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97|回复: 0

文哲:水浒中的女人之孙二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6 19: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让我们看看母夜叉孙二娘,这个女豪杰是让武松碰上的,并且差点要了他的命。第二十七回写道:看看抹过大树边,早望见一个酒店。门前窗槛边,坐着一个妇人,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环,鬓边插着些野花。见武松同两个公人来到门前,那妇人便走起身来迎接,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见那妇人如何?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辘轴般蠢坌腰肢,棒槌似桑皮手脚。厚铺着一层腻粉,遮掩顽皮;浓搽就两晕胭脂,直侵乱发。红裙内斑斓裹肚,黄发边皎洁金钗。钏镯牢笼魔女臂,红衫照映夜叉精。

  这女人不光名字,连相貌都让人恐怖了。特别是乾隆年间刻印的《古柏堂传奇杂剧》中收录的短剧《十字坡》,故事开始,旦扮孙二娘上场后唱:奴家青春年二八,鬓边斜插海棠花。拉硬弓,骑劣马,流拐棒,当顽耍,好吃人肉孙二娘,江湖绰号母夜叉。

  乍一听,不被这位"好吃人肉"的黑夜叉吓倒才怪。这位开黑店的孙二娘,将麻翻的过客"瘦的包馒头,肥的熬汤喝"的目的是为了抢过往客商的金银首饰。她自称为"粉面英豪","铁芳心杀人如草,善良辈水米无交",这只是表面现象,她所杀的是何人呢?

  孙二娘自我表白唱道:吏奸贪,商狡狯,命财总要。非是俺残忍贪餐,也只为替天行道。

  看看,杀贪官污吏、黑心商人,才是孙二娘的本意。《十字坡》、《武松打店》、《义侠记》、《杀货》等剧目说的都是十字坡武松遇张青、孙二娘夫妇的事。除国粹京剧外,从南到北的地方剧如滇剧、闽剧、汉剧、桂剧、邕剧、淮剧、川剧、秦腔、晋剧、山东梆子、柳子戏等均有此剧目。

  在梁山一带流传着大量有关孙二娘的故事,如《孙二娘出世》、《孙二娘出嫁》、《孙二娘智惩盐巡》、《孙二娘怒烧云霄楼》、《孙二娘杀猪》等等。这些传说故事中的孙二娘不仅是巾帼英雄,是男性化了的女英豪,而且相貌姣好,为人仗义厚道,豪爽热忱。

  如孙二娘因何得了卖人肉包子之名的传说是这样的:

  张二娘原是个农家的独生女,白幼丧母,跟随父亲在孟州开了一家小酒店勉强度日。父亲原有一身好武艺,只因膝下无子,就把一身的好本领全部传给了爱女孙二娘。这孙二娘虽生在穷人家,却长得枝是枝,叶是叶,还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俊闺女呢。这一天,路上行人稀少,小店生意冷清。孙二娘老爹呆在店里无事,就嘱咐女儿好好看家,自己上山打柴去了。

  父亲刚走不久,店里来了一主一仆两个坏蛋。这俩家伙生性喜妖娆,看见风流俊俏可人的孙二娘,登时酥了浑身的骨头。两个恶棍被她打了个腿断胳膊折,一命呜呼见阎王去了。

  孙二娘刚把二人的尸体拖到屋后,有人进店要买大肉包子,慌乱之中,孙二娘竞没发觉肉馅里混进了那个坏蛋的半截手指头。待客人吃包子时,竞从肉馅里吃出了手指甲,不由得大骇,认为孙二娘专做人肉包子,于是越传越玄乎,以致后来孙二娘得了个母夜叉的绰号。其实孙二娘开黑店劫人钱财这事也是有的,人身上有几斤净肉,值当得开剥么?《母夜叉洞房刺新郎》说的是孙二娘生就一副侠义心肠,时常接济穷人,路见不平时,拔刀相助决不含糊。孙家店旁边有个卖豆腐的乡邻叫李达,常到店里喝酒,两家相处得如同一家。

  一天,李达进店后愁眉不展,一个劲地直喝闷酒。孙二娘见李达有心事,再三追问,李达就把自己的难题一五一十地向孙二娘倾诉出来......

  原来,李达有个女儿长得如花似玉,千伶百俐,被刘家庄庄主的儿子刘立看中了,非要娶她当偏房。姑娘本来就恨刘立横行乡里,欺压良善,家中又已妻妾成群,岂肯就范?刘立见姑娘不从,便要强娶,说是明日卯时发轿抬人。孙二娘听到这里,银牙紧咬,怒火中烧,很快与李达商定了一个办法。

  第二天卯时未到,刘府来抢亲。新娘子哭哭啼啼蒙上红盖头,被塞进了花轿。到了刘府,那刘立迫不及待地伸手要掀新娘的盖头,被喜娘制止:"大官人,休要鲁莽,别惹恼了新娘!"刘立这才住了手,回到前院,与狐朋狗友猜拳行令,喝了个酩酊大醉。他回洞房时被门槛绊了一跤,正巧跌到床前,他摸着新娘子的脚,想站起来:"不,不对,听说新娘子是三寸金莲,咋变成尺二的大脚板啦?"新娘子说:"今早收豆子,荚(脚)大呗。"

  刘立一听乐了:"新娘子,好日才。来,让我亲一亲你这个小油嘴儿。"他伸手掀盖头之际,新娘子甩掉蒙头红,一个扫堂腿,叭地把他摔了个嘴啃泥。不等他爬起来,新娘子拔下头上的碧玉簪,照他的喉头猛刺,只听噗的一声,鲜血冒出两尺多高,刘立便死猪般倒地而亡,到阴曹地府报到去了。

  你准猜着新娘子是谁了吧?对,孙二娘!孙二娘见刘立已死,瞅空子逃出了刘府。这时李达一家已去远乡投亲,孙二娘也与丈夫张青一道投奔梁山泊去了。梁山主锋正西有两座相连的大山,南边叫凤凰山,北边叫龟山。相传,孙二娘和她丈夫张青开的西北酒店就在两山之间。夫妇俩专门打探消息,接纳八方豪杰上山。当年这里与梁山大寨隔着一片汪洋。

  一天上午,孙二娘正在收拾店房,忽听水面有划水声。她从窗户探出身子一看,见一浓眉大眼,身长八尺的红脸汉子划着船向江边驶来。孙二娘忙追出门外,问道:"李俊兄弟因何到此?"混江龙李俊双手一拱,作个揖说:"嫂嫂,金枪手徐宁一家今晚要从这里上山,我受宋大哥之命,令嫂嫂今晚驾船去金沙滩迎接,事不宜迟,望嫂嫂早做准备,告辞了。"原来时迁在东京盗得金枪班教师的传家之宝雁翎甲,汤隆诱引徐宁追甲,骗他上山之后,为了免除他的后顾之忧,山寨又派神行太保戴宗和金钱豹子汤隆去东京接他的妻小,正日夜兼程赶往梁山。

  孙二娘看看天色,太阳离湖面只有两竿子高了,丈夫张青一早去济州办事,今日不会回来,这里距金沙滩还有二十多里水路,自己手中无船,咋办呢?回头一看,见两个贼眉鼠眼的家伙来到店前。

  孙二娘心中一阵恶心。他俩是山后骆家庄庄主骆全的儿子骆龙、骆虎,仗着有钱有势,横行乡里,专干欺男霸女的龌龊事儿。自打孙二娘夫妇来此开店,他们常来扰闹,骗吃骗喝。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孙二娘为了山寨大计,只得忍气吞声。

  今天孙二娘心中有事,只想早早打发他们出去,谁知他们见店里无人,越发不怀好意地盯住孙二娘。只见她上身穿一件白绫衫儿,下边系一条桃红生绢裙,鬓边插一朵火红的石榴花儿,自有一番风韵。两个坏种眼都直了,嚷道:"小娘子,快拿出你的好酒,陪我们弟兄来玩玩。"伸手就去拽孙二娘的衣襟儿。

  孙二娘推开骆龙、骆虎,斥道:"我没下酒菜,你无吃酒钱,快滚吧。""想我们的钱,嘿嘿......"骆龙撇着嘴,骆虎嘿嘿地奸笑起来。笑够了,凑到孙二娘面前嬉皮笑脸地说:"俺兄弟俩给你唱支小曲儿换酒喝,行不?"喝你的酒,还你钱,家前有个茅草园。等到茅草长成树,解开板子就排船。坏了船,沤了板,拆下铁钉钉成镰,削了葛针插路边。放羊的人路边过,根根羊毛拴上边。取下毛,纺成线,一梭一梭织成毡。卖了毡,还你钱,老子不把便宜占。

  这俩无赖笑得前仰后合,上气不接下气。眼看红日西沉,孙二娘无心和他们纠缠,可骆龙、骆虎又赖着不走,误了大事怎生了得?她向窗外望去,忽然发现骆家兄弟的船就泊在店前,不由得心生一计,转身换上一副笑脸,对兄弟俩说:"既然大官人不亏待我,那就趁着好景致多喝上几碗。"

  骆虎垄着脸说:"今儿我们不图喝酒,只要小娘子你相陪。"

  孙二娘粉面含怒,嗔怪道:"大官人休要欺人太甚!"骆龙躺在太师椅上,两只脚翘上八仙桌,阴阳怪气地说:"小娘子息怒,你要是给我们做好一个菜,我就多出钱喝酒。"

  "请讲。""我们要吃一丈二尺长的菜,做去吧!"骆龙从袖里掏出二两银子,啪地往桌上一扔。要吃一丈二的菜,这不是马嚼子戴在牛嘴上--胡勒吗?机智的孙二娘眼睛一转,干脆地说:"两位稍等,我这就做一丈二的菜来。"说着出门向山后走去。兄弟俩你看我,我瞪你,这明明是故意与她为难,有谁见过一丈二的菜呀?

  只一刻功夫,.孙二娘就托着一只大木盘走进来。她把盘子往桌上一放,骆家兄弟傻眼了,原来一只盘盛着一根油炸南瓜秧,足有一两丈长。孙二娘又拿出她的拿手菜糟鲫鱼和一盘牛肉,搬出一坛陈年老酒,坛子一打开,满屋子醇香扑鼻。孙二娘给他们斟满酒,假意殷勤地双手递上:"请大官人用酒。"

  骆龙、骆虎馋得口水直流,哪还顾得上别的,两碗酒下肚不久,只觉天旋地转,不由得出溜在桌子腿边。原来,孙二娘在酒里偷偷下了蒙汗药。孙二娘冷笑着说:"我叫你占老娘的便宜,待俺回来再收拾你们。"她反身上锁,解开木船,向湖上划去。

  《孙二娘借碾子》的故事更是妙趣盎然。如今河南范县南面,有一座木桥叫"十字坡桥",桥边的十字坡,是张青、孙二娘夫妻开店的地方。人们看见这座桥就会想起孙二娘和有关她的故事。

  孙二娘夫妇在十字坡开了个小店,结交天下英雄,对付残暴官府和地方恶棍。武松自打杀死张都监,血溅鸳鸯楼,大闹飞云浦,杀死暗算他的衙役后,来到了店里。为避开官府的追捕,张青把武松领到了十字坡东北方向六里以外的家里躲藏起来。张青家里穷,没有米,没有面,用什么款待客人呢?孙二娘心里很着急。她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一个办法,就踱到了金河岸边。猛一抬头,十字桥头的石碾出现在她的眼前,她不禁喜上心头。

  孙二娘大步流星地返回小店,将仅有的二斗多谷子扛了出来。她紧了紧腰带,整了整行装,运足了力气,拔掉了碾桩,推下了石磙,两手搬着碾盘向上一掀,碾盘立起来了。她托着碾盘向上一举,高高地抬过头顶,放在头上顶着;然后一只胳膊夹着石磙,另一只胳膊夹起谷子布袋,在明亮的月光下,顺着金河大堤一阵风似的来到了自己的家。

  张青陪武松在家里傻坐着等孙二娘带回米面,这时见她空着两手进门来,心里很焦急。再看孙二娘乐哈哈的,心里直冒火。孙二娘呢?直着脖子对张青说:"客人来了还不快做饭,慢待了二哥不要紧,别叫别人说咱不讲义气。快点火烧水,准备做饭吧。"张青夫妻一向恩爱,对孙二娘也是言听计从,但今天却踌躇不安。孙二娘见张青为难的样子,不禁心里暗笑:"叫你点火你就点火吧,我出去办点小事,马上就回来。"

  张青在屋里烧水。孙二娘悄悄到门外碾米,水滚了的时候,谷子也碾成了黄澄澄的小米。三个人风卷残云似的吃了一锅小米饭,就商量起明天将怎么对付官府的追捕,竟把要归还碾子的事忘干净了。

  十字坡的父老们天明来碾米做饭,到桥头不见了碾盘、石磙,只留下一根木头的碾桩横在地上,四周又没有车轮的痕迹。谁能将大青石碾盘、石磙运走呢?莫不是出了神仙?大家正狐疑时,只见黄尘大作,来了一队人马捕捉武松及窝藏武松的孙二娘。

  官兵将村民们团团围住,一个头目站出来说:"你们快快将武松、孙二娘交出来,不然的话,一起抓给官府治罪。"正在这危急时刻,猛然听见一声:"俺来也!"众人抬头一看,只见金堤上朝霞里一人头顶碾盘,怀抱石磙走来。来人正是孙二娘!官兵们一看,吓得张口结舌、屁滚尿流地溜走了。孙二娘放好碾盘,安上碾柱,向乡亲们道了谢,三人从容不迫地投奔了二龙山。

  直到今天,孙二娘当年用过的那盘碾子,还在十字坡桥头放着,同时还留下一句歇后语:十字坡的男人--怕老婆。其实,张青并非怕孙二娘,只是尊敬孙二娘,因为孙二娘不但心疼他,而且有一颗除暴安良的正直侠义心肠。就是今天,十字坡的女人,个个都是精神饱满,力气十足,而且疼爱自己的男人。

  说起孙二娘和张青是怎样结为秦晋之好的,《张青巧遇孙二娘》中这样说:张青七岁上鸡鸣山学武,拜真蛟道人为师,学艺一十八年,练就了一身神功。他下山后遍访名拳,比武较量,打遍中原,还未曾遇到过敌手,于是张青便骄傲起来。一日,张青到沧州摆擂,打了四四一十六天未曾遇到过敌手,张青说:"堂堂沧州,武术之乡,原来是一块豆腐。"这时,一位少年蹿上擂台,两眼直逼张青:"你口出狂言,也不怕闪了舌头?"

  张青一看是个清瘦的少年,根本不放在眼中,谁知二人一交手,这少年越战越勇,脸不红,气不喘,拳不乱,蹦蹿纵跳,身轻如燕,一直把张青掀下擂台。张青羞得一溜烟回到鸡鸣山,苦练真功,发誓再捞回这个面子。三年后张青又到沧州,到处寻访当年应擂的少年,访来访去才打听到沧州城南十里铺有个李员外,家里雇了个自河南避难来的姓孙的武术教师,与他打擂的是孙教师的女儿孙二娘。张青不信那少年竟是女流,于是上门挑战,见身穿绣衣,英姿飒爽的少年果是一女子,于是诚心拜孙二娘为师。而二娘父亲见张青一表人才,老实忠厚,就做主招了张青为女婿。都说张青怕老婆,其实那不是怕,是张青一向对孙二娘十分敬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6:36 , Processed in 0.1875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