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66|回复: 2

文哲:水浒里的造反有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9 21: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浒传》所描写的“造反”,主要是游民的暴力反叛,也就是乱世中大大小小山头,以及各类杆子的打家劫舍的活动。作者心中也很明确地知道,一旦上了山,加入了杆子,参与造反活动,就是与主流社会决裂了,就是陷人“十恶不赦”的大罪了,这对当时的良民来说是极敏感的问题。可是从游民的眼光来看,在走投无路时,这也不失为一条出路。当少华山的朱武邀请史进为少华山的寨主时,史进说:我是个清白的好汉,如何肯把父母的遗体玷污了?你劝我落草,再也休提。”这有些“当着和尚骂贼秃”的意思,可是说者、听者都不以为迕,可见这是符合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家都这样看,史进说出了真相,从而制止了朱武的进一步相劝。此时史进还没有冲出宗法网络成为游民,还可以到关西经略府找师父王进,为他安排一条出路。

  因为有这条路,所以他还要选择,不会很快下海。这是符合生活真实的。其他如林冲、宋江、武松、卢俊义也都有这个徘徊过程。有的人曲折更多、时间更长,书中真实地描写了他们走向梁山的外在和内心的困难及矛盾。但是更突出了他们不上梁山所面临的种种苦难和生命的危殆,这就从反面说明梁山“聚义”、共同反抗的必要。《水浒传》展现在读者面前更多的是作者面对人们走上造反道路时的坦然心态,这种心态不仅是良民们所没有的,而且超越了一般占山为王的绿林好汉。作者对梁山上英雄好汉们攻州陷府、打击敌视梁山的地方武装势力,甚至借道抢粮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对。作者对造反的这种态度不能不影响读者。

  《水浒传》虽然号称“忠义”,但是从它总的倾向来看,《水浒传》并没有否定“上山”下海,把它看做是好汉们被迫不得已时的一个明智的选择(当然只局限于上梁山和与梁山有关的“山”)。游民,特别是受到官府逼迫而成为游民的人们,他们要想生存,最后只有聚为团伙,拿起武器,以暴力反抗官府,保卫自己这一条路好走。从《水浒传》的形象描写和作者的议论中都可以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读《水浒传》,只有读到林冲在一片风雪交加中上了梁山,读者为他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为他终于获得安全而庆幸;“智取生辰纲”中的“七雄”战败何涛之后上了梁山,读者才会觉得这些好汉终于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宋江也是被劫法场的好汉们救到了梁山之上,读者才认为他获得了真正的安全。这是用形象的塑造告诉读者,这些英雄好汉上梁山是对的。《水浒传》作者还把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上梁山去造反,下决心与“朝廷做个对头”称作“聚义”;把他们冲破重重险阻,终于实现了“聚义”比喻为: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把参加梁山造反队伍比做冲破天罗地网,这是作者对于英雄好汉们武装反抗的直接肯定和歌颂。不仅从文学史角度看,这是第一次;即使从思想史上说,也是没有前例的。《水浒传》产生之前,还没有一位作者敢于如此大胆地肯定造反活动。参考消息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1 16: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l楼主又在扑屎了,当然表面上扑的是封建的屎!
造不造反和扑屎没有关系滴!
公正、公平才是王道!
而“扑屎派”是不提倡这个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21 11:0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