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6日8时07分,在经过15天太空飞行后,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健康出舱,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号飞船于6月11日17时38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期间,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手控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向全国青少年进行了太空授课。
b) 6月26日上午,神舟十号的3名航天员胜利凯旋。当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洁、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邓一兵介绍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有关情况及2015年前后发射天宫二号。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型谱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家族成员,一个是长征五号,为大型运载火箭;另一个是长征七号,为中型运载火箭。未来它们将全面承担我国空间站建设、空间发射的主要任务。据介绍,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在研的最大运载能力的运载火箭,将主要用于满足载人空间站等的发射需求,具备近地轨道20吨以上的运载能力。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在载人空间站工程中承担货运飞船的发射任务,具备近地轨道约13吨的运载能力。袁洁说,这两型运载火箭采用大量新技术,特别是采用新型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也就是液氢煤油和液氢、液氧等无毒、无污染的推进剂,更加安全、可靠和绿色环保。王兆耀说,根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整体发展规划,下一步我们将开展空间实验室工程的研制建设,计划在2015年前后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计划在2018年前后发射试验性核心舱,2020年前后完成中国载人空间站的建造。
c) 由863计划支持的“中高级轿车用先进增压直喷汽油机技术研究”课题通过展开基础研究和产学研联合攻关的高效协作模式,有力推动了我国内燃机自主开发技术进步,显著提升了我国内燃机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课题通过深入研究具有低油耗、低排放、高动力性、高可靠性和高舒适性(高NVH品质)的中高级轿车用先进增压直喷汽油机技术,采用发动机结构的全新设计与正向开发,实现燃烧系统集成创新优化、高NVH品质本体机构的创新设计及高可靠性的零部件创新优化。开发的工程化样机已于2012年10月成功点火,其动力性、经济性及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或部分优于国外同类产品,为我国自主品牌中高级轿车动力总成技术升级换代和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通过课题研究,搭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增压直喷汽油机共性技术平台,突破了高效增压直喷汽油机开发过程中的诸多关键瓶颈问题,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开发流程等,成果推广后将实现增压直喷汽油机在中高级轿车的工程化应用及产业化。
a) 据日本NHK网站6月23日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研究班开发出了一种无痛感的流感疫苗接种方式,仅将一张像创可贴一样的小贴纸贴在皮肤上就可以进行接种了。计划在5至10年后正式投入使用,当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b) 比利时科研人员通过研究一种肠道细菌发现,含有这种细菌的液体培养基可以大大改变肥胖老鼠的健康状况。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这种细菌通常占肠道细菌的3-5%,但肥胖者体内这种细菌数量少。研究显示,增加这种细菌可以导致肠道粘液屏障变厚,从而阻止某些物质从肠道进入血液,改变了来自消化系统的化学信号,也促使身体其他部位改变处理脂肪的方式。实验显示虽然不能完全逆转肥胖,但可以大大减少脂肪量。研究还显示,该种细菌除了能减少脂肪量外,而且其体内II型糖尿病的主要症状——胰岛素抗体水平——也降低了。研究结果表明了这一特定菌群与改善新陈代谢之间的直接联系。
3. 物理科技快报
a) 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山本喜久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研发出不使用光的新型“激光”(Laser)。研究小组利用电子空穴之间相互吸引争夺的“激发粒子”代替光波,通过粒子的作用激发产生“激光”。新型“激光”所需的电力为传统激光的百分之一以下。这种新型“激光”可作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SI)中信息传递的媒介,使用这种“激光”媒介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功耗可以做得很小。此项研究成果发表于英国《自然》科学期刊。目前,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金属配线中的电子承担着信号传输的功能。为了降低电力消耗,许多国家在推进利用激光代替电子进行信号传输的相关研究。此次,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研发出的新型“激光”是更加前沿的技术,为集成电路的信号传导探索了一条新路,并且对今后电子设备的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 新能源和节能设备的研发动态
a) 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和住友电工等近日完成了超导电缆强电流供电实证试验。研究人员使用钆、钡、钇系材料制作超导电缆,将电缆安放在内径15cm的钢管中,再利用液态氮将其冷却到零下196度,达到零电阻效果。实验中电流是目前变电站所用金属电缆中电流的3倍,电流强度为66,000伏5000安。供电过程中,每米电缆实测损耗2瓦以下,包括制冷所需能耗,总体能耗仅为目前普通金属电缆的1/3。因目前在用电缆均逐渐进入老化期,日本计划在2020年左右,逐步用新开发的超导电缆替代日益老化的金属电缆。
b) 5月27日,在日内瓦举办的“国际公共交通展”开幕式上,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展出了一款最新研发的纯电动大巴,采用新型电池设计和无线充电技术吸引了世界媒体的关注。庞巴迪公司一向以商务飞机和火车机车享誉世界,此番开发出纯电动大巴车表明庞巴迪在拓展公共交通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庞巴迪的电动大巴采用锂电池组作为动力,安置在汽车的顶部,电池组与安置在汽车底盘上的电力接受系统(Power Receiver System)相连,共同驱动电动发动机。在供电设计上,庞巴迪采用无线充电式技术。该技术在公交沿线埋放电源线并在公交车站地下建设电池感应系统,通过磁场的电池感应将电力传递给车上的电力接受系统给大巴充电。这套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在大巴停站的10-30秒内高速充电达200千瓦的电力。庞巴迪开发出的无线充电技术安全可靠,不仅对乘客无害也不影响带有心脏起搏器等电磁敏感设备的乘客安全。目前,世界上开发公交系统的纯电动汽车的竞争十分激烈,一部分采用有线充电式技术,另一部分采用无线充电式技术。德国和法国的电动汽车公司也正在开发相似的无线充电技术,所不同的是,法国Power Vehicle Innovation公司开发的电磁感应装置安置在车站的道路旁,而不像庞巴迪公司埋放在车站路面下,其优点是不破坏道路,而缺点是安全性降低了。
5. 近期军事动态
a) 据俄罗斯之声电台网站6月22日报道,中俄两国在本次巴黎航展期间已达成约100架苏-35S出口协议。已经有媒体披露称,预计供应24架飞机,单价高达8000万美元。这意味着,这项交易仅飞机部分就价值18-19亿美元。如果再加上地面设备和航空杀伤兵器的供应,合同价值至少还将增加50%。总之,俄罗斯向中国供应这种最新型多用途歼击机的漫长而艰苦的谈判进程似乎已经成功接近尾声。
b) 6月17日, 第50届法国巴黎国际航空展在近郊布尔歇机场开幕,中国的双座版“枭龙”战机首次公开露面就吸人眼球。“枭龙”双座战斗教练机(机型代号FC-1B),在设计上进行了气动修形,保持了较高的机动性能,从单轴电传操纵升级为三轴电传操纵系统。在研发过程中,该机突出了教练和对地攻击能力,并且具有与单座版“枭龙”战机相当的作战能力。以前生产的单座版“枭龙”的飞行操纵系统,采用了纵向全权限四余度数字式+两余度模拟式备份电传操纵系统、横向机械操纵+有限权限两余度数字式控制增稳系统的混合操纵方式。预计,后续生产的单座版“枭龙”战机,也将会被改装“三轴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使这种型号的战机真正达到第三代战机的所有性能。
c) 日本共同社6月27日报道称,正在菲律宾访问的日本防相小野寺五典27日与该国国防部长加斯明举行会谈,表示为抗衡正在不断强化海洋战略的中国,日菲两国应以美国为后盾牵制中国。共同社分析称,此举实际是否能对中国产生“围堵效果”尚是未知数,且围绕钓鱼岛问题的中日紧张关系还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