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15|回复: 0

明哥:泄漏客户财产明细,「中信银行」为何僭越法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7 21: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脱口秀演员王越池先生(艺名:池子)和他的前东家: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生了劳动合同和经济往来的纠纷。

  本来,这件普通的案件,对围观群众而言,只是局限在娱乐圈的一件互撕的闹剧,最后根据劳动仲裁部门、法院的判决结果,落定尘埃即可。

  没想到的是,「池子」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份控诉信,其中涉及到的内幕信息,却将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心,牵连了进去。

  2020年5月6日,「池子」在社交媒体上,披露了自己和曾经的东家「笑果文化」之间的纠纷。2019年他发现供职的东家,拖欠了很多应付的演艺报酬,而且没有按照合同给员工出示账单明细,于是提出了解约和劳动仲裁。没想到的是,「笑果文化」在前述仲裁结果尚未出炉时,提起了反向仲裁,向「池子」索要赔偿金3000万元,理由是他“未经公司允许擅自参加商业活动”。

  在主张索赔额度时,「笑果文化」出具了一张由中信银行上海虹口支行盖章确认的个人账户交易明细文件。这正是当事人「池子」在该支行的个人账户,账户里所有的交易明细,被银行打印出来,交给了和自己深陷仲裁之中的对手方公司。

  该公司的初衷,可能是通过特殊关系侵入银行系统,调查当事人的资金往来,以便收集他在公司工作之外,参加商业活动的收入报酬,作为证据;同时摸清楚他的财务底子,看看索赔多少违约金合适。

  在仲裁、判决结果尚未出来之前,我们不便评价双方在劳动合同、职业道德方面,孰是孰非。我们相信,仲裁部门和虹口区人民法院,会给出公正的判决的。

  我们聚焦的重心,是每一个客户保存在银行的隐私权和财产权,如何被粗暴地侵犯的。

  如果你认为这只是某个银行针对某个储户的意外操作,与己无关,那么当我们的财产和交易信息,被人粗暴地调取、公开、散发,其侮辱程度不亚于剥光了衣服在大街上被游行、被批斗。

  今天不为受害者「池子」声张权益,明天每一个银行的储户,就是砧板上的鱼肉。

  2

  我们仔细回顾下,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人储户,去银行办理账户交易明细信息时,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首先,身份证、银行卡、密码,是缺一不可的。如果查询明细的时间点较为久远,还需要对储户进行视频录像,支行负责操作的柜员必须在行内的系统上申请远程操作的授权。

  除此之外,还有谁可以调取储户的账户信息呢?有两种。

  第一,「有权机关」携相应证件,要求银行配合调取。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布《金融机构协助查询、冻结、扣划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的规定,有权机关包括:人民法院、税务机关、海关、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证券监管管理机关。

  显然,「池子」和「笑果文化」的纠纷,仅仅局限在劳动合同、职业竞业等方面,只是最常见的经济领域仲裁、诉讼案件而已,远远没有上升到需要「有权机关」介入的程度。

  第二,经办律师携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法院出具的调查令,要求银行配合调取。

  如果「笑果文化」的代理律师,拿着虹口区人民法院的调查令,那么也是可以要求中信银行上海虹口支行调取「池子」银行账户的交易明细信息的。

  即使律师拿着了法院出具的调查令,要想调取储户的账户信息,普通的柜员也是没有权限接手,需要得到上一级的主管授权。如果超过2年时间的资金流水,在柜台可能还无法办理,得开具专门的公函,申请去银行总行的后台办理。

  但是,根据上海市虹口法院却表示:

  法院未成立实体案件;没有签发过调查令。

  这就有点意思了。

  抽丝剥茧,我们逐步接近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中信银行上海虹口支行的行长,在未经过当事人王越池的允许下,也没有收到有权机关、法院开具的调查令的授权下,跳过银行内部所有权限准入的要求,单刀直入,直接打印出储户2年的流水明细,交给了「笑果文化」公司。

  事后,中信银行在阴谋败露之后,解释推诿称:之所以调取敏感信息,是根据「大客户」的要求来执行的。

  原来,对中信银行上海虹口支行而言,面前站着2个储户,一个是「笑果文化」公司,一个是在该公司领取工资的员工「池子」。前者的存款量可能是以千万元、亿元为单位来计算的;后者的存款量,要比公司低至少1个数量级。那么,金主爸爸有要求,哪怕这个要求明显僭越了法律,支行行长轻而易举地突破了重重流程的封锁,将小客户、弱者的隐私数据,双手奉给了「大客户」。

  储户把钱存到银行,基础信心是来自于对国家公权力的信任、商业银行法的监管之眼。

  现在可好,如果你在某个银行开设了工资卡,重要的财产数据和交易隐私,被银行的负责人,打印了出来,并且交给了在仲裁部门、法院上的对手方,成为了对方的呈堂证据,那么银行扮演的,到底是什么角色呢?

  这哪里是值得信托的公权力银行?分明是潜伏在身边的敌方卧底。

  3

  2020年5月7日凌晨00:56时分,中信银行在微博上公开了一封致歉信。在例行性地致歉以外,他们声称:

  在客户信息保护方面,我行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及流程,但个别员工未严格按照制度操作,反映出我行个别机构在制度执行上不到位。

  说得好像这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一样,事实上呢?我们查询了中信银行的历史公告,以及中国人民银行驻各地支行的监管公告,发现了斑斑的罪恶。

  (青银)罚字[2016]第13号罚单显示,中信银行青岛分行存在信用信息查询和使用不规范、向第三人提供个人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对其处以17.5万元罚款。

  厦门银罚字[2017]1号罚单显示,中信银行厦门分行于2015年1月未事先获得信息主体书面同意查询个人信用报告3323份,监管对其处以10万元罚款。

  银石罚字[2014]第15号罚单显示,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存在查询客户关联企业信用报告未按规定取得信息主体书面授权、未缴存财政性存款的问题,监管对其处以6万元罚款。

  津银罚[2016]4号罚单显示,中信银行天津分行存在未经信息主体书面同意查询企业信贷信息的情况,监管对其处以5万元罚款。

  2018年9月,中信银行太原分行存在未经同意查询个人或者企业信贷信息的违法行为,被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责令其限期改正,处以罚款50万元;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共计处以罚款人民币9万元,直接责任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涉嫌犯罪,已移送同级公安机关。

  此次事件,对社会大众心理冲击的程度,远胜于过往任何一次类似事件,直接动摇了老百姓对于银行公信力体系的信仰根基。

  中信银行在致歉信中表示:

  已按制度规定对相关员工予以处分,并对支行行长予以撤职。

  然而,我们关心的是,在泄漏客户隐私时,包括客户的姓名、银行账户、交易明细,都事无巨细地往外披露,在涉及到银行内部违法违规操作的细节时,却一笔带过,语焉不详,连相关员工、支行行长的姓氏都不愿意披露,他们作案时如何突破银行内控体系的细节也讳莫如深。

  这让我们如何相信,他们会认真整改呢?

  根据我国《刑法修正案(九)》的指导精神,《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内容如下: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对位高权重、掌握海量公民的财产敏感信息的银行内部高管而言,罚酒三杯、重重举起轻轻落下,根本无法震慑他们的罪恶之手,这才毫不收敛,一次次伸向客户的隐私,上下其手。

  只有严格地按照刑法的精神,将中信银行内部一干涉案人等,统统入刑,才能让老百姓相信,将财产和隐私,交付给商业银行,是安全的。

  这是我们社会的秩序,得以平稳运行的信任基础。

  要不然,我们都把身家财产,埋在自家后院里,交易时都人工搬运和清点货币,岂不是要倒退回原始社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5 03:44 , Processed in 0.17219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