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51|回复: 1

右而左:放倒平等的天梯——重读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5 01: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本博自《平等,何以再度成为大众的天梯》(关于“天梯”的具体含义见文后回复网友的评论)以来,关注的是社会平等问题,十来篇文字各自独立,却有内在的联系,合在一起构成关于当今我国社会现状及其发生与发展历史的基本认识,本篇是最后一篇。《新一代青年的思想入口和政治出路》是给出整个思考的政治答案,按原计划是要在本篇之后写的,因回答网友之问,就提前写出了纲要。,


  当前,我国社会充满戾气,戾气由问题而生,所有的问题其实指向一个共同的根源:社会不平等。在太阳底下的人们,接受一样的阳光照耀,却享受不到一样的温暖。这就是社会不平等。它像幽灵一样,无声无息就游荡在我们的社会里,却又随时随地变成滚滚惊雷,响彻于共和国的每一个角落。

  不平等何以产生并成为人类挥之不去的梦魇?迄今为止,给出的最佳答案来自300年前的卢梭。

  卢梭,一个世界性的名字,我国略知西方思想家名单的读者,对于他的自传体著作《忏悔录》当不陌生,对于他的政治哲学著作《社会契约论》也应该有所耳闻,至少对于其中的那句“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锁链之中”会十分熟悉。

  《社会契约论》是卢梭1762年50岁时候的著作,激荡过1789法国大革命之前寻求社会变革的法国人的心,也激荡过自那时以来的人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卢梭的大脚,踩塌了他的先辈和朋友,即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肩膀,他自己的肩膀则让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大脚踩了上去,让他们成为比自己更加伟大的思想巨匠。马克思恩格斯二人1848年合作出版《共产党宣言》,喊出了“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马恩笔下的锁链和卢梭笔下的锁链,当然是同一副锁链。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直接的思想动力来自于《社会契约论》,可是它的真正的思想源头则在卢梭1754年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


  1712年,卢梭出生在日内瓦。由于各种原因,他不是在学校而是在自己家里完成早期学业,在父亲的膝盖上,学会读普鲁塔克的英雄史诗,因而对罗马的自由精神充满了赞美和神往。16岁时,他曾仿效钟表匠的父亲,逃离日内瓦。后来,在巴黎,他遇到了蒙田,伏尔泰等百科全书派哲学家。1742年, 30岁,他遇到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之一狄德罗,并与他成为朋友。此后一年时间,他研究政治哲学,在31-32岁的时候,随法国公使出使威尼斯。这是一次不愉快的经历,但他学到了很多,知道了一个国家是怎样管理的,他写下了关于政治制度的随笔, 1762年出版的《社会契约论》,就是从这些随笔中总结提炼而来的。

  37岁那年,他步行去看望被监禁的狄德罗,路上看到Dijon大学的征文,题目是:“艺术和科学的繁荣昌盛是否改进了人类的道德?”他的直觉告诉他:实际上是败坏了人类的道德。他应征了,征文是《论科学和艺术》,获1750年Dijon大学征文奖。他在文章中直接攻击了启蒙思想家们所代表的一切,也是百科全书派所要促进的一切。卢梭声称,科学远不是拯救了人类,而是摧毁了人类,进步是幻觉,现代文化的发展使得人类既不快乐也没有德行,德行是可能的,但只会是在简朴的社会里才能获得,在那里人们生活率真和朴俗。现代社会,人类包装在精致的文化下,腐化堕落,文化越精致,腐化堕落越严重。

  卢梭为自己赢得更大名声的是戏剧《乡村预言家》(village soothsayer)。该剧在法国著名的枫丹白露演出时,法国王大喜过望,主动提出赞助卢梭,使他有光辉的未来。卢梭断然拒绝了法国王的好意和他的金钱。当时,时尚的经济学家们都说,物质利益让人类相互依靠,让社会内部发生有益的商业活动。卢梭用自己的行动对经济学家们的说教表示了不屑一顾。他还说,经济利益不是把全体人民团结在一起,而是把他们分开,人民追求物质利益,却不顾职责与德行,由此产生暴力、不忠不义、背叛,这些没有一样是好东西。现代法国社会,让物质利益分离为有钱人和穷人,富人被他们的文化腐化堕落,穷人则被他们的悲惨生活所败坏品德,富人和穷人都成为了贪婪的奴隶。

  1753年 Dijon学院又举行征文比赛,题目是“什么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它是由自然法则决定的吗?” 卢梭立即作出反应:你们有勇气出题,我就有胆量作文。为了写作征文,他去乡村独居沉思一周,在森林散步,就是在那一周里,在11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在树下,他醒悟到人类文明开始之前人类该是怎样的生活着。这次乡村独居的最终结果,就是他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学术界,通常简称“第二篇论文”,并把第一次的征文《论科学和艺术》简称“第一篇论文”)。

  在不到100页的篇幅里,卢梭概括了人类进化的理论,预告了后来的达尔文的科学发现,他革命性的研究了人类学和人类语言的起源,对于政治学和科学同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正是这篇征文和8年之后的《社会契约论》,催发了法国大革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篇论文被西方学术界确定为现代社会科学的开山之作,卢梭当之无愧成为西方现代社会科学之父。


  卢梭的这篇著作,分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卢梭提出,人类有两种不平等,第一种是由自然决定的,如体力、智力、身体的灵活性等等的差异。第二种是人为的,是统治着社会的人为的规范或者传统决定的,一些人比另一些人富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名声显赫,一些人服从另一些人,都是因为第二种不平等的存在。

  为了找到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卢梭首先赞成他的前辈,即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的方法:要想知道文明发源前人类的状况,就要去重新发现原始人的生活。第一部分基本上就是在返回“自然状态”(一种假设状态,是实际已不可能获得的人类的起点状态,或者“0状态”)重新发现原始人的生活。这样做的时候,他表达了清晰的“进化论”思想,但并不像进化论的确立者,后来的达尔文那样,认为人类是从猿类的表亲进化而来。在卢梭看来,人类是从某种原始的两足动物,进化到现代状态的结果,在这个进化过程中,存在着对环境的适应和在斗争中求生存的问题。

  在卢梭之前,已经有霍布斯,洛克等思想家解释过人类进入社会状态之前的“自然状态”。霍布斯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类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人都处在敌对的战争状态,人类好斗、嗜血、傲慢、自私、胆怯。因此,人类需要统治者,不然,人类就会生活在孤独、贫穷、龌龊、互相残杀之中,寿命短暂。在这里,即在具体的“自然状态”内涵上,卢梭义无反顾地告别了他的思想先驱。他认为,人类中令人不愉快的各种性格,不是自然状态下就有的,以霍布斯为代表的这些思想家,虽然都认为研究考察社会的基础,就要返归到自然状态,但是他们都没有真正返回到本该到达的状态,只要返回时间距离足够大,到达那个本该到达的状态,就会发现,那时的人类孤独但健康、快乐、善良,并自由自在。

  也就是说,在自然状态下,人并不复杂,“他在橡树下度过饥饿,在小溪里扑灭干渴,他安睡之下的那颗树,就是供给他一日三餐的那棵树。看,他的一切需要都得到满足了”。“他们在森林里漫步,没有工作,没有语言,没有家,没有战争,没有社会关系,彼此独立,平等地不依赖别人,也没有伤害别人的欲望,甚至个体之间也许根本就不认识”。“总有人不断地说,强者压迫弱者,但是请向我解释清楚,什么是‘压迫’?就是用暴力统治别人吗?就是别人嘟嘟囔囔却奴隶一样屈服于你的鞭子吗?这却正是我在我们文明人之间看到的,我不明白这样的状态怎么就发生在蒙昧人那里”。

  在卢梭看来,霍布斯他们喋喋不休说什么“需要、贪婪、压迫、欲望和傲慢”,不过是把社会状态下人类使用的概念,简单转换到自然状态里去了而已。他们谈的是蒙昧人,描述的却是文明人。就这样,就在这里,卢梭开始踩塌他的思想先辈的肩膀。


  在第二部分,卢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那样的振聋发聩:“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公然说‘这块地是我的’,并且还找到头脑简单的人相信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人”。进而,卢梭开始讨论人类由蒙昧状态到野蛮状态再到文明状态的过程。到过北京周口店,参观过“山顶洞人”遗迹的人,对于卢梭就此展开的论证,会建立一个具体的图像。从树下移居到岩洞,发现岩洞里躺着的尖锐的或者锋利的石块,可以用来砍木头,挖开土……,人类的蒙昧时代就此结束了。随后,偶然凿石或者敲击石头发明取火的办法,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使定居真正成为现实,原始家庭就此起源。

  在自然状态下,并不造成彼此伤害的天然的不平等(身体强弱、智力和灵活性的差异)在新的社会状态下,成为社会不平等的先天要素,那些体格强壮的、敏捷的个体,在人类定居之后的娱乐生活中,成为更为突出的个体,进而在集体的捕猎或者耕作活动中,成为协调人。当人类驯养动物之后,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和简单,剩余的猎物和其他物品需要保存,于是财产概念真正出现。随着驯养的动物越来越多,私有财产的概念开始出现,最早的私有财产可能就是“畜群”。私有财产的出现显著地加速了社会不平等的发展。为了在合作人群之间分配剩余物和其他财产,就需要一定的规则,于是一定的习俗、制度,进而是法律就此诞生,它是私有财产的天然伴生物。这在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得到进一步的阐释(见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接下来,就出现了那个公然圈地的人,他说那地是他的,并顺利找到了头脑简单者相信他说的话。从此,人类活动,一切都围绕财产而展开,争吵,打斗,杀戮,乃至战争,随之而来……人类的人人平等,人人快乐的日子就此一去不复返了。卢梭不无惋惜的说,当初,当那个人公然圈地的时候,如果有个人站出来,拔掉地桩,扔到地沟里,并对他的同伴喊道,听着:“你们要是忘掉地上的果实属于每个人,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独自占有,你们就会从地上被抹去”,那么,多少人类的犯罪、战争和谋杀,多少人类的苦难和恐惧都将随之消失啊?

  卢梭雄辩的描述,我无需要在这里再做多余的重复。读者想要得到全面的表述,不妨自己去阅读卢梭的原作。我这里想要说明的,卢梭,还有后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都清晰的告诉了人们,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在于私有财产的出现。

  人类从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卢梭看到了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在人类不能返回原始自然状态的时候,人类如何尊重第一种不平等(即天然的不平等),而能消除第二种不平等(即社会不平等),卢梭没有给出系统的答案,他开出的方案写在8年后的《社会契约论》里:国家主权来源于人民,必须回到人民之中,并交给人民掌管。这就是“主权在民”的思想。它是法国革命的直接思想动力。

  但是,“主权在民”如何体现呢?卢梭的设计非常精致,但是操作上难度非常大,最终是不能解决最后问题。解决最后问题的方法,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掌握着,就是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注意,马克思恩格斯倡导的不是消灭任何私有财产,而是倡导消灭资产阶级独占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详细可见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对于各种假的和伪造的“社会主义”的批判和对于资产阶级对他们的理论的诬蔑所作的驳斥。

  马恩比卢梭更加具体的是,他们看到社会状态下,经济的不平等是决定性的,制约着其他一切社会的不平等(卢梭,大概是他们确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的一个理论来源)。这从人类由自然状态到野蛮状态,到文明状态过程,妇女地位一步步衰落,最终成为男人的私有财产,可由男人任意处置这一历史过程反映出来。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里说,人类的生产有两种,一种是生活资料的生产,一种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对照恩格斯的这个说法,观察资本主义的现实状况,不难看到,在经济不平等制约下,妇女作为男人的财产,一是作为生产人的“生产资料”为男人所占有(延续后代,延续姓氏,要求妇女忠于丈夫,现在都要搞DNA测试了),二是作为“生活资料”,可以在男人间进行交易,为不同的男人所共同“消费”,具体就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娼妓泛滥,现在还发展为一夜情,换妻俱乐部等等。在劳动者阶级的婚姻里,多少还有些爱情,在资产阶级的婚姻里,爱情是不存在的,只有交易,对于他们来说,婚姻不过是“批发卖淫嫖娼”,也即妇女把自己多次卖出的零售,变成一次性批发给一个买家。看看现实中有钱人和有权者的家庭吧,是不是这样的?还有官员们共享情妇,也是类似,我国的民众认为那是腐败,可是看看18世纪以来的西方思想家批判社会的著作,包括马恩的,就知道这些都是西方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之下,有钱人和有权人的最基本的生活方式,资本主义制度下没有腐败的概念!(许多高喊要名正言顺的搞资本主义的当权者,非常清楚,制度的名称一变,一切腐败就化为乌有了,民众指责他们,就失去了制度依据,道德依据,民众对于现在发生在中国的许多恶行,就都失去了批判权)。

  为什么文明社会以来,凡有革命,最坚决的、最后的革命者,一定是妇女?——法国大革命之后,在欧洲就流行一个说法:大街上最后一个革命者一定是女人——就是因为除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外,妇女在经济上被彻底压迫,从而一切其他权利都被剥剥夺,妇女比任何其他人或者阶级都遭受着更多重的压迫。现在,高喊着“性平等”的妇女,不过是一些头脑简单的妇女,她们这样喊着的时候,男人们总是暗自鼓励,却是绝不愿意阻止的。你“性平等”了,干嘛还要涂脂抹粉去讨好男人呢?你人老珠黄,男人看都不愿意看你一眼,而男人老了,只要有钱有权就可以消费14岁以上的处女,不受任何制裁,你在哪里有“性平等”?妇女要实现“性平等权”只有一种途径:实现社会主义,使“妇女”不再是财产概念,而是人的概念,在社会主义下,一夫一妻制,才是正真保证妇女的性平等权和其他一切相关权利的唯一办法。


  法国曾流行一种为有钱人辩护的观点,认为人可以行善而致富。对此,卢梭说,一个穷人是诚实的,一个生来就富有的人,也可以是诚实的,但是一个人一生都谋求致富,要保持诚实,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攫取利润的最容易的办法就是违背伦理道德的方法。致富而同时行善,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要一有机会和能力,致富的欲望,就会驱除行善的动机。

  卢梭这里攻击的不是遗产,也不是贵族,而是那些正在谋求财富的资产阶级,包括那些早年在巴黎给予了他帮助的,对他友好的身份显赫,生活优越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包括伏尔泰!为了揭露资产阶级的虚伪,卢梭把自己的孩子都送到孤儿院,这在一般人看来是耻为人父,可是卢梭反驳说,地球的出产是足够养活每一个人的,夺取我孩子面包的人,不是我,是那些有钱的人。

  这里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如此的通俗易懂,但在一般人看来,却是一个道德问题。资本主义“迷人”之处,就在于把许多卢梭和马克思们眼里的私有制导致的不平等归结于道德问题,让每一个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被压迫和被剥削者,在对资产阶级发起批判之前,要审视自己的道德,往往在这个时候,批判者就失去了批判的勇气和批判的依据。看看我国的现实,要让批判者闭嘴,先让他们变成和自己一样的“理性人”,反腐败,就是大家腐败,谁也不说谁,出了革命者,大家就一起把他杀死。卢梭的“不道德”正是我们的社会缺少的道德!

  卢梭出生之前不久日内瓦的政治变故,或许值得在这里一提。日内瓦的政治制度是遵循宗教改革家加尔文的政治主张设计的,最高权力由一个200人组成的委员会所掌握(成员来自全部公民),他们选举出25人委员会,组成实际权力执行机构,该机构是终身制。17世纪末叶,日内瓦政治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权力落入25人之手,200人委员会成为橡皮图章。

  当时,日内瓦有25000居民, 其中 5000成年男性中只有1500人是公民,其他人被分成各个各样的等级,不但被剥夺一般公民权和各种特许权,也被禁止进入任何牟利贸易和职业,包括钟表业。这一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极端不平等,导致先有公民出来反对25人权力机构专权,继而有非公民出来反对公民独享公民权和特许权。这个反对运动渐渐的形成一个针对25人团体的自由运动。运动的领导者有25人中的成员,其中两人(Pierre Fatio 和 Nicolas Lemaitre)于1707(卢梭出生前5年)被政府判处死刑。Fatio在手工艺人阶级中有很多追随者,这些人都不是一般意义的无产阶级,自加尔文的改革以来,这个阶级接受到良好教育,不但许多人可以阅读,而且一些人还拥有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的著作。卢梭的爷爷是这个阶级的一员,是Fatio的追随者,在Fatio被判处死刑的时候,也遭到处罚。

  1707年Fatio被判死刑时候,卢梭的父亲在海外做生意,1711年才回到日内瓦,那时候,秩序已经恢复。25人得以继续稳固掌握权力,但是,他们整个上流阶级内部不再争吵,他们也不再像法国政权那样剥削自己的国民,他们通过金融和商业活动,从外国人的口袋里赚取财富。于此同时,采取公平税收政策,强化公共教育,使民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公共福利也同时得到大幅改善,国家权力构成也根据民意进行了调整,执行机构的25人不再只是少数人的利益代表,而是全体居民的利益代表。换句话说,此时,日内瓦成为保守意识形态和自由意识形态的混合体。

  这一历史演变说明,日内瓦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是那些较早觉悟并富有牺牲精神的贵族推动起来的,这一点和法国大革命是一样的。这些革命者,成为保守势力的眼中钉,他们的牺牲换来的是社会的进步,使底层民众的生命牺牲,降低到最低程度。纵观欧洲历史,自上而下的革命远多于自下而上的革命,最具有影响力的底层革命,当属于罗马帝国时期斯巴达克斯起义。

  对比与我国自下而上的革命,欧洲自上而下的革命与欧洲各个时代的思想前驱不无关系,所以,法国革命之后,欧洲各国从贵族中转身,带领欧洲政治上完全进入资本主义时代那些人,自命为社会的精英,是有他们的理由和资格的,他们后来成为历史的阻力则是另外一回事。正是因为他们成为历史进步的阻力,才有马克思恩格斯要联合全世界无产者,把他们赶出历史的舞台。

  我们这边,自古以来,可以称得上欧洲资产阶级精英那样的历史人物不是群体而是个别,如商鞅,王安石。明朝党争中的东林党人,与这样的资产阶级精英并不是一个概念的。我们自古以来自下而上的革命,真正大幅推动社会进步的不多,都落入了“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周期律革命”,是故,“2000年皆行秦政”。这与我们的国民(无地位高低之分),都不进行深刻的思考,都只在乎眼前的物质利益和个人私权有关。我们自古出诗人,但极少有真正的思想家,即使是先秦诸子,与同时代的古希腊哲人比,也不在一个思想空间,思维方法的差别更是地低天高。没有合适的思想武器为指导,革命虽多,却往往浪费社会资源和牺牲万千人头之后,社会运转依然失灵。唯一从思想到文化的深刻革命,是毛泽东领导的,但这个革命,并不为思想极端浅薄的当今中国人(不分地位高低,不分左中右)所真正理解。因此,中国历史也正在又一次落入“周期律”之中,能终结这周期律的一定只能是在未来复活的毛泽东思想。

  从以上日内瓦政治和社会变革中,我们也看到另一种东西同样代表了欧洲历史的演变,那就是重商主义和伴随重商主义的民族主义萌芽(欧洲民族主义的大觉醒是法国革命的产物)。在25000人的日内瓦,在那个资本主义还没有高度发达的时代,这样的重商主义和其伴生的朦胧的民族主义,是可以安定内部,并大幅度改善内部成员的福利,但是如果今天我国的思想者以为,人家几百年前就能搞成的东西,我们现在难道还搞不成,并完全忽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我国自身的自然、人口、社会和文化的条件,盲目鼓动重商主义和民族主义,以图转移内部矛盾,那么,我们就是在自杀。


  今天,社会不平等,肆虐着我们的社会,到底如何消灭社会不平等?略一瞭望,不难看到,朝野之间不约而同,已经给出了相当一致性的答案: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全球化之后的事,为了社会主义,请积极参与资本主义吧。一旦资本主义全球化之后,社会主义,进而是共产主义,将会像黑夜里的暴雪,一夜之间,就覆盖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只需要早晨起来,伸几个懒腰,走出户外,就可以享受洁白无瑕的共产主义了。

  给出这个答案的人,明显的是怀着鬼胎,而接受这个答案的人,是否存疑过这个答案呢?

  踩着卢梭肩膀的不光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有自那时以来的所有西方哲学家,其中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前辈康德、黑格尔。康德说:“我要反复阅读卢梭的书,一直读到他书中词句的美不再搅动我的心灵为止。只有到这个时候,我再读他的书,才能从理性上领会他书中的意思”。

  马克思恩格斯从卢梭的书里,读出的是无产阶级身上的枷锁,然后递给无产阶级一把铁锤。康德读出的是资产阶级的理性,然后给资产阶级锻造了一把对准无产阶级的道德之剑,它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就是身上多出了另一副锁链。

  马克思和康德阅读卢梭获得的不同结果,是具有非凡的启示意义的。为什么同一个人的著作,对于不同的读者来说,具有完全不一样的含义?给予了正确答案的,在我看来,是马恩:(自原始公社结束以来的——恩格斯的修订)人类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这就是说,只要阶级还没有被彻底消灭,任何读者都是根据自己的阶级意识,从自己的阶级利益出发,去阅读卢梭,去阐释卢梭。

  资产阶级,当他们无法回避又不敢像马克思那样面对卢梭思想的实质的时候,就会像康德那样去赞美卢梭的文采和理性。这在我国有更加露骨的表现,当革命成为需要的时候,卢梭在思想界得到了足够的尊重,当革命成为过时的旧时装,不得不被那些窃取了革命成果的人扔进了垃圾桶的时候,卢梭在思想界便成为了恐怖的代名词。这不需要更多的阅读,去看看海派知识分子领军人物朱学勤当年在留学的时候,拾当代英美学者牙慧写出的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就一目了然了(其实,马克思和毛泽东也遭遇到完全类似的待遇,现在的左派,不敢面对马克思和毛泽东的本质,就赞美他们的文采、他们的预见性、他们的各种无关紧要的东西)。

  不过,幸运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康德、黑格尔,阅读的是同一个卢梭,几百年后的我们,阅读到的还是那个卢梭。因此,对卢梭的解释权,并不只在资产阶级手里。这同一个卢梭,当时虽没有采取阶级分析的方法,却又毫无疑问毫不留情的把他之后的人们,统统编进了阶级的行列。

  卢梭思想虽不是现代阶级斗争理论的发源地,而实际是现代阶级斗争方式的实际源头,马克思恩格斯一定意义上讲,不过是把卢梭的政治学说,进行了理论的升华,再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所以,法国封建贵族当年就直接指控卢梭煽动暴力,资产阶级在利用完卢梭,把封建君主制送进坟墓,自己取得政权之后,也说卢梭是暴民政治的源头,借此把他们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人道的不行,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在这些资产阶级眼里,那当然更是暴民政治的具体表现。

  资产阶级为了掩盖自己的伪善、欺诈和强权意志,从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天起,就在致力于消灭卢梭思想,他们没有做到,反又多了两个强大的敌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再后来,多了更加强大的敌人:列宁,斯大林,毛泽东。

  非行资本主义不能消除社会不平等的“朝野共识”,其实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消除社会不平等的最速效的方案是实现资本主义的“民主法制”,第二层意思是,消除社会不平等的终极的办法,还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但那是一个久远的未来世界里的事,就个体短暂的人生而言,是彻头彻尾的乌托邦,不值得关注。

  这两层意思,反映出两个深层次的问题,第一个是,资本主义迄今为止获得成功,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成功抓住并利用了人在“文明社会”里形成的人性之恶,我们的末流的思想家们和一流的政客们,正想更加全面如法炮制西方人的办法,以图消除眼前的危机。第二个是,当今之下,普遍的以关心民族前途面目出现的种种所谓着眼于长远未来的思考,其本质无不依然是当今最流行的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真正的着眼点无不是自己的个人利益和小集团的利益。作为普通老百姓,这样想这样做,无可厚非,作为引领社会方向的知识分子如此想如此行,就罪莫大焉,而作为代人民管理国家的政治家,如此想如此行,那就是在毁灭人民的家园,就不是一般的罪孽了。当一个国家,从普通的人民,到发挥着重要政策指导作用的知识分子,再到直接主宰国家权力机器的政治家们,都如此一致地想和行的时候,这个民族就没有了自己的灵魂,没有了自己的独立意志和独立思想,当然就只能成为爬行的民族,被奴役的民族。

  在此情形之下,即使是普通民众,阅读一下卢梭,也会是很有意义的。阅读卢梭的好处在于,读者可以排除意识形态的先入为主。至于从卢梭中走出之后,读者选择怎样的意识形态,则是一个人阶级意识的具体体现。

  卢梭1754年写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35之后,法国大革命爆发。马克思恩格斯1848《共产党宣言》发表70年之后,俄国列宁社会主义革命爆发,不久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毛泽东逝世了36年之后,中国社会对于毛泽东的怀念并没有减少,在我看来,社会主义,虽然是一个过去的存在,但既然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留下了那么丰富的遗产,一定更是一个未来的存在。

  历史并没有也绝不可能终结于资本主义。

  消除人类不平等的办法,只能是实行社会主义。

  2012-10-10

  注释:本文有关卢梭生平材料来自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西学经典100部——Jean-Jacques Rousseau “A Discourse on Inequality”》中的引言“Introduction”。卢梭关于不平等的相关内容则来自于该书正文,引述翻译为本博自己所作,所有相关评论也都是本博自己作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17: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并没有也绝不可能终结于资本主义。

消除人类不平等的办法,只能是实行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虽然是一个过去的存在,但既然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留下了那么丰富的遗产,一定更是一个未来的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0 15:26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