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63|回复: 0

龙之声国际观察:从青藏铁路说开去(番外篇,洞朗危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30 11: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青藏铁路说开去(番外篇,洞朗危机)
龙之声观察员  龙大猫

  《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又说“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必不尽知用兵之利。”可见,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战争持极其谨慎的态度,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言战事。而真的要用兵,也要进行充分的论证,以保证全面的了解战争的利弊得失,以免出现决策上的失误。

  数年前,龙之声观察员在龙之声论坛上发表了一篇《从青藏铁路说开去……》的文章,详细分析了青藏铁路的运力以及对中印之间领土争端的潜在军事价值。如今,中印在洞朗地区对峙得不亦乐乎,国内很多媒体也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原则,大声疾呼,恨不得明天就动手再来一场“62年式的胜利”。有些激进的媒体甚至已经开始批评:“对峙一个月还没有把越境的印军赶回去,这是政府的懦弱……”

  是不是懦弱,肥猫不知。不过,相对于在这大热天气,坐在空调下面,吃着冰镇西瓜的众多键盘侠而言,战争,仿佛就是敲打几个字那样简单。也难怪很多小红粉也跟着鼓噪,嚷嚷着要“教教印度怎么做人”。

  具体到今天的洞朗对峙,虽然已经延续了一个多月,但是,真的必须一战吗?

  首先,从国际政治上看,洞朗位于我国和不丹交界处。我国一共14个陆上邻国,其中12个已经正式堪分边界,只有两个国家尚未完成勘界,这两个国家恰恰是不丹和印度。细心的朋友可以翻翻一个月前,真正官方的新闻报道,里面并不是用“国界”一词,而是用“传统习惯线”指代,何谓“传统习惯线”?因为中不之间并没有真正详细的堪分边界,两国只是沿用了长久以来双方边民习惯的界限作为国界,但是,在正式勘界之前,这种边界并不具备完整的法律效力,换句话说,印度人“越界”的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国界,所以,在这种条件下,我们不好扣押对方,也不好开枪。

  这里,要说说喜马拉雅山特定的环境。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是地球最高的山脉,这里的地理环境相当恶劣,每年平均有3-5个月的大雪封山期,大雪封山的冬季,中印的边防部队都会后撤到比较温暖的山坡地带,只有在夏天,冰雪融化后才会在山脊上巡逻执勤。这是多年来双方的默契之一。所以,我们看到,中印的边境纠纷,都发生在夏季,从来没有发生在冬季的。上一次,1962年那次作战,我军的时间也精确的控制在10月20日到11月21日(西线阿克塞钦是10月20日到28日,东线藏南是11月16日到21日)因为到11月底时,大雪封山,印度军队无法追击撤退的我方边防部队,同时,所有的制高点又全部控制在我军手中,这为现在争取了优越的地理优势,而这种优势,印度再增兵也很难改变。

  说到喜马拉雅山脉的环境,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由于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山顶常年积雪和冰川,等到夏天,冰雪融化会形成季节性河流,特别是山脊地区,由于冰川的侵蚀,山脊的形状每年都会有所变化,经常出现,躺下时在河东,一觉醒来变河西这种奇观。同时,由于没有真正堪分边界,只是笼统的用“山脊”来指代,这样的边界就有很大不确定性,只要稍微偏个几十米,划下来可能就是几十平方千米的领土问题。而所有这些,相信键盘侠们是不会关注,也不会理解的——毕竟他们有空调,有西瓜,只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可以指点江山、激昂文字。

  第二,龙之声观察员还是那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印度背后是广阔的平原,虽然印度的基建水平不敢恭维,但是好歹占了平原的优势,所以,一般的公路就可以完成军事运输任务。而我们背后是青藏高原,高山大本营,鉴于地理上的恶劣条件,非高等级公路不可。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藏南的墨脱,一直到2013年才通公路,而就这样,这条路每年还有大约三个半月的大雪封山期,在通车的季节,因为夏天冰雪融化导致的地质灾害,也经常会导致公路瘫痪。换句话说,就凭一条时断时续的公路,如何保证大部队作战的后勤补给?

  地理上的劣势,从双方的兵力部署上其实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印度在阿萨姆邦和非法的“阿鲁纳恰尔邦”地区总共部署了多大18万的正规军,还有超过10万的准军事部队。而我军在对应的林芝、昌都地区仅部署了4个山地旅。后勤,是我军现在最大的瓶颈。所以,在印度起劲向边境增兵的时候,我军并没有大规模增加地面部队,而是先后调了数个航空兵团进驻西藏的各个主要机场。很显然,飞机的作战效能远远高于单兵,而且飞机效率高速度快,只要控制了制空权,别说18万,就是80万印军,也只能是我军航空兵的靶子。中国军队正在逐步迈入美式作战模式——以火海对人海的火力优势模式,这些年来,我国军队的规模虽然一再减小,但是部队的火力强度简直是翻着跟头的增长。单就地面部队而言,我军旅级单位的正面火力强度已经达到了美军的约1.5倍,这都是当年“火力不足恐惧症”的后遗症。而印军不是美军,我军地面部队对印军而言,纯属压倒性火力优势,再加上航空兵、远程导弹的支持,别说印军,就是美军也够呛能挡住。

  所以,我军现在虽然没有象印度那样大规模增兵,但是我国政府也并不是某些媒体所污蔑的那样“懦弱”,我军已经进入了火力时代,如今,数个航空团的火力已经远远超过印军的山地旅甚至是重装旅,通过火力上的绝对碾压来弥补我军地面部队数量的劣势。

  第三,很多人被媒体忽悠,以为所谓的“西里古里走廊”真的是峡谷一样的走廊,封锁了这里就能阻断印军对阿萨姆地区的增援。但是,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历史上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都是英国的殖民地,一直到现在,孟加拉的铁路公路和印度都是直接联通的。而所谓的“西里古里走廊”仅仅是边界划分的概念而已,一旦中国的火箭炮真的“封锁”了西里古里走廊,印度依然可以直接通过孟加拉北部的交通网保证阿萨姆地区和藏南地区印军的后勤供应。而所有人都明白,孟加拉的国力不可能阻止印度强行征用它的交通线,所以,这个“西里古里走廊”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

  而且我国的亚东实际上是我国国土上的一个突出部,三面被印度包围(西面和南面,东面是不丹,但是不丹是印度的“保护国”,其国防完全由印度控制)所以,我军真的要在这里部署部队打击印度的西里古里走廊的话,就要面临印军三面围攻,即使印军战斗力弱小,但是三面围攻,始终是兵家所忌讳,因为这样太容易被包饺子,特别是考虑到即使封锁西里古里走廊也不能切断印军的补给线,从这里出发打击印军就变成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最后,龙之声观察员想说,虽然对峙了一个多月,但是我国真的必须要打印度?我国现在GDP仅次于美国,是印度的五倍以上,是公认的世界大国,印度和我们完全不是一个档次,虽然我们在边境只有4个山地旅,但是背后是强大的中国空军百余架驻藏的各型战斗机,再远一点,还有部署在青海和甘肃的远程轰炸机。一个攻击波炸过去,印度在阿萨姆那点兵力至少得打个半残。所以,我们并不是害怕战争,更谈不上害怕印度。我们真正的威胁在哪里?难道是每年至少大雪封山三个半月的喜马拉雅山脉?

  龙之声观察员 认为,我们的威胁始终来自东部,来自大洋,我国最大的对手,依然是美国,任何时候不要偏离了这个核心。印度只是美国用来制衡中国的一枚棋子,如果我们整天忙于和棋子较量,那纠纷就会没完没了(印度、越南、菲律宾、日本、韩国……棋子太多,每一个都打一打,咱们也不要谈什么发展和崛起了)。只有抓住问题的核心,才能真正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也是一再的重复:例如,美国在1900年时其工业产值和经济总量就已经超越了英国,但是一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美国才真正从英国手里接过了“霸主”的王座;甚至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美国的声音都还不怎么响亮。同样的,我们看1970年代,勃列日涅夫执政时的苏联,其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了美国的大约70%,而美国当时正在经历1973年经济危机和越战失败的双重打击,然而,自觉满手好牌的勃列日涅夫迫不及待的到处展示苏联的强大:不但与我国为敌,同时又愚蠢的出兵阿富汗,企图“用印度洋温暖的海水洗刷苏联士兵的马靴。”在这种盲目的躁动中,苏联耗干了原本就不多的家底,并在1991年圣诞节这天,彻底成为历史。

  我国现在正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前进,我们的潜在敌人自然不希望我们重新崛起和强大,他们会用对付苏联的方式来对付我们,在我们羽翼未丰的时候,百般挑衅、压制,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我们的发展。拿最近的中印对峙来说,谁最希望中印打起来?或者说,中印打起来了,谁是获利者?龙之声观察员认为,美俄都会在中印战争中获利。因为中印目前都吸收有巨量的国际游资,一旦中印打起来,国际游资必然逃离中印两国,进入美国,这样,我国的经济建设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美国因为吸收了国际游资,极有可能重复当年克林顿时起120个月的经济繁荣;而印度除了损失资本外,还得自掏腰包购买俄罗斯的各种武器——谁让它没有军事工业呢。

  西方有句名言:敌人反对的就是我们要支持的。既然世界大国都等着中印开战,然后从中渔利,那么我们就更应该保持耐心,不要轻易掉入敌人的圈套。至于,有人问:那本次洞朗对峙,什么时候才能结束?龙之声观察员说,还记得前面说的大雪封山吗?等老天爷封了雪山,我们也可以研究一下,看看印度人是不是够“耐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7 04:07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