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77|回复: 2

海啸后的希望:政府该如何干预市场经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3 08: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政府该如何干预市场经济(一)

  政府究竟该不该干预市场经济,如果干预该怎样干预呢?这个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不休的难题。

  为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最近几年政府干预经济的案例和结果:

  1、政府实行猪肉收储政策;

  目的:稳定猪肉价格,提高养猪积极性,增加养猪者的收入。

  结果:猪肉价格出现长达2年多的亏损,亏损幅度和亏损时间创历史记录。

  长期亏损导致养猪积极性大幅下降,大量宰杀母猪,猪肉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猪肉价格出现暴涨。不得不大量进口猪肉

  2、政府实行棉花收储政策;

  目的:提高棉花种植者的积极性。稳定棉花生产,增加棉农收入。

  结果:

  棉花价格最后大跌,远远低于成本价。种植棉花严重亏损。即使政府花费巨资补贴也棉农也不赚钱。棉花种植面积连续多年下降。

  因为政府收储导致国际棉花价格比国内便宜的多,政府一面收储,市场一面大量进口棉花。

  政府收储过千万吨棉花,最后不得不放弃收储,该为补贴棉农。最后,还不得不高价售出,亏本抛售。

  政府收储期间导致中国国内棉花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棉花下游纺织企业因为高价棉花失去国际竞争力。盈利大幅下滑,出现企业外迁和倒闭。

  3、政府实行玉米收储政策;

  目的:保护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和收入。

  结果是:由于国内玉米价格高于国际价格,出现政府收储,企业大量进口。

  玉米价格大跌,农民种植积极性大幅下降。

  最后政府不得不放弃玉米收储,玉米价格大跌。种植玉米积极性下降。

  4、政府直接干预煤炭生产;

  政府出钱帮助解决煤炭企业下岗职工,同时严格限制各个企业的产量。花费大量资金和人力。

  目的:救助产能严重过剩,并出现严重亏损的煤炭行业。

  结果是:

  政府花费大量资金安置煤炭企业下岗职工,煤炭价格大涨以后,中国神华盈利以后豪气分红590亿。一面享受政府补贴,一面豪气分红。严重过剩产业出现暴利。

  靠政府控制产能能暴利,煤炭企业哪里还有

  煤炭价格暴涨,并带动铁矿石和钢材价格大涨。进口价格和数量大幅增加。

  下游企业盈利大幅下滑,进口大量增加。比如下游的化工产品进口量价齐涨。

  5、政府干预钢铁生产;

  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支持当地经济,在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用财政给本地钢铁企业不断补贴。

  目的:解决当地就业,增加当地税收。

  结果:钢铁价格不断下跌,亏损不断加大。财政补贴越来越大,钢铁企业债务不断加大,资产负债率甚至超过100%,出现资不抵债。

  以上几个政府干预经济的事情可以看出,政府干预的结果很多时候,和初衷背道而驰。最后的结果是:

  1、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2、被政府保护的对象最后反而出现严重亏损;

  3、保护导致下游企业国际竞争力下降;

  4、导致价格暴涨暴跌;

  5、导致进口增加,出口企业竞争力下降,进而导致外汇流失;

  6、保护导致社会分配失衡;

  7、影响市场公平竞争;

  为什么政府良好的初衷,却导致这么多事与愿违的结果呢?

  那政府究竟该不该干预经济呢?让我继续详细对以上政府干预项目逐个剖析,然后得出我的结论。

  (政府该如何干预市场经济(二)——猪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14 16: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究竟该如何干预经济(二)

  上一篇文章我分析了,政府对猪肉、棉花、玉米、煤炭、钢材等的直接干预。但最后结果都事与愿违,同时引发了系列不良结果。

  但这些结果,就能证明政府不该干预经济了吗?为什么政府的这么干预行为最后都失败了呢?

  要分析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看看,为什么会出现不良结果:

  1、为何政府为了保护养猪者、棉花、玉米种植者利益和积极性采取的收储政策,会导致养猪者出现历史性的巨亏,棉花大幅跌破成本价、玉米大跌导致亏损,最后不得不靠政府补贴勉强维持生产呢;

  正常的情况是: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盈利增加——养殖积极性提高——供应增加、需求相对下降——供过于求——降价盈利下降,甚至亏损——养猪积极性下降——供应减少、需求增加——供不应求——

  这是一个通过价格涨跌影响盈亏,进而改变供求关系的自市场动调节的经济规律。

  价格下跌,必定是因为供应大于需求。在无法有效长期增加需求的情况下,只能是减少供应。

  比如:棉花下跌本来就是因为全球棉花生产已经大于全球的棉花需求,这时候,只能通过价格下降让农民减少棉花种植,但如果这时候政府强行维持高位价格收购。导致棉花产量年年依然大于需求,即使政府不断收储,但过剩供应却源源不断的增加。而政府的收储行为,更加坚定了种植者稳定收入的预期,不断加大生产,迟早一天超过政府收储的极限,这时候,政府不得不放弃收储。而政府放弃收储,会让供过于求的矛盾瞬间激化,而这时候即使跌再多,政府也无力收储了。价格就会自由落体运动——暴跌。

  这个道理玉米也是类似。

  而猪肉也是类似的道理,本来养猪过剩了,养猪者应该减少养猪,但政府的高位收储政策,让养猪者觉得稳定盈利。虽然当时养猪供应已经大于需求,但政府把过剩的部分收储以后,市场暂时还是供求平衡,加上政府收储价格比较高,养猪依然稳定盈利。意思是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养猪的供应依然没有减少,甚至因为政府兜底的行为会导致养猪者加大养猪。供应持续大于需求,政府不断收储,直到收储能力达到极限。政府突然放弃收储,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瞬间显露,价格崩溃。而这时候政府却再无力托底。因为养殖的周期比较长,短期内过剩无法化解,价格一落千丈,即使跌再多,过剩依然还是过剩。因为即使价格大跌,供过于求的局面无法改变。所以导致养猪出现历史性的巨亏,很多养殖户亏损严重。

  2、政府补贴钢铁企业,为何导致钢铁行业亏损巨大。补贴越多,亏损越大?

  道理很简单: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亏损——减产——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这本是最简单的经济规律,但政府的行为却改变了这个规律: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银行贷款支持继续生产——供过于求更加严重——价格继续下跌——继续贷款和补贴支持生产——供过于求矛盾更加激化——价格暴跌。

  所以,在本来该减产的时候,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逼迫企业继续生产,导致价格不断下跌,钢铁企业亏损越来越大。

  实际只要银行不贷款,政府不补贴,企业亏到无钱生产的时候,自然就会减产,减产就会导致价格反弹。亏损就会减少。

  3、政府限产煤炭,为何导致煤炭企业出现暴利,中国神华几百亿的豪气分红。过剩产能为何一夜暴利,亏损企业一夜暴富。

  由于煤炭企业亏损过度,政府为了救助这些亏损企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全国范围内减产、限产。结果为什么会让严重亏损的煤炭行业出现暴利呢?因为减产过度,但煤炭巨亏以后,全世界实际已经大量减产,民营企业也大规模减产的情况下。唯独中国国有煤炭企业靠银行的贷款、政府的补贴一直亏本生产。本来供应已经有效减少的情况下,突然大规模的政府主导的减产。导致供应快速减少。而在需求高峰到来的时候,这种计划经济却没有弹性。比如:煤炭价格大涨以后,本来生产应该增加,但因为政府强制性的限产,即使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应也没有丝毫增加,加上今年冬天出现严重雾霾,进一步限制了供应。加剧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煤炭价格大涨2倍左右。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前所未见。

  本来矛盾出现,应该顺势疏导,而政府的方式却是堵,如同垒砌一个巨大的堰塞湖。

  本来供应过剩,应该减产。但政府的政策结果却是促进生产。

  本来供不应求,应该增产。但政府的政策结果却是减产的。

  就像这次房价一样,本来房价还在上涨,应该增加供应,减少需求。结果我们却打出去库存的口号去减少供应,增加银行贷款。导致房价火箭速度一样的上涨。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之所以出现这些令人意外的结果,主要是政府的干预行为违背经济规律,导致矛盾积累并激化,最后超出政府的承受能力以后,矛盾全面爆发。政府却力量耗尽,问题最严重的时候反而只能听之任之了。最后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但,政府究竟该不该干预经济呢?如果可以干预,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如何干预呢?

  (下一篇:政府究竟该如何干预经济(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0: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该如何干预市场经济(三)

  前面我们分析了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的结果和原因。那政府究竟该不该干预经济,如果要干预,究竟该如何干预经济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2008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以后,美国政府是如何干预市场经济的。

  1、对首次购房者补贴;

  放宽对首次购房者的补贴。该法案大幅放宽了对首次购房者退税补贴的门槛,个人年收入低于12.5万以及家庭年收入低于22.5万美元的首次购房者均可享受8000美元的退税补贴。而之前,个人年收入低于7.58万美元及家庭年收入低于15万美元的首次购房者方可享受退税。

  对已经购房者的补贴,已经购买房屋并连续居住满5年的人可以获得6500美元的退税。

  2、汽车销售政府财政补贴;

  美国政府投入30亿美元进行的汽车“以旧换新”,该政策仅仅维持了一个月左右。

  3、政府不断投入大量资金持续延长失业救济金发放时间,而不是用这一万多亿美元去刺激经济;

  4、美联储出面购买部分债券和股票;

  在美国金融市场最低谷的时候,美国政府出手购买了部分股票和债券。结果,后来金融市场复苏,美联储的购买的股票和债券反而大赚。

  美国是世界上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美国政府也在危机中出手干预市场。

  现在我们来分析美国政府干预市场的生层次原因和结果:

  1、补贴购房稳定房价,但不影响去库存;

  美国政府购买补贴政策是在美国房价大幅下跌,价格远低于成本价以后实施的。补贴以后并没有影响美国房屋去库存。只是防止了房价过度的下跌。美国2008年以后,几年时间内房屋修建量都维持在20—50万套的历史低位(美国正常房屋修建是120万套,美国金融危机以前是250万套)。所以,美国补贴购房的前提是不妨碍正常的去库存。

  稳定房价的过度下跌,有利于缓解经济和金融非理性的恶性循环。

  2、以旧换新补贴购车者:目的是帮助去库存,盘活资金,但不妨碍市场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在汽车销量好转以后,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仅仅维持了一个月。资金仅仅30亿美元;

  2008年突然爆发的金融危机,让很多汽车企业现金陷入困境。这并不是因为美国企业的科技和管理问题,仅仅是因为突发经济导致现金周转困难。而企业却拥有大量的汽车库存,政府发放补贴的目的是帮助汽车企业盘活库存,让好的汽车企业不至于休克。但却不妨碍汽车行业的市场淘汰。

  3、增加政府债务延长发放失业救济金,忍受经济调整的痛苦,却不去直接增加债务刺激需求;

  经济下滑——失业——需求下降——经济继续下滑——这个是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循环

  为了防止经济进入恶性循环,美国政府几年时间内坚持不懈的发放了大量失业救济金。

  美国为什么不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增加需求呢?为什么宁愿选择发放上万亿的失业救济金。而不是用这个资金去搞基础建设带动就业呢?中国4万亿人民币刺激投资就很快让中国的经济迅速摆脱下滑。

  因为美国精英知道,美国当时的问题是产能过剩和债务问题。为了去产能、减少债务、淘汰落后产能必须维持价格低位,经济下滑。让市场完成上面的经济中的问题。只有解决了经济中的问题,美国的经济才能真正健康的长期发展。

  如果用这1万多亿美元的资金去刺激经济,即使短期需求增加,缓解了经济中的供过于求的矛盾。但刺激结束以后,不仅债务问题总量更大,而且产能过剩依然存在。这样不仅没有解决经济中的矛盾,反而导致矛盾更大。

  4、美联储购买债券和股票都是在价值被严重低估,市场反应过度下跌以后。所以,最后反而大赚了不少。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政府的干预市场的行为,仅仅是防止价格过度下跌,经济恶性循环。却没有妨碍市场的正常调整。

  美国为什么在雷曼银行最危机的时候,都不愿意救助。目的就是为了利用雷曼银行的倒闭,达到制止债务继续发展的目的。因为雷曼银行的倒闭,导致银行的储户大量取回存款。这样银行不得不紧缩贷款。银行贷款紧缩自然逼迫社会杠杆率下降。同时,债务问题暴露并逐渐得到处理。

  如果没有雷曼的突然倒闭,美国的债务问题和资产泡沫会严重的多。

  我早怀疑,雷曼银行的倒闭是美国精英们特意安排的。美国精英的目的是在美国债务问题还不太严重的时候,通过制造雷曼银行的倒闭达到让美国经济,金融矛盾提前暴露的目的。这样美国在问题不太严重的时候,就防止了经济矛盾的进一步加大。这实际是最高明的手段。

  所以,在经济矛盾积累到一定的时候,政府应该通过一定的手段让经济,金融问题提前暴露,并处理。如果采取遮掩矛盾的方法,让经济中的矛盾不断积累这是最最下作的方法,等于自己建造堰塞湖。

  日本的经济学家早就总结出,日本发展最好的行业,都是政府管理最少的行业。

  就像带孩子一样,父母给孩子做的越多,孩子的能力反而越弱。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去给孩子做了,孩子怎么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呢?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期望政府救助。政府越救助,企业就越不会努力。政府真能什么事情都做完吗?

  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如下:

  1、在市场出现无法自我调整的情况下,政府是应该干预市场经济的;

  2、政府干预经济必须顺应市场规律,过剩的情况下干预不能妨碍市场减产。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不能妨碍市场的增产;

  3、政府购买资产必须是资产价格远低于成本价的情况下;

  4、政府干预市场不能妨碍市场的优胜劣汰;

  5、政府干预市场绝对不能破坏市场的公平;

  6、在矛盾累计到一定的时候,政府应该想办法让经济问题提前暴露,而不是想办法遮掩;

  7、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政府尽量不要干预市场经济。只要市场能正常完成的调整,哪怕是短期的阵痛;

  8、维护市场的公平是政府最大的责任。正常情况下,政府不能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美国市场经济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发生过很多次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但美国人已经基本掌握了经济规律,并能很好的利用这些规律为自己获利。美国在每次经济危机以后都会变的更强大,原因是经济危机实际是美国处理经济中的顽疾的手段,每次经济危机就是美国经济自我修复的机会。所以,美国的强大离不开经济危机(实际是经济调整)。

  千万不能用饮鸩止渴的办法去增加债务,透支未来需求、增加杠杆、推高资产泡沫办法去暂时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就是说不能为了掩盖一个矛盾,制造更多更大的经济矛盾。否则当矛盾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到超出政府的控制能力以后,就会形成无法想象的严重后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8 00:1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