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16|回复: 0

云石:注意!昆仑银行暂停接收伊朗货款——中美这是要媾和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5 19: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市场上传来一个重磅消息:11月4日起,昆仑银行将暂停接收伊朗款项。中国企业通往伊朗市场唯一的路可能也被堵死!

  此消息一出,涉及对伊贸易的企业顿时炸开了锅,小伙伴像热锅上的蚂蚁,大概内容如下:

  大概意思是:我们之前伊朗客户付钱到我们代理的昆仑银行账上,但是昆仑银行通知,要么这个月发货,要么把钱退回去。否则,11月4日之后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最差的可能就是钱在昆仑账户上,但是取不出来,也退不回去。

  对相关企业来说,这当然是一个晴天霹雳。但这个消息背后,却似乎透露出一个重要讯息——即中美很有可能要媾和了!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首先从昆仑银行说起。

  但凡对中国对外贸易有点了解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昆仑银行是个什么机构。形象点说,这个银行有点像是中国避开美国干湿活儿的存在。

  众所周知,美国经常对伊朗、朝鲜等看不顺眼的国家予以经济制裁,限制其之国际贸易。而且美国的这种制裁措施,还不仅仅是自己单方面的,经常要求国际社会一起加入制裁!

  这当然是霸权主义!你自己制裁那是你自己的事,你凭什么要其他国家为你的利益买单?

  但美国就是干了。非要问原因,谁叫它是美国呢?作为全球霸主,美国强大的实力和无以伦比的影响力,决定了它事实上具备单方面制定规则的能力——哪怕这种规则明白的就是霸凌,但很多国家迫于美国之势,也不得不遵从。

  只不过,很多国家不得不跟,这话反过来说,就是依然有一些国家和企业敢于不跟。毕竟美国再强大也是相对的,它的威胁也不是对所有国家都奏效,有些国家或势力——比如欧盟、中国等等,虽然比不上你美国,但至少保持相对独立性的能力还是有的。

  这当然让美国不爽。但它也不能为了一些对伊、对朝之类小国的制裁,而跟中欧这种级别的强大势力彻底闹翻。这种情况下,美国就祭出第二张牌——制裁不听话的银行。

  国际贸易离不开结算,而这种大买卖,结算方式当然也不可能是现金或者以物易物,当然要通过银行来进行——而美元结算通道,当然是掌控在美国手里。

  鉴于事件的严重程度,并没有达到需要美国直接跟中欧这些大块头翻脸的地步,那美国索性就饶过国家,直接制裁银行,禁止违反制裁规则的银行在美国开展业务,甚至禁止其用美元结算。

  这个就比较狠了。一般的外国大型银行,都免不了要在美国开展业务;更重要的是银行就是做钱的生意。而美元是主要世界货币,其地位迄今无可替代。对大型银行来说,不允许在美国开展业务,这就已经很难受了,如果再不让它们用美元结算,这简直就是要了它们的命。有这么个杀手锏,全球但凡上的了台面的银行,不管多么咬牙切齿,几乎都不得不受美国钳制——2014年,法国巴黎银行就因违反美国法律为美国实施制裁的国家转移资金,结果被美国司法部处以89.7亿美元的罚款,一时就轰动全球。

  法国巴黎银行和其他国家之间做生意,结果却因触犯美国的法规而受罚,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强盗逻辑。但巴黎银行家大业大,承受不起退出美国市场,尤其是被关闭美元结算通道的损失,所以只能低头认栽。

  但是,这套强盗逻辑也不是万能的。大银行不行,那就换个小银行呗,搞个业务方面和美国、美元都没关系的银行,这就可以避开美国。

  昆仑银行就是干这买卖的。昆仑专门针对伊朗这种美国制裁的国家,它既不在美国开展业务,也不用美元结算通道(以前用过,2012年被美国给关闭了),而用人民币和欧元。这样美国就奈何它不得了。

  当然,美国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不能直接动你,但它可以找你东家——中国政府的麻烦。

  但这样一来,这事情就纳入到了中美关系这个整体框架中。这个框架下中美的利益纠葛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而且这种层面的博弈都是宏观层面的,一家昆仑银行在里面的分量简直是微不足道——这即是说,昆仑银行相关问题的处理,是被囊括在中美态势这个整体中,作为一个小因子存在,所以不大可能作为一个单独的问题被拧出来解决。

  而现在的中美态势是什么?所有人都知道——贸易战。现在的中美关系,可以说是自2001年南海撞机以来的最低点,双方在经贸领域大打出手,彼此残杀。在贸易战这种经贸领域互相敌对的整体格局下,中国不可能去给美国面子,遵守什么美国的对外制裁禁令——换句话说,如果中美贸易战继续持续下去,昆仑银行对伊朗的业务是不可能停止的,不仅不能停止,还要大做特作——这一方面是为了给自己赚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强伊朗的抗制裁能力,给美国添堵。

  但现在,昆仑银行却突然暂停了接收对伊货款,这无论从哪方面看,都透露出一个信号——即中美有可能要媾和了。

  云石君曾经在《海外风云——中美贸易战,别看现在打的欢,其实已近落幕时》一节中曾经分析过,虽然中美博弈未来趋势是越来越紧张,但就这一轮的中美贸易战来说,特朗普其实没有什么精心准备;而且从打法来看,特朗普在打击中国的同时,也在向全球其它各国开刀——这种玩法明显不合常理,也超越了美国的能力。从这两点分析,特朗普对中国的这一轮贸易战,并不是以取得全方位胜利为目标的——其真实目的,除了对内树立强势形象,为中期选举争取选票外,在中国这里,最多也就是尝点甜头就足够了。

  而这两点目标,现在的特朗普都差不多做到了。鉴于中方对美有高额顺差,所以中美贸易战进行到当下阶段,中方的实际损失是高于美国的。这时候的特朗普,既可以拿出漂亮的数据,向民众证明自己取得了优势;也可以携当下之优势,以较高的姿态与中方进行谈判,索取更多的回报。如果再进行下去,随着贸易战的继续深入,这时候中国的体制优势就会逐渐显现——中央集权的体制,决定了中国政府有超强的承压力;而美国方面,随着贸易战效应的逐渐显现,中国制造在美销售价格将明显上涨,中短期内又不可能有相同性价比的替代品,民众的不满就会提升,进而影响到特朗普的政治根基。到时候,反而就会过犹不及。

  所以,如果排除“压倒中国”这个华而不实的肥皂泡似目标,而从理性务实角度来看,如果媾和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实现,特朗普会收获相对最大的实惠。

  而对中国来说,虽然它也足够强悍,但跟美国这个全球霸主比起来,整体实力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虽然凭着制度优势,中国政府能拥有比特朗普更强的抗压能力,但这种战斗力的优势,并不能改变自己实力方面受损更重的客观现实。所以,中国始终拥有强烈的媾和诉求,所谓的抗争,也都是技术性的,其目的绝不是血拼到底,非要分出个胜负,而是以打促和。

  所以,只要美国真有媾和之意,中国是肯定会跟的。而在媾和条件上,虽然核心利益中国方面肯定不能让步(如果愿意让步,中国之前也不会选择死扛了),但鉴于美国更强大的整体实力,中国为了停战,在一些非核心利益方面,应该会在一些边缘领域,有选择的做出一些妥协。

  而对伊朗之贸易,无论从哪方面看,都符合可供拿来做交易的“非核心利益”之一。首先,对伊贸易本身虽有收益,但毕竟有限,相较于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内伤来说微不足道;何况对伊贸易,本身就是借伊朗问题反制美国的一种手段——换句话说它天生就适合拿来跟美国做利益交换;而从历史上看,奥巴马时代,中国也曾为了维护中美关系的大局,而被迫选择部分性遵守美国对伊制裁约束。综合上述三点,中方停止对伊贸易,完美具备充当中美媾和条件的资格。

  中美如果继续打贸易战,中国肯定不会停止对伊贸易;而如果中美媾和的可能性出现,那么鉴于对伊贸易的各种特征,其之中止,是最符合逻辑和情理的。现在,昆仑银行作为中国企业通往伊朗市场的唯一通道,它宣布即将暂停接收伊朗款项,这当然不可能是昆仑的日常经营决策,其背后,极有可能是中美贸易战的走向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

  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而已。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也有可能是盲人摸象。不过,这种猜测,确实具备足够的逻辑和现实基础做支撑,所以不可忽视。至于最终这种猜测是否正确,我们不妨拭目以待!顺便说一句,前阶段被跌惨了的股市小韭菜们,以及从事对美贸易的小伙伴,现在开始,需要打起精神,高度关注时事了!

  您觉得昆仑银行的这次反常举动,是中美媾和的信号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本文为云石海外系列1879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2 00:19 , Processed in 0.0937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