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09|回复: 0

司南君:单独立法!海南省将迎历史性改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9 19: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摘要

  海南省!要有大动作!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适用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

  决定看似简单,但意义深远。在国家层面上,为一个地区立法极其罕见。此前,只有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享受过这种待遇。

  近期以来,多方频吹暖风。就连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办)副主任张华伟公开表示,相信海南自由贸易港总体方案的发布已为期不远。

  诸多迹象似乎预示着海南省将迎来历史性的改变。

  01

  法制先行力度将超前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4月29日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适用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

  决定如下:授权国务院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有关规定,暂时调整适用的期限至2024年12月31日。

  按照官方的解释,这是为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政策落地。

  专家表示,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在海南自贸试验区暂时调整实施相关法律的有关规定,避免海南未来在相关领域的改革创新与国家上位法产生冲突,赋予了海南自贸区(港)在相关领域改革创新的巨大空间。

  如果仅仅从官方的只言片语上看,公告并不特殊甚至还有些简单。但是细品,这件事并不是那么简单,懂得海南发展的人就会知道对海南打造自由港有多么重要。在国家层面上,为一个地区立法极其罕见。此前,只有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享受过这种待遇。

  为海南“自由港”立法,专家猜测或意味着海南自由港开放力度极大,很有可能成为“独立关税区”,也意味着海南可能将获得“特殊政策”,力度将超过之前的特区、新区。

  02

  单独立法加速探路

  自贸区立法并不少见,蒂里亚斯特自由港、巴拿马和迪拜自贸区均制定有相关法规。尽管中国最终是否会针对海南自贸港单独立法尚未确定,但今年1月18日,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俊透露,海南人大将全力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快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法。

  为何全国人大常委会现在要在立法方面做出这个决定呢?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立法规划室主任岳仲明表示,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晋平解释,在2018年10月正式发布的《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中就有明确要求,在自贸试验区实施的各项改革举措,如果有与现行法律规定不一致的内容,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必要的法律法规调整工作,为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提供法律依据。

  因此,在《总体方案》发布之后,海南省即开启了相关工作,在经过深入调研、认真比较和梳理的基础上,形成报请国家相关部门的调法调规建议,在中央层面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协调之后,达成了调整相关法律法规的清单,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适用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因此,这是海南自贸试验区法治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制度创新和相关改革举措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和保障。

  不过,上述决定,实际上也和海南自贸港的法治环境建设直接相关。这是因为,海南自贸试验区承担着为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贸港制度和政策体系打好坚实基础的重要使命,为自贸试验区提供法律保障,将有利于为即将开启的海南自贸港建设创造有力法治基础和条件。

  赵晋平表示,建设海南自贸港是我国开放型特殊经济功能区建设的新突破,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先例。基于以往国际国内特殊经济功能区建设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来看,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这项重大国家战略,需要以国家层面立法方式,为自贸港区别于一般区域的特殊功能提供法律依据和法治保障。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决议,批准启动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立法相关工作。这是我国在特殊功能区建设领域法治化建设的重大创新,也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将很好适应海南自贸港建立贸易投资自由化等特殊制度与政策体系的法制需要。

  但是,这样一项重大立法工作不可能在两三年内就完成。因此,在2020年开始启动海南自贸港起步工作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立法尚未颁布实施,目前已经筹划在一些重点园区先行实施自贸港特殊制度和政策缺乏法律依据和保障。

  03

  总体方案呼之欲出

  现在表面上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内部早已洪波汹涌。

  2019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要“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造开放新高地”。

  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发挥好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推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

  2019年12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座谈会上强调,要抓紧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海南自贸港进度已经远超市场预测。

  海南在2020年3月7日晚发出“实行现房销售制度”政策,而早在2018年4月22日便实行全岛限购。这是从需求和供给两端限制了房地产行业。

  而纵观全国楼市,各地都在出政策救市,海南却成为了唯一的逆行者,经过以下研究,不难预测海南建设自贸港的进度将会远超市场预测!

  1、2018年4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初步建立,营商环境达国内一流水平。”

  2、2019年12月,中国(海南)自由贸易商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第六批)新闻发布会上,海南省委新闻发言人孙大海介绍,“2020年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开局之年。”

  对于海南自由贸易港总体方案的发布时间,近期以来,多方都在频吹暖风。

  4月25日,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办)在海口召开2020年第一批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创新案例新闻发布会。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办)副主任张华伟表示,相信海南自由贸易港总体方案的发布已为期不远。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做好自由贸易港建设准备工作,确保政策接得住、落得下、用得好。

  也是在4月,中证报发表评论:以更大改革力度推进海南自贸区建设。

  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已经两周年。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现实需求,以及推进自贸港建设的有关政策研究看,以自贸港建设为方向,通过更大力度的改革举措深化海南自贸区建设已是水到渠成。目前,海南方面正按照中央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开创自贸港建设新局面。可以预见,以更大力度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海南,将书写更为浓墨重彩的自贸港建设新篇章。

  04

  自由贸易港的意义

  自由贸易港通常被视为开放程度最高的自贸区,在自贸港里海关一线真正放开,货物自由流动,取消或最大程度简化入港货物的贸易管制措施,简化一线申报手续。

  通常是指设在国家与地区境内、海关管理关卡之外的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的港口区,外方船只、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也可自由往来。

  业内人士指出,自由贸易港通常被视为开放程度最高的自贸试验区,往往能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全球开放高度和贸易枢纽中心。

  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的特色是“自由”,这并不仅仅是税收和贸易方面的自由,也是制度安排的自由,会进一步激发所在地区的主动性和活力,推动对外开放进程。

  周所周知,中国香港、新加坡、阿联酋迪拜是世界三大知名的自由贸易港。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海南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港。

  中国香港、新加坡、阿联酋迪拜是经过长期发展,其产业结构、竞争能力提升和监管体系更加成熟完善,并配合自身或腹地经济发展战略,有效促进了整个国家(地区)的发展,成为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1、香港

  优势在于背靠内地,通过一系列贸易自由、投资自由、金融自由、人员进出自由等在内的自由化政策,有效推动经济实现跃升。1841年英国殖民者在香港建立自由贸易港,看中的是其作为中印英三角贸易转口贸易港的作用;上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联合国对华禁运以及内地大量资本、设备、人力流入直接推动了香港制造业的发展;1978年内地的改革开放,为香港从以出口加工业占主导的经济,转向以金融、贸易、物流、旅游以及专业服务业为主的服务型经济,提供了转型空间和服务市场;1997年回归以来,在内地深化与香港经济合作的制度性红利的推动下,香港经济保持了一定的扩张态势。目前,在保持自由化政策的同时,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也认识完全自由化政策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日益严峻,由此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不干预政策向“完全自由和有限自由相结合”的差别化、精细化管理型转变,提出要加强与内地合作,发展多元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

  2、新加坡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新加坡并无正式以自由贸易港命名的区域,但从整体来看,新加坡关税水平极低,贸易和商事便利化程度高,市场对外资高度开放,资金可自由汇入汇出,人员流动相对便利,是事实上的自由贸易港。多年来,新加坡紧随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在每一次全球经济发展变革中的新需求和新空间中,推进基础设施完善、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提升创新资源总量,才逐步由一个转口贸易港发展到自由贸易港。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路径是依次递进,最初转口贸易获得原始资金和人力资源积累,沿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路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并最终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其服务业发展,是以制造业向资本和技术依次升级为前提,具有明确的本地服务对象。

  3、迪拜

  迪拜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石油的发现和开采,但迪拜统治者较早意识到单一石油经济的脆弱性,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确立了不再单纯依靠石油出口,努力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战略。建立自由区,实施比区外更加开放的投资、贸易、金融政策,基本免除区内企业所有税收(2018年,阿联酋开始征收增值税,税率为5%,迪拜的杰贝阿里自由区等7个自由区免征增值税),是迪拜鼓励非石油贸易发展的重要举措。迪拜根据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和迪拜自身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兴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专业化自由区,例如,为了适应互联网经济时代出现的世界经济新动向,2000年迪拜建立了互联网城,又如,为了大幅提升金融服务业在经济结构当中的地位,参照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模式,创立了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其他还包括专注于物流运输行业的迪拜机场自由区、专注教育培训的迪拜知识村、致力扶持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迪拜硅谷、为全球一流媒体提供服务的迪拜媒体城等,这些各具特色的专业产业集群,进一步丰富了迪拜多样化产业结构的内涵。截至2019年8月,迪拜共有28个自由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5 03:40 , Processed in 0.15655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