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65|回复: 0

顾天杰:美国围堵压制20年!中国强行杀出血路 万亿帝国终于诞生!这个行业将彻底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 18: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学者吴思提出的血酬定律,有三大特点:

  1.血酬就是以生命为代价从事暴力掠夺的收益。

  2.当血酬大于成本时,暴力掠夺发生。

  3.暴力掠夺不创造财富。

  由于只掠夺,不创造,所以血酬只会带来财富的转移,引发一系列掠夺者和创造者的漫长斗争故事。

  到了21世纪的今天,更加聪明的资本选择另一种方式,来收割发展中国家,它们不再采用暴力,而是转向更加柔和的控制方式,比如垄断芯片、种子、高精尖车床等核心技术专利。

  掌握一粒小小的种子,足以让一个国家的政府如鲠在喉,无法反制。

  于是新世代的农化巨头,演化出了属于自己的全新版本血酬定律,同样有三大特点:

  1.不生产粮食,只当种子和化肥的搬运工。

  2.农民的血酬远小于成本,暴力不会发生。

  3.垄断上下游,不创造财富,只聚拢资源。

  2021年5月8日,一家世界级农化巨头的合并,终于落地,它是中国中化,中国有了第一家属于自己的世界级化工巨无霸。

  在经历了漫长的博弈和斗争之后,我们终于在种子、农药化肥自主权上,迈出了第一步,只是背后的代价过于惨烈。

  打破血酬

  中国中化诞生,标志着我们在种子、农业化工自主可控领域,有了一点话语权。

  在这之前,全世界从种子到农药化肥,再到设备和人力,都被六大农化巨头垄断,分别是孟山都、先正达、杜邦、拜耳、陶氏、巴斯夫。

  农业领域和制造业、互联网、金融完全不同,规模就是一切。

  规模意味着更辽阔的土地、更多的粮食、更高的利润。

  农化巨头的诞生也必须经历漫长的进化,不像互联网企业那样只凭借一个创新,就能瞬间颠覆对手。

  因此在过去25年里,全世界范围内农化行业的唯一主题就是两个字:

  合并。

  1997年第一次农化并购浪潮出现,第一阶段目标是纵向收购,将种子和最佳伴侣农药化肥捆绑在一起。

  当时的大环境是转基因作物逐渐普及,孟山都带头发起了一轮种子配农药的搭售运动,先后收购了玉米、大豆种子公司Dekalb和Holden公司,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到了2004年,巨头们纷纷开启横向扩张模式,实现了不同种子作物间的互补。

  孟山都依次收购玉米、大豆、蔬菜水果种子公司。同时期杜邦、先正达、拜耳、巴斯夫和陶氏并购一系列生物技术和种子公司,前面提到的农化六大巨头就是这时候成立的。

  2016年以后,第三阶段的并购潮主要是跨国资本出工出力,实现巨头间的资源整合。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形成两超四强的格局,龙头收益最多。

  一系列并购的副作用,是资本市场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农化公司股价疯涨。

  孟山都退市前最高价超过127美元一股,十六年间涨幅高达25倍。先正达十八年间估计涨幅也超过13倍。

  国际巨头们左手倒右手非常快乐,只是苦了在旁边围观的国内第一大化工龙头中国化工,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手一点点壮大,自己却受制于核心技术,努力维护中低端市场。

  直到上一代掌门人任建新的出现,才彻底终结了这种状态,祭出了最后的杀手锏:

  买买买。

  这次中国化工的唯一目标,是欧洲“没落贵族”先正达,因为拜耳、陶氏、巴斯夫、杜邦几乎都是美系,针插不进水泼不入,中国化工没有一丝机会。

  在财务和业务上都陷入困境的先正达,是最合适的收购标的。化肥农药是种子的最亲密伴侣,先正达不仅能和中国化工业务互补,对中国种业的战略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这场并购,必须完成,没有退路。

  鲸吞巨头

  这一边,中国化工为了这次收购,已经做足了准备,积累了多年的海外投资经验。

  中国化工的前身是福建的一家从事地质勘探业务的矿业公司,叫做中国明达化工矿业总公司。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化工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非专利农药生产商,已经到达了阶段性瓶颈。

  2010年起中国化工先后将9家外企收入囊中,包括全球第五大轮胎制造商倍耐力、最大的橡塑机械企业德国克劳斯玛菲、非专利农药生产商安道麦等等。

  尤其是在2015年全球农化工业迎来气候变化、农作物价格下跌的困境,先正达这样的老牌巨头出现收入和利润的双滑坡,中国化工迎来最佳收购时期。

  任建新很清楚,收购先正达一方面是防止它被对手吃下,其次也是保住中国种业自主可控的唯一方式。

  为什么先正达拒绝了曾经的亲密战友孟山都,转而投向了中国化工的怀抱?

  因为收购条件实在是太过于优厚。

  一句话总结就是:全现金收购,不干扰日常运营,不拆散管理团队。

  有了中国化工的资金支持,不仅能缓解短期困境,还能打开亚洲市场大门,一举多得。

  更重要的是中国化工和先正达更多的是互补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孟山都和先正达业务重合度很高,很可能最后会扔掉这个百年品牌。

  送钱、送市场、送业务,也只有中国化工有底气开出这样的价格。

  再往上一个层次,中国种业为了翻身的这一刻,已经等太久了。

  数据显示,2019年仅拜耳一家就占据了全球种业市场份额的25%,种业前三份额高达46.39%,前十占据市场份额超过60%。

  中国化工并购后的先正达,位列全球第三,份额只有6.7%,隆平高科位列全球第十,排名很靠前,却只占据1%市场份额,种业被卡脖子,限制了国内的粮食需求。

  除了粮食,蔬菜种子的对外依赖度也非常高。

  国联证券的数据显示,甜菜类国外品种在我国农作物生产中占比达90%;胡萝卜品种中,国外品种占50%;番茄、萝卜、白菜、马铃薯、黄瓜、辣椒、菠菜等国外品种占比在10%-40%之间。

  洋种子价格比国产高出几十倍,甚至出现“进口按粒卖,国产论斤卖”的惨状。

  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时,因为资金不足,选择在收购完成后立即开启两化合并,做大分母消化债务,降低杠杆率,尽管代价巨大,却有史以来第一次完成了对西方种业化工的封锁突围。

  长路漫漫

  5月11日,中国中化新任董事长在首次干部大会上说,必须走一条新路。

  科学至上、市场为主导、团队为驱动,充分利用中国市场,打造一个真正的世界一流企业,不止是中国中化的目标,也是后疫情时代化工产业增长的新契机。

  中国中化的海外资产占比超过60%,运营和整合是一个大难题,仔细观察最近十年巨头的合并重组,会发现它们很多时候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从内部来看中化团队更加外向,属于贸易型、业绩导向型团队,中国化工偏向于工业和技术型团队。

  最理想的状态,自然是培育出一批属于自己的,既懂技术又了解业务的农化专业人才。

  大型企业的合并重组,绕不开两件事,一是内部相似业务的合并同类项,二是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合并后继续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去,不断向上游爬升。

  中国是全世界第一大化学品产销国,也是化工产品进口大国,对高端化学品、新材料需求增速远大于供给增长。

  2021年以来,中国化工行业已经呈现出四大趋势:

  1.中国及全球经济逐渐回暖,化工产业在越过衰退拐点后,复苏脚步加快,经营规模和资本市场表现形成U型反转。

  2.不同于欧美大型化工集团布局生物产业的模式,国内科研院和初创企业,已经在生物化工方面引领世界,未来将涌现出一批技术驱动型的新兴玩家。

  3.杜邦、陶氏、汉高等巨头继续发挥5G新材料领域先发优势,中国本土企业在追赶过程中,进一步掀起进口替代浪潮。

  4.化工产业开启品牌化发展模式的新探索,除了克服技术研发困难和稳定商业模式,更多的企业会深度转向运营模式管理。

  化工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玩家们早就从单纯的产品供应,转向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甚至是全生命周期跟踪维护。

  例如鞋服行业激烈竞争,催生了下游对供应链上游品牌化的需求,全球鞋服知名品牌已经和纤维企业展开深入合作。东丽、莱卡、考杜拉的中国企业合作案例,促进中国化工企业向高价值、高性能、强年薪产品的组合转型。

  中国化工行业,已经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最终能存活下来的化工企业,需要做到两点:

  一是将最有价值、竞争力最强的产品做大做强,与上下游产业协同合作。

  二是企业内部生态系统全面互联,引入数据实时分析提高生产效率,全面数字化。

  化工行业远没有到天花板,现在生活衣食住行的90%都和化工品有关,对于当下中国来说,简单粗放、低成本无研发的化工模式,已经触及到了天花板。化工2.0时代,绿色、高端、细分化必将成为主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7 06:57 , Processed in 0.0781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