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85|回复: 2

右而左:阅读韩毓海读者要给自己留点独立思考空间才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3 01: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阅读韩毓海读者要给自己留点独立思考空间才好

2011-05-20

  刚才看到一位网友对我的新帖文《农村,退回原始,还是融入现代》加了一个中肯的评论,还特别推荐我看看韩毓海的《五百年来谁著史》。网友的评论,我觉得很不错,尤其这一段很好:

  文中老乡的话“不自由,不愿意嘛!”确实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我曾经问过我的父辈,他们也是文中老乡相仿的年纪,他们虽然对现实诸多的不如意,或者社会的缺点很不满意,但是每当我问起他们是否愿意重走“合作化”之路时,得到的回答也是“不自由!”底层人民的悲哀暴露的一览无余!没有组织起来的团体作为依托,单个农户的力量在当今的社会中是那么的渺小;但是也不愿意失去现在“自由的生活”,那只有期盼“青天大老爷的出现了”。农民的双重人格这时候是最明显的!!!!

  网友推荐的韩毓海的书,我恰好是看过的。对中国底层的撬动并重新加以整合,建立起一个“经济-政治-社会”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中国农村基层社会,奠定中国融入现代性的基础。这是毛泽东最伟大的贡献之一。我在几年前的帖文中,对合作化的一段历史,有非常高的评价,对中国农村人民公社化,更是赞颂有加。后来,我在不同的地方,零碎读到过与我类似的观点,再后来就读到过黄仁宇《大历史不会萎缩》,也对毛泽东此一方面的贡献,特别加以强调。现在这个韩毓海,在其《五百年来谁著作史》中,更是特别对黄仁宇的这个强调,加以突出。这当然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我想,作为一个随军撤退到台湾的国民党老兵,后来又在美国立学的美国学者,黄仁宇局部肯定毛泽东的那些观点,肯定不是通过自己的直接感受或者直接观察而得,只不过是采纳了大陆的毛泽东时代的肯定者的观点的结果。这就是说,原创的思想是在大陆,黄仁宇充当了二传手。出口转内销,这些年中国思想界的优质东西,和中国制造的优质商品,走了同样的路线。现在许多人,动辄黄仁宇,就好比10多年前一段时间,不谈顾准就不能立论,不能写文章。黄仁宇出口转内销的观点,对毛泽东有这个局部的“赞美”,许多人也就借黄仁宇的大名,跟着局部“赞美”毛泽东。

  现在,有许多的年青的思考者,都在关心中国的命运和前途,他们在寻找思想源泉的时候,常常自觉不自觉,被这些新的“大家”,牵住了鼻子,落入他们精心设置的“局部赞美”,整体否定的陷阱。我在乌有之乡,就看到过高调评论《五百年来谁著史》的帖子,在别的地方,也看到过网友相互之间赞美韩毓海的这本书。这说明,韩毓海的这本书,影响力的确不小。但是,我从来没有发表评论。尊重别人的思考,有用的吸收,无用的丢掉就是。这是我一贯的态度。今天,这位朋友也推荐这本书给我,从其行文看得出,他对这本书的肯定,不是一般的高。这就促使我不得不发几句议论,提醒一下这位朋友。我的回复,应该可以提供给其他网友参考。于是,就决定写这个帖子,对我的回复做如上一点展开说明,并附回复如下:

  【(评论)非常好,绝无冒犯!我对畅销书一直保持警惕,韩毓海的那本书,确有一些营养,对于年轻人而言,可以说是伟大的著作。不过,大量引用西方“大腕”的观点,论证中国的历史,到底有多少真知灼见,是值得怀疑的。这就好比梁漱溟这样的大腕,在中西文化对比表述中,谈西方文化让略知西方的人,尚且觉得曲解甚多,而让西方原产的鬼佬大家看来,不过满纸荒唐言而已。再比如,顾准是前些年知识分子顶礼膜拜的人物,一般求知者也跟着起哄,可是,有点积累的人,一旦打开他的《希腊城邦》,只要秉持客观,而不是做肉麻的吹捧,就会发现,顾准不过是罗列了不少西方关于希腊的常识而已,绝无思想可言。韩毓海特别推崇黄仁宇,20多年前,我读黄的《万历十五年》和他后来的几本畅销书(指《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等),觉得耳目一新(到后来才发现,那只不过是历史述事的风格迥异于大陆学者而已),现在再读,已经读不下去了。黄的“大历史”观,不过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马克思历史观的改装。再后来黄最流行的“立”字理论在蒋介石、毛泽东和邓小平三人之间,搞调和,各说三句好话,谁也不得罪,决不是研究历史,不过是世故老人的世故而已(注:黄仁宇认为蒋介石改造了中国的上层结构,相当于建立了“立”字的“一点,一横”,毛泽东翻动并改造了中国下层(基层)社会,相当于建立了“立”字的底下那一横,而邓小平则是连接了上与下,就是相当于建立了“立”字中间的那两笔,于是现代中国就“立”起来了)。在黄仁宇眼里,中国早就是一个完美的资本主义,只不过“数目字管理”欠点火后而已,而在韩毓海的眼里,中国不过就是丢掉了铸币权/发钞权,从而落后了,失去了现代性!这种几乎是胡说八道的东西,根本不能成立,韩就罗列汪洋大海般的“历史资料”和别人的言论作为证据,让一般阅读者读来,迷失在他的资料中, 迷失在“圣人之言”中,也就相信了他。黄仁宇的读物,只是中学生思想水平的,但对中国史家和思想家影响之大,无人望其项背,实在匪夷所思。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当下,没有史家,没有思想家,都是一帮鹦鹉学舌之辈!】

  我其实无意于贬损任何一个思想者。许多的学者,自己包说包讲,不和别人发生思想或者学术碰撞,只是一帮粉丝在底下洗耳恭听的时候,他们都是大家。一旦和别人碰撞一下,那就原形毕露了。最早的朱学勤是这类货色,记得他吹牛,说自己在复旦讲学说“黑社会就是还没有合法化的政府,而政府就是合法化了的黑社会”的时候,底下的学生一个个鸡啄米一般,脑袋上下运动不停,一些学生还马上拿笔,记下他的至理名言(大意如此)。可是,只要读过鲁迅的人都知道,这句话是鲁迅原创,不是朱学勤的,他居然没有告诉学生,是鲁迅的。朱学勤绝对不是不知道这是鲁迅的,他写过《想起了钱穆,想起了鲁迅》这样赚取人们好感的文字,出过好几本洋洋洒洒的思想著作,这等“大家”,当然不会不知道鲁迅这句名言,但莘莘学子,正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之中,就很可能不知道。他的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去年被曝抄袭,一点也不奇怪。对鲁迅那样的名言,他都敢据为己有,抄袭洋人的,拾人牙慧,对他来说,有什么不可以呢?我当年出国之后,读过几篇西方学者关于卢梭的文字,就确信朱学勤是拾人牙慧,批判卢梭有过之无不及,但没有想到居然是完整的抄袭。

  现在走红的郎咸平,也是这样一个“包说包讲不能碰撞”的“学者”,记得有一次他侃侃而谈,除了迎合一般读者和听众的感性的胡说八道之外,没有什么理性的严肃思考,惹恼了台下一位教授。教授要和他理论,说他的论点根本没有学术支撑力,对中国问题的分析根本不符合实际。郎咸平拒绝和他理论。教授急了,说,你是教授,我也是教授,为什么不可以对等的交流?这位郎咸平威猛无比,回敬说:既然你也是教授,那么今天为什么是我而不是你在这里演讲呢?说罢,拿起皮包,逃走了。

  我在国外的时候,BBC有一个“全球联线”的直播节目(具体叫什么栏目忘了),是专门请一些著名的学者做嘉宾,对中国学术和政治事务发表评论的。有号称现代新儒学海外代表的杜维明,有台湾著名的旅美学者余英时,有自中国大陆到美国的严家其,刘宾雁等等。这些人的学术著作,我是读得不少的,有吸收,也有抛弃。我开始听着也不发言,后来听着他们的胡说八道过分了,就拿起电话,和他们中的一些人,在线争论。以前是他们包说包讲,来电都是附和赞美,因为嘉宾都是全球华人学术界的大师级,谁敢说个不字!我几次发言之后,气氛完全不同了,听众比较之后发现,原来“泰斗们”说的也不全对嘛!于是后来再做节目,加入反驳的人就越来越多,“泰斗们”也就有点招架困难,那点学术就显得浅薄不值钱了。远在伦敦的导播更有意思,节目一开,就把电话打到我的手机上,让我打开收音机,听直播并在线等待,只要有冷场,立即就把我接入。后来,我实在是烦了,就换了手机号,那个节目也听的少了,过了不知道多久,这个曾经的热门节目,不知道这么就关闭了,让我不得其解。我想,大慨是那些“包说包讲不能碰撞”的泰斗们,丢不起面子,拒绝接受邀请吧,或者是因为反毛反华的言论被拆穿的太多,谎言无法继续了,干脆就关闭了。

  我说这一些,不是吹自己的牛皮,也不是不愿意接受这位网友的推荐,接纳韩毓海。网友可别误解。有些人喜欢靠攻击名人,而成名,鲁迅就深受其害,他那个徒弟高长虹就靠攻击他出名;也有的人,善于借名人而出名,例子就不便列举了。本人是个100%的自由思想者,默默无闻,也不想靠攻击谁,或者攀附谁来出名,自信阅读背景还是有点深度的,写文章,若不是心服口服,不会引用别人的言论,只说自己的话。每每想恶作剧一下拆拆某些名人的西洋镜,提醒一下求知者,怕别人说我是为出名,就放弃了。韩毓海的文章,我在其他学术文集上,看过几篇。他的书,就看过这一本《五百年来谁著史》,再无其他。现在,他该是被列入左派行列的新左派学者,我就更不便多说什么,只在这里强调一下:这依然是个对毛泽东局部肯定,整体否定的游戏大行其道的时代。而且,由于我国内政失误太多,现在又是个自我膨胀式的狭隘民族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所以,求知者们阅读当代大家,一定要给自已留一点独立思考的空间。阅读韩毓海的这本书也不例外,甚至是更需如此。

  右而左
  2011-05-20

附网友原评论:

  楼主好文!本人家农村的,说点我的看法:

  楼主一定要注意:中国幅员之辽阔,地区间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去掉“华西村,南街村”那样的特例先不说,单说我家那边与楼主文章中说的老乡的家乡都是不同的。虽然我家那边(辽宁中部),人口老龄化,农村劳动力缺失,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破败不堪,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还是50,60,70后,年轻人也有,不过已经不长年从事农业生产了,只是为了家里的“人口地”在农忙的时间才干,其他的时间都去城市或城镇去打工(我家那城市间的距离比较近,与四川那种行政单位间距离很远,而且是山地,丘陵地貌不同),因为是平原地区,可以实现半机械化,例如翻地,秋收等;但是因为包产到户土地被分成一块一块的不适于机械化插秧。因为这些原因延缓了楼主说的问题的出现,但是“风已起于青萍之末了”。

  文中老乡的话“不自由,不愿意嘛!”确实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我曾经问过我的父辈,他们也是文中老乡相仿的年纪,他们虽然对现实诸多的不如意,或者社会的缺点很不满意,但是没当我问起他们是否愿意重走“合作化”之路时,得到的回答也是“不自由!”底层人民的悲哀暴露的一览无余!没有组织起来的团体作为依托,单个农户的力量在当今的社会中是那么的渺小;但是也不愿意失去现在“自由的生活”,那只有期盼“青天大老爷的出现了”。农民的双重人格这时候是最明显的!!!!

  楼主有时间可以看看韩毓海的书《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以楼主的年纪和生活的阅历我相信看过之后得到的东西比我这种小青年多的多!当然我估计您肯定也知道这书,wyzxsx上也有你的注册信息,O(∩_∩)O哈哈~我相信您不会因为您比该书的作者年纪大就轻视别人的东西吧!

  说了这么一堆,冒犯之处请多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3 18: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走红的郎咸平,也是这样一个“包说包讲不能碰撞”的“学者”,记得有一次他侃侃而谈,除了迎合一般读者和听众的感性的胡说八道之外,没有什么理性的严肃思考,惹恼了台下一位教授。教授要和他理论,说他的论点根本没有学术支撑力,对中国问题的分析根本不符合实际。郎咸平拒绝和他理论。教授急了,说,你是教授,我也是教授,为什么不可以对等的交流?这位郎咸平威猛无比,回敬说:既然你也是教授,那么今天为什么是我而不是你在这里演讲呢?说罢,拿起皮包,逃走了。

呵呵,有趣!
郎咸平近年来的确是开始越来越商业化和娱乐化了,不过,从“郎顾之争”到现在,还没看过到他昧良心说话。
与那些所谓“主流经济学家”相比,他的脑子是清醒的,也是敢说的,这也是他这些年一直受带路党和公知围攻、也不受当权者待见的原因。
这则轶事,很典型地反映出了他的心理:一是看不起这些专家(无论人品还是学术),二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不想惹麻烦(懒得跟脑子进水的人争论不休),三是很享受自己的韬晦和成就(尽管现在你们能干政,但在民间的声望还是证明我比你们有价值、受认可)。

尽管郎监管表现得不左不右也不站队、左右都不喜欢他,但只要说话做事凭良心,对一个普通经济人来说也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09: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毓海的文章,我在其他学术文集上,看过几篇。他的书,就看过这一本《五百年来谁著史》,再无其他。现在,他该是被列入左派行列的新左派学者,我就更不便多说什么,只在这里强调一下:这依然是个对毛泽东局部肯定,整体否定的游戏大行其道的时代。而且,由于我国内政失误太多,现在又是个自我膨胀式的狭隘民族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所以,求知者们阅读当代大家,一定要给自已留一点独立思考的空间。阅读韩毓海的这本书也不例外,甚至是更需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4 12:40 , Processed in 0.0781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