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33|回复: 1

童大焕:不能机械看待房价租售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2 11: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获悉,(2013年)11月份,广东全省CPI连续两月回落,同比上涨2.9%,低于同期国家CPI0.1个百分点,其中虾蟹、牛肉类价格大涨,房租同比上涨9.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3个百分点。据了解,自2009年10月起,广东房租价格就一直保持持续上涨势头,到今年11月份,广东房租已经上涨了50个月。

  50个月,连续4年多的房租上涨节奏,自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关键因素,当仁不让属于货币增发。而随着未来7.5%的GDP增长底线,按现行模式下1元投入0.5元GDP产出的效率,未来中国相当长时期内,还得维持每年15%左右的货币增发。因此,人口净流入地区房租和房价双双上涨的态势将维持很长时间。

  笔者在各种不同场合不遗余力地推广独创的“独立产权房是中国老百姓抵御通胀的惟一利器”理念,但总有很多人认为以现在的租售比,买房出租20年都未必能收回成本,并且得出结论:租房比买房合算。

  得出这种结论与楼市的限购等行政调控和要求房价下跌的呼声之间,本身就构成了一种自相矛盾的悖论:既然租房合算,说明是买房人补贴了租房人、买得起房的人补贴了买不起或不愿意买房的人,这难道不是通过市场力量实现了阶层流动和以富济贫吗?为什么却要用限购、限贷等方式阻止人们买房呢?

  但事实上,以当下的租售比来衡量房价,本身就犯了静止性思维的错误,没有用动态的眼光来思考房价和房租。虽然房价和房租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双双水涨船高,用当期租售比算,买房都不是“合算的买卖”。比如180万的房子,月租只有4000元,450个月不空置才能还得了购房本钱,那可是38年哪!

  但事实上,购房有两个增值空间:一是房租,二是房价上涨。在城市化和人口大流动背景下,人口净流入地区房价上涨的增值收益往往在房租之上。比如过去十年,房价基本上都涨了3倍以上。

  即使是房租,也像本文开头调查数据显示的一样,每年都在上涨。举两个例子:一是2007年初某小区100平米房屋,税后100万,当时月租3600元,售租比277。现在房租已经涨到7300,如果按当时的买入价,售租比已经降到了137。也就是说实际上137个月可以还本。考虑到前面6年平均低于3600月租,未来则平均高于这个数,大致平均下来,200个月也足以还本了。况且还有远高于房租的房价上涨收益呢。房屋上涨的收益是多少呢?现在那个房子每平米是47000元。

  另一个例子是2010年初一套140平米房屋,税后230万,月租7000元,售租比328。将近4年以后的现在,房价是500万以上,月租14000元。按当下价格和房租的售租比,是357,但若按买入时的房价和现在房租的售租比,则变成了164。

  更何况,200或者250的“国际上通行”的售租比,并不是一个机械的一成不变的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而应该是综合各种投资理财产品的优劣之后,才能得出的一个动态的数字和标准。而各种投资理财产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投资收益与风险情况是不同的。在西方良好的投资环境下,也许房屋售租比300是极限,但在中国城市化背景以及不成熟的投资环境下,售租比500甚至更高也仍是合适的。

  忽悠房价下跌或者买房不合算的人们,会拿出一个理由说,相比于真实通胀,比如每年货币增量15%,把这部分扣除,买房还是不合算。姑且不论事实上的房价上涨已经超过真实通胀(上面随手举的两个真实例子足以说明),如果再算上银行按揭部分的杠杆,超过真实通胀的就更多。

  即使排除银行杠杆(买房人是全款买的房),即使买房实际上涨价格只赶上通胀,这么算来买房仍然是一项合算的投资。因为除此之外,中国老百姓几乎找不到一样如此安全、回报率如此稳定的大众投资理财产品了!

  笔者年初想搞一个只为亲友理财的小私募,通过买房防止货币贬值,保证不低于20%年回报,超出部分提取25%管理费用。一年不到,回报率近1倍。而两个未参与但搞了民间融资借贷的,当初利息回报承诺虽高,但就在今年,一个被卷走上千万,另一个50万元泥牛入海。

  相比于股票、黄金、民间融资和理财产品,及早买房仍是王道中的王道。市场不会给犹犹豫豫者任何机会。(2013年12月11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3 09: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忽悠  这是最后的忽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1 23:00 , Processed in 0.0937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