀一眼睃着王庆风流,也看上了他。"无奈有一大群干办、虞候、养娘随着,无法演出"楼台会",只把"眼来频睃",回到府中又日思夜想,厚贿侍婢,将王庆悄悄引上了自己的绣房。

  娇秀的遭遇反映了宋朝时期妇女的一种生存状态。《水浒传》的作者要求妇女如何去做呢?这就是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所提倡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因为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二理,而一切的弊端,则是"淫欲"二字,即阴阳生万物,淫欲乃万恶之首。它的奠基理论是"周易"。如果做到顺应"天理",便是个贤惠的德行女子。周敦颐就认为,"无极(无形无象的最高实体)而太极(最大的统一整体)","太极"动则生阳,动到极点则静下来,静则生阴。如果相反,则为男静女动,动则生"淫欲"。于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便不能动,要静如处子,才不会生出什么风波来。为此,周敦颐作有二百五十字的《太极图说》,推演残唐五代时人陈转所作"先天图"(即太极图)。在周敦颐看来,一动一静,互为根本,动到极点生静,恰好符合"极端相合"或"物极必反"的中国哲学的古老命题,运用到伦理学方面,便生出"男尊女卑"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来。也就是说,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生出水、火、木、金、土五行,五行按顺序发生作用形成春、夏、秋、冬四时,这是无极的实体与阴阳五行精微巧妙结合的结果,以致构成万事万物,具有阳性(动)的成为男性(乾道成男),具有阴性(静)的成为女性(坤道成女),阴阳二气生万物,万物反复衍生,变化无穷。"无欲故静"、"诚立明通",这是男子修身的理想境界,作为"阴性之女",更应遵循。否则,便生"淫欲",便成为不贞不贤的荡妇淫妇。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贾氏背着自己的男人偷汉子,便到了该杀的劫数之中,以适应"理"这个最高的理想范畴。而娇秀之所以没有招致杀身之祸,恐怕一是因她系出名门,权大势大,二是可怜她嫁的是个"呆丈夫",罪不当诛,故而放了她一马。

  试想,若是一般的小家碧玉,去庙里上香时遇到了意中人,回到家可能相思成疾,甚至郁郁而死,是不会也没有条件去私通的。只有娇秀这样的金枝玉叶,才有可能"厚贿侍婢",买得她们心甘情愿地去为她拉皮条,她坐在绣楼上就能等到王庆前来私会,尽享鱼水之欢。

  娇秀自从知道未来的丈夫是个呆子后,"日夜叫屈怨恨",但她毫无选择的余地,只能听天由命。

  可以理解的,用一句恭维的话说,莫敢地追求爱情幸福。娇秀与王庆私通后,王庆酒后泄密,于是蔡京、蔡攸"择日迎娶娇秀成亲",以娇秀的出嫁为代价,为童、蔡、杨三家遮了羞。像娇秀这样的贵族青年女子,同样有着婚姻不能自主的不幸遭遇,同样遭人轻贱与唾骂。

  娇秀出嫁后的命运大致是可以想象的,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相夫教子,终老一生。和王庆在一起的日子,一定会成为娇秀惨淡余生惟一的幸福回忆与精神慰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3:00 , Processed in 0.21886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