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06|回复: 0

文哲:水浒中的女人之李师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25 12: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浒传》有两次集中笔墨写到李师师。第一次是第七十二回《柴进簪花入禁苑,李逵元夜闹东京》。宋江要"暗里取事",便派燕青携重金前往打通关节,见了这位"东京上厅行首"李师师一面,果然"芳年声价冠青楼,玉貌花颜是罕俦"。

  宋江等人人得客厅坐下饮酒,酒过数巡,师师为客人低唱苏东坡大江东去词,宋江也乘着酒兴,当场挥毫泼墨,草成一首乐府词:"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向李师师曲折地表达了胸中的郁闷之情。李师师看了,也闹不清宋江愁从何来,宋江正要向师师表白,不料这时徽宗皇帝驾幸,加上李逵放火"行凶",生生把好事给搅了。

  第二次是第八十一回《燕青月夜遇道君,戴宗定计出乐和》。燕青奉宋江将令,通过李师师的门子,称作李师师的"小弟",见到道君皇帝,用《渔家傲》、《减字木兰花》两支曲子打动了龙心,使"天子失惊",问其缘故。燕青大哭,拜在地下,说出宋江等欲要朝廷招安的衷曲。宋徽宗看在李师师撒娇撒痴的面子上,特赦"燕青本身一应无罪",并于赦书下面"押个御书花字",为以后梁山全伙受招安创造了条件。

  李师师确有其人。明代杨慎《升庵词品拾遗》载:"李师师,汴京名妓。张子野为制新词,名《师师令》,略云:’’蜀缲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正值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秦少游亦赠之词云:’’看遍颍州花,不似师师好。"’’宋徽宗和李师师有来往,也是许多材料有记载的事。宋末元初拟话本《大宋宣和遗事》中所说的"徽宗易服游金环巷"至"张天觉逃去"一段的主要情节是:宣和五年,一日,徽宗扮作儒生秀才以观市容,高俅、杨戬装作仆从,由后载门出市私行。抵暮,至金环巷,见一宅院,十分清丽,帘儿下见一佳人,发似乌云,眼横秋水。大家不识,随入巷东周秀茶坊打听,才知是角妓李师师。宋徽宗自此朝去暮来,在李师师家盘桓将近两个月,恩爱弥深,不能相舍。谏议大夫曹辅、张天觉先后上章直谏,徽宗闻奏,未免渐耻,不便复出,乃遣殿头官宣李师师人内,赐夫人冠帔,坐于御座之侧,宣问张天觉道:"朕今与夫人同坐于殿上,卿立阶下,能有章疏乎?"张天觉知事不为,愿乞骸骨归田里,以终天年。宋人以风流蕴藉为"角",角妓即能歌善舞会演戏的名妓。至于宋江这个农民起义的领袖,也是潜入过李师师家的。

  《大宋宣和遗事》载:"宋江潜至李师师家,题一词于壁至于宋江题壁的《念奴娇》词,是否打动过"道君皇帝"赵估,尚需考证。

  据周密《浩然斋雅谈》所记,婉约派词人周邦彦和李师师交往亲密。周邦彦写过一首小词《望江南》赠师师:歌席上,无赖是横波。宝髻玲珑欹玉燕,绣巾柔腻掩香罗。人好自宜多。无个事,因甚敛双蛾。浅淡梳妆疑见画,惺忪言语胜闻歌。何况会婆娑。

  后来,蔡京把这事捅给了宋徽宗,惹得赵估对周邦彦好不嫉恨。有一次宋徽宗到平康巷李师师处去,正巧碰上太学生周邦彦在此。听说天子驾到,周邦彦慌忙之中藏到床底下,结果,徽宗和李师师讲的男欢女爱的话,都被周邦彦听到了。于是周邦彦又作了一首词《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据说宋徽宗当时确实给师师带来了新鲜橙子,天子用眼角儿一瞅,便明白写的什么,于是龙颜大怒,便叫蔡京给安上一个"职事废弛"的罪名将他贬职,并限一二日内离开京城。隔一两天,宋徽宗又去师师那里,李师师恰巧不在家,宋徽宗就问李妈妈,李妈妈回说送周邦彦去了。徽宗听说周邦彦果然离开了京城,十分高兴。这天,宋徽宗就丢弃朝政,一直等着李师师,直到更初师师方才归来。这时,赵估见李师师满面泪水,十分憔悴,心存不悦,便问:"爱卿哪里去来?"李师师说:"臣妾万死,知道周邦彦得罪了圣上,今日他要离开京师,贱妾略致薄酒一杯,实在不知官家驾到。"

  宋徽宗本身也是个文人,问道:"你去为他送行,他有没有作词?"李师师拿出周邦彦的新作《兰陵王》,演唱起来: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徽宗听了,以为周邦彦有悔过之意,非常高兴,马上宽洪大量地再下旨谕,任命周邦彦为大晟乐正。尔后,周邦彦以大晟乐正之职做了不少事情,这些当然也不在正史。大概由于李师师曾和宋徽宗有过一些关系,所以关于李师师的传说非常多,宋朝当朝便有佚名的《李师师外传》,后来清朝褚人获著有《李师师》,流传甚广。

  梁山一带对李师师并不轻视,还高看一眼,厚待一层,这当然不因她是妓女或与皇上有染,而是她的民族气节可敬。

  李师师不仅"容貌似海棠滋晓露,腰肢如杨柳袅东风",而且见识超群,当她得知自己接待的是令朝廷"梦里也怕"的梁山泊好汉时,她并没有像李瑞兰那样心神不定地向李妈妈讨教方法,也没说他平日是好人,来往无妨,如今做了强盗的混账话,将他们当作"草寇"和"强盗"。她说的是:"你这一班义士,久闻大名,只是奈缘中问无有好人,与汝们众位作成,因此上屈沉水?白。"将梁山诸将称为义士,慧眼识众好汉是"屈沉水泊",真可谓是梁山好汉的红粉知己。

  李师师本姓王,是开封二厢永庆染坊王寅的女儿。师师很不幸,母亲王氏在生她时难产大出血死去了,她父亲只好用豆浆代乳汁喂养她,才把她养活下来。别的孩子生下来就会哭,而她在襁褓中从来没有啼哭过。按照汴梁当时的风俗,有钱人家生了孩子都要到佛寺求拜保佑,王寅看到他的孩子不会啼哭,便也去佛寺求拜。到了宝光寺,这女孩微微笑了。一个老僧看看这孩子说:"这是什么地方,你怎么也来了?"这时女孩忽然哭了出来。大哭一阵过后,老僧用手抚摸了一下她的头顶,孩子便不哭了,一脸的平静。王寅见了,心里暗暗高兴,说:"这女孩儿真是佛门弟子。"当地风俗,凡是佛弟子,俗称为师,王寅便给女儿取名师师。

  师师四岁时,发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王寅所在的染坊由于长年拖欠工匠们的工钱,工匠便联名上告,不料没有告成人家,反把王寅当成闹事的主谋给抓进监狱。不久,王寅便死在狱中,师师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汴梁金环巷青楼鸨母李妈妈见师师长得十分可爱,又很聪颖,说:"此真千金者也。"就把她抱回家收养了,并给她改姓为李。

  从此,她便叫李师师。师师长成之后,色艺绝伦,成为花街柳巷中的名角,嫖客们闻讯蜂拥而至,李鸨母十分高兴,令李师师接客。可师师誓死不从,李鸨母虽恼怒也奈何不得,因师师自幼丧母失父,性情刚烈孤傲,李妈妈怕她想不开寻了死,这棵摇钱树;就没了。

  宋人无名氏所撰传奇《李师师外传》记道:大观三年,徽宗因心腹太监张迪屡言师师国色天香,颇有心见师师一面。八月十七日,遂遣张迪从内府取出金珠宝贝,携带去师师家探路,自称有个名叫赵乙的大商人求见。李姥见钱眼开,当即允诺。晚上,徽宗微服私行,在张迪的引导下,来到师师家。师师良久始才出来相见,但容貌殊倨,也不施礼。徽宗借助灯光凝睇,只见幽姿逸韵,闪烁惊眸。徽宗问她芳龄几何,她不作答,执意再问,她迁坐于他所。

  后来,师师起身为客人弹奏一曲《平沙落雁》,流韵淡远,徽宗不觉陶醉。鸡鸣时分,徽宗告退。徽宗走后,李姥责备师师不该那么怠慢,说:"赵乙礼意不薄,汝何落落怠尔?"师师柳眉竖起,道日:"彼贾奴耳,我何为者?"不久得悉赵乙就是当朝天子,李姥日夜啼哭,担心大祸临头。师师劝道:"无恐,上肯顾我,岂忍杀我?"宣和二年,张迪秘密开通了从艮岳离宫至镇安坊长达二三里的地下通道,从此徽宗幽会师师更是频繁。

  一日,宫中筵宴,韦妃低声问徽宗:"何物李家儿,陛下悦之如此?"徽宗答道:"无他,但尔等百人,改艳妆,服玄素,令此娃杂处其中,回然有别。其一种幽姿逸韵,要在色容之外耳。"可见李师师不光有倾国倾城之貌,更有高贵的气质和超人的才情。花魁娘子,百般风流,万种窈窕,把三宫六院佳丽统统比了下去,如杨玉环那样"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逗引得宋徽宗宠爱莫名。有不透风的墙,此事很快在东京传开,郑皇后听到后曾多次劝阻徽宗与师师来往。皇上表面上应允,却沉迷于师师的百般风情中不能自拔,李鸨母的妓院也因此声名鹊起。

  宋徽宗的骄奢淫逸导致了"靖康之耻",金兵不断南犯,宋朝江山摇摇欲坠。

  为了抗金,李师师集徽宗前后所赐,尽数呈报给开封府尹,要求作为河北的军饷之用,自己则到开封城北的慈云观出家为尼。

  不久,金兵攻陷开封,金主一定要索得李师师,在京城搜寻多日而不得。卖国贼张邦昌秘密寻访到慈云观,捉住了她,把师师献给了金营。

  《李师师外传》中写道,李师怒骂道:"吾以贱妓,蒙皇帝眷,宁一死无他志,若辈高爵厚禄,朝廷何负于汝?及事事为所斩灭宗社计?今又北面事虏,冀得一当,为呈身之地。吾岂作若辈雁贽耶?"说完,她拔下金簪,猛地刺向自己的喉咙,没有刺死,她又将金簪折断吞到肚子里,壮烈殉国。

  道君皇帝也被掳去金国,听得师师如此忠烈,也禁不住老泪纵横了。还有的说李师师曾被徽宗召人宫中,封为瀛国夫人。另有说法是京城沦陷之后,李师师被解送金主,途中自毁其容后投井而死。不管怎么说,李师师同孔尚任笔下的李香君一样,不仅貌若天仙,才情俱佳,且又是个有气节、有胆识的女子,这是让宋徽宗等许多男子汉也汗颜的。有诗云:

  师师节操耀重霄,烈烈高风永不消。谁说娼门无侠女?吞簪自戕是天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5:43 , Processed in 0.0781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