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579|回复: 10

昊天经纬:时代转折,邓小平负重前行!每个中国人必须铭记的那段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0 15: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事分析137》201704020

  一、新中国的历任领导人中,作者已经评论过第一代领导集体(毛泽东主席)、第三代领导集体(江泽民主席)、第四代领导集体(胡锦涛主席),我们先重温一下,然后评价第二代领导集体:

  1、《时事分析106》20161225毛主席诞辰祭:看毛主席如果智斗苏美(策略描述)(点击查看原文)

  2、主政十年,胡锦涛干了两件彪炳史册的大事(有良心的中国人都不能忘记) (点击查看原文)

  3、《时事分析110》20161230江泽民时代的不朽功勋(被曲解的那段历史)(点击查看原文)

  二、联美抗苏,邓小平主政下的中国完成“从亲苏到亲美的外交转向”:

  回顾历史: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1979年2月17日中越战争爆发。

  短短的两个多月,中国就完成了“从亲苏到亲美”的华丽转身,但中国从“亲苏到亲美”外交谈判却真正持续了十年之久,我们先简单的回顾一下历史:

  今天,我们对历史的评价本着还原真相的态度,不回避问题,也不否认功绩:

  1、由于美军先后长期想入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两场战争的泥潭,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华约(苏联)”完成对“北约(美国)”的力量扭转——即“华约(苏联)”的力量已经超过“北约(美国)”的力量。这方面的内容作者在《毛主席如果智斗苏美(策略描述)》(点击查看原文)一文中已做过详细的逻辑描述。

  为了防止“华约(苏联)击溃北约(美国),从而完成统一地球”这种不利于中国崛起的情况出现,主席审时度势,于20世纪60年代末正式开启“亲苏到亲美的外交转向”:以1969年的珍宝岛战役为标志,中国和苏联正是走向决裂;以1971年基辛格访华为标志,中国开始“联美抗苏”的外交转向。

  当时就“中国从亲苏到亲美的外交转向”开出的条件是:北约(美国)必须向中国让渡“类似于50年代年中国倒向苏联(对抗美国)时苏联向中国让渡的全套的工业体系(156个项目)”,基辛格访华后中美双方签署了“四三方案”——这个方案核心是北约(美国)向中国让渡西方先进工业体系。

  注释:如果“四三方案”完成,则中国将同时拥有“苏标和美标”两条不同标准的工业体系。

  但这个方案因为中国内部的原因最终执行的效果不理想——西方在向中国让渡先进的工业体系方面“耍滑头、不肯全面让渡”,这也直接导致主席一直不肯与美国“正式建交”来“偕同北约(美国)”共同对付华约(苏联):主席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直至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为止,中美关系一直处于“若即若离”的表演状态,主席逝世后中国进入了“打到四人帮和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的历史时期,这个第一代领导集体和第二代领导集体之间的“衔接”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

  1979年1月中美建交,邓小平同志访美后一个月,中越战争爆发——中苏关系历史性的决裂:

  注释:当时越南是苏联在中南半岛推进地缘政治影响力最重要的棋子,1979年的中越战争彻底将苏联在中南半岛拓展影响力的努力彻底“打碎”。

  各位读者可以将“1979年的中越战争”视为中国向北约(缴纳)的投名状:从此进入了“中美蜜月期”。

  现代很多国人对这段历史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作者认为当时邓小平主席启动中美建交和越南战争来迅速的固化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政治层面和军事层面权威性”是当时最大的国家利益所在:诚然,中国的这次外交转向过程中“向西方索要到的利益有限”,但由于毛主席的逝世,当时国内政治层面陷入了短暂的混乱状态(相信大家都明白),如果这种混乱状态持续演化,最终走向不可收拾的局面,那将是中国的灾难(这不是简单工业技术能弥补的)。

  所以在那个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迅速平定中国的政治混乱局面、稳定了大局”——当然方法是“坐实中国完成从亲苏到亲美的外交转向”——楔入国际力量的方式。

  中国的改革开放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诞生的新的经济发展形式——西方(欧美日)向中国开放市场,中国大规模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

  2、在1979年之前,苏联进出印度洋最快捷的通道建设是:苏联以越南为基地来拓展中南半岛拓展地缘政治影响力(当时苏联通过越南已经将地缘政治影响力渗透到老挝、柬埔寨、下一步将渗透泰国、马来西亚),以金兰湾为俄海军前进基地,从南海方向进出印度洋。

  1979年的“中越战争”将苏联在中南半岛拓展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努力彻底击溃,苏联建设进出印度洋最快捷(中南半岛——南海通道)通道的努力彻底归零。

  中越战争结束后,苏联评估全球战略后,认为“从中南半岛进出印度洋的通道建设已经失败”,为了保持对印度洋的影响力,1979年下半年苏联开始建设新的“印度洋影响力输出通道”:这就是1979年阿富汗战争的背景——苏联企图拿下阿富汗(当时阿富汗是苏联的邻国),然后从以阿富汗为前进基地,借助(或者军事拿下)巴基斯坦(亲美国家)或伊朗(亲苏国家)来打通进出印度洋战略通道。

  这就是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政治背景。战争爆发后,中国配合北约(美国)在阿富汗境内扶持武装力量对抗苏联的入侵:北约提供武器援助(比如:苏联直升机克星的毒刺导弹),中国将这些援助武器通过“瓦罕走廊”远远不断的输送到阿富汗塔利班等反抗组织手中。

  3、中国与北约(美国)之间的联手最终让苏联这个超级大国陷入了阿富汗战争的泥潭当中不能自拔,这场战争最终耗光了苏联的国力,是苏联最终走向解体的埋下了伏笔。

  时代转折,邓小平负重前行!每个中国人必须铭记的那段历史

  三、苏联败局已定,北约(美国)开始对中国下手:

  1、世界就是这样残酷,20世界90年代末,华约(苏联)疲态尽显、败局已定,这个美国最大的敌人消失后,中美蜜月期基础不存在了,美国开始掉头对付中国——翻脸比翻书还快。

  估计中国也没有想到一场阿富汗战争就能让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如此迅速的陨落:中国最高决策层高估了苏联的综合实力,没想到他居然连一场中等烈度的局部战争都撑不过去,真是外强中干——它不解体谁解体?

  稍延长一下苏联的寿命也许对中国的全球战略有更大的好处(至少不会更坏),但历史不能假设,邓小平主席能做的不是抱怨,而是加强战略定力和应对新的国际挑战。

  任他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无论如何,邓小平让这个民族抵抗住了风雨飘摇,走出了历史低谷,未来的中国不会再有比那个时候更糟糕的国际环境了。

  2、1989年北约(美国)对中国的政权颠覆(和平演变)让中国彻底认清了美国丑恶的嘴脸。当然,美国也低估了新中国建立后两代领导人赋予这个民族的韧性和自豪感:

  也许我们的政权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他赋予了一个刚刚经历无数苦难的民族成为全球大国的希望。人是自然界的精灵,除了这身皮囊之外,还有高贵的思想和灵魂;我们祭奠轩辕伏羲、我们向往秦皇汉武;不是因为我们愿意承受苦难,而是浸透在我们血液里文化基因让我们忘不掉汉唐长安;这是周易赋予我们的使命和力量,是白皮猪永远无法理解的文化内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0 19:26: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真相终究大白于天下,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二洗白的,一些东西为什么不敢解密,除了造谣就是抹黑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0 22: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你懂不懂历史?从亲苏到亲美,是邓领导完成的吗?中苏论战60年代初就开始了!69年中苏就在黑龙江珍宝岛发生了战争。中苏之间那时就开始了对抗。联美抗苏,是70年代初就定下的战略,那时的邓还不是决策圈中的。
希望你要尊重历史!不尊重历史,就是在瞎咧咧!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1 09: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后的反恐和阿富汗战争,表明中国的国运并不是太差。说他不太差,是因为在中国最需要的时候,天降机会,为中国争取了不小的时间段,如果美国不调整GDP计算方法,中国在总体规模上,已经和美国不相上下了,而事实上,到2020年,美国就算调整了GDP也再也压制不住了中国了,而且此时中国在规模上,美国也再也赶不上了,
我知道很多二们都们认为中国在技术上还差很远,但是大家注意到这个技术其实是美国发展已碰到了历史瓶颈了,正是这样,中国才面监着一场大超越存在,
二战苏,俄国全面继承了钢铁文明,但放弃了半导体文明的发展,苏俄创造了钢材文明的顶峰,但严重落后于非金司半导文明,这也是美国最终超越苏联的地方,这是从技术上分析的一个思路,而拥有了人力顶级资源的美国,则在钢铁文明的接近平齐的基础上,虽然不如苏联,但是在电子文明上弯道超车,对苏联进行全面超越,而目前而临着是电子文明再发展的技术瓶颈的制约,这个制约说白了,就是不能大数量级的提升面积集成密度,受限于才料技术极限制约,很多新的技术,不过是为了修修补补而,所以说人类面临着新材料的新突破,新的律大国家将因此而产生,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1 09: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的竟争在德中之间展开,之所以没有美国,是因为美国要先取得产业文明的回归,之所排除日本,因为日本已提前下车,新的材料文明产生,必定是在产业文明的大规模应用的因家产生,可以预见的是他只能产生在德国或中国,而美国只是候选,并没有必然。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1 09: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体上我是认同昊天的思路的,苏联垮台后,中国面对的战略压力突然加大很多,美国也频频碰触中国的核心利益,原因就是因为苏联突然崩盘,造成的二级或者说三级结构的失衡,所以说不管是美还是苏或者俄,都是热衷于推行全求霸权主义的,虽然中美间的默契没有完全打破,但因为二极格局的严重失衡,中国不得不在默之下,对苏俄作出一种倾斜,以减轻美国的注视,当然中国也不全是说只能在俄美夹缝中征存下去的打算,而是在准备另一种寮力准备,就是中国能单独抗衡美俄一级的国家实力积累,这也是中国在实力不济之下推出不对称战争,以及为国力准备争取时间,这个争取时间就是要达到单独抗衡美国或苏联或俄国的对称力量,首要的是军事力量,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0 22: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看看邓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0 22: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未来中德竞争的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09: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有心人天不负 于 2017-5-21 09:31 编辑

“”短短的两个多月,中国就完成了“从亲苏到亲美”的华丽转身“
------------------------------------------
“华丽转身”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2 16: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是公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3:07 , Processed in 0.15633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