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57|回复: 0

张平:险资炒股一年咋就“颗粒无收”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31 09: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28日,保监会对外公布上半年保险资金的业绩。一如外界所料,尽管1.88万亿的增量保费让保险业仍然保持37.29%的高增速。然而,险企的投资收益却出现大幅下降,其中上半年保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为1055.86亿元,同比下降54.05%,实现资金运用收益2944.82亿元,同比减少2160.30亿元,下降42.32%。

  此外,有机构在统计31家被举牌的上市公司股价时发现,八家保险资金去年的举牌成本到现在并没有获得可观收益,相当比例的股价还出现下跌,这也使得去年举牌资金面临长期被套的风险。这不仅是保险公司炒股一年颗粒无收,更严重的是,那些举牌上市公司的险资都是靠高成本融资而来的。

  自2015年开始,保险资金在A股市场上的投资变得更加激进,尤其是被业界尊为资本大玩家的保险新秀如安邦、前海、富德生命、华夏等。到去年年底一共有10家保险公司累计举牌了36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余额是3650亿元,那么,保险资金为啥会举牌A股的上市公司呢?

  首先,去年A股上半年行情“天天向上”,保险资金希望通过介入股市来分得一杯羹。宝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寿就是在此时作为先头部队举牌万科,其共斥资104.22亿元,其中包括万能险账户保费资金79.6亿元和传统保费资金24.62亿元。截至去年7月11日,前海人寿持股万科比例达到5%,成本价在15元左右。

  但下半年开始,形势急转直下,仅用了一年的时间,股指便从5187点跌至了现在的3000点以下。这把多数险企搞得措手不及,过去的那些浮盈都被悉数抹去。而对于宝能系来说,由于万科股价遭遇长期停牌,而未受到波及。

  不过,近期万科复牌后,随着股价持续大跌,前海人寿的绝大多数浮盈已被抹平。如果再剔除交易成本和佣金费用,前海人寿这一年给投保人带来的收益几乎没有。而作为地产股风向标的万科股价未来是涨是跌也充满变数。

  再者,随着经济下行,出现了资产荒,对于险资来说投资既要获得较高回报率,又要有不错的流动性。所以像万科等地产股,以及银行股等高现金分红的公司是最受保险公司青睐的。此外,与房地产投资、基建项目投资相比,A股市场的流动性也较强。

  最后,保险公司一旦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后:一方面就可谋求在该公司里面的控股权。今年初以来,备受关注的“万宝之争”就是围绕着股权争夺。另一方面,险资手中如果握有大量优质蓝筹股,以后若有急需用钱时,可以将这些股权作为抵押,向银行借款,从而用于其他领域的再投资,比较灵活。

  现在问题是,由于A股市场变化过快,曾经的牛市早已远逝。再加上,险企在与上市公司的股权争斗新闻不断,使得保险企业在A股市场中正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比如,对于前海人寿来说,拿了一百多亿保险资金来举牌万科。虽然还没有发生投资浮亏问题。不过,由于万能险和传统保费都有基本2.5%的保底收益,再加上业内专家估计前海人寿在去年大规模发售保险产品时给予投保人的收益率在7%左右的较高预期。

  而如今,宝能系在忙活了一年后,今年能够给投保人收益率肯定不会高。而宝能系孤注一掷举牌上市公司的这种方式,对于其后续的资本运作,可能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对于宝能系来说,资金链的稳定最重要,因为要偿付较高的融资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曾经的举牌大户之一中融人寿因偿付能力不达标被保监会勒令暂停投资业务,成为险资疯狂举牌后首家因资产状况不良而尝“苦果”的险企。业内预计,此前的险资举牌潮将很难再被复制。

  保企现在最“胸闷”:炒股一年颗粒无收,3650亿举牌险资“白忙活”。笔者觉得,对于险资举牌上市公司,我们要客观地看待:一方面,加大股权投资是国家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支持资本市场发展、降低宏观经济杠杆之大趋势。另一方面,也要对少数险企举牌上市公司可能引发的风险保持警惕,防止投资过度激进所带来的流动性和期限错配等潜在偿付能力的风险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5-23 10:35 , Processed in 0.09380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