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56|回复: 0

叶檀:存款利率市场化 僵尸公司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1 08: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8日,央行发布《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存款利率市场近在眼前。

  在市场的倒逼下,利率市场化衔枚疾进。民间借贷市场已经放开,理财市场的存在,意味着利率已经部分失去管制,央行趁势改革。

  今年7月20日,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则不再设立上限。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从今年12月9日开始,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存款类金融机构)可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凭证(“同业存单”),以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为基准定价,固定利率存单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包括1个月、3个月、6 个月、9个月和1年),浮动利率存单期限原则上在1年以上(包括1年、2年和3年)。

  未来的利率改革走向清晰,央行准许大额存单向非金融机构发放,取消长期以上存款利率上限,同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准许民营银行入市、准备不适应市场的中小金融机构破产,最终取消短期存款利率上限。

  在一片混沌的改革中,金融领域的利率改革具有难得的清晰路径,归功于明确的目标,与可行的手段。目标是最终实现资金的市场定价,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利率实现市场化。在手段上按照先易而难、保全金融机构利益空间的原则推进:央行一开始收紧贷款下限与存款上限,以防止金融机构利润模式崩溃,恶性揽储大战;而后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周期,市场亟需资金之时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贷款利率市场化比存款利率市场化更容易推进,风险更小。最后是顺水推舟,随着投资市场的放开,理财产品的增加,民间借贷市场的放开,存贷款利率事实放松,银行的利润构成逐步改变,中间业务收入增加,此时放开长期存款利率正当其时。

  利率市场化改革为汇率市场化改革铺路,没有利率市场化,就不可能有汇率市场化。从德国、印度等国的经验看,汇改稳健的根本,是利率放开在汇率放开之先。以往中国对内开放程度严重不足,在制造业等领域,对外资的重视远超内资,在金融领域应避免重蹈工业领域的覆辙,自贸区进行部分汇改的同时,在内部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匹配,逐步改变价格扭曲、资金错配、泡沫横行等现象。

  方向正确并不意味着利率改革将一帆风顺,与德国等国不同的是,中国经济领域的权力色彩,以及对风险的错误认知。

  在资金错配阶段,有太多的资金进入了低效企业、产能过剩行业,这些患上饥渴依赖症的僵尸企业将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产生天量坏帐,如果不能通过改革、通过破产重组的办法以低成本消灭坏帐,银行不得不以滚动贷款的方式遮掩坏帐,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让银行向大型僵尸企业输血以免全盘崩溃。

  最大的风险是风险定价机制缺失。从钢贸等领域铺天盖地的全行业坏帐来看,从银行、影子银行在该领域半推半就的高风险利润来看,银行的风险定价是缺失的。或者,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介定风险、如何为风险定价。以往,只要是大型国企、只要有政府背书,很多银行就闭着眼睛以优惠利率贷款,反正最后由政府兜底,这样的风险定义模式,使银行没有建立起准确的风险定价系统,以往视为稳坐钓鱼台的担保贷款,如今在东南制造基地,坏帐呈火烧连营之势。现在被看作万无一失的抵押贷款,一旦房地产价格崩溃,局面将不可收拾。

  除了泰隆行、路桥行等个别地方小微银行,以及阿里小贷等有产业链大数据支撑的金融借贷外,其他能够准确定义风险、定价风险的机构凤毛麟角。由此造成的情况是,一旦货币收紧,遍地高利贷,一旦货币注水,遍地廉价钱。

  原本债券收益率曲线应该成为利率的重要参考,我国的债券收益率曲线充斥着行政色彩,过多的虚假评级,只能弃置不用。而德国金融改革,在信用方面毋需支付高额成本。

  利率、汇率市场化是未来数年金融主基调,市场化的前提是法治市场与信用市场,否则市场将失效。这一点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已有明确体现,借贷市场应避免重蹈覆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1 14:22 , Processed in 0.1387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