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10|回复: 0

一棵青木:只要还在发消费券,房价就一定不会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8 16: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房价都有异动。

  尤其是深圳,炒房客甚至把房价炒的惊动了国务院。

  “百万喝茶费”、“500万以下的房子基本卖没了”等新闻频频刷屏。

  疫情很明显的重创了经济,为啥炒房客反而要拉房价?

  炒房客的理由很简单,经济越差,房价越要涨。

  不涨房价,怎么拉动房地产?

  不拉动房地产,怎么刺激经济?

  现在经济那么差,要保GDP,不拉房价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本轮炒房的底层逻辑。

  这个逻辑在过去20年都是对的,但这一次却是错的。

  花钱是一门学问

  经济不行的时候,欧美国家特别喜欢给国民发钱来刺激经济,一度让我们十分羡慕。

  但这种做法,长期以来在我国是受到鄙视的,前一段时间特朗普给全民发美元的时候,我们的主流声音也是嘲讽居多。

  并不是我们不舍得花钱,而是因为这么干拉经济的效率太低。

  花钱,也是一门学问。

  我举个例子,修高铁回报很低,全国平均下来年化收益可能才2~3%左右,以前中国铁路总公司报出来的账本,收益基本刚够还利息的。

  但从国家的角度去看,只要你能把利息给赚回来,那就等于国家的资产没有损失。

  花1000亿修高铁,国家获得了1000亿资产,扣掉折旧等成本后,收益也够还利息,这等于我一毛钱没花。

  但拉动的GDP和相关的就业,是一个天文数字,金钱也流动了起来。

  而这些实实在在的资产,也是可以当抵押物的,这就可以拉动更多的经济。

  现在基建的任务都已经被拉到满负荷了,而中小微企业嗷嗷待哺。

  于是国家就采用了次一等的办法,直接给中小微企业贷款,低息甚至免息。

  这种做法,贷出去1000亿,就要亏2~3%的利息成本,还有一定的坏账率,总的来说可能要亏个50亿。

  这种做法的成本明显就比修基建高,而且中小微企业拿了这笔钱也不知道干嘛去,你无法控制,带动经济和就业的效果也很明显比修基建差。

  但事急从权,如果中小微企业真的拿这笔钱去给员工发工资了,那也达到国家的目的了。

  但很可惜,这笔钱转手就被拿去炒房了。

  放款的银行,不仅知道他们去炒房,而且鼓励他们去炒房。

  银行也难啊

  银行把国家发放的中小微企业专项补贴贷款拿去炒房,是不得已而为之。

  理由很简单,这笔钱就算再低息,甚至国家贴息贴到零,那也是要还的,本金是一分钱不能少的。

  这年头谁都可以注册公司,找个注册公司一手包办,花费才一千多块,如果你能再多花点钱,还能有专业公司帮你包装,业务流水啥的全都有,和正经公司毫无区别。

  事成之后如何把钱从公账里转出来,别人也有全套方案。

  所以就凭一张破营业执照,你就想空口白牙的从银行贷走几十万几百万?

  别逗了,万一你不还钱,签字的放贷员是要负责任的。

  我才不信你的流水,也没兴趣听你吹业务,不想知道你是不是下一个马云,更不相信你所谓的个人还款承诺。

  想贷款可以,拿抵押物来,我只认抵押物,哪怕你不还款,我拍卖抵押物好歹还能拿回一点钱。

  深圳有很多公司,但有抵押物的还真没几个,大家连办公室都是租的,有些公司恨不能连电脑和桌椅都租,哪来的抵押物。

  公司没抵押物,但老板您有房子啊,您拿房子来抵押就可以了,这样我就放心了。

  银行是放心了,但老板不放心啊。

  我开个公司,贷款给员工发工资,却要把个人的房产都压上去,万一经济不行,那不仅公司破产,一家老小都要流离失所。

  这事我不干,银行你爱找谁找谁去。

  款放不出去,银行也急了,上面有任务必须完成啊。

  于是放贷员就找老板们商量,这样,你以你公司的名义,用你个人的房产做抵押把钱贷出来,至于这些钱你拿去干嘛,我们不管,走个形式就行了。

  老板您想想,这可是国家贴息的贷款啊,超低息甚至免息,不要白不要啊,你去买房贷款还得5%呢。

  老板一想,是哦,这么便宜的贷款不要白不要,贷了!

  至于贷出来干嘛,当然是买房了。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早就沸腾了,很多人不是不想买,是买不起。

  有多少钱,就买多少房,根本不管什么房租比,也不管什么价值中枢。

  狂热的人类曾经愿意花1万金币去买一颗破郁金香,何况房子。

  现在房价上不去,只不过是因为大家手里没钱了而已,国家管控了贷款的流向。

  如今贷款被开了一个口子,深圳房价当然要涨。

  而且买了房,老板们就有更多的房产可以抵押了,可以拿到更多的贷款。

  生生不息,源源不断,只需要换几个人的名义就行了。

  这可是贴息贷款,利息低到让人发指,近乎于不要利息。

  从某种意义上,有些炒房客甚至会认为这种贴息贷款的出现,是国家要拉房地产的一个标志。

  再加上经济越差的时候国家一般都会拉房价刺激经济的历史规律,炒房客们立刻就兴奋了。

  拿1亿的房子,炒房客利用这种规则,给他长一点的时间多走几遍流程,完全可以凭空再买10亿甚至更多的房产。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过去20年里胆大的都发财了。

  如果不是国家紧急下令禁止,深圳的房价,翻倍都不夸张,那些炒房客真的做得到这种奇迹。

  深圳的房价起来之后,其他城市的房价也跟着蠢蠢欲动,因为企业贷是全国性的,很多地方的炒房客只不过来没来得及发现这个漏洞而已。

  但其实,深圳的企业贷失控,这是一个工作小失误而已,并不代表国家要放松对房价的管控。

  道理很简单,国家还在发消费券,怎么可能拉房价。

  房地产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国家为什么要扶持房地产行业,是为了让炒房客发财么?

  当然不是。

  是为了让大家都享受睡后收入,日后可以靠收租当食利阶层么?

  当然也不是。

  国家拉房地产的最大原因,是因为中国人太爱储蓄了,太多的钱放在银行里沉睡。

  这些钱拿出来建设国家,你好我好大家好,所有人的收入都在上涨。

  但百姓不乐意啊,我辛辛苦苦赚的钱,凭啥给你在大西北修高铁。

  啥,在大西北修高铁能提高我的工资,保住我的就业?

  你糊弄鬼呢,一边凉快去。

  和百姓讲经济学原理是没用的,不如换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办法。

  你来买房子,房子可以让你的财富保值增值,而我拿卖地的钱,来修基建。

  所以不管买房子的人谁赚谁亏,不管是不是纸面富贵。

  房地产行业的本质,就是源源不断的从居民手里拿钱,房地产是一台抽血机,是税收工具的一种,存在的原因就是因为居民手里的钱太多了,闲置太可惜。

  虽然这些钱,会通过修基建拉动的经济和就业,最终回流到居民手里,但短期内,抽血效果是很显著的。

  以前经济危机时,国家首先启用房地产,就是因为百姓手里还有很多钱,国家希望合大家之力来保经济,保发展。

  反正这些钱你都放在银行不花,抽了也就抽了,短期抽血并不影响经济,过几年钱都会回流的。

  你有多少钱,你还能拿出多少钱买房,银行调一下数据就一清二楚,国家能把你的极限给算的明明白白。

  但这一次的情况,和以前完全不一样。

  上一轮房地产暴涨,国家去了一次杠杆,居民部门加了一次杠杆。

  居民部门,已经逼近了极限潜力。

  再多,就真的是击鼓传花的游戏了。

  比如这次的深圳,银行放款出来,就立刻涨,银行不放款,就马上熄火。

  这种现象的本质就是居民部门已经拿不出钱了,现在全靠银行的钱在炒。

  而这一次中小微企业为什么不愿意拿这个贷款,只有炒房客愿意拿,最大的原因是商品卖不出去了。

  商品卖不出去,企业就没有利润。

  既然没有利润,那我贷款干嘛,贷的越多死的越惨。

  在商品卖不动的前提下,企业贷的唯一出路就是买房,不会有企业家拿贷款去发工资的。

  激活消费的重要性,远远大于给企业发贷款。

  而消费萎靡的最大原因,是居民手里没钱了。

  本来杠杆就加到极致,如今突然失去了几个月的收入,但房贷不变,很多家庭的资金链都已经绷紧到快断了,哪里还有钱消费。

  国家清晰的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各大城市,都在大量发消费券,补贴居民部门,以便激活消费。

  4月份深圳闹出企业贷风波后,五一期间,全国发放消费券的力度,又大了一分。

  国家在拼命给居民部门输血,宁可自己负债上杠杆,降税,发消费券,能用的手段都用了。

  只求激活居民部门的消费,真正保住就业和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我怎么可能会拉房价,鼓动全民抢房,以便从居民部门大量抽血,靠卖地来补充税收,然后把钱拿去搞基建。

  如果我真想这么干,那我现在降税、发消费券,又是图个啥呢?直接拿税收去基建不就行了。

  折腾来折腾去很好玩么?

  在欧美国家恢复消费能力之前,我们必须依赖本国内需。

  单靠内需确实不够,但越少越要保啊。

  修基建让钱转一圈,要等好长时间,但很多工厂和企业马上就要饿死了,我们等不起。

  现阶段,降税和发消费券才是保经济的正确手段。

  所以在国家停止发放消费券,税收恢复常态之后,国家才有那么一丁点可能去拉升房地产。

  在此之前,完全没有一丝可能性。

  而这种情况出现的最基础前提,是外贸恢复,让我们可以把商品卖到海外。

  但欧美的情况我们也看到了,疫情刚好一点,就闹着要复产复工。

  你以为这能让他们恢复消费力?

  别逗了,等美国感染人数激增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尸横遍野的时候,他们又会害怕了。

  那个时候,哪怕政府求他们复工,很多人也不敢出门了。

  而且现在专家发现,新冠肺炎康复患者体内的抗体水平很低,最多持续一年就会消失,这就说明很多人可能会反复感染。

  这样的恐慌状态下,消费力怎么起得来。

  消费不足,本国商品都卖不掉的情况下,为保本国就业,刚刚平息的贸易战又有可能再起波澜。

  短期之内,我看不到外贸恢复的希望。

  至于说停止消费券,恢复税收,那还早得很。

  国家宁可自己失血都要给居民部门输血以维持经济的情况下,拉房地产抽血?别开玩笑了。

  只要国家还在减税,还在发消费券,房价就一定不会涨。

  拉房价的可能性,等疫情完全消失之后才有探讨的余地。

  过去的经验,未必适用于现在。

  这一波,纯粹是炒房客自己嗨,国家只会打压,而不会配合,更不会像他们臆想的那样拉房价保GDP。

  今时不同往日,刻舟求剑的人,注定大失所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5 03:44 , Processed in 0.1565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