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58|回复: 1

井底望天读书笔记:江浙财团(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7 09: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然清朝的皇帝和各级官员也不是傻子。

  所以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吃了败仗,圆明园和静宜园被抢劫之后化为灰烬,香港 九龙半岛被割让,天津沦为殖民地,然后俄罗斯乘机夺取外满洲的外兴安岭以南、 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土地,并强取了巴尔克什湖以南和以东的大量土地。

  这个时候,大家就痛定思痛,开始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于是在咸丰 10 年底(1861 年),洋务运动开始。 所以洋务运动,首先是要船坚炮利,就是要搞军工。 这个就相当于某年某月某日,中国在南斯拉夫的大使馆被别人给扔了炸弹,把

  某些领导人从幻觉中给打醒了。 洋务运动的军工发展,当然就是官办工业。而且当时靠大量赔款和土地割让,

  暂时喂饱了西方各帝国主义虎狼,就希望趁这些虎狼暂时饱了,忙着消化食物打 盹的时候,希望可以集中精力,解决太平天国和捻军之乱。

  因为按照李鸿章同学写给曾国藩同学的信件,他觉得中国的工业发展落后西方 太多,估计要有 100 年的时间,才可以和西方抗衡和叫板。

  这种看法大致没错,那就是不到 100 年,就出现了一场朝鲜战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打了三场朝鲜战争。明朝那次全胜,清朝那次全败,共和国 那次,平手。这些结果,都决定了中国后来的国运。

  回到洋务运动,在这些官办工业中,有曾国藩的安庆军械所、崇厚的天津机器 制造局、李鸿章的金陵机械制造局和江南制造局、张之洞的汉阳兵工厂、左宗棠 的西安机器局和沈葆祯的福州船政局等等。

  这些国企军工,针对的市场是参与平叛的湘军和淮军等等,所以当产品成本太 高,比如说高于西方国家提供的武器的价格的话,那么各军的后勤官员当然就有 怨言。

  所以大家在生产的时候,还是要考虑成本、利润和国际市场价格,再加上还请 了些西方顾问来帮助运营,这些国企开始有了资本主义企业的雏形。

  当然这个时候的中国军工企业,还是处于比较低端的山寨阶段,其中主要的贡 献是制造火枪和炮,对左宗棠的平定陕甘回乱和南疆的阿古柏,还是起了不小的 作用。

  至于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武器系统,比如说大型军舰,就还是没有自己的技术建 造能力。

  当时没有能力,就到工业强国德国购买了定远号和镇远号。

  这种态度,比起 100 年之后的某些人,鼓吹啥“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 的境界,那是要高得太多了。

  当时的大军舰成军,对东边的邻国日本形成了极大的恐慌。正如今天的辽宁号, 作为训练用的航空母舰,也造成的某些人的小腿哆嗦。

  不过那时候的日本民气,有点象中国今天的民气。日本的小孩子玩的游戏,就 是如何在海战中打沉定远和镇远,就像今天的中国小孩子,在家里跳“航母 style”。

  而当时中国的民气,大概比较象今天的印度的民气,是属于死气沉沉,没有啥 战斗力。

  那个时候的军工系统,也相当于现在印度的靠买武器的军工系统,在实战中是 靠不住的。

  正如后来在甲午海战中一样,中国北洋海军的军舰海战失利,就没法进行武器 补充。而后来当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挑战美国的时候,开始还是用 2 艘军舰沉没, 换取美国的 3-4 艘军舰沉没。但是美国强大的军工能力,可以做到一个星期一 艘新军舰交付,相对于日本的一个月一艘,结果在大家的内力消耗之下,日本很 快就撑不住了。

  所以这个教训估计中国人现在明白了,没有自己完整的军工能力,战争的持续 能力是靠不住了。而中国军工的主要两大缺憾,一个是航空发动机,一个是大飞 机,都有望在今后的 10 年中解决。

  由于军工的投入比较大,对国家财政有损害,洋务运动的后期,为了维持军工 企业,就需要搞些民用工业,一方面提供财政收入,一方面为军工企业提供更便 宜的半成品和原料。

  这些民用企业的民间色彩就比较浓厚,采取的方法,是官民合作(所谓公私合 营了)和官督民办。

  如果对应今天的情况,估计要考虑的就是如果把军工研发获得的技术能力,进 行民用化,以达到中国的产业升级走向高端。
洋务派搞的民用工业中的官督民办或者公私合营的企业,比较出名的包括湖北 织布局、汉阳铁厂、开平煤矿、兰州制造局、招商局等等。

  以上的各种企业,虽然有了资本主义的企业的运作特点,但是还是多多少少和 官府联系在一起,而这些企业后来的发展,就在 1895 年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导 致洋务运动失败收场之后,也就逐渐势微了。

  而之后,真正的和官府没啥关系的民间企业,就在上海和江浙一带兴起,就是 我之后要谈到的江浙财团。

  江浙财团,虽然名字上有江苏和浙江,其实还是包括其他地方的资本的。 当然江苏和浙江的资本,就是其中的主体,尤其是浙江资本是主要的组成。 而在浙江资本的核心,其实就是宁波帮。所以狭义的说,可以叫做宁波资本。 虽然江浙财团,和中国的官府关系不大,但是其出生确实买办。 而作为当时的外国势力控制的上海,就是这些买办的发家之处。 所以讨论江浙资本,是离不开讨论上海的历史。

  在英国军队 1842 年攻占上海的时候,上海已经是一个繁荣的拥有 25 万人口的 商业城市,是属于长江下游的商埠中的一个。因为南京条约,上海变成了口岸城 市,由于其地处中国经济和人口的中心地区,其优势很快超过了华南的香港。

  从英国人占领香港,到上海成为通商口岸,然后在发展上超过香港,基本上就 是今天中国改革之后,上海慢慢超过香港的历史剧重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7 22:24: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支持,继续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0 07:19 , Processed in 0.07816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