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16|回复: 0

悦秋堂时事点:“修昔底德陷阱”是美国的阴谋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8 16: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来,时事评论不需要这些让人看不懂的理论。但是,这些个学院派的专家喜欢用这些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语言来类比时下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也姑且装一回文人吧!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发生在公元前五世纪城邦国家雅典的崛起成为古希腊的文明中心,这让原来就比较发达的领导希腊一个世纪的另一个城邦国家斯巴达的深刻恐惧,进而爆发了一场战争。这个历史现象让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发现并总结,因此历史上把这种现象叫“修昔底德陷阱”

  就在今天,即12月28日吧,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个项目组叫“修昔底德陷阱项目”倡设人爱里森的文章叫《中美关系会否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文章观点是中国的崛起会不会像雅典和斯巴达一样,发生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

  实际上,目前的国际局势远比古希腊复杂。如果把美国遏制中国,用类似中国战国“合纵”方式围堵中国,即把中国临海的韩国、日本、(中国)台湾、菲律宾、越南包抄中国,利用海洋纠纷故意与中国制造事端,然后再抛出“修昔底德陷阱”,这显然是美国的一个阴谋。把本来能够避免的事情归结为历史现象,美国却摆脱了道义上的担当,看来美国的这些个招数实在是“阴”。

  中国南海本无事,是被别有用心的国家利用了。回顾一下并不遥远的历史,中国与东盟10+1经贸框架正在稳步推进,美国是在2011年5月宣布击毙了本拉登,美国在中东的反恐战争取得里程碑式的成就,美国国家战略重点由原来在中东(恐怖主义)和欧洲(前苏联)要调整为“重返亚太”,即把亚洲太平洋地区作为美国今后的战略重点。这意味着原来在中东和欧洲的军事重点要调整到亚太,换句话说就是美国的安全威胁今后将是亚太地区,说白了就是美国今后的安全威胁来源于中国。因此美国的政策就是如何对付中国。

  如果美国要直接对付中国缺乏由头,在国际上站不住脚,更谈不上道德的制高点。但美国只有对付中国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因此美国需要找到一个契合点,因此中国东海南海的海洋争端便成为美国“重返亚太”的一个天赐良机,成为美国切入中国最合理合法合情的理由。加上近年海洋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巨大的海洋利益成为争端的诱因。即将卸任的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希拉里也尽责尽职,经过旋风式的挑唆访问,最终“离间”成功,成效显著。

  因此能不能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不取决于中国,而取决于美国。如果美国一再制造事端,极尽挑唆挑衅之能事,战争不战争先不说,擦枪走火总也免不了的,俗话说“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但美国会不会忍住不制造事端,不再挑衅?恐怕这个难说。

  咱按住不说11月27日美国 “拉森”号导弹驱逐舰在中国南海岛礁附近航行时曾驶入中国渚碧礁12海里以内这件事,咱说说12月18日美国一架B-52战略轰炸机10日进入中国华阳礁2海里范围内的消息,美国国防部坚持B-52轰炸机是“误闯”南海。但大都认为这是美国在打“马虎眼”,根本不可能是“误闯”。这次这个采取了极度的“克制”进行驱离,如果中国采取行动,我认为美国肯定要吃“哑巴亏”。过去的南海撞机事件不是没有发生过,最近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就在昨天。

  因此,我认为“修昔底德陷阱”虽然有可能发生,但并不可怕。中国所处的环境与2500年前的古希腊根本不是一回事,不可同日而语。中国与东盟10+1框架、投入运营的中韩自贸区、中澳自贸区和亚投行、“上合组织”框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金砖国家框架、中英、中德、中国与非盟合作论坛,今年又与中东欧的经贸合作,这许许多多的外交成就是古希腊所不能比拟的,美国的遏制和围堵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实在不敢妄下结论。

  美国有那么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不管是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那么多的智库专家,难道美国的国家战略就只走遏制中国发展这一条路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引用《新华网.中美不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十个理由》中的一句话:中国不是雅典,美国也不是斯巴达。中美都面临时代赋予的机遇,中国的崛起不意味着美国的终结。

  正如习近平在美国的演讲中所言,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7 12:07 , Processed in 0.0781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