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285|回复: 2

金鸿评论:一周政经要闻点评(五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6 13: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国际聚焦: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即将访华的事情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兴趣。阿巴斯访华的时间是5月5日到7日,内塔尼亚胡是5月6日至10日,两个人的访华时间是有重叠的,这让很多人浮想联翩,认为中国有介入巴以和谈的机会了,实际情况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在外交部举行的记者会上,有人问华春莹,“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访华时间有重叠,两位领导人是否会在北京会面?中方是否会做出这样的安排?”华春莹的回答是,“中方一直支持中东和平进程,衷心希望巴以双方能尽快恢复和谈并取得实质性进展,愿为此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如果巴以两国领导人有在华会面的意愿,中方将乐于提供必要协助。”

  从华春莹的回答来看,好像中国并不想勉强巴以双方的领导人在北京见面,如果两方确有意向,中国愿意居中协调。如果中国真的对撮合两家见面没兴趣,干嘛要让两家在中国访问的时间产生重叠?这难道不是刻意为之?既然是刻意为之,为什么要表现得那么矜持呢?看一下阿巴斯和内塔尼亚胡的表现就明白了。

  5月2日,阿巴斯说,目前他并没有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中国会面的安排,他只是希望中国能在听取双方的想法之后向以方转达巴方的诉求——巴方有什么诉求难道以色列不知道?还用中国转达?有意思的是,阿巴斯希望中国企业去巴勒斯坦投资,因为巴勒斯坦正遭受着严重的财政危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从4月15日起,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就开始向中国商品增收35%的进口关税,刚刚黑了中国企业一把,就来伸手要钱,现实吗?阿巴斯你老糊涂了?

  5月3日,以色列驻华使馆新闻与公共外交主任潘立文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说,以色列方面“希望”中国能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促进巴以和谈“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此有确实的“希望”,但还没有太大的“期待”。

  环球的记者马上追问到,“碰面的地点是在中东好,还是在北京好呢?”,这个话问得好狠,如果中方能安排巴以双方在中东碰面,那中东四方会谈就被取而代之了,我很喜欢这个记者的辛辣提问。针对记者的追问,潘立文说,他现在确实不知道中方是否有这样的“想法”与“安排”,因此他不便作任何评论。潘立文不敢说话了。

  从访华之前的热身来看,阿巴斯和内塔尼亚胡都不太希望中国介入巴以和谈,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要安排一个有重叠的访华之行?要知道,现在处在全球局势巨变的前夜,巴以和谈又是全球局势的热点。答案只有一个,阿巴斯和内塔尼亚胡不得不来,来了也不会白来。没看到最近几天正恩兄消停多了?

  从目前局势来看,北京的要价要比我想象得高,美国想搞垮巴沙尔的代价真不是一般的高。如果中国真的介入了巴以和谈,玩不上两年,巴以和谈的主导权就会落到中国手里。美元霸权的命根子也就落在了中国人手里,到那时候,恐怕中国会逼着美国用黄金来交换中国人手里的美国国债了。

  伊朗的苦日子快结束了。3月11日,伊朗-巴基斯坦天然气管道巴方一段的建设正式开始,预计2014年12月可以建成,这条管线投入使用以后,伊朗可以显著扩大它的天然气出口,经济状况必然会好转。4月29日,伊朗石油部部长贾塞米说,伊朗将在两个月内从南帕斯气田向伊拉克输送天然气,这项交易将给伊朗带来50亿美元的收入。伊朗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制裁伊朗的美国政府又一次失败了。伊巴管道建成后,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条管道连接到中国的天然气进口网络上。回头想想,中国在年初高调接管瓜达尔港也是有战略考量的。

  制裁伊朗就要失败了,日本人着急了。想当年,为了制裁伊朗,美国逼着日本人放弃了几个非常好的大油田——日本人不要的油田我们都笑纳了,呵呵,现在如果美国允许各国重新回伊朗投资油田,日本人不是亏大了?所以,安倍小三开始了一场能源之旅。美国人当然不希望日本人买俄罗斯的石油,但是,不让他们买俄罗斯的买谁的呢?伊朗的可以吗?安倍又开始找不自在了。安倍的出访基本是失败的,无限量的宽松政策已经判了日本经济的死刑,普京敢相信日本人是个可靠的大买家吗?日本经济崩溃了用不起油了怎么办?所以,当着记者们的面玩笔的笑话就出来了。至于沙特和阿联酋的石油,我们还想要呢,日本人就别乱打主意了。

  (执笔人:金鸿)

  二、宏观调控

  (1)马凯:适当提高资源税税负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5月2日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称,要加大资源环境税费改革。按照价、税、费、租联动机制,适当提高资源税税负,加快开征环境税,完善计征方式。积极探索运用税费手段提高环境污染成本,降低污染排放。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则对此表示,资源税和环境税改革对生态文明建设非常重要,“十二五”期间开征环境税应该没问题。

  (2)中国制造业PMI创三个月新低 经济增长动能减弱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6%,连续7个月高于50%,仍处在平稳区间。但指数较3月回落0.3个百分点,增势趋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4月PMI分项指数中,购进价格指数从3月的50.6%大幅降至40.1%,这表明短期内通胀无忧。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一季度CPI上下波动,2月份为3.2%,但仍低于全年3.5%的目标,3月份则大幅回落至2.1%。

  (材料整理:金鸿)

  三、产业经济:手工业的发展与标准化的历史视野

  历史越往前推进,人们或许会越加清晰的看到,中国古代的天文、地理、医药、农业、手工业、建筑业、气象、水文传承,不仅仅是文化上的需要,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元素。

  这些传统,是在手工业生产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落伍”。中国所见年代最早最全面的手工业标准记载于《考工记》(因为今天所见《考工记》是作为《周礼》的一部分,所以又名《周礼考工记》或《周礼冬官考工记》)一书中,该书全文约七千字,但却汇总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种产品的设计规范、技术要求、制造工艺、检验方法和质量管理,以及城邑宫室、农田水利的设计建造等一系列标准规范;书中的一章还专门用于记载标准量器制造工艺和检验方法的技术标准规范。以此来看,今天的工业化大生产所强调的标准化思想,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已为古人所广泛沿用——只是,在近现代向西方学习工业化的过程中,“质量标准”往往与“生产流程”相混淆;很多人误以为设计规范、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质量管理这些重要的管理学思想,非舍近求远地向西方学习不可。

  事实上,古代很多的制造工艺,已经具备了复杂的系统工程所要求的所有特点,标准化、模块化等思想的运用,一点也不亚于今天。以战国时代的战车为例,需要木工、金工、漆工、皮革工等多工种严格、明确的协作,而且各个零部件都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工件误差均控制在(0.1—0.2)毫米左右;秦朝工艺产品的通用性、互换性和系列化程度,可与福特在20世纪初发展的汽车生产相比。公元前221年“六王毕,四海一”后秦始皇推行的度量衡和标准化(如“车同轨”、“舆六尺”等),更是为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统一奠定了丰厚的思想基础。秦简《工律》、《司空律》、《效律》等有关手工业生产的律令可以看作是那个时代的标准化律令。

  但是,由于时代条件的差异,秦汉时代的标准化发展,与西方工业革命后的标准化发展却面临着不同的命运。无论是古代的手工业还是近现代的工业中,推行标准化的基本出发点都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品的规模化复制。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之间的纷争使得军事手工业的生产能力,成为强国的基本条件;在那个时代,在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这三种经营形态中,官营手工业成为最重要的推力,由其大规模生产的手工业品(如战车等)也为军事所消耗。所以,尽管当时的秦国推出“重农抑商”的政策,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但标准化的思想仍然在秦国及后来的秦朝中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但是,在汉朝的休养生息之后,特别是汉武帝平定匈奴后,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下游动力就没有那么强劲了;及至诸葛亮造“木牛流马”“诸葛连弩”之后,标准化的思想也就随其载体——官办手工业没有大规模的持续推广。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取代了官营手工业成为主体;没有了官营手工业连续的、严格的、明确的分工和要求,工匠和工艺的发展也就趋向于自生自灭。及至宋代,当时的火药技术可谓是世界领先,但最大的用途是汴河两岸的烟花爆竹,而明代记载中国火药技术最详细的《武经备要》则因朱元璋担心危害统治而封藏。宋明之间的元代产生了郭守敬这样的天文学巨匠,但是郭守敬去世后,无人能够操控夜观天象的整套仪器。后来,清代的洋务运动领袖李鸿章甚至认为,唐代科学之后器用之学已近消亡。从这个角度看,鸦片战争中消朝不敌西方火炮也并非偶然。

  中国古代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中,之所以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标准化和模块化生产,与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这可以从与西方的对比看出。随着农业技术的改良和粮食产量的提升,大众社会的发展已经为手工业产品的下游消费提供了条件,这无论是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还是西方中世纪贸易增长以来工匠为满足生活用品的需要而生产造型雷同的工艺品,都是一样。而从技术条件来看,西汉开始冶铁业已经用煤炭做燃料,东汉发明了水力鼓风,北宋更是已经用焦炭为燃料;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也已大量运用高超的技术和工艺。但是,有所不同的是,在当时的地理、交通和对外贸易条件下,中国古代的手工业还足以满足大众的需求。与之形成对比的是,18世纪欧洲列强在海外获取了大量的土地和商业利益后,工业产品的需求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急剧扩张,加上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动力发展带来的交通半径的快速扩大,使得机器批量生产取代手工操作具备了历史条件。尽管当时西方国家也在批评商业主义的装饰过剩、机械化生产条件的粗制滥造、传统手工艺品精湛技术的丧失等,而且在19世纪还出现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反对维多利亚风格,反对机械工业化,吸收东方风格,力图复兴中世纪手工业传统和优雅、统一)等,但机器的作用仍在不断地强化。而在大西洋另一岸的美国,由于地多人少的特点,标准化、机器化更是推进得如火如荼。及至20世纪20年代,强调“机器美学”理论的现代主义在西方更进一步反映了人们对工业时代的赞美和对技术的崇拜。

  现代主义的核心是对机器的承认,其产生与大众消费市场的扩大密不可分。经历19世纪的积累后,西方社会中大众消费的基础已经初步存在,而美国以福特汽车为标志的装配流水线生产更是点燃“大众消费社会”的引擎。从此,工薪阶层消费和大批量生产,使得标准化量产的思想繁衍有了肥沃的土壤。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以法国、美国和英国等为代表的装饰艺术运动,则反对古典主义、自然(特别是有机形态)、手工业倾向,主张机械化的美。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运动同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工薪阶层的消费的确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是西方社会此后几十年不断积累、最终演变成过度盛行的消费主义,却“物极必反”。适度消费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没有考虑全球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资源有限性、没有考虑消费群体规模与生产平衡的过度消费,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爆发。所以,以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等为标志,西方也曾出现进行了反思;但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明白“阴在阳在内,不在阳之对”的道理。

  在这种反思及越来越激励的市场竞争面前,客户需求的多样化终于使得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规模定制作为标准化量产外的改良路径,进入生产商的视野。由于个性化需求和细分市场很不稳定,不断变化,因此伴随大规模定制的必然是短的产品生命周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其中在诺基亚手机巅峰时代三星手机还能得以凭借外观等方面的多样化设计占领很大市场,或许就是其中的最典型案例。所以,目前在生活消费领域的产品中,大规模定制事实上已经取代了标准化生产,成为主角。这也是之前的一周要闻点评中《宜家、斯沃琪和苹果产品开发的共同启示》的时代背景。

  此后,随着交通、信息基础设施的进步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时间、空间与经济的相关性得以减弱,而信息化、电子商务的发展更成为了个性化需求的推动力。在此条件下,我们再来审视传统手工业中的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深邃智慧,将其与大众的个性化消费时代需求相结合予以挖掘(比如,传统技艺生产时代的产品生命周期已与今日有很大的区别,如何合理地将其利用),使传统的手工业技艺得以与其产品载体共同发扬光大,既是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也是产业发展可以依赖的源动力。

  (执笔人:黑色新星)

  四、科技技术

  1.我国近期科研成果

  a)   2013年5月2日零时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星十一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中星十一号”卫星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这个集团所属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第14颗商业通信卫星。卫星装载C频段和Ku频段共45路转发器,主要用于为亚太地区等区域用户提供商业通信服务。

  b)   记者2日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院士等组成的协同创新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的全方位地面验证,为全球化量子网络奠定了技术基础,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上。据悉,该项研究为中国通过发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实现基于星地量子通信的全球化量子网络和在大尺度量子理论基础检验,以及探索如何融合量子理论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这也是中科院量子科技先导专项继去年实验实现拓扑量子纠错和百公里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与纠缠分发后取得的又一阶段性重要突破,同时也是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的最新重要成果。

  c)   2013年春节后,我国突发了H7N9禽流感。面对重大疫情,由国家863计划支持取得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酸提取仪及配套提取试剂,成功应用于H7N9禽流感筛查工作,实现了从呼吸道分泌物样品中提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到检测的自动化过程,为H7N9禽流感筛查提供了快速集成解决方案,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应对禽流感的防控工作。目前,核酸提取仪及配套提取试剂已经在浙江省H7N9定点筛查医院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市、陕西省、青海省、西安市和湖州市等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超过2400多例流感样的H7N9病毒核酸提取及筛查。国产的核酸提取仪及试剂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快捷方便、价格便宜、供货期短等优点,适合在大面积筛查中应用。

  2.生命科学简讯

  a)   英国詹姆斯·赫顿学院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报告》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研究了数百种草的杂交结果,发现一种由黑麦和牛毛草杂交出的新草种可大幅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这种杂交草的草根能深入土壤,草根结构可在土壤中形成更多小孔,从而增加其蓄水量。实验显示,种植这种新草的土壤可将水流量减少约50%。

  b)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称,与禽类受体相比,一种H5N1型禽流感病毒变种更易与人类受体结合,这种结合能力与造成1918年和2009年流感大流行的病毒相当。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家禽和野鸟间易于传播,但传播给人类比较困难,不过这种病毒很致命。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河冈义裕等人在研究中通过定量生物物理测量法分析了H5N1型病毒变种与受体结合的特性,发现这种病毒与人类受体结合的能力是与禽类受体结合能力的200倍。

  3.物理科技快报

  a)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法国最新设计的“Hydropter帆船”被称为世界上最快的船艇,计划于今年6月启航,可能刷新跨越太平洋的速度记录。船体可悬浮在海面5米之上的位置,仅有2.5平方米的船体与水面接触。事实上,帆船的表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相当于喷气式战斗机飞行时机翼压力的两倍。帆船能够在10秒内时速从37公里加速至83.3公里。

  b)   据国外媒体报道,维珍公司研制的亚轨道太空船完成首次有动力飞行,太空船2号从母船上通过火箭启动脱离,自由飞行过程中速度超过音速,达到1.2马赫,研究人员预计太空船2号在年底进行首次太空飞行。理查德·布兰森爵士为整个太空船系列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目的是打造亚轨道的旅游飞船,携带乘客体验100公里以上高度微重力环境的感觉。测试飞行的场地位于洛杉矶以北的莫哈韦沙漠中,在此之前太空船2号只进行了数次无动力的滑翔测试飞行。

  c)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科学家利用电子轰击为果蝇幼虫研制了一套“纳米衣”,能够保护幼虫免遭类似太空的真空暴露影响。如果没有这套衣服,幼虫在短短几分钟内便走向死亡。这种纳米衣的问世有望终结人类航天服时代。科学家对昆虫皮肤进行研究后发现,电子轰击改变了覆盖幼虫皮肤的薄膜,导致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允许其移动的柔性层,也就是所谓的“纳米衣”。这个柔性层非常坚固,能够防止脱水情况发生。绝大多数昆虫并不拥有能够转换成纳米衣的层,为此,科学家决定打造一个人造版。研究中,他们将蚊子幼虫放入吐温20溶液中,而后给它们覆盖上一层等离子体。(吐温20是一种没有毒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做法导致吐温20形成一个纳米衣,与果蝇幼虫天然形成的纳米衣类似。美国宇航局埃姆斯研究中心(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莫菲特场)的天体生物学家林恩-罗斯查尔德在接受《科学》杂志采访时表示,纳米衣能够允许动物甚至人类在极端的太空环境下存活。研究人员认为这项技术将最终允许宇航员摆脱传统航天服。借助于独立的供养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纳米衣能够保护他们经受住外太空的恶劣环境考验,例如真空和极端温度。

  d)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科学家在极高压下测量纳米材料的结构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解决了为金纳米晶体结构成像的高能X射线束严重扭曲问题,有望引导科学家们在高压下制造出新的纳米材料,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行星内部发生的一切。最新技术发表在4月9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上。

  e)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杜克大学化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新的计算机算法,能模拟出所有的含碳小分子,经过分类编目后形成一份特殊的小分子空间“地图”,帮助化学家在实验室里将这些分子真正制造出来。这一成果有望成为药物开发人员的得力工具,以寻找更有效的药物和新材料。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4月的《美国化学协会会刊》上。小分子空间(SMU)是所有分子量在500道尔顿及以下、具有合成可能性的有机分子。这类分子约有1060种。目前的资料库只描述了小分子空间中约10亿种分子,迄今合成出来的化合物约有1亿种。而且这些分子在结构上很相似,很多来自空间中的同一区域。在那些未曾探索过的区域里,更可能存在着最棘手难题的分子答案。

  f)   具有一定电子构型的基本粒子、原子核以及原子都有电子自旋特性,这一特征也为控制电流提供了新的选择。由德国哥廷根大学第一物理研究所、柏林弗里茨·哈伯研究所、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于利希研究中心高级模拟研究所、柏林海姆霍茨材料和能源研究中心等方面科学家参加的国际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几纳米厚、可以存储和读取超短电流的薄层系统。用很短的激光波冲击薄层系统,就能够产生自旋电流。这种自旋电流因其特性和与金属的相互作用,可以在金属中流动、定位和存储。这个团队目前在研究如何进一步主动调控这种电磁波。专家认为,太赫兹电磁波对于超高速信息技术发展、新型光源开发,以及在新药产品开发中精确分析复杂的分子和晶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4.新能源和节能设备的研发动态

  a)   2013年3月29日,加拿大《世界日报》报道,卡尔加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更容易更便宜的生产电解剂方法,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期刊上。传统的电解剂依赖于稀有的、难以处置的金属,且有毒性。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了类似铁锈的普通金属作为电解剂,其成本比传统方式降低1000倍。在通电情况下,利用该电解剂将水转化为氢气和氧气的效率到达70%和90%。目前,研究人员已组建了一个名为“水火燃料公司”(Fire Water Fuel Corp),希望通过一年的时间能够将电解剂技术商品化。研究人员估计,全球对电解剂生产的需求产值高达2亿5000万加元。

  (材料整理:品茶)  排版校对:V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8 13: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帮顶,分析不错,但现在以为伊朗的苦日子到头未免太过于乐观了,现在叫好远远未到,六方会谈如能成功,才是一个好的开端.如不成功,这个世界就要真的热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1 10: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纳米衣”比较感兴趣。只是比较好奇,怎样解决主题生命的物质交换,比如说呼吸、进食、排泄等?
难道该“衣服”已经可以像我们日常着装一样方便地穿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9 03:3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